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寒门骄子 >

第14章

重生寒门骄子-第14章

小说: 重生寒门骄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厉害!我大孙女真是能干!”三奶奶夸这句也是真心实意的,她一早上就跟着提着心,唯恐文蓉的生意做不好,连去儿子家帮忙喂鸡都没去,就等着文蓉回来,这会见文蓉买卖做成了提着的心才算放下。
  文蓉和三奶奶说完话,回到家也不能歇,把桶刷洗干净,把早上滤下来的豆渣喂了鸡,里外里都要收拾利索了,不然的话这个天容易招苍蝇。拿出昨天买的粽叶泡上,剩下的粽叶不多了,既然粽子的生意能做文蓉就要考虑原料了,这就要到市里的批发市场才能行。
  把弟弟妹妹的午饭做好放在锅里,文蓉又留了字条给他们,就又往市里的批发市场赶去。
  安南市的批发市场在市中心的位置,市场很大,日用百货、烟酒糖茶、服装鞋帽在这里都可以买到,不过市场的商品都是中低档价位,一般来这里批发的大都是周边乡镇的小店主。文蓉对这个批发市场非常熟悉,上辈子她刚到市区的时候就在这里的一家摊位打工,后来批发市场整体搬迁重建的时候,她才离开,去摆摊做了小吃生意。
  文蓉进了市场就从第一道街开始慢慢逛了起来,第一道街经营的主要是衣服鞋帽,这些摊位她都很熟悉,虽然商品没有后世那么琳琅满目,却也已经很丰富了。毕竟主要是经营批发业务的所以这个市场卖的衣服都是一些简单的款式。女式的有人造棉的裙子、白色的短袖衬衫、还有现在特别流行的黑色一步裙;男式的衣服就主要是各种汗衫。
  鞋子就更简单了大都是文蓉脚上穿的这种塑料凉鞋,颜色倒是多,红绿黄蓝都有,文蓉看着那颜色艳的都有些辣眼睛,也有几个摊位卖的是时髦一些的高跟凉鞋,但面料都是人造革的。
  在卖包的摊位前,文蓉买了一个腰包这样挂在身上她卖东西找钱也方便。九十年代初的市场上还有一种生意火爆,就是卖布。这时候人们自己做衣服穿的还占多数,夏季里人造棉、腈纶的面料很是好卖,布店里各种碎花布挂满了整面墙。
  第二道街都是家用百货,各式各样的搪瓷盆、塑料盆、暖水壶摆满了整个街道。文蓉在这里也买了一个塑料的大杯子,被叫做太空杯的那一种。第三、四道街批发的都是学习用品还有一些儿童玩具,小零食等……在这两条街进货的大都是学校附近的小卖部,文蓉也选了一些笔记本、圆珠笔等几种学习用品,这是最近她们姐弟三个最大的一笔开销。
  文蓉在批发市场逛了一圈,其实也是想要找找看有什么适合暑假做的生意,可是即使重活了一遭她也不是有生意头脑的,她最擅长的还是小吃生意,既然暂时想不到别的出路,文蓉觉得还是老老实实地做她擅长的东西好了。
  粽叶和蜜枣都在最后一道街,这道街主营干货、调味品以及一些方便面等小食品,今天已经是五月初三了,买粽叶的人特别多,文蓉并没有往那些摊子前挤,她顺着记忆在找一家摊位。
  上一世时,她初到市区就是在这里打工,摊子的老板叫周娜,文蓉一直称她周姐。周姐人特别热情爽利,是文蓉上一世最感激的一个人。文蓉跟着她干了两年,处的久了文蓉家的情况她就知道了,周姐虽然同情文蓉的姐弟的遭遇,可是却不单单只是嘴上怜悯一下,周姐指出文蓉处事软弱不足的地方,教给她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后来批发市场拆迁,文蓉去做小吃生意也是周姐帮她找摊位,打点一切,包括妹妹的事能解决,也多亏了周姐在一边帮忙出谋划策。
  周姐的摊位还在老地方,不过现在还只有一间店面,文蓉跟着周姐打工时,她的店面已经扩大到了三间,是批发市场最大的调料摊位了。周姐正在忙前忙后的招呼着顾客,文蓉在旁边站着看她忙碌。
  现在的周姐还不到30岁,眉眼弯弯的,和人说话总是带着笑,穿一身白底碎花的连衣裙,头发烫了小花卷,梳着高马尾。文蓉记得听周姐说过她的丈夫是机关的科员,周姐原来是市里一家毛纺厂的职工,后来单位效益不好周姐就下海经商,在批发市场做起了生意。
  “一共是十一块五毛钱,你给十一就行了”周娜收了钱,一脸笑意的送走一个老顾客,就见摊子前站着一个小姑娘正呆呆的看着她忙碌。周娜没有多想,以为是小姑娘脸皮薄不好意思开口,就走过去招呼道:“小姑娘,看看要买点什么?”
  “周……”文蓉见了周姐很是激动一张嘴就差点喊出来,幸好周娜没有听清楚,文蓉慌得改口“老板,我想批发点粽叶和蜜枣。”
  “你要多少,你看看我这的粽叶有好几种,蜜枣个头也大,你尝尝特别甜,包粽子最好了。”周娜做生意很是热情,对每个顾客无论买多买少她都一样周到,不像有的摊位只对量大的批发商服务热情,量小的就爱答不理。
  文蓉跟着周姐进了店里,虽然店面不大可是货品却真不少,整个店面一分为二,中间只留很窄的过道,左边是干货有粽叶、蜜枣、木耳、银耳、粉丝、腐竹等都装在麻袋里堆在地上;右面靠墙摆了一个三层的货架,货架上满满的摆着各种调味品,地上也堆着几个袋子,装着花椒、干辣椒等各式调料。


第19章 周姐
  文蓉先给周姐说了自己的要求“老板,我是卖粽子的,粽叶用的多,你这里长期有货吗?”
  周娜虽然纳闷一个小姑娘出来做生意家里大人怎么没来?可她也不是多事的人,文蓉问了她就认真对待“我这里是粽叶批发的,一年四季都有货,你就放心吧,你要是包粽子卖的话就拿这种”周娜指了指地上一个麻袋继续说道:“这种粽叶按斤卖,比较实惠,一般卖粽子都用这种”。
  文蓉看了看周姐推荐的粽叶,是散装的,也没有包装,一捆大概有一斤,叶子形状也比较完整,就决定要这种了:“行,老板粽叶我先要十斤吧,蜜枣要50斤,等用完了再来你这里买,你给优惠一点。”
  周娜见文蓉小小年纪做生意这么利索也很喜欢,当即笑着说道:“放心吧,小姑娘我给你个最低价”她将单子开好递给文蓉:“这个价格我挣得就是个路费钱,你以后记得常来就行。”
  文蓉对周姐十分的了解,自然不会去计较价格,说这些不过是买卖双方常有的套路罢了,文蓉按照单子上的价格把钱递给周姐,顺便似不经意地说道:“老板您贵姓,我怎么称呼您?”
  周娜接过钱放到包里,说道:“我姓周,你叫我周姨就行了,你有十几了?叫什么呀?”文蓉一愣,怎么重生了辈分也小了一辈了,不甘心地说道:“我叫江文蓉,今年十三了,您也比我大不了几岁吧,我叫你姐行吗?”
  周娜一听乐了:“你这个小妮可真会说话,我儿子今年六岁,我都二十八了,比你大的可不止几岁,你叫我声姨可不亏。”
  文蓉还是不愿意,主要是她叫惯了周姐可真不好改口:“那我不管,我看您这么年轻,别把您叫老了,还是叫您周姐吧。”
  周娜听文蓉这么说笑得更欢畅了,女人谁不想被人说年轻呀“随你吧,愿意叫周姐就叫周姐,文蓉以后买东西常来姐这里。”
  周娜说着话就帮着文蓉把一袋子蜜枣搬到三轮车上,把粽叶用尼龙绳系好,这样放到车上不占地方。看了看车上的东西又问道:“你还买糯米吗?买的话去前边第三家说是我介绍过去的,老板肯定给你优惠。”
  文蓉赶忙给周姐道谢,时间也不早了,她想着下次来再和周姐慢慢聊,和周姐打了招呼蹬上三轮车就准备走,周姐又喊住她:“文蓉,我这里有一些碎木耳,都是装在袋子里运输的时候挤碎的,平常我们家就用这个炒菜吃,给你拿点尝尝你别嫌弃。”周娜也不知怎的就觉得和这个小姑娘对脾气,不自觉的就把本来装好要带回家的木耳拿了出来。
  文蓉接过木耳,谢过周姐:“周姐您太客气了,我怎么可能嫌弃呢,这么贵的东西我们平常在家也吃不着。”和周姐道别后,文蓉又去周姐介绍的那家店里买了一袋子糯米,就蹬着三轮车往家赶了。
  回去的路上因为车里装了上百斤的东西,文蓉蹬起来还是有些吃力的,再加上大中午天又热文蓉回到家整个后背都被汗水沁透了,早晨出门的时候忘了带水,文蓉一路上也没舍得买水喝,现在嗓子里干的冒火。
  看了看时间已经两点多了,弟弟妹妹都没在家。早晨她做好的饭菜吃了一半,剩下的依旧罩在菜筐下面,文蓉先倒了一大杯凉白开,咕嘟咕嘟喝下去,才聚德嗓子不那么难受了,又拿了换洗衣服冲了一个澡,才回来把剩下的饭菜吃了。
  躺在床上睡了半小时午觉,文蓉又觉得精气满满的了,这才开始包粽子。今天要包的比昨天多了一倍,文蓉两只手一会都不敢停,只见她十指翻飞一转眼的功夫一个粽子就被包好放在了锅里。文俊和文静放学的时候文蓉的粽子基本上已经包的差不多了。
  “大姐,你今天中午去哪了?”文静一回来就赶忙放下书包来帮大姐包粽子。
  “家里的粽叶不够了,我去市里的批发市场去买了一些”文蓉说着话又阻止妹妹“剩下的不多了,我自己包,你快去和文俊写作业去。”
  “没事大姐,我包完再去写。”文静不听,坐在旁边不肯走,文俊洗了手也凑过来一起包,文蓉见两人都不听也无法,左右剩的也不多了,姐弟三个一起包也很快就会完事。
  “大姐,咱们早上一共卖了多少钱呀?”提到这个文静兴奋极了,盯着大姐,粽子也不包了迫切的等着结果。
  文蓉还真没算卖了多少“东西都卖完了,多少钱我还没有数呢,一会晚上你去数数去。”文静一听就等不及了,立马来了兴趣“大姐,我一会就去数。”
  “要是你去数的话,明天早上也数不清”文俊在一边又忍不住的噎了二姐一句。
  文静听弟弟这么说也不生气“我数不清不是还有你吗,你帮着数不就行了”文俊暗暗翻了个白眼也没再和二姐争辩,其实他心里也想知道到底一天她们挣了多少。
  晚上吃过饭,文蓉照旧把粽子煮上,幸亏她家里是做豆腐的,光大铁锅就有两口,要不然这四百个粽子可真没法煮。
  文俊和文静写完了作业早就坐在堂屋等着了,文蓉把早晨装钱的皮包拿出了,把钱都倒在桌子上,姐弟三个开始数了起来。文蓉和弟弟妹妹把钱分类数,五元的有三张、十元的只有一张这两种先放到一边;文俊数一元的,文静数两元的,文蓉就数面值几毛的,文蓉数得最快,数好后把钱用橡皮筋扎好放在一边,文俊也跟着姐姐学,把钱数完扎好,姐弟三个把数得钱汇总一算有62元。文静当即兴奋的叫了起来:“大姐,我们今天挣了这么多钱呀!”
  文蓉也懒得再给妹妹讲成本与利润的关系了,由着她在那里高兴,文蓉心里也高兴,今天她煮了二百个粽子,豆腐脑没敢做多,只卖了有一百多碗,看今天的生意情况以后她一早上一桶豆腐脑应该能卖完,粽子也可以再多包百八十个,这样算下来她以后每天早上应该能收入一百元左右,去掉成本一天挣得也不少。
  钱数清楚了,文蓉拿出一个本子教文俊记账,收入、支出分开记录详细,文俊很是认真的忙活,字也写的一笔一划。文蓉把零钱依旧装进包里留着明天好找零,又把挑好的豆子泡上,就和弟弟妹妹收拾去睡觉。
  这一天跑下来文蓉也累得不轻,毕竟她现在年龄还小,力气还是不够。半夜起来给豆子换了水,再睁眼就已经四点半了,文蓉赶忙起床,今天要多磨两桶豆浆呢。文静迷迷糊糊地也跟着从床上坐了起来,揉着眼睛问道:“大姐,几点了?”
  “还早着呢,你再睡会吧”文蓉边穿衣服边哄着妹妹。文静这会也醒过神来了:“我不,我起来和你一起磨豆浆。”文蓉见劝不住,也只得依了妹妹,姐妹俩穿好衣服走出里屋就见文俊也起来了,姐弟三个一起开了电磨忙了起来。
  豆浆磨好倒到大锅里煮上,文蓉依旧捞了粽子和弟弟妹妹先吃早饭,三个人一起忙活,事情就快得多了,虽然今天准备的东西多,可文蓉出门的时间还是和昨天一样。农村不比城里,只要天一亮家家户户就都敞开大门忙活开了,文蓉蹬着三轮车一边走一边吆喝,路旁的几家都走出家门打招呼:“文蓉,你们姐弟还真的开始遛乡卖豆腐脑了?”
  “是呀,婶子,都是我自己做得,你们尝尝。”文蓉一边和村里的人说着话,一边手上不停的忙着,今天有不少人知道他们卖早点,都围过来凑热闹,昨天买过的几个婶子大娘也跟着宣传,所以今天在泉头村文蓉也卖出去不少。
  到沙河村的时候就更不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