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侯门纪事 >

第1716章

侯门纪事-第1716章

小说: 侯门纪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镇南王眼红,提醒儿子:“去洗,祖父备下夜宵还在等你。”元皓一骨碌儿爬起来:“是了,坏蛋舅舅明儿要练功要上课,不能起来晚。”往外面去了。

    走出门槛,才弥补进门时父亲不算抱怨的抱怨:“父亲您不在家,就和柳家大狗搭伙去了,等下一回,元皓放父亲的大马。”

    “这个比喻好。”镇南王在儿子嘴里高出柳至一等,不由得笑容满面。也知道儿子的讨好,是不想他追究“柳家大狗,柳坏蛋”等此类的话。

    王爷也没有追究的意思,长公主重新去换衣裳,他独自坐在窗下月光轻风里,面上云轻色霁的在寻思中。

    他想的入神,直到长公主回来把他叫醒。夫妻独处,长公主淘气不减当年,眨巴眼睛在他面前晃动柔荑:“还在为我的儿子陶醉?”

    “我们的儿子。”镇南王笑着改回来,把妻子一拉到怀里,却又不是即刻亲昵。依然沉思着:“我在元皓当年可没有这么聪明,”

    “人家出游过,人家当的是胖队长,”长公主银铃般的笑着。

    “是啊。不过我这会儿要说的是别人。我带回来两个少年,生得蛮伶俐,聪明也有,比元皓大几岁,区别就在阅历上欠缺。家世一般,在我眼里倒不能算上。想想元皓能干,看他们更呆。”

    长公主也道:“这阅历啊,只看元皓就知道了不得。换成别人家十岁的孩子,哪有他想的周到。铺子也知会,刑部也请来。”

    “是啊,论办案柳至是数一数二的。元皓没有搬咱们家的人而是寻来柳至,”

    长公主适时插话:“放大狗,”夫妻再次嘻嘻。

    “是啊,放柳家大狗,这是最厉害的。名分上也正。夜巡的孩子们没有资格拿官员。”镇南王把尹谢二人在长城上的处置和儿子的比一比,自豪的认为如果当时在那里的是元皓,他会更好。

    “今天留两个少年在咱们家里住,是他们在长城上有功劳,我请父亲招待他们席面,对他们说说攻防上的话。明儿他们就回住的地方。从明儿起,每天一早,让他们跟着元皓他们习武。不然可惜了,论聪明有时候难分上下,输就输在看书、苦功和阅历上面。”

    长公主答应下来,因她是当家主母,添上几样:“虽然你说他们莽撞,但忠心是好的。给他们各添两套衣裳,再拿二十两银子?”

    “给五十两吧,这胆子我相中,只是傻大胆儿。”镇南王说着,唇角多出一丝笑意。

    长公主会意:“呀,你又想到我能干的元皓了。”

    “我们的。又你的我的。”

    公主本在王爷怀里,镇南王抱着她起身,对房中走去。

    ……

    尹谢二人张着的嘴,半天也没有下去。

    一早他们让叫起,习武前吃一份早点心,就到镇南王二门外的演武场和小王爷及王府的家人会合。

    老国公进京,不但便宜京中贵公子,也便宜镇南王。镇南王定期请老国公去教他的士兵,也定期请老国公到家中指点。

    今天,老国公在,瘦孩子小十也在。

    尹谢二人心想和家人不能相比,但有小王爷他们在,两个人不会丢太大的人。

    但没大会的功夫,就只能对着胖队长、瘦孩子和小十干瞪眼睛。

    这么点儿大,这功夫是怎么练出来的?

    今天又是小二在袁家的学里讲学的日子,韩正经邀请尹谢去听课。在路上,尹谢请教他们。

    胖孩子可得意了:“我四岁的时候,舅舅就让我学功夫。”

    小十可得意了:“我是家传。”

    韩正经都没有避免这炫耀:“我跟胖孩子一样,我们出游的时候,就开始学功夫。”

    一路说到学里,褚大花和容姐儿进来。有一间加寿三姐妹听课的屋子,放下纱帘或竹帘,现在香姐儿有时候还会来,她们去哪里听。

    纷纷招呼她:“大花,你又来上学了。”

    褚大花愁眉苦脸:“是啊,我真的不喜欢。”

    “但你不认字,帮我们赚银钱的时候,人家抛大价钱的首饰,让写名字,你又认不得,表彰的时候会弄错。”这是大花上学的推动性理由。

    褚大花眉开眼笑:“是啊,所以我得上学。”

    容姐儿是她的玩伴,跟着她过来的。两个人走到屋子里,奶妈放下竹帘,送上果子,送上茶。她们可以边吃边学,不然褚大花坐不住,容姐儿又要吵闹。

    小二进来以前,褚大花和容姐儿暂时性的放下吃喝。

    ------题外话------

    还是按时发了。结文烦躁症,一直没有找到办法完全清除。每天早上不起早,或耽误,情绪一扫而空。预定情节就写不完。希望明早更好。

    ……。

    感谢仔的新会元sunnycat亲,shz99亲,suwin亲。感谢一路支持,无限么么循环中。

   

 第八百二十五章,柳大哥

    小二讲起书来,最早想出去逛逛的是褚大花。嗡嗡的念书声,褚大花听不了一刻钟就坐不住。这个时候,她拿容姐儿当幌子:“撒溺吗?”

    容姐儿要说是,两个人大模大样从后面走出去,在外面看看花草再回来。

    有时候容姐儿觉得嗡嗡声正好睡觉,她在奶妈怀里睡着,褚大花找不到别的理由,没下课呢,又不愿意奶妈抱走容姐儿,留下她一个人,就只能干瞪眼的继续听课。

    这样一天下来,到晚上也能学会不少。回去见小红,大花得胜英雄似的雄纠纠:“上学回来的。”

    容姐儿见事学事,软软的奶声奶气:“上学回来的。”

    小红分发纸笔给她们写字,容姐儿避免不了弄自己一身的墨汁,有时候还弄一脸一手。安老太太见到很喜欢,她是为哥哥后代尽力之心,掏她的私房给容姐儿多做衣裳,方便她玩“上学”这种乐子。外祖母五夫人见到,给洗不干净的衣裳上绣花,再谢过老太太给容姐儿的疼爱。

    虽然父母亲不在,但有花姑姑相伴,容姐儿无忧无虑。褚大花也是一样。大花唯一的烦恼就是上学去呢,还是上学去呢?

    ……

    安王回府实在烦恼,知道头上有把刀随时会落,他要不逃走只能等死。

    安王妃实在震惊,和娘家人商议:“饶是我看得紧,但府里老奴才们实在阻挠,到底没看住,他又惹祸,又把自己弄成闭门思过。千万不要把王爵也抹了才好。”

    都是惴惴不安过上几天,这一天的晚上,有人来传皇帝口谕:“宣安王去见。”安王妃放不下头上的“王妃”之位,跟在安王后面出府。

    见不是去皇宫,而对城门去,安王惊恐万状,安王妃也眼前黑乎乎的总想在轿子里就此晕去。

    半夜去城外,难道是私下杀人?

    安王想到他的性命,王妃想到她的前程,她文家还没有好的前程,一起咬得嘴唇破,有血丝丝的出来。自己舔到唇内,咽到肚子里。

    城门之上,他们见到皇帝。

    安王妃同来,皇帝想到镇南王和守长城兵马的回话。他试探郡公郡侯们后人那晚,宣文家称病不到,但尹谢二人抗敌的话传到京里,文家的人削尖脑袋的去到。镇南王讽刺他们打抢战利品。

    虽然文家没能耐抢,但这话贬低的足够。

    而在皇帝看来,文家对朝廷有猜疑之意,皇帝就难认为出自文家的安王妃是贤德关切丈夫而跟来。

    再加上安王顶撞他以后,皇帝特意问过安王妃夫妻相处。他是一部分公婆的心思,儿子不好就打算怪媳妇没有及时发现,不能及时规劝。

    结果一问之下更加失望,这对夫妻竟然相敬如“冰”。

    这就是文妃以死求来的好亲事!皇帝把去世多年的文妃也怪上,对文家更低看一等,对安王妃也难有好面容。

    冷冷一瞥,让他们平身,手指城下:“一起来看个热闹。”随行太监们带领安王夫妻在不远处站定。很快,又上来眉飞色舞的一对人,额头在星光下晶莹如玉,可见主人气色之好。

    太子和齐王一前一后上来,谈论着走到皇帝面前。

    皇帝对他们也面无表情,但安王夫妻还是能看出平静下的有所不同。而另一件明显的事情,对这二位殿下,皇帝的话多出来。

    “在说什么?”闲闲的问着。

    齐王对太子笑笑,以尊卑计,这是不和太子争,由太子回话。

    安王妃看在眼里,暗暗鄙夷自己丈夫。瞧吧,人家也是隔母的兄弟,为什么就相处得这样好。据说有好差使,太子很照顾齐王。而齐王也办得漂亮。

    安王面色僵板。

    太子笑道:“父皇,我们在城下遇到元皓和云若,他们照常夜巡,不但不害怕,还得意洋洋。”

    安王妃听到这里,又暗暗鄙夷自己丈夫。瞧吧,不是儿子不是兄弟也是眼里的红人儿,你呢?

    安王面色青灰。

    但夫妻还是没有弄懂大家在这城头上为什么,又没地儿问,不安地只能等着。

    鼓打二更,夜市小摊贩收生意回家,城里的街道上,又来了另外一队人。

    打个旗帜在星光中明亮,头一道:元皓二爷。周围花花绿绿,绿绿红红,颜色交叠在一起,看不清图案。

    下面一个神气胖孩子,银盔银甲小矮马,佩一把乌鞘剑,正是胖队长萧元皓。

    皇帝眸中有了不易觉察的笑意。

    再看第二道旗,紧跟在元皓两边的,左边第一面,小十,中间画个什么隔开,再两个字,二爷。

    小十,二爷,老国公的小儿子。不会让念成小,十二爷。

    他占住叔叔的辈分,韩正经把位置让他,自己在左边第二处,第三面旗,正经爷。

    右边旗帜是好孩子,小红二爷。

    这群魔乱舞到山西的旗帜,今晚在京里又舞一回。

    柳云若等在后面,两边还有镇南王府的家人。城门内下马,簇拥着胖队长来到皇帝面前。

    “皇舅舅,来了来了的吧,我们好似听到马蹄声。”元皓行过礼就迫不及待。而安王的心,如琴弦断时,有一声嘎然而止,把他的生机也似断去一半。

    还没有细解释,安王已知道是什么来了,虽然他还没有听到马蹄声。他的面容散发出死灰般浓浓的寂静,绝望的看不到星月,也听不到余下的人声。

    他让周京带进京的奸细,为里应外合破开城门所用。奸细和周京全让刑部拿下,安王不许出门,事先他也不知道攻打京城是哪一天,他只知道有一批可以会与他共事的兵马随时会到城下,他没有办法通知他们先不要来。

    来了来了的话,加上皇帝亲临城门上,是他们来了……

    手指无力的挣扎几下,安王的内心又崩溃如山塌地裂。他请班先生联络不容易,他几天想尽法子,都没能和班先生通上信,他该怎么办?才能保存自己,又能保存同盟人马。

    原先定好的计划万无一失,马北等人想办法打开长城关门,放进班先生重金买动的异邦强盗组成的兵马在长城内和京城之内游荡。

    异邦强盗兵马,是安王得到的回话。

    镇南王因此要受牵制,京都护卫上宽松许多。

    而另一队早就化整为零的人马,是通过班先生等人早就准备好,由他们伪装成混进长城的异邦兵马攻打京城,由周京等人打开城门,直奔皇宫,造成皇帝让杀也好,造成安王救驾也好,都是认为的好算盘。

    但现在成了失算,跟安王殿下算计齐王、算计太子、算计袁家一样,到用的时候不是缺东就是少西。

    长城外的异邦兵马不但没进来,最新消息已让镇南王全歼,马北等人也让刑部拿下,昨天已问斩一批。只因为有两个少年,一个叫尹君悦,一个叫谢长林。

    周京不但没能把“里应”的人带进城,把他自己也搭进去。只因为有一批少年,叫夜巡贵公子,为首的叫胖队长,手下有得力干将,柳家大狗、瘦孩子好孩子小十等等。

    安王还不能知道,还有另外一队人,名叫袁执瑜袁执璞、阮瑛凌离等等,他们深入敌城尽取公文,才有他这一回输的毫无还手之力。但能知道头上的刀又悬低一些。

    他联络笼络这些人不容易,哪怕保自己的命也是好的,不能让他们死在这里……瞄着左右的刀枪林立,安王涌出示警的心,差点儿大叫出来。

    安王妃一直注视他,越看心越颤抖,不用人告诉也猜出她的好丈夫参与了什么。见安王随时会有失态大叫,狠狠的掐上他的袖子,指甲透过夏衣,深深扎进安王的手臂里。

    安王痛的面容扭曲,但叫声让痛楚的呻吟噎回去,人也恢复清醒。他要是在这里大叫一声,不但离不开京城,当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