飞虎元魔传-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童”,预先把独眼石人埋在民夫施工之河床,不动声色,散播童谣,随后自编、自导、自演。石人被挖出后,群众对照民谣,深信不疑,再受他们搧动,以为冥冥中自有天意,鼓动民夫门顺应天像……以天命所归,元朝必亡之口号……与韩山童领着十多万民夫叛变,当时声势浩大,震惊朝野,可惜后来事败,韩山童被杀,他却侥幸逃脱。
刘福通逃脱后痛定思痛,一手创办了白莲教,恭奉一般平民信赖的弥勅佛,以迷信继续招揽义士发动叛变。像徐达,汤和及郭子兴均是白莲教之属下。白莲教当中有堂主及坛主之分,郭子兴便是坛主,徐达比他次一级。均是教中的高层核心人物。
众人到了帐外,军士向两旁分开,列成队伍,等着迎接刘福通之到来,过了不久,五骑疾冲而至,刘福通一马当先,跨下战马尤其神俊,全身鸟黑亮丽,无一条杂毛,士兵高举兵器迎接,高呼之声,此起彼落,徐达与诸将快歩出迎,施礼后拥着刘福通步入账中,殷达豪随着众人之后,刘福通与徐达耳语后,马上露出惊讶之色,回过头来打量小殷良久,对他亲切的说:“你便是殷少侠,料不到这般年轻,真是英雄出少年,果然是人中龙凤,老夫专诚而来,为的是要一睹殷少侠风采。"说罢拉著小殷之手,并肩进入账内,随他而来的四名武将,寸步不离的在他身后护卫。
进得帐中,各人纷纷坐下,刘福通坐在主位,徐达坐在小殷身旁,众将领对刘福通毕恭毕敬,小殷打量此人,见他身材中等,肤色甚黑,双目炯炯有神,不怒自威,手上面上均有伤疤,显然是身经百战之角色。但笑容和蔼可亲。小殷自然知道,能统领数十万义军抗元,必有过人之处及出类拔萃之人。军士替各人酒杯满上。刘福通拿起酒杯,不断向小殷劝酒,他刚才与众将喝了不少,心内正挂念与书生他们五天后卧龙坡之约,照计行程明天清早必须动身,他正想找借口开溜。姓刘的突然放下酒杯,严肃的问他说:“殷少侠是如何杀了伯颜这斯鸟,老夫愿闻其详。"小殷来不及开口告辞,唯有先答他的问题,他把经过情形,抽重要的简单述说,但姓刘的却不断发问,细节也不放过,甚至前因后果,如何发生等等……小殷只好再由鹤山诱敌,与蒙古铁骑血战,如何佈阵,如何击杀漠北五狼。后在村中养伤,及后皇府中为拯救同伴,如何受了伯颜两掌及迫服下毒药之事……段瑛割下伯颜头颅回去祭奠先人,双方府中对峙,最终胁持四皇爷作人质等等,一五一十详细的说了出来。
刘福通听得心惊肉跳,一有疑问便马上发问,小殷对答如流,姓刘的查根问底,小殷则如数家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会儿已把整个过程交代得清清楚楚。刘福通听罢,面有悲戚之色,虎目含泪,双手举高哽咽的道:“老天爷,你终于开眼!伯颜老贼,你這个杀千刀之魔鬼,你也有今天。哈哈!哈哈!”说罢向小殷一揖到地,小殷见他时哭时笑,真的是不知所措。他是教主之尊,在义军中地位高高在上,竟向自己行此大礼,真是受之有愧,连忙欠身还礼。只见姓刘的续说:“张、王、刘、李、赵五姓人的大仇,终于得报,千千万万被老贼杀戮的忠魂,终于可以闭眼了,殷少侠乃天授英才,大概是元朝气数将尽,鞑子指日可破,真是老天开眼了。”说到後來,老泪纵横,声音已漸漸哽咽。
姓刘的悲愤的续说:“老夫自幼隐姓埋名,过着像耗子一般的生活,这几年间才敢自称姓刘,我乃颍州人士(今安徽阜阳),半生人受尽痛苦,全是伯颜这馿颓(元朝时之口语,大概是于今……狗娘养的意思)所害,他下令杀绝姓刘的汉人,我当时才只有十二岁,本有幸福家庭,结果一家十四口,除了我侥幸逃过外,全丧生在他的毒手之下。”刘福通双眼发定,眼有泪光,似乎在追忆当年惨痛经历:“那天早上,一大队蒙古狗冲进村内,声言奉伯颜这馿颓之命,要杀尽刘姓之人,贼兵把姓刘的全部集合在村口空地,母亲轻声对我说:“通儿,切记今天之仇!父母亲不能再保护你,天佑我儿,自己求生去吧。”乘乱中把我扔下枯井。当时我从井口跌下受了伤,痛得昏了。
醒来的时候,发觉自己被尸体压着,满身染滿乡里及亲人流下来之鲜血,那时人小没有多大力气,社压著动弹不得,肚中却饥饿难当,只见殉难者鲜血一滴滴的渗下来,为求活命,只有张口接着鲜血,才不致饿死于枯井之中。之后再度昏迷了,也不知过了几天,醒来时只觉恶臭难闻,原来尸体早已腐臭,我被压了数天,没有食物到肚,身上已全无力气,全身麻痹,已是奄奄一息,但我不甘心这样便死去,辜负了父母亲对我的期望,我要为父母家人报仇,我必须为汉人说恨。当时也顾不得恶心,为求生存,唯有闭着双眼,张口咬些腐肉吞下,如此恐怖,恶心的情景,虽相隔卅多年,只要一肉上眼睛,仍然沥沥在目。
几经艰难,从腐尸中爬了出来。却是无处容身,乡亲邻李均不念旧情,怕受连累,集合了一点干粮碎银,交与我手上,便把我赶出村外。我无家可归,过着些老鼠一般的生活,到处藏匿,人前均不敢自称姓刘,实愧对父母及刘姓祖宗。当时我憎恨乡里忘恩负义,太过不念旧情,及后才知道他们全是为了我好,他们赶我出村,其实是希望保住我的性命。
蒙古军曾经在村中扬言,要是有人敢窝藏姓刘之人或知情不报,让他们发现,必定在村中大开杀戒。我的经历,伤痛之余,却令我了解绝望之人对神明的依赖,只有利用神明之号召,才可以把不同階级,不同思想,不同风俗的人控制,我创立白莲教为的就是要駆除鞑子,还我汉人河山。我立志为国为民,我从颍州带义军攻入朱臬,开粮苍救助饥民,救活者百万有余,百姓感恩,相从者数十万,现纵横于长江两淮之间,成为义军中之翘楚。”
各人至今方知,原来英雄蓋世的刘福通竟有此惨痛经历。他以袖轾拭泪眼后续说:“我在颍州得悉于鹤山之战,鞑子铁骑兵大败,以为是郭子兴领导有方,现在得知原来全是殷少侠之功劳,殷少侠堪称智勇双全,令人敬佩!汉人有救!国家有救了!”小殷谦虚一番,姓刘的续说:“我一生人只有两个愿望,第一就是要扑杀此馿颓,为全家报仇,第二是駆逐胡虏,还我汉人天下。现贤弟已为我完成第一愿望,第二愿望希望在老夫有生之年,群策群力,广集英雄好汉,有志之士,把元狗赶回塞外,让蒙古狗吃西北风去。殷少侠既有智勇双全之概,万夫莫敌之勇。有否想过与老夫携手大业,驱除胡虏,还我汉室江山,事成后称皇称帝,建立万世之功德。亦可救黎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众人听完姓刘说罢,方知刘福通完来有此惨痛历史,难怪教主对于反元不遗余力,身先士卒,他身上的伤痕便是最好的铁证。小殷心中却暗称赞此人真豪杰也。但听他语气是邀请他入会,与他共襄大业,但此时此刻,小殷专注自己未完之事。那有这门心思。他便硬着头皮的向刘福通告罪,指出自己正有要事未了,其它事情,留待日后再谈。
姓刘的想了一想便说,“此事易办,殷少侠诸位向南进发,要鞑子先向北寻人,我以为最好地点是常平州的弥勅教总陀,离四皇爷府大概五十多里,胖痩头陀均是出身于此地,既有此武林败类,估计也不是什么干净地方,先让鞑子兵去找些麻烦也好。”小殷大喜,点头同意,觉得这一石二鸟之计甚妙。忙写上字条:「本皇爷游罢杭州西湖,今在常平州弥勅教总陀拜佛念经,闭门思过,速派军士前来保护。」刘福通命待卫到皇府飞箭传书。此举一来令小殷省却一程,二来可能会令弥勅教带来不少麻烦。
皇府报讯既有人代劳,小殷便有多出来的时间,刘福通拿起酒杯,一口干了,目光真诚的向小殷说道:“殷少侠,你我同是重义气之豪杰,我两一见如故,今后兄弟相称如何?贤弟,现天下不靖,反元军虽多,但大多数均为打着反元旗帜,混水摸鱼,企图独霸一方。当今天下,义军中最有实力的,南方首推徐寿辉,中有张士诚,北方则以我们红巾军实力最为强大,各军割断长江南北,蒙古人疲于奔命,只要各路人马联合起来,团结一致,相信蒙古气数已尽。
贤弟杀死伯颜之事,只要向天下大肆宣扬,必定受汉人称颂,人心归向,我军声势更盛,殷少俠立此大功,只要站起来振臂一呼,自必众望所归,甚至黄袍加身,藉此联合各路人马,齐心一致,何愁胡虏不灭,我竭尽全力相助贤弟逐鹿中原。天下是有能者居之,为兄誓志駆逐胡虏,功名富贵于我仿如浮云,但求功成身退,贤弟是人中龙凤,有我的安排,群雄自当以你马首是瞻,你以为如何?"
小殷听他分析,虽然精辟,但心想无论任何人此时此刻,怎样打着如意算盘,到头来均是替人作嫁衣裳,真命天子自有人在。小殷对救国救民是有热诚之志,但既然他已从历史典籍中知悉结果,心底早已有底。说到统一天下,赶走鞑子,尚且时辰未到。至于刘福通慷慨以帝位相授,令他受宠若惊,但一时难以掌握他的用意,他之前曾询问汤和,现时年号是至正十六年,大概是一三五六年。离彻底统一还有十多年。他肯定现时义军所做之事,只是在摇旗呐喊,企图拖跨蒙古实力,为真命天子“朱元璋”出场作铺路罢了。他心内敬重刘福通,不愿令他失望丧气,权宜之计,答应他三个月后,月圆之夜,相约在濠州,再从长计议。诸将亦再三劝喻,期待小殷把握此机会,肩负重任,携手逐鹿中原,以天下苍生为念。殷达豪总是以有要事在身,以三月为期,加以婉拒。在他心中,他並不是姓朱,明□□朱元璋得天下,是历史中板上钉钉之事实,他又何必自找麻烦,与历史较劲,跟真命天子,姓朱的争什么天下。
:::第卅二回完:::
:::第卅三回:::
「救国未忘父母恩,山河劫后血色新。陌路仇人唯血溅,诛恶惩奸慰忠魂」。
刘福通次日亲来送行,拉着小殷之手不舍的道:“贤弟既有要事在身,愚兄实不便挽留,愿你此去诸事顺利,勿忘月圆之约。”随手拉过俊马,欲赠与小殷,他诚??的说:“此畜牲与愚兄驰拚沙场多年,确是万中无一之良駆,正好送以贤弟赶路之用,俊马赠侠士,正成绝配,望贤弟赏面收下,切勿推辞。"殷达豪知此马为刘福通心爱之物,不会轻易送人,而且战马有如将军之双足,最讲求合拍,豈能夺其所爱。殷达豪除了有点受宠若惊外,对他之重礼,拒不肯收。但姓刘的盛情相赠,坚决要小殷收下,小殷无奈,只有感激的道:“此马神俊,只适宜阵上斩将牵旗之用。兄长先请为我保管,下次回来再向兄长索取,如何?"刘福通只好答允暂代保管。并派遣汤和及郭英护送小殷到卧龙坡,因为他们对附近路径较为熟识,徐达欲会晤书生及罗汉手,也要求同行,四位当代戚叱风云的英雄名将,齐向刘福通告别后,背着朝阳,离开濠州城。
四人骑着马向卧龙坡进发,徐达及汤和与小殷拍马而行,一路上谈论兵法及武功,言谈甚欢,小殷引古证今,把他在三国演义里看过的奇谋妙计,逐一分析,什么火焼连环船,空城计,曹操最拿手之地道战,孔明借箭,苦肉计等等。他口才便给,说得又生动精彩,听得他们目瞪口呆,张口结舌,大赞小殷聪明绝顶。小殷惊讶的问:“這与我何干,這是三国演义中之情节,难道你们从未看过吗?”各人茫然摇头,争相对望,切法记憶,好像是连听也未听过。
原来三国演义作者是罗贯中,(生于元末明初,山东东原人)是与他们同时代之人物,但此时尚未有人知道他的大名。年纪与他们相比是较为年轻,罗贯中曽投靠张士诚为幕僚,但却不受重用,后元朝势弱,张士诚欲再度称王,众谋臣均投其所好,罗贯中极力主张缓称王之策。结果被排斤而引退。他于仕途心灰意冷,此后专心其著作。在返乡途中,偶遇「水滸传」之作者施耐庵,两人志同道合,后罗贯中更拜施耐庵为师。互相钻研写作技巧。此后,罗贯中专注于文学历史著作,成为一代宗师,其著作「三国演义」更是闪烁古今,在中国是家传户晓,无人不知。但此时之罗贯中离他开始??作之时间,还差上十年八年,徐达他们怎么能未卜先知或曾经看过此书。既然是同时代人物,相信罗贯中??作之时,或许也曾听取這几位今天所有在埸将军之意见,其中情节也有可能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