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纪事-第14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丫头长长叹上一声,见到方氏珠泪滚滚,满面的痛不可当,手攥紧帕子抚在心口上,才把她吓住,后面的话咽回肚子里。
“奶奶要热水吗?”
“要看医生吗?”
“不然,让厨房送碗热汤水来?”
方氏都摇头。
丫头最后道:“不然,我还去老侯爷院子外面守着吗?兴许,送客出来的时候,我能听到几句。”
方氏有气无力,但点了头。
丫头出来重新往老侯住处外面去,心中也阵阵悲凉。当初跟着方氏嫁过来,说是侯世子,丫头想的也是憧憬无数,富贵耀眼。但冷眼看这几年,南二奶奶仗着出自袁家,竟然是二奶奶能去的地方,自家世子奶奶还去不了。
也就难怪在婆婆侯夫人眼里,自家世子奶奶的下去。
想到这里,丫头又寻出几件证据。自己可没有乱说,侯夫人每一回进宫都赐宴什么的,在家里不明说,托言去梁侧妃娘家。去的次数多,在家里总有说漏嘴的时候,原来好几回在外面用饭,却是在宫里。
进宫这等大事,怎么能不带上世子奶奶呢?她可是“世子”房里正妻不是吗?
可见当婆婆的眼睛里真的没有她。
……
如方氏所想,出大事情了!
这是房中坐着的每一个人心思。
门帘拉得紧紧的,房中的气息似点燃存放有年头的沉香,流动中带着沉滞,又泛起日久天长的凝重。
寒暄的话告一段落,片刻的寂静中,老态龙钟的南安老侯面上两道寿眉抖动着,他在沉思。董大学士面上的皱纹一动不动,他在寻思。靖远老侯半闭眼睛似在养神,其实他在沉吟。
他们坐在不同位置上,董大学士和此间主人南安老侯对坐,阮梁老侯坐在仅次于他们的下首。但不妨碍三个人的神色都对着一个方向,大学士和南安老侯中间的小几,上面放着几页纸笺。
再往下首,是常都御史和韩世拓,相对于前面三个人还算稳定的表情来看,他们两个人眉头紧锁,都有焦虑不安。
常都御史在打量三个人好几眼以后,发现此时最好不打扰他们,就对韩世拓使个眼色,低低而急促的问他:“你怎么看待这些事情?”
韩世拓苦笑中带着气愤,沙哑着嗓音回:“我不知道。既然咱们到了这里,还是听听姑祖父的意思。”
常都御史和他只能再等着,又喝两口茶水,南安老侯眉头动了动,因年老而虚弱中气的嗓音道:“世拓,你再念上一遍。”
“是。”韩世拓起身,取过纸笺到手上,面上有烧灼似的痛闪过,好似他握着的不是纸,而是一把子炭火。他鼓起眼睛,把心神凝聚,才把纸上的话准确的一个字一个字念出来。不然稍有不慎,就感觉火星乱迸,烫到他的眼睛。
纸下写的话是这样的:“……经闻,忠毅侯教唆太子殿下笼络外官,结交武将,有回京逼宫的话出来……。”
念完,韩世拓无奈的停下来,舔舔嘴唇,干涩地道:“这不是胡扯吗?四妹夫身受皇恩,宫里还有老太后,加寿以后是太子妃,是皇后,谁也越不过她,四妹夫为什么要急急地在路上教唆太子殿下?”
抖抖纸张:“这上面写四妹夫把张大学士也收买,只为太子以后房中再无别人,这理由,谁信呐?”
“没有人信?人家就敢一封密信写到都察院!”南安老侯掀起眼皮子,面色薄薄却似晨间起雾,看不清他的实际神情。
他只用缓缓抚须的手,表达了还在稳定中。语重心长地道:“一出子接一出子,这是没个消停啊。”
斜一斜眼神,对董大学士望过去:“老董,我再想想,你先说几句。”
正襟危坐的董大学士面色一动,淡淡的一笑出来。令得韩世拓和常大人大吃一惊,这位老人别说也看不到慌乱的意思,就是半点儿在意也似没有。
信是常大人收到,常大人送来,常大人也最着急才会不顾官声送来,约齐袁训在宫外最重要的亲戚商议。他咽咽干唾:“呃,大学士,您有好对策?”
“没有。”董大学士慢条斯理。
没有想到是这一句,常大人噎住。韩世拓也让口水呛住,咳几声顺过来,忧愁地道:“没有对策也得想个万全的对策出来才行,这是扳倒太子,想扳倒四妹夫啊。”
董大学士一哂,一字一句地道:“想的美!却未必好做到!”
靖远老侯睁开眼睛,这一位更轻松,更是微微一笑:“官场上哪一天是消停的?哪一时是消停的?”
闻言,常都御史心头一宽,稳一回自己,带着敬仰道:“到底您几位饱经风雨,论年纪我不比阮侯爷差,但我书呆子几十年,论这纤毫不失我远远不如三位。是以我一见到信,就叮嘱收信的人先不要声张,我往这里来商议……。”
南安老侯、董大学士和靖远老侯一起看着他。
常大人看出他们的用意,把胸膛一挺,斩钉截铁地道:“收信的人是我心腹,我不回去吩咐,他不会在都察院里声张!这信牵涉到忠毅侯,又剑指太子殿下,我拼着官职不要,也不能不来见几位讨个万全主意。”
“那你!”董大学士忽地指住他,厉声道:“我们让你扣下来信,你敢不对皇上呈报吗?”
“不!”常都御史腾地起身,双手把袖子一卷,高高的拱起来:“大学士,我做的是皇上的官员,朝中谣言天天有,我能做到的就是袁家有事,我决不后退一步!但这信出来了,我还是要呈报的!”
韩世拓张张嘴,想说一句这信也压不住啊,见到董大学士、靖远老侯和南安老侯有了笑容。
“行!对上,你有忠义。对小袁,你有尽力。你这样的亲戚跟我们也差不到哪里去。”董大学士神色中露出满意。
常都御史错愕住,随即啼笑皆非:“敢情您还试我?”
“不是试你!”董大学士认认真真地道:“常大人,论公,老夫我还是皇上的官员,我不得不敲打与你!论私,都谣传你的官职出自小袁的裙带,老夫我不得不提醒与你。你想想,这信为什么先送到都察院,不送去刑部,不送去翰林院,不送去丞相官署,不送去宫里?就是你是小袁的亲戚!人家等你自乱阵脚!”
常大人满面沉重,他收到信后就知会韩世拓,请韩世拓安排往南安侯府里来,董大学士和阮老侯出现在这里,常大人并没有想到。虽然他只想到请教南安老侯这位在都察院呆过的前上司,但董大学士犀利不亚于南安老侯,对他的话,常大人全听了进去,也正打中他的担心和害怕。
接下来,董大学士有一番长篇大论,常大人听得更认真。
……
“小袁出京没多久,谣言是这样的。说张大学士孤身上路,让小袁收买,又说让小袁胁迫,从此不敢出声。这话下面跟的是,小袁教唆女儿狐媚惑太子,以期达到小袁夫妻的房中没有别人。”
“再说,就是镇南王府也卷进去,镇南王表面上为小王爷派出军官保护,其实呢,为他自己胁迫外官权力延伸。这里又有一个胁迫出来。外省弹劾的奏章纷纷到京里,镇南王他们动不了,这话近来不了了之。新的呢,就又出来。”
“都知道,接下来谣言张大学士,嫉妒他跟太子泰山封禅,张大学士的门生儿子直到今天,也没有跟这些人把官司打清楚。但好在说张大学士也好,说镇南王也好,还有过明路的人,至少不是沉在潭底的王八找不到。但说小袁和太子的人,可是到今天为止,一个明的也没有出来,就听到张三听到了,王三听到了,是谁说的呢?这是个人还是个鬼也没有影子可以寻见。”
“好嘛,这回新谣言更别致,逼宫的话也出来。这回试的水深,如果皇上把太子提前召回,猜忌之意可就不用圣旨也昭告天下了。”
……
董大学士说完,余音袅袅,似还在梁头绕时,他不客气的把话题抛还南安老侯:“我总结完了,你也寻思完了吧?说几句吧,这小常一片心思为公也为私,你安安他的心吧。”
常御史揪揪胡子瞅瞅,对“小常”这话滑稽上来,但眼前为袁家的乌云未解,董大学士的话又句句惊心,这会儿不是笑的时候,也没有太多的笑意,径直压到心底。恭恭敬敬的,又来聆听南安老侯开口。
……
“我老了,不中用了,董大学士也快不行了。”南安老侯捻动白胡子,言语中不无对年华逝去的感伤。
常都御史和韩世拓糊涂了,这话是搪塞吗?不能啊,要搪塞不会让大家全在他房里坐着说话不是。
董大学士忍不住一笑:“我比你身子骨儿好,我还行。”
老侯对他一瞥,嗓音略提:“行也罢,不行也罢,你我就是一把破烂骨头,用个铁架子挂起来,也得撑到寿姐儿大婚,咱们才能去驾那鹤,才能西归。”
原来这是宣战前的誓言?常都御史和韩世拓恍然大悟。还没有等他们也来表个态度——其实两个人出现在这里,本身已经坚决维护袁家的态度。
董大学士先出来豪言壮语:“我嘛,说不好撑到寿姐儿有孩子。”
“那咱们约好了!这就定下来!”老侯眸子里猛一抖擞,人也跟着一抖擞。
他近年来愈发弓腰塌背,看上去哆哆嗦嗦的似个乱颤的虾子。董大学士要笑,轻拍拍手边小几:“你个老东西,你放心吧,咱们不是约好了,咱们几个,”
找一找靖远老侯:“为了寿姐儿,多活一天是一天。就是你让鹤接走了,我也让接走了,小阮他年青,他在。再说小袁也不是个吃亏的主儿,别看他天天一脸的笑。”
这样的话,让南安老侯眉头再次舒展开来,常大人和韩世拓也更放一层担心。
南安老侯接过话:“还有还有!那陈留郡王!他年青!他活得久!他能当寿姐儿的保驾之臣!等齐王大婚,他是泰山,他总要进京,你我跟他好好谈谈,好好给他多长个心眼儿!”
在这样的话里,情势似一下子摊到成两军对垒,虽然对方是谁还在无形中,但自己这一方显然强将备出。也是格外重视常大人送来的这消息,常大人只觉得浑身一热,血脉沸腾似的蒸蔚出干劲来。
“还有还有,”南安老侯还没有说完:“还有加寿是太后膝前长大的,她也不会是个吃亏的主儿。”
常大人却没有跟着喜欢,他拧一拧眉头,小心的提醒道:“老侯爷,咱们如今说的不是以后保凤驾,是眼前有人意欲造谣生事,咱们怎么办才好?”
南安老侯挑起一抹不屑的冷笑:“眼前?这信是别人吹响了号,擂响了鼓!日子长久着呢。”
“姑祖父请明示。”韩世拓陡然的又添紧张。
“咱们一处一处的点点吧,自从太子出京,所办的事情,有半边衙门,江强因此问斩。受他牵连拿下的官员不下上百。本科取士比前一科多,就是官员空缺还没有完全补上呢。难道这上百就齐全了?远远不止。一方大员,不夸张的说把全省的官员连累下来我都不奇怪。那还没有拿下来的,太子继续在外,他能不战栗?能不玩点儿招数?”
“是是。”韩世拓颔首。
“后面泰山封禅,张大学士成了众矢之的。为什么!因为就他跟去了!这件大事的太子随从官员就只有他自己,小二和方宏虽是京中官员,却是为太子周全典礼才去的。小袁,他让拿下官职,他在泰山还不能算正式官员呢!”
“是是。”常大人颔首。
话说得多了,南安老侯喘息上来,韩世拓服侍他喝几口热水,继续说下去。
“最近沸沸扬扬的,太子又添治水的事情。功绩越来越多,还是有一等人没有赶上,他嫉妒,他眼红。这些,还只算是新老臣之争!大学士虽然是皇上面前的老臣,在太子面前却成了新臣。到这里,还没有逃脱这套路,还是皇上登基以后的旧说法,旧矛盾啊。”
韩世拓呼一口气:“精辟!姑祖父您说的好啊,好似在我眼前拨开云雾见真相。”他把个大拇指翘起来。
南安老侯微微摇头:“还没到真相那儿,你听着,我再给你们拨一层。”
“上有太后,皇上至孝,有这两点在,是哪个不长眼的敢乱搬弄太子!我虽没去打听张大学士和太子殿下的奏章,但老张头一辈子不糊涂,他难道不防备有人趁太子不在京中,玩点儿什么花样?”
董大学士惊异的张大眼睛:“老张头?”一低头,乐的不行:“哈哈,怎么起这么个称呼?”
“你说他在路上,难道别人也喊他张大学士?不过就是姓张的一老头儿罢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