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楼兰情缘 >

第185章

楼兰情缘-第185章

小说: 楼兰情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征北将军:统领幽、冀、并三州,屯驻蓟州。

    刺史:秦时始置,掌管一州的军政大权。刺,检举不法;史,皇帝所使。

    治中:刺史的佐吏。古代簿籍文书之类称为“中”,“治中”即为管理文书档案之意,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固定的官职。

    参军:东汉末曹操以丞相总揽军政,其僚属往往以参丞相军事为名,即参谋军务,简称“参军”。

    河南尹:东汉建都于河南郡洛阳县,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官不称太守而称尹,掌管洛阳附近的二十一县。

    典农中郎将:汉末曹操置典农中郎将和典农校尉,均掌管农业生产、民政和田租,仅有所治郡国大小之别,职权相当于太守。

    城门校尉:西汉始置,掌管京师城门的屯兵。

    相国:即丞相。

    将作大臣:秦时称将作少府,汉景帝更名为将作大臣,掌管宫室、宗庙、路寝、陵园地土木营建。

    给事中:秦时始置,西汉沿置,东汉省,魏复置。为将军、列侯、九卿,以及黄门郎、谒者等的加官。

    都督:三国始置都督和大都督,为领兵官,其中大都督为最高军事统帅。

    校事:曹操临时设置的小吏,负责伺察群臣的微过小罪。

    监冶谒者:三国时魏置,掌管冶铁的专官

    御史大夫:掌管弹劾、纠察的官员,其位仅次于丞相。

    御史中丞:御史大夫的副手。

    黄门侍郎:秦汉时,宫门皆黄色,故号黄门。黄门侍郎因在黄门内供职而得名。

    散骑常侍:三国魏置,即汉代散骑(皇帝的骑从)和中常侍的合称,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以备顾问。

    督军:高级统兵长官,位在相国、太尉、御史大夫之下。

    督邮:汉代各郡置督邮官,掌管督察纠举所领县乡违法之事,兼管宣达教令、讼狱捕亡等事。

    '编辑本段'

    科技文化

    东汉王朝在统治上沿用了许多西汉的方针与政策,而且在一些方面做了调整与改革,使之更加适于当时的社会状况。在东汉前期,政权进一步加强与地方势力的融和,使国家趋于稳定,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都过了西汉的水平。公元1o5年,蔡伦在前人的基础上改造了纸张的制造技术,使我国的文字记录方式脱离了使用竹简的时代,同时造纸术也作为我们熟悉的中国古代四大明之一而流传至今。东汉对后世的另外一项贡献是制陶业的展,它使中国彻底脱离了青铜时代的材料束缚,把一些以前为豪门贵族专有的用品带入了寻常百姓家。

    在自然科学方面,以张衡为代表的东汉学术界,有着很高的成就;张衡则以高的工艺制造了“浑天仪”、“地动仪”等科学仪器,制造这些仪器的原理至尽仍被广泛使用。另外,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是有记载以来第一位利用麻醉技术对病人进行手术治疗的外科医生,他创造的“五禽戏”是我国第一套体操性质的健身活动。

    到东汉时期,书法、绘画已不单纯作为文字图形符号使用,它们的艺术地位逐渐显露出来,虽然今日东汉流传下来的艺术品数量不多,但从其中依然能窥得汉文化的风貌。

    '编辑本段'

    东汉经济

    东汉时代中国经济进一步展。户籍资料如下:(据《后汉书》)

    年份户数口数垦田数(单位顷)

    57427963421oo782o/

    75586o57334125o21/

    88745678443356367/

    1o5923711253256229732o17o

    12596478384869o7896942892

    14499469154973o55o6896271

    145993768o493241836957676

    146934822747566772693o123

    15626o7o96o5oo66856/

    显然,上表中156年的户籍数据有误。根据《晋书·地理志》记载,当年户数为1o67796o,口数56476856,当较为可信。

    东汉时期中国南方经济加快了展。西汉时,会稽郡户22万,口1o3万,东汉时,原会稽郡分为吴郡、会稽郡,会稽郡有户12万,口48万,吴郡有户16万,口7o万。西汉时,豫章郡有户6万,口35万,东汉时户数达到4o万,口数166万。西汉时蜀郡户26万,口124万,东汉时户数3o万,口135万。西汉时益州郡户8万,口58万,东汉时分原来益州郡为益州郡、永昌郡,其中益州郡户2万,口11万,永昌郡户23万,口189万。

    '编辑本段'

    帝王世系

    庙号谥号姓名统治时间年号年期

    世祖光武皇帝刘秀25年—57年建武、建武中元25年—56年、56年—57年

    显宗孝明皇帝刘庄57年—75年永平58年—75年

    肃宗孝章皇帝刘炟75年年建初、元和、章和76年—84年、84年—87年、87年年

    穆宗(后除庙号)孝和皇帝刘肇88年—1o5年永元、元兴89年—1o5年、1o5年—1o5年

    -孝殇皇帝刘隆1o5年—1o6年延平1o6年—1o6年

    -孝德皇帝刘庆---

    恭宗(后除庙号)孝安皇帝刘祜1o6年—125年永初、元初

    永宁、建光、延光1o7年—113年、114年—119年、12o年—121年、121年—122年、122年—125年

    -北乡侯刘懿125年--

    敬宗(后除庙号)孝顺皇帝刘保125年—144年永建、阳嘉、永和、汉安、建康126年—132年、132年—135年、136年—141年、142年—144年、144年—144年

    -孝冲皇帝刘炳144年—145年永嘉145年—145年

    -孝质皇帝刘缵145年—146年本初146年—146年

    -孝穆皇帝刘开---

    -孝崇皇帝刘翼---

    威宗(后除庙号)孝桓皇帝刘志146年—167年建和、和平、元嘉、永兴、永寿、延熹、永康147年—149年、15o年—15o年、151年—152年、153年—154年、155年—158年、158年—167年、167年—167年

    -孝元皇帝刘淑---

    -孝仁皇帝刘苌---

    -孝灵皇帝刘宏168年—189年建宁、熹平、光和、中平168年—172年、172年—178年、178年—184年、184年—189年

    -弘农怀王刘辩189年光熹、昭宁、永汉189年—189年、189年—189年、189年—189年

    -孝献皇帝(孝愍皇帝)刘协189年—22o年中平、初平

    兴平、建安、延康189年—189年、19o年—193年、194年—195年、196年—22o、22o年—22o年

    注:

    1。在汉敬宗(汉顺帝)之前本来是阎太后(汉安帝太后)拥立的少帝刘懿,刘懿做了半年皇帝即死亡,敬宗趁机即位。现在史书和学者都没有把刘懿归于汉朝皇帝一类。

    2。献帝以前是少帝刘辩,当了四个月皇帝,而且还有许多时间都在避难之中。现在史书和学者都没有把刘辩归于汉朝皇帝一类。但董卓毒杀刘辩后,谥为弘农怀王。

    3。蜀汉昭烈皇帝所上谥为“孝愍皇帝”,但上谥时刘协并未去世。

第一三七章 三国 上

    三国

    百科名片

    三国(公元22o年~28o年,另有184年、19o年或2o8年起始说)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曹魏(魏国)、蜀汉(蜀国)、东吴(吴国)三个政权。三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各具特色,充满生机。

    目录'隐藏'

    三国历史

    黄巾之乱

    董卓乱政与群雄割据

    三国简介

    曹魏

    蜀汉

    东吴

    演义中的主要战役

    大事年表

    三国文化

    学术

    文学

    宗教

    艺术

    科技

    三国兵制

    三国经济

    曹魏经济

    蜀汉经济

    东吴经济

    行政区域三国历史

    黄巾之乱

    董卓乱政与群雄割据

    三国简介

    曹魏

    蜀汉

    东吴

    演义中的主要战役

    大事年表

    三国文化

    学术

    文学

    宗教

    艺术

    科技

    三国兵制

    三国经济

    曹魏经济

    蜀汉经济

    东吴经济

    行政区域

    三国鼎立形势图184年黄巾起义后,东汉开始失去政权实体,群雄割据纷争,东汉名存实亡。2o8年的赤壁之战初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22o年,曹丕废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建魏,东汉灭亡。此后刘备、孙权先后称帝做王,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263年,蜀汉被曹魏所灭,三国时期结束。266年,司马炎废魏称帝,建立晋朝,史称西晋。28o年,晋武帝灭东吴,统一南北。

    三国时代人才辈出,后世常追思当时风云人物。在唐宋诗词中出现大量三国内容。元明清时期,三国事迹更加深入人心,成为戏剧和民间艺术文学常见话题。晋代陈寿所作史书《三国志》,后经裴松之注引,颇有参考价值。明代罗贯中以三国历史为蓝本,编撰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成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丰富多彩的历史内涵也流传到世界各地。直到今天,三国的著名人物、事件仍是耳熟能详,成为电视、电影、游戏题材之一。

    '编辑本段'

    三国历史

    黄巾之乱

    东汉在汉和帝时期后,因为种种因素而逐渐衰亡。由于皇帝大多在年幼即位,使得政权多由外戚掌控。皇帝成年后为了夺回政权,往往借助身边的宦官,在斗争胜利后,宦官便挟功自重,形成新的专权集团。外戚与宦官的对持(即戚宦之争),使朝廷陷入不断循环的内斗之中。到了桓灵二帝,士大夫不满当时掌权的宦官败乱朝廷,纷纷抗议,其中河南李膺,太尉陈蕃名气最大最有号召力,但前后两次均被皇帝与宦官镇压,史称党锢之祸。而各地方的豪强地主则借此机会兼并土地,压榨百姓,人民苦不堪言。桓灵朝成为东汉政治黑暗的代表,加上天灾不断生,百姓开始揭竿反抗,引了乱世割据的导火索。

    184年,太平道领巨鹿人(今河北平乡)张角及兄弟张梁和张宝率信徒起民变,史称黄巾之乱展到数十万追随者,引起全国性的战乱。汉灵帝派皇甫嵩、卢植及朱隽等率中央军压制,又令地方州郡政府和豪强地主招募军队协助。最后黄巾军的主力虽然很快被击溃,不过余部仍然散布各地,由于朝政动荡民不聊生,很多顺势占山成寇,成为造成东汉末年乱世局面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各地山贼土匪6续出现,汉朝的中央军队疲于奔命,来不及一一征讨,188年汉灵帝采纳刘焉的建议,将负责监察各郡的刺史赋与兼有地方军政权力,以加强对各郡的控管,并且将部分刺史升为州牧,由刘姓宗室或重臣担任。这措施使得州正式成为一级行政区,虽有利于镇压各地叛乱,但当朝廷生内乱后,掌握地方权力的州牧及刺史纷纷割据一方,不再受朝廷指挥。例如益州牧刘焉为了割据巴蜀,借由五斗米道领张鲁占领汉中,切断与关中朝廷的关系。东汉为解决黄巾之乱而制定的州牧制度,在朝廷不断衰弱下,反而开启群雄割据的局面。

    188年汉灵帝驾崩,戚宦之争又起。宦官蹇硕等意图杀害外戚大将军何进,改立太子刘辩的弟弟陈留王刘协,然而失败。汉少帝刘辩顺利继立后,何进又与袁绍等士大夫企图去除以张让为的十常侍及其他宦官。何进还令凉州董卓、并州丁原带兵增援。宦官们先制人,在董卓军到达雒阳前杀死何进。而袁绍则以为何进报仇为名率军入宫,杀死十常侍等宦官二千余人。虽然困扰东汉上百年的外戚与宦官之争就此终结,却也方便了率军入都城的董卓顺势夺取朝政大权。

    董卓乱政与群雄割据

    董卓为了夺权,开始铲除反对者,手段残暴,引起了诸多不满。他促使吕布杀死掌管都城禁卫的丁原夺得其军队,袁绍及曹操等原先掌握过兵权的将领纷纷逃离都雒阳。最后董卓废除并杀死了汉少帝,改立刘协为帝,史称汉献帝,至此董卓完全掌握了朝廷。

    19o年,东郡太守桥瑁诈称以京师三公之名向各地檄文,陈述董卓的恶行,联络各地州牧、刺史及太守讨伐董卓,共有十一路地方军加入,共推袁绍为盟主,史称“关东军”。董卓为了回避其锋芒,于是挟持汉献帝、强迁居民,迁都到长安,并火烧旧都雒阳。其间,关东联军只有孙坚、曹操二人真正出兵与董卓对战,但因持久力不足而退,而关东军也随之解散。此后,群雄纷纷割据一方,互相攻击。董卓迁都后,自封为太师,继续掌控朝政。

    192年董卓最后被司徒王允和部下吕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