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最后的三国 >

第433章

最后的三国-第433章

小说: 最后的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人刚要出府去打探,就见一浑身浴血的蜀军军官闯了进来,向杜绩急报道:“启禀杜太守,晋军突然地向我军发起进攻,目前已经接连攻占了好几条大街,正向太守府杀来。”

“别部司马王庆何在?“陆绩倒是没有太过慌乱,沉声地喝问道。

“王司马遭遇敌人暗算,当场身死。”

“哦?”杜绩这才略感诧异,王庆有一个本家兄弟在晋军之中任职,这事杜绩也是知道的,为此杜绩还劝说过王庆,就算是儿时关系亲密的发小,这么多年未见,也不代表他不会有所改变,知人知面不知心,不管是什么人,都得提防一二才是。

王庆当时还笑着对杜绩说,他兄弟与他有着过命的交情,就算是分属不同的阵营,他们之间的兄弟情谊那也抹杀不掉。

结果王庆最终还是枉送了性命,死在他认为永远也不会变心的亲人手中。王庆的死,给蜀军的防守带来了极大的混乱,蜀军这位曲长拼死抵抗,却也难挡晋军的进攻,他自认为能力不足,不足以服众,故而跑到太守府来,请杜太守出面主持大局。

“杜太守,晋军攻势太猛了,我军抵挡不住,节节败退,再这么下去,晋阳城恐怕是守不住了。”

杜绩倒是挺从容地道:“他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晋人以为靠着突然偷袭就可以拿得下晋阳城,那么他们就是大错特错了,武曲长,你下去速带人扼守粮库和武备库,确保这些要害据点落不到晋军的手中,剩下的,自有本官来安排。”

“诺!”那位武曲长拱手称诺,退了下去。

杜绩轻轻地击了一下掌,一位身材有些佝偻的老管事来到了杜绩的面前,杜绩对他道:“一切按原定计划行事!”

那位老管事原本黯淡无光的眼神顿时涣发出了异样的光彩,他拱手称诺,立刻转身而去,原本佝偻的背此刻也挺拨起来了,迟缓的脚步似乎也变得轻盈了许多……

┄┄┄┄┄┄┄┄┄┄┄┄┄┄┄┄┄┄┄┄┄┄┄┄┄┄┄┄┄┄┄┄

王应指挥着晋军快速地向西城进前进,在准备充分,攻击有力的晋军面前,蜀军明显地不是对手,王庆的死带给蜀军的指挥混乱,是无人可以弥补的,从发起突袭到现在,时间才仅仅过去了半个多时辰,晋军已经横跨了好几道街,抢占了西城的不少地方,下一个进攻的目标,王应已经锁定在了蜀国晋阳太守府。

晋阳的太守府,与别处不同,在东城和西城各有一个,东城的自然是晋国自己的太原太守,而西城的,则是逆蜀派驻的太原太守,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这一城两太守的局面居然能维持了大半年的时间,确实是一个奇迹。

不过今天以后,晋阳城就不会再有两位太守了,只要王应率军攻入蜀国太守府,将蜀国太守给擒拿下,晋阳城就会成为晋国一家独有的城池了。

王应丝毫不怀疑拿下蜀国太守府有什么难度,现在晋军气势如潮,攻势迅猛有力,蜀军根本就抵挡不住,估计用了到天亮,晋军便可以顺利地控制整座的晋阳城了。

但前面攻打太守府的晋军信乎有些迟滞,进攻的速度明显地降了下来,王应比较纳闷,按理说蜀军的主力已经被他所击垮了,根本就无力再组织起有效的反击,拿下太守府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

“怎么回事?前面是何状况?”王应亲自上前询问道。

有兵士向王应禀报道:“逆蜀太守府的四周,突然出现大量的平民百姓,皆是穿着普通百姓或工匠的衣服,拿着各式各样的武器,守卫在太守府的四周,阻挡我军的进攻。”

王应不禁是好生疑惑,战场上之上利用老百姓来打仗的事,倒是一点也不新鲜,但普通的平民百姓战斗力很弱的,就算是人数再多,也不可能挡得住正规军队的攻击。

想到这里,王应不禁暗暗地唾骂了一句:“卑鄙!”

第951章不可有失的补给线

其实晋阳城的动荡也仅仅只是并州战乱的冰山一角,泰始九年刚进正月,晋国军队就突然地发难,向着蜀军控制着的区域发起了进攻。

并州的形势,一直是犬牙交错的,蜀军控制着并州的北部和西部以及东南部的部分地区,晋国则控制着并州中部、南部及东南部的区域,双方的控制区域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界线,在许多的地方,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形。

这种局面的成因,主要是由于对匈奴作战后形成的,那时候晋蜀双方虽然没有结盟,但为了共同对付匈奴人,双方一直处于相安无事的状态,那时候谁攻破匈奴人抢下来的地盘和城池,一般默认就是归谁所有,另一方也不来相争。

唯一的例外就是晋阳城,双方争执不下,最后还是妥协了,一家一半,晋国占据东城,蜀国占据西城。

而晋中一带,蜀国占据着九泽湖以西的中阳、兹氏、大陵、梗阳,而晋国则控制着中都、祁县、阳邑、榆次,在双方主力大军离开并州之后,晋阳一带,则一直是相安无事的。

冀州之战爆发后,并州的局势自然也变得敏感了许多,双方剑拨弩张,大战似有一触即发之势。

并州的局势是晋轻蜀重,因为蜀军有一条漫长的补给线,西起蒲津关东到苇泽关,绵延数百里,横贯了整个儿的并州。

这条补给线对蜀军而言极为地重要,二十万的蜀军在冀州作战,绝大部分的粮草辎重物资给养都必须要通过这条补给线来运输,而这条补给线一旦发生断裂的话,那对于前线的蜀军而言,必将是致命的。

整个并州一带的守备军都是从关中调来的,大约两三万人,尽管两三万人看起来不算少,但真正分配驻守到各地,确实是少得可怜,只能是勉强担负起维持这条补给线的作用,如果晋国一旦发起攻击,蜀军的防线随时都有断裂的可能。

最初晋国对蜀开战之后,并没有将进攻并州列为首选,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司马骏认为蜀军的主力在冀州,只要击败冀州的蜀军,并州自然是不攻自破,根本就不用多费脑筋。

所以晋军在所有的力量集中到了冀州,试图通过一场决战,在三个月之内就消灭蜀军。

结果事与愿违,蜀军非但没有被消灭,反而在安国一战中,晋军损失惨重,彻底地消灭冀州的蜀军,变得遥不可及起来。

安国之战的失利,在晋国朝堂上的震动不亚于一次大地震,晋国君臣一片悚然,哀鸿遍野,一些朝中的大臣开始考虑新的策略,以应对冀州的不利局面。

贾充上书称,冀州蜀军已成尾大不掉之势,短时内想要消灭几无可能,而蜀军所需的粮草给养,都要从关中运送,如果晋军能掐断蜀军的这条运输线的话,冀州蜀军必然会陷入到粮荒之中,不战自乱。所以贾充认为,冀州之战的关键并不在冀州,而是在并州,只要拿下并州,所有一切难题便会迎刃而解。

司马炎对贾充的策略大为赞赏,便给司马骏下令,要他分兵去取并州,斩断蜀人的归路。

晋阳之战也只是一个开端,做为并州的州治,晋阳城在并州的地位是极为重要的,它是联结并州东西和南北的交通枢纽,自然会成为晋军首先要拿下的目标,不过晋阳之战开始后,晋军全面进攻并州的帷幕也就拉开了,司马骏集中重兵,东攻苇泽关,西取临晋关,意图很明显,就是要掐头去尾,一举地拿下整个并州。

对于这条补给线,刘胤当然不可能掉以轻心,虽然蜀军的战略目标东移到了冀州,但对于并州这一块,刘胤始终密切地关注着,尤其是象晋阳城、苇泽关、临晋关这样的要点地区,刘胤更是亲自布署防御体系,力争做到万无一失。

这条补给线对于蜀军而言,太重要太重要了,可以说它维系着进入冀州的二十万大军的存亡,它的得失,可是生死攸关的。

但同时这条补给线也是相当地脆弱,绵延数百里,任何一个节点上出现问题,这条补给线就有断裂的可能,而这无疑是致命的。

并州方面的守备军基本上都是从关中调来的,两三万人要守备这么一条长达数百里的运输线,确实难度不小。

剿灭匈奴之后,紧接着晋蜀之中的大战就爆发了,刘胤几乎腾不出手来处理并州的事,不过好在晋军的主攻目标也在冀州,并州那边倒也相安无事,这让刘胤暂无后顾之忧。

安国之战后,双方暂时地休兵罢战,进入了冬歇期,整一个冬天,通过并州补给线运送到冀州前线的粮草辎重军需物资不计其数,同时也让刘胤产生了一些隐忧,晋蜀之间的进入了相持阶段,战争短期之内不会结束,那战争必然会向纵深地带延伸,而蜀军这条补给线,无疑也将会成为晋军首选的攻击目标。

果然不出刘胤的预料,情报显示,进入正月之后,晋军的调动频繁,原来驻守在赵国、广平一带的晋军文鸯兵团,已经抽调出了不少的人马,秘密地向并州上党郡一带移动。而驻守在弘农的另外一支晋军在安北将军王浚的率领下,悄然地渡过黄河,进入到了河东郡。

所有的迹象表明,晋军将进攻的矛头指向了并州,一场争夺并州的大战已经是悄然地拉开了帷幕。

有鉴于此,刘胤决定调动一部分的军队返回并州,以应对晋军新的攻势。

张乐的无当飞军和赵卓的阳安军成为了首批返回并州作战的部队,无当飞军协防的地点是晋冀之间的咽喉要隘苇泽关,赵卓则是前往晋阳援助太原太守杜绩。

蜀军进军速度不慢,不过晋军的进攻势头也很猛,张乐尚未到达苇泽关的时候,晋军的大队人马已经从乐平扑了过来,向苇泽关发起来进攻。

第952章激战苇泽关(上)

PS:稍后更正………………………………………………………………………………………………………………………………………………………………………………………………………………………………………………………………………………………………………………没有什么明确的界线,在许多的地方,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形。

这种局面的成因,主要是由于对匈奴作战后形成的,那时候晋蜀双方虽然没有结盟,但为了共同对付匈奴人,双方一直处于相安无事的状态,那时候谁攻破匈奴人抢下来的地盘和城池,一般默认就是归谁所有,另一方也不来相争。

唯一的例外就是晋阳城,双方争执不下,最后还是妥协了,一家一半,晋国占据东城,蜀国占据西城。

而晋中一带,蜀国占据着九泽湖以西的中阳、兹氏、大陵、梗阳,而晋国则控制着中都、祁县、阳邑、榆次,在双方主力大军离开并州之后,晋阳一带,则一直是相安无事的。

冀州之战爆发后,并州的局势自然也变得敏感了许多,双方剑拨弩张,大战似有一触即发之势。

并州的局势是晋轻蜀重,因为蜀军有一条漫长的补给线,西起蒲津关东到苇泽关,绵延数百里,横贯了整个儿的并州。

这条补给线对蜀军而言极为地重要,二十万的蜀军在冀州作战,绝大部分的粮草辎重物资给养都必须要通过这条补给线来运输,而这条补给线一旦发生断裂的话,那对于前线的蜀军而言,必将是致命的。

整个并州一带的守备军都是从关中调来的,大约两三万人,尽管两三万人看起来不算少,但真正分配驻守到各地,确实是少得可怜,只能是勉强担负起维持这条补给线的作用,如果晋国一旦发起攻击,蜀军的防线随时都有断裂的可能。

最初晋国对蜀开战之后,并没有将进攻并州列为首选,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司马骏认为蜀军的主力在冀州,只要击败冀州的蜀军,并州自然是不攻自破,根本就不用多费脑筋。

所以晋军在所有的力量集中到了冀州,试图通过一场决战,在三个月之内就消灭蜀军。

结果事与愿违,蜀军非但没有被消灭,反而在安国一战中,晋军损失惨重,彻底地消灭冀州的蜀军,变得遥不可及起来。

安国之战的失利,在晋国朝堂上的震动不亚于一次大地震,晋国君臣一片悚然,哀鸿遍野,一些朝中的大臣开始考虑新的策略,以应对冀州的不利局面。

贾充上书称,冀州蜀军已成尾大不掉之势,短时内想要消灭几无可能,而蜀军所需的粮草给养,都要从关中运送,如果晋军能掐断蜀军的这条运输线的话,冀州蜀军必然会陷入到粮荒之中,不战自乱。所以贾充认为,冀州之战的关键并不在冀州,而是在并州,只要拿下并州,所有一切难题便会迎刃而解。

司马炎对贾充的策略大为赞赏,便给司马骏下令,要他分兵去取并州,斩断蜀人的归路。

晋阳之战也只是一个开端,做为并州的州治,晋阳城在并州的地位是极为重要的,它是联结并州东西和南北的交通枢纽,自然会成为晋军首先要拿下的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