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楼兰情缘 >

第70章

楼兰情缘-第70章

小说: 楼兰情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年,复征之,宫遂奔买沟。俭遣玄菟太守王颀追之,过沃沮千有馀里,至肃慎氏南界,刻石纪功,刊丸都之山,铭不耐之城。诸所诛纳八千馀口,论功受赏,侯者百馀人。穿山溉灌,民赖其利。

    29、灭东濊(胜)

    时太守弓遵、乐浪太守刘茂兴兵伐之,遵战死,二郡遂灭韩。

    总结:曹魏与外族共29战胜1平1败

    '编辑本段'

    曹魏君主世袭表

    姓名庙号谥号字在位时间年号陵墓

    曹腾——高帝(世祖追谥

    曹嵩——太帝(世祖追谥

    曹操太祖(世祖追谥)武帝(世祖追谥)孟德219—22高陵

    曹丕世祖文帝子桓22o—226黄初阳陵

    曹睿烈祖明帝元仲226—239太和,青龙,景初高平陵

    曹芳——齐王(厉公、哀帝)废为「邵陵县公」兰卿24o—254正始,嘉平——

    曹髦——高贵乡公废为「高贵乡公」彦士254—26o正元,甘露——

    曹奂——元帝(3o2年西晋王朝追尊)禅位后废为『陈留王』景明2266景元,咸熙——

第六十五章 柔然

    柔然

    百科名片

    柔然,是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继匈奴、鲜卑之后,活动于我国大漠南北和西北广大地区的古代民族之一,与其并存的还有敕勒。当时,正是我国历史上处于十六国、南北朝纷争对峙时期。

    目录'隐藏'

    【柔然的族源、称号】

    【北魏与柔然前期的征战】

    【柔然崛起与兴盛】

    【柔然的衰落】

    【柔然的短暂复兴】

    【柔然的覆亡】

    【柔然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与生活习俗】

    社会经济

    (二)政治制度

    (三)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柔然的世系】【柔然的族源、称号】

    【北魏与柔然前期的征战】

    【柔然崛起与兴盛】

    【柔然的衰落】

    【柔然的短暂复兴】

    【柔然的覆亡】

    【柔然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与生活习俗】

    社会经济

    (二)政治制度

    (三)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柔然的世系】

    '编辑本段'

    【柔然的族源、称号】

    柔然,亦称蠕蠕、芮芮、茹茹、蝚蠕等等。北朝的碑志、杂曲中,往往泛称之为“匈奴”、“鬼方”、“凶奴”、“猃狁”、“北虏”、“北狄”等。“柔然”名号始于车鹿会之自称。而“蠕蠕”之名则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认为柔然智力低下,败多胜少,所以嘲讽他们是不会思考的虫子,所以下令,全**民对柔然侮辱性的改称“蠕蠕”。北魏后期,柔然又以“茹茹”作为自称或姓氏。“柔然”一词,有认为是“聪明、贤明”之意,或认为含有“礼义、法则”之义,或认为源于阿尔泰语的“异国人”或“艾草”等。

    关于柔然人的来源,由于史籍记载歧异、简略,有东胡、鲜卑、匈奴、塞外杂胡诸说。如《魏书·蠕蠕传》提及蠕蠕为“东胡之苗裔”、“匈奴之裔”、“先世源由,出于大魏”;《宋书·索虏传》、《梁书·芮芮传》均认为柔然是“匈奴别种”。而《南齐书·芮芮虏传》则以为是“塞外杂胡”。此外,欧洲历史著作中有称柔然为“阿哇尔人”(avars),认为公元5世纪中叶,居住在太平洋沿岸名叫阿哇尔的民族,因大洋雾气过重和龙蛇侵扰,向中亚迁徙,迫使savirs等族向西奔逃。阿哇尔即是柔然。而有的学者持否定态度。或认为柔然与悦般同族。

    实际上,柔然最盛时(约公元41o年——公元425年),其势遍及大漠南北,北达贝加尔湖畔,南抵阴山北麓,东北到大兴安岭,与地豆于相接,东南与西拉木伦河的库莫奚及契丹为邻,西边远及准噶尔盆地和伊犁河流域,并曾进入塔里木盆地,使天山南路诸国服属。在柔然的展过程中,逐渐融合了其它民族成分。根据《魏书》、《北史》及其它南北朝至隋唐有关史书记载,柔然所统辖的姓氏共有6o余种,其中属于柔然的民族、部落有郁久闾氏、俟吕邻氏、尔绵氏、约突邻部、阿伏干氏、纥奚部、胏渥氏;属东胡鲜卑的有托跋氏、丘敦氏、无卢真氏、树格干氏、尉迟氏、谷浑氏、匹娄氏、勿地延氏、莫那娄氏、叱豆浑氏、库褥官氏、温盆氏、树黎氏、乌氏(乌洛侯);属于敕勒的有乙旃氏、斛律氏、副伏罗氏(部)、达簿干氏、屋引氏、他莫孤氏、奇斤氏、泣伏利氏以及东部高车等;属于匈奴余部的有拔也稽部属敕勒)、贺术也骨部、乌洛兰氏;属于突厥的有阿史那氏;属于西域诸胡的有龙氏、高氏为汉人)、希利垔、邢基祗罗回、侯医垔等。此外,柔然内部还有一些汉人。由上可知,柔然主要是鲜卑、敕勒、匈奴和突厥等许多民族和部落所组成。因此,东胡之裔、鲜卑一支、匈奴别种之说,亦皆有一定的合理因素。

    但就柔然统治者的世袭贵族而言,无疑是从拓跋鲜卑部落联盟中分离出来的。柔然一个归附北魏的领阿那瓌曾对北魏孝明帝元诩说:“臣先世源由,出于大魏。”元诩回答:“朕已具之”,以表示认可。故有的史书直称柔然可汗社为鲜卑社或河西鲜卑社。说明柔然、拓跋、突厥均有一个共同祖源,皆由鲜卑与匈奴融合而成。柔然贵族是从拓跋鲜卑中分离出来的一支。随着柔然势力在大漠南北的展,与进入中原地区的拓跋鲜卑分道扬镳,出现的差异也越来越大。

    '编辑本段'

    【北魏与柔然前期的征战】

    以下是部分统计,是从专家论北魏的北边防务与柔然的征战关系中,抄过来的

    道武帝时代柔然入寇2北魏还击3柔然朝贡o柔然诈降1

    明元帝时代蠕蠕入寇3北魏还击4蠕蠕朝贡o柔然诈降1

    太武帝时代蠕蠕入寇4北魏还击13蠕蠕朝贡6蠕蠕诈降4

    文成帝时代蠕蠕入寇o北魏还击3蠕蠕朝贡o蠕蠕诈降1

    '编辑本段'

    【柔然崛起与兴盛】

    公元3世纪中叶,柔然的最高统治集团郁文闾氏之始祖木骨闾,是力微时被拓跋鲜卑掠获的奴隶,后免为骑卒世纪末,猗卢总摄拓跋三部时,木骨闾恰因“坐后期当斩”罪,“亡匿广漠溪谷间”,并集合逃亡者百余人,依附游牧于阴山北意辛山一带的纥突邻部。木骨闾,一说为“秃”(或指髡头)之意,由于“木骨闾与郁文闾声相近,故后子孙因以为氏”。木骨闾卒,子车鹿会雄健,不断兼并其它部落,拥有不少部众和财富,成为世袭贵族,以柔然自称。役属于拓跋鲜卑,“岁贡马畜貂豽皮。冬则徙度漠南,夏则还居漠北”。正如崔浩所云:“夏则散众放畜,秋肥乃聚,背寒向温,南来寇抄。”车鹿会死后,经吐奴傀、跋地,至地粟袁卒,其部分为二:地粟袁长子匹候跋继父居今内蒙自治区河套东北、阴山以北一带原柔然游牧地。缊纥提所统的西部,从河套向西扩展到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一带。代国被苻坚灭后,柔然曾一度依附于朔方塞外的铁弗匈奴刘卫辰部。

    拓跋珪恢复代国称魏后,于391年(北魏登国六年)向柔然动进攻,匹候跋和缊纥提率部降魏。后缊纥提子社仑杀匹候跋,尽并其部,掠五原以西诸郡,远遁漠北。此时,正值北魏建国初期,拓跋氏锐意进取中原,与后秦、后燕、西秦以及南燕、南凉等政权互争雄长,无暇北顾,因而给柔然的展以可乘之机。社攻破敕勒诸部落,尽据鄂尔浑河、土拉河一带水草丰茂的地区,势力益振。接着又袭破蒙古高原西北的匈奴余部拔也稽,尽并其众。整个蒙古高原和周围诸民族纷纷降附。柔然统一漠北后势力所及:“西则焉耆之地,东则朝鲜之地,北则渡沙漠,穷瀚海,南则临大碛。”亦即东起大兴安岭,南临大漠,与北魏相峙,西逾阿尔泰山,占有准噶尔盆地,与天山以南的焉耆接界,北至今贝加尔湖,“尽有匈奴故庭,威服西域”。柔然“常所会庭则敦煌、张掖之北”,即在今鄂尔浑河东侧和硕柴达木湖附近。

    4o2年(北魏天兴五年),社自称丘豆伐可汗,为了适应军事征伐的需要,仿效北魏,立军法,置战阵,整顿军队,建立可汗王庭,使柔然迅由部落联盟进入早期奴隶制阶段,后人亦称之为柔然汗国。骑兵似“风驰鸟赴,倏来忽往”,形成一支威震漠北的强大力量。

    从4o2年(天兴五年)社称汗至487年(太和十一年,豆太平三年年),敕勒副伏罗部脱离柔然为止,为柔然的兴盛时期。柔然统治者一方面继续采取近攻远交,联合后秦、北燕、北凉,共同对付北魏的策略;另一方面,不断对北魏北境进行骚扰和掠夺。北魏则对柔然采取“讨伐”方针,以解除北边威胁,统一大漠南北及掠夺财富。因此,在8o来年中,柔然南扰和北魏北袭均达2o余次。

    社称汗前后,正是北魏迁都平城不久,柔然的崛起成为北魏进取中原的后顾之忧。而北魏的强盛又是柔然南进的阻碍。为了集中力量对付北魏,柔然和后秦、北燕等结成抗魏联盟。例如4o7年(北魏天赐四年),社弟斛律献马3匹于北燕冯跋,聘冯女乐浪公主为妻。大檀为可汗期间(414—429),曾遣使北燕,献马3匹、羊万只,并向南朝刘宋政权朝献。至424年入寇北魏之前,柔然丝毫不处于下锋。

    '编辑本段'

    【柔然的衰落】

    从社、斛律至大檀的2o余年间,柔然几乎每年要袭击魏国北方边境。北魏也兵北伐,乃至亲征或巡边,并在沿边加强屯田和设置军镇,屯驻重兵,拱卫平城,但是在道武帝,明元帝当政期间,始终没有解除柔然对北魏的巨大威胁。公元424年趁着拓跋嗣新死而入寇北魏,曾经将那个不到16岁的北魏皇帝拓跋焘包围五十多道重围。但是对于北魏来说,危机往往就的开始,北魏太武帝顺利地击退了柔然的这次规模空前的大举入寇。拓跋焘在讨灭赫连夏、北燕、北凉的过程中,七次分道进攻柔然,平定北方后,又六伐柔然。尤其是在429年(北魏神鹿二年),拓跋焘率军分东西两路进攻柔然大败之,大檀率部西走,柔然“国落四散,窜伏山谷,畜产布野,无人收视”。焘率军追至兔园水(即推河,今蒙古国吐沁河),然后“分军搜讨,东至瀚海,西接张掖水(今甘肃省弱水),北度燕然山(杭爱山),东西五千余里,南北三千里”,“凡所俘虏及获畜产车庐,弥漫山泽,盖数百万”。时高车诸部也乘机摆脱柔然的羁绊,“抄掠柔然”,高车、柔然先后归附北魏者,有3o余万。柔然的鼎盛时期,也从此终结,开始步向没落。

    北魏神鹿加二年(429),北魏军远程奔袭漠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区),大破柔然汗国的战争。

    自十六国后期起,北魏王朝为扩充势力范围以统一北方,柔然可汗为掠夺魏境的粮资和雄据大漠南北,连年互相攻战。北魏为防御柔然,拱卫京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修筑长城,东起赤城(今属河北),西至五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延袤2余里,并设军镇、置戍卒。柔然为适应军事上的需要,也建立了一整套军法。北魏始光元年(424)八月,柔然可汗大檀(即牟汗纥升盖可汗)闻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去世,率6万骑攻入北魏云中(今和林格尔西北),杀掠吏民,攻陷故都盛乐,居盛乐宫,重重包围赶来抵御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及所部。后因大将于陟斤被北魏军射杀,军心混乱,被太武帝击退。次年(425)十月,北魏大举征讨柔然,分兵五道并进,越大漠击之,柔然惊骇北逃。

    魏帝拓跋焘为彻底摆脱北面柔然与南朝刘宋两面夹击的威胁,并雪云中被围之耻,在大败赫连夏,克其都城统万(今陕西靖边东北白城子)后,决心集中力量打击柔然。神鹿加二年四月,魏廷议击柔然,公卿大臣及保太后担心宋军进攻,均竭力劝阻。太常卿崔浩认为:宋闻克统万,内怀恐惧,必不敢动;柔然自恃遥远,谓我力不能制,防备松懈已久,故夏则散众放牧,秋则聚众南掠,今乘其放牧无备出击,可一举灭之。魏帝对其见解极为赞赏,遂决定留太尉长孙嵩、卫尉楼伏连镇守京都;命司徒长孙翰领兵由西道向大娥山,自率军由东道向黑山(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罕山),越过大漠,合击柔然可汗庭(今蒙古国哈尔和林西北)。五月,魏帝领军至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地区),舍弃辎重,率轻骑兼马(每一骑兼有副马)奔袭,直逼栗水(今翁金河)。柔然无备,临战震怖,民畜惊骇奔散;大檀忙焚穹庐,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