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寒门骄子 >

第35章

重生寒门骄子-第35章

小说: 重生寒门骄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说城里好,我看还不如咱乡下,屋里拢共就那么点大的地方,连个院子都没有,干啥都不方便。天天开开门就得花钱,吃颗葱都得去市场上买,家家户户大门关的紧紧地,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三奶奶也赞成:“是,我每次去了广兰家也是住不惯,一家子住一起是不如咱农村宽敞。”
  老姊妹俩在那里唠个没完,文蓉跟着妗子她们正一起收拾东西,小妗子对文蓉家的新房赞不绝口:“还是小二层看着大气,这房子盖得好,样式也新,等以后我家也照着盖一个”。
  村子里跟着来看热闹得不少,都在那里和姥娘打听:“陈婶子,你家这房子盖得可真漂亮,花了不少钱吧?”
  姥娘提高嗓门道:“再多的钱也得花,这可是我们文俊的家业,我劳心劳力的挣钱为了啥?还不是为了我外孙。这一年多我们一家子起早贪黑的,挣得钱都花在这了,趁着我这老胳膊老腿的还能动,先把房子给他们盖起来,等以后我们文俊大了,也有个依靠。”
  众人听了,都跟着点头,无论在什么时候,小伙子想要成家立业就得有套像样的房子。不过私下里大家也是感叹文蓉姥娘一家真是仁义,这么一套两层楼建好得一两万呢,就这么都花在外孙身上,人家姥娘一家子没有眛下孩子的。
  三叔两口子更是心急,建房时他就来过几次,有三爷爷在,也不搭理他。现在房子建好了,村里人都在那里夸赞文蓉姥娘家仁义,他们在村里再说什么更没有人相信了。
  家里一切都安排妥当,周姐也把厂子开了起来。在工商局给她们的辣椒酱注册了商标,在市里的食品厂租了一间厂房,又上了一条灌装生产线,生产散装和瓶装两种辣椒酱。
  厂里的生产是周姐请了人管理,周姐主抓销售,文蓉只是在开业时把各种原材料的配比调整好就放手不管了。
  生活和学习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一晃就到了九六年的五月,文蓉也即将初中毕业了。
  安南市的重点高中一中每年都会在五月提前招生,一进入到五月,实验班里的学习就紧张了起来,每天都是写不完的作业,做不完的试卷。老师早就不讲新课了,每天就是带着大家一起复习。
  在这么繁重的学习中,谁也没有时间去想什么毕业的离愁,班里的毕业纪念册倒是在同学中间来回传阅,大家的留言也是五花八门。文蓉给所有同学的留言都要中规中矩一些,不过是些最简单的祝福语。
  严伟不满意,“咱俩好歹同桌三年,你怎么也不多给我写几句?”
  “写什么?这几句还不行祝你未来一帆风顺,心想事成,多好的祝福语,你还不满意?”
  “你给别人不都是这么写的?我好歹是你同桌,你应该像给许琛写的那样,先说说我的优点,再给我提些意见,最后再写两句祝福语。”严伟对这个格式相当了解。
  文蓉哭笑不得,和他开玩笑:“那我也没发现你的优点呀,怎么写?”
  严伟急了:“怎么能没有优点呢,勤奋好学、乐于助人、友爱同学这些都行”。
  许琛在一旁听了,笑的前仰后合:“严伟,你说的这是你吗?这是人家程磊吧,我看骄傲自大才是你的优点。”
  大家都跟着大笑,繁重的学习中这些开心的小事让大家放松不少,离考试还有三天时,学校放假让大家休息备考。
  考试这天,七中的同学早早地就来到学校集合,今天学校统一接送他们考试,在车上,杨老师把准考证挨个的发给大家,又给大家做了最后一次考前动员:
  “大家一定要拿好自己的准考证,检查一下考试的文具,不要有什么错漏的,考试的时候不要紧张,我相信咱们班同学的实力,你们只要发挥出你们平时的水平就行了。”
  后排有个女同学在那里惊呼:“我的铅笔呢?我记得我装了呀……”
  杨老师赶忙走过去,安抚她不要慌,杨老师不知道带过多少届毕业班了,这样的情况自然早有准备,他的包里放着十几杆削好的2B铅笔,随手递给那位同学,又提醒大家再认真检查一遍,一旦进了考场再出现情况就晚了。
  有老师给大家吃定心丸,大家的心情放松了不少,进入到考场里也就没那么紧张了。
  两天的考试,学校都是来回接送,中午的时候也是大家一起休息,有杨老师帮助大家调剂情绪,班里的同学都觉得发挥的不错,最后一场考试结束的时候,大家在车上终于可以轻松的说笑了。
有 书 网 精 校 全 本 小 说 UUUU。V I P 每天更 新40部小 说

第48章 
  考试结束后; 不过一周成绩就出来了,总分五百六十分的试题,文蓉考取了的五百四十分的高分; 一班今年一共有四十三名同学达到了一中的录取分数线; 这也是历年来录取率最高的一届。
  杨老师非常的满意; 今年他就要退休了,他们也是杨老师带过的最后一届毕业班了。现在终于给他的教学生涯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同学们聚在学校的篮球场上照毕业照; 直到这时大家才有了一丝离别的伤感; 随着快门的咔嚓声,镜头下定格了他们一张张神采飞扬的纯真笑脸。
  许琛在那里和文蓉依依不舍; 和文蓉说道:“等到开学还要三个月呢; 文蓉,我去你家住几天行不行?我想吃姥娘做的槐花饼了。”
  “行啊,你和你爸爸妈妈说好,随时都可以过去; 不过槐花饼就怕没的吃了,村里的槐花都已经落了”。
  严伟在一旁听了; 也凑过来:“你们村里长什么样?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没有?”
  “没有; 我们村里普普通通的; 就一座山; 什么都没有。”文蓉也想不到村子里有什么特别的。
  “你们那的山上不是有泉水吗?那泉水怎么往外喷的呀?漂亮吗?”程磊也比较好奇。
  文蓉想了想说道:“山上的泉水倒是挺漂亮的,也有许多传说,这时候山上的景色也还不错,你们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一起去看看。”程磊几人赶忙答应; 大家说好明天一起去文蓉家玩。
  回到家中,文蓉刚停好自行车,就听着屋里的电话响了,赶忙奔进屋里接起:“蓉蓉呀,放学了?成绩出来的吗?”是姥娘。
  “出来了姥娘,我考了五百四十分,是我们学校的第一名”文蓉知道姥娘挂心,赶忙把好消息告诉她。
  姥娘在电话那端笑得合不拢嘴:“好,好,好,考上了就好,你在家好好歇歇吧。姥娘晚上回家给你做好吃的,店里面正忙着呢,姥娘先挂了啊。”
  姥娘说了这么两句,急急忙忙的就挂了电话,文蓉知道姥娘肯定又在那里掐着时间呢!家里的电话是今年刚安的,三千块钱的初装费可把姥娘心疼坏了。
  虽说有了电话,联系起来方便多了,可姥娘心疼话费,每次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舍得打,即使打电话也要掐着时间,唯恐多出一分钟。
  这两年文蓉家的生意发展的很是顺利,小吃店的生意一直红红火火,店里面已经请了四个帮工。辣椒酱的销路也打开了,这两年的利润,文蓉和周姐全部都用到了厂子的扩展上,现在厂里已经买下了一块地皮建起了自己的工厂,虽然规模还不大,但发展的势头却非常好。
  辣椒酱的品种也多了一些,这两年文蓉又实验出了几种新口味,投放市场后的反应也都不错。一个小小的辣椒酱也给文蓉周围的亲人带来了变化。
  厂里每年都要用到大量的辣椒和花椒,舅舅家、三奶奶家都跟着种植了许多,尤其是大舅家,家里承包的果园一半已经被舅舅种上了花椒树。还有大豆、花生也是直接卖给厂里,地里的收入比以前提高了一倍。
  小妗子的早点生意也做大了,去年化肥厂在宿舍区那里拆了一堵围墙建起了一排门市房,小妗子在文蓉的劝说下,也租了一间店面。早晨的时候卖早点,中午也卖各种小吃,虽然生意不能和市里的店面相比,但每月的收入也已经是小舅工资的几倍了。
  弟弟妹妹放学回家的时候,文蓉已经做好了饭,文俊正值长个子的时候,每天一进了家门就去摸筷子,一天恨不得吃五顿饭。咬了一大口馒头,嘴里含糊不清的在那里和文蓉说话:“大姐,你这次考一中又是第一名……”
  “你们听谁说的呀?”文蓉给他盛了一碗汤递过去,让他喝一口压压。
  “我们老师说的,还点了文静的名。”文俊把碗里的汤喝下,也舒服了许多。
  文俊和文静现在也在七中上学,文静五年级的时候数学成绩终于赶了上来,压着线进了实验班,现在成绩在班级四十名左右。文蓉在七中大小也是一个名人,所以弟弟妹妹从进校开始就被老师格外关注。
  文静却丝毫不介意:“老师说就说呗,反正我本来也没大姐聪明,她再说我也没有本事考个全校第一。”
  文俊冲她做个鬼脸嘟囔了一句:“没志气……”
  姐弟三个说说笑笑的吃完了一顿饭,晚上姥娘回来,鸡鱼肉的买了一大包,做了一桌子的好菜,叫着三奶奶一家来给文蓉庆祝。
  因为同学要来,文蓉就没有跟着姥娘去店里,原本以为只有许琛几人过来,谁知到了九点钟,热热闹闹的来了十几个同学。
  程磊有些不好意思:“早上我和严伟出门的时候碰见了大家,大家都想跟着来玩。”
  都是同班同学,文蓉自然欢迎,热情的招呼大家到屋里坐下。几个同学都好奇的四处查看,她们都是第一次来文蓉家,没有想到她家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严伟也有些震惊,二层的小楼、21寸的大彩电、舒适的沙发、宽敞的庭院还有这屋子里温馨、漂亮的装饰,这是农村吗?
  和严伟有同样想法的还有其他同学,他们的父母大都是厂里的双职工,化肥厂工人的收入也高,他们大都自认家庭条件是比较好的啦。可是看文蓉家里的布置一点都不比他们家里差,再看文蓉只觉得她真是低调。
  刘婷婷几个女同学和文蓉商议,想要去山上野餐,他们大都带了火腿肠和面包、方便面。文蓉也来不及准备,只得和大家一起在家里的菜园摘一些黄瓜和西红柿带上,一群人准备好了浩浩荡荡的往东山走去。
  严伟拉着程磊走在人群后面,小声和他嘀咕:“你说江文蓉不是孤儿吗,怎么她家这么有钱?我看他们村里住二层小楼的也没几家。”
  程磊盯着前面的身影,漫不经心地敷衍他“嗯,是挺有钱……”严伟没在意他的回应还在那里继续吐槽。
  因为要去爬山,文蓉穿了一身粉色的开衫运动装,许琛是一身枚红色的,两人并肩走在一起,像姐妹俩一样。走在最前面的刘婷婷几人,时不时的指着地里的野花,野草询问文蓉:“文蓉,这个是什么呀?”
  文蓉看了看她手指的方向,笑了笑:“这个你们都吃过,你们猜一猜。”
  大家听她这么说都好奇的围了过去,研究了半天,也想不明白,都看向文蓉。
  文蓉给大家揭晓谜底:“这个是芝麻”。
  “这就是芝麻呀,”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芝麻怎么长这样呀?”
  一行人说说笑笑来到了东山脚下,东山的几眼泉水都在半山腰下,不大的水潭清澈见底,泉眼一直在那里“咕嘟咕嘟”往外冒水,有男同学直接捧了一口泉水喝下,直说水甜。
  东山不太高,不一会大家就爬上了山顶。站在山顶往下看,远处的风景一览无余,“看,那是我们厂里的宿舍……”几个同学兴奋地在那里大呼小叫。
  五月的风温暖和煦,文蓉站在树下,闭着眼睛感受,微风拂过,轻轻柔柔,山间的松树唰唰作响,野花的清香在鼻尖飘荡。文蓉舒服的叹了一口气,脸上不自觉的带着笑意。殊不知这一幕看在少年的眼里,成了最美的风景。
  中午文蓉铺上专门带过来的一块旧床单,大家围坐在一起,把带过来的食物吃得干干净净。山间这么舒适,大家都有些不舍离开,一直聊到太阳有些西沉才下山回家去了。
  送走了班里的同学,文蓉转回家就遇到了来找她的江芳,江芳也是刚放学,来找文蓉是商量考学的事情的,“我妈说让我去考中专,三年后就毕业了,等着分配工作就行。文蓉你说我是去考中专还是考高中呀?”
  文蓉的意见自然是考高中:“你的成绩如果考咱们本校的高中的话,应该没问题的,老师不是说了吗,现在的中专毕业生都不包分配了。”
  江芳犹豫不定:“我妈说要是我读了三年高中,考不上大学的话这三年就白读了,文蓉我也有些怕……”
  这个文蓉可不能和她保证,学习本来就是一件没有捷径的事情,除了天分,更多的还要靠自身的努力,如果自己的意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