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古代娶妻记 >

第74章

古代娶妻记-第74章

小说: 古代娶妻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072章 梁汉:洞房花烛夜!
  梁汉见梁小叔既然对他那么有信心; 自然不能让对方失望。晚饭的时候提着一篮子的土豆去了梁小叔家。
  江氏看着土豆觉得稀奇; 她之前听丈夫说了; 身为农家人,自然知道多一种粮食多有意义。能在山上野生野长的; 就算产量不高,缺粮食的时候也能去山上找来吃。
  江氏见梁汉动手收拾土豆,就道:“小汉; 你说下这东西怎么吃。我给你打个下手。”
  “土豆吃法很多。能炒菜吃,还能煮饭吃,蒸熟了也行。反正怎么吃都行。”梁汉弄了些水洗土豆; “吃的时候把土豆皮去掉。”然后特地拿出一个发芽的土豆,跟江氏说,“土豆发芽了就不能吃了。发芽的土豆有毒。”
  江氏记住这一点; 倒是没有因为发芽有毒就害怕。花生发芽了也不能吃,土豆发芽了不能吃也没啥。
  梁磊也好奇的凑了过去:“这东西我在山上也没遇到过,长在土里的就是不容易发现。大堂哥; 你为啥叫它土豆啊?”
  梁汉说出自己想好的解释:“因为它圆滚滚的,又是土里长得。我就叫它土豆了; 都是瞎起的名字。叫着顺口就行。”
  柴火做饭很快; 梁汉炒了一锅醋溜土豆丝,还给梁小婶说了下炒的时候要加水这个小知识点。
  所以,晚饭的时候; 大家吃着炒土豆菜; 喝着煮土豆的稀饭; 啃着蒸熟的土豆。
  梁小叔吃着觉得不错:“这土豆真挺好的。饱腹,还有这么多吃法。可惜没办法像麦子那样能放很长时间。到时候看看产量,如果产量高的话,就算不能久放,也值当种。”
  梁汉趁机说出自己的打算:“小叔,我发现这土豆不止能吃,还能做粉条。就算放不久也没关系,咱们可以做粉条存着。而且,土豆冬天的时候其实能放挺久的。”
  梁小叔惊讶:“这东西还能做粉条?”
  “能啊。”梁汉继续瞎掰,“我去年瞎捣鼓的时候发现的。当时没发现足够的土豆就一直没做。就因为发现土豆能做粉条我才想起来种的。”
  梁小叔听明白了,他笑着说道:“你是又想到了什么赚钱的门路了吧?是打算做粉条生意?”
  梁汉解释了一下:“我是有这打算。镇上的粉条可不便宜,我觉得还是有赚头的。就是得先看看土豆的产量,要是结的多,就很值得做这个买卖。”
  梁智一旁听着,觉得这个大堂哥现在是越来越本事了。这赚钱的本事就不是常人能比的,真心夸赞道:“大堂哥,你心思真活,这东西咱们都还没见过,你就能想到怎么做买卖了。”
  梁磊更是佩服不已:“大堂哥你真厉害,真会赚钱。就前些天出去两趟,挣的比其他人家一年都多。说出去肯定羡慕死他们。”
  梁汉笑:“那还是因为我有本钱,不然那钱也赚不来。”
  梁小叔也夸他:“说是这么说,可一般人想都想不到这些点子。还是你脑子灵,本事。”说着还是习惯性的叮嘱了一句,“能挣钱是好事,但也不能太乱花知道不。”
  梁汉也如往常一般回道:“嗯,知道了。”
  自从知道土豆能吃,吃法还很多之后,梁小叔对土豆的热情比梁汉还足。每天都要往那几块土豆天转几圈,顺道帮梁汉把草给锄了。
  这一天,梁汉继续呆在家里做粉条。
  跟梁小叔说了土豆粉条的事之后,梁汉第二天就开始做粉条。他打算先做出一些粉条出来,可以让梁小叔他们尝尝看,当然主要的还是,他想在他的婚宴上用。
  这里的粉条在村民眼中不算便宜,所以,用到宴席上不算掉份。
  前些日子梁汉又收获了一次的土豆,空间里的土豆亩产六千多斤,他几乎存了斤万斤的土豆。所以,做土豆粉条的材料很十足。
  土豆洗干净之后,梁汉用擦丝器把土豆擦成土豆蓉,然后泡在水中出粉。院子里还晒了不少的土豆淀粉,以及之前做出来的粉条。
  梁小叔有事想找梁汉商量,来到这里发现梁汉家的大门关着。心里奇怪,还是冲院子里喊了一声:“小汉,在家吗?”
  “在家呢。”梁汉忙停住手里的动作,把土豆收了起来,“等一会儿,我这就去开门。”
  见梁汉把门打开来,梁小叔奇怪:“大白天的,你咋关着大门?”进到院子里,看到绳子上挂着的粉条,“你这些天在家窝着是在做粉条呢?”
  “嗯,就先做了一点。”梁汉已经收起了一部分粉条了,他主要是不好解释哪来那么多的土豆做粉条。
  梁小叔走过去,伸手折了一小截的粉条放嘴里尝了尝,“还成。”他看着挂在绳上的粉条笑道:“不过,你这下粉条的手艺不行啊。”
  “手生,我也是想趁机多练练。”梁汉走到旁边坐下,“等晒干了,我给你们送些尝尝看。”
  梁小叔好奇的问道:“这一斤粉条得费多少土豆啊?”
  “大土豆的话,大概六斤就能出一斤粉条。要是小土豆,差不多得费十斤左右才能出一斤。”梁汉给梁小叔拿了个小凳子给他,“就看今年地里能出多少土豆了。”
  “嗯,到时候再说吧。”梁小叔在他一旁坐下,“离你成亲的日子也就十来天了。咱们商量下宴席上都准备出哪些菜。还得选选该请谁来掌厨,厨子得事前定好了,以防万一到当天的时候凑不够人。还有,你到时候怎么去接亲的事也得想好了。”
  梁汉想了下今天的日期,发现离婚期确实很近了。心狂跳了一下,然后安耐住心情,问梁小叔:“小叔,好多事我都不太清楚。咱们村办喜事宴客都是个什么情况你跟我讲讲呗,有没有什么规矩和避讳什么的。厨子的事您应该也都打听过了吧,您有什么看法?至于成亲的事我就更不熟了。”
  “我也知道你好些不懂,就是来跟你好好说说的。”梁小叔接下来跟他详细的讲了下关于成亲要考虑的事,也把自己打听的关于厨子的消息说了下,让梁汉选一下。
  梁汉跟梁小叔商量妥当,成亲当天用到的东西有些得提前买好,他就全权交给梁小叔了。至于婚宴上的菜色,选了十全十美的十个菜。
  随着成亲的日子越来越近,梁汉也慢慢的紧张了起来。有的时候想到快要结婚了,心情静不下来,他就会扛着锄头去地里除草。通过劳动来平静一下。
  这一天,送完小石头回来,梁汉也有些做不住。用在婚宴上的土豆粉条也做的差不多了,今天没有事忙,所以,他又扛着锄头戴着草帽去了地里。
  随着天气越来越暖和,尤其是进了五月之后,夏季也就已经来的很明显了。这个时候地里的草也更为旺盛,除了一茬,一场雨之后,又会蹭蹭的长一茬。
  梁汉扛着锄头来到他种的西瓜地前,跟路过的人打了个招呼。
  汉子停下脚步,看着梁汉田地里的西瓜:“梁汉,你这西瓜种的好啊。没想到你小子也有这一手啊!”
  梁汉笑笑,谦虚的说:“瞎捉摸的。”
  “平常人瞎捉摸可琢磨不来,还是你厉害。”汉子说着瞅了瞅地里的瓜,“这快可以摘了吧?”
  “差不多了,打算再过两天。”梁汉打算后天摘些瓜拿去卖,当然会趁机掺和一些空间里的瓜。这地里种的还是比不上空间里的品相。
  不过因为成亲也没几天了,所以他也没时间干这个事,就打算先交给几个堂弟,而梁小叔则还需要为他的亲事忙活。赚钱可比不上成亲。
  本来梁汉种瓜,村里还有不少人笑话他。认为梁汉这种种地的半吊子,怎么能种的了有经验老农才能种好的西瓜呢。觉得他这是浪费田地,有些幸灾乐祸的人都等着看梁汉的笑话。
  等着看梁汉地里结不出好瓜,卖不出去,只能浪费一亩好田。到时候他们也能好好乐呵乐呵,嘲笑嘲笑梁汉的自不量力。
  结果,谁都料不到的是,梁汉的瓜不止种出来了,还结了西瓜,一个个个头还挺不错。眼看着梁汉就能收瓜卖瓜了,有些人忍不住眼红。
  而更让人眼红的是,梁汉不止瓜种的好,连麦子都比他们种的好。梁汉的麦田特别明显,种的稠长得还状,麦穗结的还饱。
  和西瓜不同,粮食才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梁汉的麦子明显比他们的要好很多,要是说梁汉种麦子比他们更有经验,他们是不相信的。所以,很多人忍不住跟梁小叔家打听,然后才得知了梁汉特意散播出去的信息。原来是麦种不同啊!
  为此,有好些人上门和梁汉套近乎,话里话外都是他地里的庄稼。梁汉自然也明白他们的来意,所以也趁机散播了一下,种子他愿意分给大家,拿麦子换或者拿钱买,都成。
  梁小叔则又趁机把梁汉发现了一种新粮食的事说了出去,还说要是收成好也愿意跟大家换种子。为此,大家开始对梁汉交口称赞起来。
  愿意跟村民换梁种,还能发现新粮食,也愿意跟大家分享,东罗村的村民们开始对梁汉热情了起来。觉得不愧是同一个村子的,还是跟村里人亲啊。还说什么梁汉已经大变样了,再也不是以前那个混子了,现在人家浪子回头金不换,比一般人都本事了。
  梁汉乐呵呵的收下一堆的称赞,对此他毫不意外。人就是这么现实,你表现出自己对他们的实在用处,他们自然不会吝啬于那一声的赞美。
  进到瓜田里,梁汉看了下西瓜。这可是他精心种植的,根据从种植空间里学习到的西瓜种植经验。所以效果还不错。
  他在田里逛了一下,他知道肯定会有些孩子忍不住偷西瓜的,就算他找了人晚上帮忙看瓜田也杜绝不了。不过好在他们手底下有分寸,也没敢偷的过分。
  梁汉挑了两个西瓜回去,送梁小叔一个,顺便说说卖瓜的事。另一个拿回去和小石头分享。
  随着一天天过去,终于到了成亲的前一天。
  小石头特地跟先生请了两天的假期,要目睹梁汉成亲的整个过程。
  小石头拿着红纸剪成的囍字:“三奶奶,还要不?”
  “拿过来吧,这边窗户还得贴一个呢。”梁红丹也正帮忙贴囍字,左右看了看,确定贴的很正之后。
  她从凳子上跳了下来,从小石头手中接过囍字,“小石头,你再仔细看看每个门窗上的囍字贴的正不正。”然后看了看院子里,没瞧见梁汉的身影,“大堂哥呢?”
  “梁叔刚才扛着锄头出去了。”小石头也很奇怪,“都今天了,他怎么还去地里干活啊?”
  江氏笑着说道:“他那是紧张。有劲没地方使呢,去地里干干活出出汗就好了。”
  小石头不明白:“紧张?紧张什么啊?梁叔明天就要成亲了,他那么稀罕小竹叔,应该高兴啊。干嘛紧张啊?”他只有先生考背的时候才会紧张,成亲是好事,又不会挨打,有什么好紧张的。
  江氏听他童言童语的觉得乐呵:“你还小不懂,等你长大也娶媳妇了,就知道为啥紧张了。”她丈夫也跟她说过,当初成亲前,他也很紧张,大半夜的睡不着起来在院子里转圈圈,听着就觉得好笑。不过,娶妻的紧张,嫁人的肯定同样也很紧张。
  张家也同样在忙碌着,就算是出嫁的一方不必像梁汉家那么麻烦,但同样也不轻松。
  张清竹看着大家都在忙着贴囍字,有些坐立不安。明天就要成亲了啊……
  虽然他和梁汉已经很熟悉了,也不担心以后跟着他过不好,反正他有信心梁汉不敢欺负他。可是,他还是紧张。至于原因……他看向跟着忙活的张七哥,他真的需要找人好好说说!
  蒋莹莹见他这幅模样知道张清竹是在紧张不安,虽然不确定具体的原因,还是对他安慰道:“放心吧,你不是说梁汉对你很好吗?不用担心。”
  看着笑容温婉的三嫂,张清竹觉得他三哥这次终于娶对人了。两人也处的不错,所以苦着脸说道:“三嫂,你不明白的。”
  蒋莹莹笑了起来。嫁到张家来是她自己的主意,是她特地让家里的仆人打听了一番之后选中的。她娘觉得没必要这么委屈自己,就算再嫁也该挑个衣食无忧的人家。而她两个嫂嫂更是明面关心暗里讽刺她以后灰头土面的过日子。
  可是,在万家的那三年的经历让她明白,有个贴心的丈夫,和善的婆婆,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有多重要。那三年,她被万家女人压制的喘不过气来,而那个男人更是薄情。她是三年无所出,也用不着这么羞辱她。还不是想要找个对他前途更有助力的岳家,而她这个踏板自然适时的被丢弃了。
  这些日子让蒋莹莹觉得自己的选择果然没错。婆母软和,妯娌好说话,他丈夫对她也尊重。小叔子和大伯子都是性格正派的人,根本没有人会为了给她下马威特意为难她。
  蒋莹莹跟张清竹说:“我明白,每个人成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