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庶子为尊 >

第162章

重生之庶子为尊-第162章

小说: 重生之庶子为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些小消息,端磊还是有门路的。
    “不错,朕之前微服私访去裴州的时候,无意中救了一个人,此人便是和国前太子何迁风。也因此,知道了和国的事情。此番元谦在洛国的招额驸盛宴上,向和国太子打听前太子何迁风的事情,引起了和国太子的注意,,虽不知和国太子出于什么原因劫持了元谦,但是之玉顺着这件事,计划了攻打和国。众位觉得如何?”赵元崇虽是在问如何,但其实他已经下定了决心。
    “可行。”沈令言没有问题。
    “我国粮草和兵马都没有问题,这场仗可以打。”端磊也认同。
    “不过……”沈令言又道,“我国向和国开战,其他国家会如何?若是其他国家有疑问,我国当以什么理由解释?”
    既然事情要开始,就要想好有关牵连到的问题。沈令言做事情,不喜欢拖拖拉拉,他喜欢把事情考虑的面面俱到。
    这样的性格,可是省了很多的后续麻烦。
    “沈相多虑了。”端磊道,“这是我国和和国的问题,跟其他的国家没有关系,如果其他国家想参合,那就引发多国的矛盾了,也给了我召国攻打其他国家的机会。”
    端磊声音坚定,老当益壮。许是召国一统天下的第一步终于迈开了,他心里高兴,所以说出来的话也压迫性十足。
    “也是,老夫想得多了,若是其他国家想参合,还得考虑四国联盟的关系,这召国攻打和国的第一炮,就是十国打乱的第一炮,载入史记中真是意义非比寻常啊,齐王啊齐王,果然厉害。”才华横溢不少,口才了得不说,阴谋诡计样样精通。
    阴谋诡计?应该是心计谋略吧。
    “说得好。”端磊兴趣来了,“那么陛下接下来的打算是?”
    “朕打算御驾亲征,带上左右前锋。”赵元崇看向端礼和郑晖年,“你们两人之前在林将军麾下,后来回到京城一直跟姜老国公,不管是实战经验,还是论兵法,都学过,而现在要的就是把书中学的,老国公平时教给你们的,再融汇到实战中。”
    “微臣遵命。”端礼听到能上战场,就已经高兴极了。
    只是,郑晖年却沉默了。
    赵元崇挑眉看着郑晖年:“晖年有问题?”
    “不,没有。”郑晖年摇头,“微臣遵命。”
    “既然如此,关于召国和和国的这场仗,避免不了,就算对方想避免,朕也不会给他们机会避免。走,你们跟朕去墨染的山庄看看,看看咱们的兵器,又有了哪些新花样。”赵元崇好久没去看那个山庄了。
    那里的兵器都交给小狼在负责,张甬承在管理,章封和吕管家也在。
    那其实是李墨染死人的兵器库,没有被规划进朝廷的管辖里。因为被管进朝廷的规划里,各种的手续太麻烦,而李墨染以私人的名义制造兵器,朝廷国库直接拨款向他买。
    这样的交易,每一笔都非常的清楚。
    当然,虽然是私人兵器库,却也是朝廷认可的。
    如此,既能不泄露朝廷兵器的来历,也防止有心人把兵器的制作方法泄露。
    兵器库里,小狼是负责设计的章封是负责整个别院的管理,张甬承负责材料的采购,吕管家现在也被分配到这里了,管理兵器的生产。
    这里的防守也非常的严密,加上地处非常的偏僻,这个位置当年李墨染当真选得好。
    “皇上?”张甬承看到赵元崇大驾光临,赶忙行礼,“参见皇上。”自从恭王兵败,张甬承可以以真面目示人之后,他对赵元崇更加的忠心了。
    “连发弓和箭的数量现在各有多少?”赵元崇问。上次恭王造反,如果弓和箭的数量再多些,胜的会更加快。但是恭王只有五万的兵马,而现在,如果召国和和国开战,绝对不是几万的兵马,而是几十万的兵马。
    这可不是几百支的弓就够的。
    从恭王造反到现在,已经十个月了,赵元崇心头的血开始沸腾了,和国,这一次绝对跑不掉。
    “弓和箭都是都是手工制作的,而且人数有限同时要保障他们的休息时间,否则怕质量跟不上。”张甬承解释,“所以弓目前有两千把,箭的话有两万多支。”
    别院内一共二十名工人,每个月生产两百来把弓,也就是说,每个人每个月要生产十把弓,那么平均下来是三天一把弓。
    这个速度已经算快了,但也不算过分的剥削他们的劳动时间。
    张甬承懂得抓住人心,毕竟他曾经经营过一些场所,所以把这里交给张甬承,李墨染和赵元崇都放心。
    “你的意思是,要扩招人手?”赵元崇问。
    “嗯。还有小狼设计了新的花样,陛下请看。”张甬承把新的图纸给赵元崇。
    新的花样?赵元崇接过,顿时他眼睛一亮:“这是?”这是一种兵器,打架用的,“这东西可有名字?”
    “属下为它取了名字,叫投石器。”张甬承回答。
    
    第42章 帝皇厚望
    
    投石器?
    赵元崇看着图纸:“这名字取得好。沈相、端相、老国公,你们来瞧瞧。”随手,赵元崇吧图纸交给其他人。
    “诺。”
    端磊先接过图纸,这一看,顿时老眼亮了:“妙啊……这东西真是好。投石器……投石器,这名字取的也好,真是好。”
    “投石器?”沈令言也看着,跟端磊一样的神情。“老国公,你且来看看,你们这些武将肯定喜欢这东西。”
    “哦?”老国公过来看。
    果然,他们这些武将,是最喜欢看到这种东西的。
    投石器,能把石头扔的远,杀伤力又大。
    “投石器果然好,但是如果能把杀伤力再改改,就更好了。”老国公道。
    “改杀伤力?”赵元崇挑眉,“老国公此话怎讲?”赵元崇脑海里闪过一道灵光,但是又被抓住。
    “就是……一颗石头扔出去,只能砸伤一两个人,但如果这颗石头扔出去,能砸伤更多的人,那该多好。”老国公道。
    “老国公的建议容朕想想,朕会下令工部研究老国公说的那种石头。”赵元崇也认同老国公的话,如果真能生产出这种石头,那么在战场上,对召国而言,有更大的杀伤力,能让敌人闻之丧胆了。
    “谢皇上。”老国公谢恩。
    “谢什么?此事关乎我召国国威,为的是我召国,老国公不必言谢。”赵元崇看向张甬承,“你着手去做投石器,朕想看看成品,最好在一个月内。”
    “诺。”
    “小狼呢?每次来都不见他。”赵元崇没看到设计图的主人,倒是有些好奇。
    “他去后山打猎了,这个设计图就是因为打猎的时候挖的坑想出来的,这几天他一直关在房间里设计这个,现在好不容易设计出来了,自然想去玩玩。”张甬承回答。
    “小狼设计的兵器确实厉害,如实能知道教他的师父是谁,便更加好了。”赵元崇随口道。不过他转而又想,小狼设计兵器,何迁风设计机关。小狼生性单纯,他设计的兵器跟何迁风设计的机关不同。
    但这两人,却是召国武装力量最强的所在。
    只是而今,何迁风还不能完全为召国所用。何迁风之所以能帮忙一些小事,不过是因为他和之玉对他有救命之恩。
    如果真的碰到召国和其他国家开战,尤其是和国,何迁风的立场到底会如何,尚且不能得知。
    “工部可以加强兵器的研究。”沈令言提议。
    赵元崇想了想:“工部尚书之位还是空着,沈相,不如朕把工部交给你去负责?”
    “诺。”沈令言不会推辞。
    “走,咱们去大厅坐坐。”赵元崇带着众人,来到大厅,“这里的兵器众位已经看过了,待着投石器一出来,朕再定夺攻打和国的事项。不过,端礼和郑晖年,朕要带上战场。十国已开始乱,召国的将领有端王叔、余铮、还有老国公,召国有兵马,将领却不多,特别是年轻一辈,朕的路还很长,所以,朕想在未来,让端礼和郑晖年,陪着朕一起走下去。”
    帝皇的话,已经说得很清楚。是啊,年轻一代的路很长,年老的,生命开始透支。不管是端王、南平侯余铮,还是老国公,都不可能一直配着赵元崇走下去。
    余铮本来有后代,但是余世昌如此大逆不道。
    端王妃已经怀孕,但男女未知,而且刚出生的娃儿也不可能上战场。
    李家世代忠良,是名将之后,而今李墨染贵为齐王,李家也是绝后了。
    堂堂召国,放眼望去,兵强马壮,百姓安居,却唯独少了将领,这让赵元崇更生气了栽培端礼和郑晖年的心思。
    听得帝皇这番话,端礼和郑晖年心中特别的有感触。
    他们喜欢军营,喜欢舞刀弄剑,也想当个将军,但是从来没有想过,帝皇对他们的希望,竟然是如此大。
    特别是郑晖年,一想到之前自己的私心作态,竟然不想陪帝皇和和国打仗,他就觉得无地自容。
    “微臣一定不负皇上所望。”郑晖年跪下,重重的叩了三个响头。这是他的承诺,用他的生命起誓,如此严肃、如此的慎重。
    郑晖年此生,一定不辜负君上。
    端礼见一向大大咧咧的郑晖年如此认真,他也赶忙跪下:“端礼此生也不一定辜负皇上的厚望。”只是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郑晖年。
    回过头去想,儿时关于郑晖年的形象,太深入骨髓了。但其实,他已经变了。不再是自己心中所想的那个郑蠢二了。
    变得认真的郑晖年,竟然如此的吸引人。
    “好,朕要的,就是你们的这句话。”赵元崇心里高兴。
    他虽然奉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是林家的事情,是个教训。兵权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否则当拿着兵权的人独大时,就会刚愎自用,朝廷也就出现内忧。
    想到这里,赵元崇突然想到一件事,召国的律法中虽然严禁结党营私,严禁武将和文臣勾结,但其实暗中,这些关系依然无法杜绝。
    怎样才能把严禁结党营私这条律法再变得更有实质意义一点呢?
    这是需要深思的一件事。
    越州。
    李墨染处理好了这里的宝藏问题,虽然何迁风的机关还没设计好,但李墨染在这里也呆不住,所以,他想去和国看看。看看和国的风俗民情,再和召国作下比较,好的召国会利用,坏的召国会弃之。
    “先生,二王爷。”李墨染把两人集中叫来,“墨染接下来还有其他的事情,所以要离开越州,银库这里我已经传令下去,先生若是喜欢这里,待这里的机关设计好了,也可一直住在这里。若是想换个地方,我还有个朋友,也喜欢设计,先生如果有想法,我把章杰、张铁黎留下,他们可以带先生去找他,我那朋友名唤小狼,幕墙在京城。”
    “多谢齐王,这件事我会好好考虑。”何迁风写道。
    “我左右也没事,这段时间就陪先生留在这里,待这边的机关完成了,我便回寒国了。”韩倾霖道。
    李墨染点点头:“那么,两位保重。”
    “齐王保重。”韩倾霖和何迁风异口同声道,只是何迁风没有发出声音而已。
    驾……
    李墨染是行动派的人,告别了何迁风和韩倾霖,也给赵元崇送了信,就直接往和国出发。他此行只带了未子尘和秦浩,春梅、夏兰、秋菊、冬竹四婢,还有 元宝、财宝则继续留在越州,照顾何迁风和韩倾霖的生活起居。
    从召国到和国,李墨染走的是水路。
    记得当时林起君身边的管家说过,八年前,林起君带着海盗、何迁风还有太子妃从和清海上的海盗窝离开的时候,并没有惊动任何人。
    他们顺着和清海当中的一条支流,然后直接到了裴州这边的地界。
    从召国到和国,本来路途有些远,不比和国和清国,两国相邻。但如果按照哪个管家的说法,如果从裴州这边的海域去和国的话,却是近的。
    如此一来,水军必不可少。
    但是问题来了,召国基本都是平原地区,召国的兵马以步兵为主,别说水军少之又少,而且又不精,就连骑兵也是。
    当年和北戎的战争中,李墨染看到了召国骑兵的弱势,所以这几年,才叮嘱赵元崇训练骑兵,而骑兵的训练,当然是采用北戎州的训练法。
    要知道北戎人的骑兵,可是相当有名的。
    可水军不同,训练水军,必须要精通水军的将领。
    不过,这并不影响李墨染要走水路的想法。
    只是这次走水路,得从裴州上,林起君的那艘大船,还停在裴州海岸呢。
    裴州。
    “王爷,按照王爷临行前的吩咐,船已经维修过,也请船工看过,有问题的地方已经全部补好。”裴州刺史陪着李墨染看船。
    
    第43章 裴州事宜
    
    林起君的那艘大船,经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