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红星传奇-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死大仇,抓到这么大的官,说不定就会采取杀一儆百的办法,用来震慑敌人。
和邵力子一起回军团部的时候,王老虎向政委报告,要求随政委同去,看望一下军团长。
罗荣桓很明确地说不行,军团长很忙,不要打扰他。不过他会转告军团长,在他有空地时候,让他来特战队和同志们一起交流。
王老虎怏怏不乐,李凌风说,明天直接去向军团长报告,邀请他来部队和大家见个面,自从他受伤后,战士们都还没见过他呢!相信军团长绝对会来的。
王老虎听李凌风这样说,情绪才好转了一些,拉着战士们开始继续交流。
回到军团部,罗荣桓直接把邵力子请到了绥署地会客室,让警卫员端来了饺子。
邵力子也不说话,先把一盘饺子吃下去,又喝了一碗饺子汤。才抹抹嘴对罗荣桓说:“你们这些小家伙是不是才到西安啊?诚心把我老头子冻死不是?你们要是再不来,我可就要骂、周恩来这帮家伙了。”
罗荣桓心想,你一个脱党分子、革命意志不坚定,还敢提、周副主席的大名,纯粹是不知死活,要不是需要你为国共谈判搭桥,就让你冻死到俘虏营里,也为我们牺牲地同志报仇雪恨。
想归想,罗荣桓还是把中央希望邵力子能够向南京转达和谈意愿、促成国共联合抗日的地要求说了一遍。
邵力子一听就知道,中央不清楚他当年是接受了陈独秀、瞿秋白的建议才脱党的,恐怕一些人还把他作为变节分子看待呢!就问罗荣桓:“贵党的瞿秋白在什么地方,我能不能见见他?”
罗荣桓回答瞿秋白同志不在西安。
邵力子沉默了一会儿,知道事情过去的年代太远了,和这些年轻人根本说清楚,语气也就变了:“请你报告贵党中央,既然你们信得过我,我愿意为两党停止内战、团结抗日奔走。不过,我有一事相求,我要求见见贵党的瞿秋白先生或先生、周恩来先生。另外,按照目前的局势,南京国民政府也有可能会暂时同意谈判,至于这个谈判效果如何、和平能维持多久,我就不清楚了。请贵党尽快做好谈判准备,我可以先给南京报,也可以在贵党认为合适的时机,回南京直接找蒋委员长报告。我年龄大了,经不起折腾,俘虏营我是不会去了,请你安排地方,我要休息。”
罗荣桓见话说到这份上,对方很明显不想和自己多谈,就安排邵力子休息,转身到了刘一民的办公室。
听了刘一民转述地邵力子地话,刘一民心想,邵力子心里可能还觉得和是自己人,最起码是朋友。可惜从中央的电报语气看,、周副主席并不知道他脱党的详情。瞿秋白又远在江西,联系不上,这段公案一时半会儿怕是说不清了。
想起瞿秋白,刘一民就又想到了正在转战的何叔衡、毛泽潭等烈士,他们现在应该还没有进行长汀突围,应该还活着,方志敏也应该还在监狱里关着,得想办法救他们。方志敏还好说,用胡宗南去换就是了。何叔衡等人联系不上,就比较麻烦。最好的办法就是马上谈判,停止内战,让留在江西的红军部队能够多保存一点精华。
刘一民收回思绪,要罗荣桓马上给总部报,报告情况,顺路询问中央,能不能和留在江西苏区的部队联系上。
罗荣桓走后,刘一民心绪不宁,也写不下去了,索性走出办公室,到院子里透透气。
年三十的晚上,西安城里不时有人家燃放鞭炮,看来,西安人已从红军占领的惊慌中稳定了下来,纪律严明的红军已经让西安地老百姓放心了。
院子里却很安静,靠墙的几棵大树默默地矗立着,挺拔的枝干直刺夜空,似乎在向这寒冷的北方之夜宣战。
刘一民就在这大院里静静地散步,警卫战士不远近地形成一个松散地保卫圈,随着他的脚步不停地院子里划圆。
刘一民又想起了瞿秋白,那个理想主义地精灵,想起了历史上瞿秋白就义前潇洒的姿态,浑不把生命即将结束当回事,从容地抽烟,从容地选择自己结束生命的地点,那些浑浑噩噩地士兵根本就不懂他们扼杀的是一个多么美好的精灵。
由瞿秋白又想起了方志敏的《清贫》,那都是多么高贵地英灵啊!都是该死的内战,让民族精英一点一点地耗尽。
想着想着,就想起了远在陕北地刘志丹和正在商洛转战的红二十五军,此时他们恐怕还是饥一顿、饱一顿地在不停地转移呢。得赶快让部队和他们联系,要知道,有了刘志丹,陕北很快就可以稳定下来。有了红二十五军这支百炼成钢地队伍,就可以以他们为基
展一支主力部队。
想起主力部队,就想起了蒋介石,不知道此公现在在干什么,是陪着美丽的夫人守岁呢,还是在做剿匪部署,也可能是在想怎么谈判吧。无论他在干什么,恐怕也和自己一样,眼睛死死地盯着川北、陕西和甘肃。
不知道中央长在想什么,为什么还不下达进军甘肃地命令,要是迟了,等蒋介石部署妥当,恐怕又要麻烦了。不管怎么说,甘肃是一定要占领的。占领了甘肃,宁夏就在手中,战略空间一下子就豁然洞开,蒋介石也好,日本鬼子也罢,无论谁想把红军根据地全部搞垮,都是不可能的。再说,甘肃有矿有石油,距离又远,日军的飞机不容易到达,比西安安全多了。
但是,要想凭自己的七军团经营甘肃、宁夏、青海,部队就有点少了,不说别的,光是占地盘就占不过来。自己的七军团是精锐中的精锐,应该一直用于战略作战,充当守备队的事情可是不能干。
杨虎城不知道在干什么、想什么,要想集中力量进军甘、宁、青,要问题就是解决杨虎城部,确保关中平原安全。不知道中央和杨虎城的代表谈的怎么样,不行的话,是不是报告中央,自己去安康一趟,亲自和杨虎城谈谈。但估计中央不会同意,现在中央对自己的行动恐怕看的很死,罗荣桓、蔡中怕是都接到了严格保护自己安全的命令。
不管怎么样,都必须加快解决杨虎城部的步伐。最好是马上改编,加入甘宁青战局。
这彭老总也真是的,那么多主力部队,怎么就能让杨虎城跑了呢?要是就迫降,不是什么麻烦都没有了么?
也知道四方面军的问题解决没有,要是彻底解决,让徐总指挥率领四方面军一部,和七军团联手近占甘肃、宁夏、青海,那该多好。哪怕是七军团攻击,四方面军随后跟进,担任守备也行啊!
想来想去,刘一民觉得还是自己胆魄不够,既然自己穿越来了,就应该推动历史展步伐。怕说话不合适,怕引起别人对自己身份的怀疑,缩手缩脚的,那岂不是一些大悲剧就不可避免了么?男子汉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顾忌那么多干什么?再说,自己已经改变了历史展轨迹,为什么不能改变的再大一点呢?改变的越大越好,多少正在苦海中挣扎的人,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等着改变个人、家庭、民族、国家的命运呢?
想通了的刘一民,一身轻松,脚步也轻快了许多!
唐星樱手里拿着大衣,站在一边默默地看着刘一民,想把大衣给他披上,又怕打断了他的思路。这人脑子里不知道有多少东西,天天没事就琢磨,这样下去,会不会哪一天把脑子累坏啊?
见刘一民步子轻快了起来,脸上似乎也挂上了笑容,唐星樱忙快步走上前去,把大衣披在了刘一民肩上。
刘一民披上大衣,看了一眼一脸深情的唐星樱,就觉得前一阶段自己真是犯傻,既然不可能回到原来的时空,还顾忌什么奶奶辈、老奶奶辈啊?让倪华、唐星樱这么美好的姑娘天天伤心担忧,简直就是一个犯罪!来到这个时代,就要全身心融入,只要自己能给她们幸福,还犹豫什么呢?
心情畅快的刘一民,笑着把大衣脱下来,披在唐星樱肩上,让她陪着自己在院子里再走走。
唐星樱不知道今儿是什么日子,这人好像突然开窍了,又羞又喜,忙穿好刘一民的大衣,紧紧地跟在他身边,陪他在院子里漫步。
一直站在窗户边担心刘一民心情不稳的罗荣桓,看到刘一民把大衣披在唐星樱身上,两个人一起散步,嘴里就迸出了一句:“看来不用瞎操心了。”说完,就离开办公室,去找蔡中商量晚上吃饭时刘一民交待政治部的两个“三个一”去了。
回到办公室,刘一民让唐星樱打来一盆冷水,把头洗了一下,让头脑彻底清醒,就喊来作战参谋陈子虚,让他记录命令:
命令高原、洪超远派小部队到商洛、卢氏一带寻访红二十五军,引导他们到渭南休整。命令刘建立、张洪涛派部队到延安寻找刘志丹红二十八军,给他们送一部电台用于联系,请刘志丹同志到西安来见面。
二、命令13师政委陈大勇立即组建独立第四师,各团干部由李清与陈大勇研究,报军团部批准,由独立师担负宝鸡守备任务,李清立即着手制定奔袭天水计划,初二开始行动,务必将胡宗南在天水囤积的武器弹药和物资全部缴获。
三、命令刘建立将铜川、咸阳防务交由独立第三师负责,率12师袭占平凉、固原。
四、命令高原率11师向商洛前进,威慑杨虎城部,随时准备迫降17路军,渭南、潼关防务交独立第二师负责。
五、各独立师利用春节十五之间的农闲时间,大力扩红,加强训练,务必赶上主力师的水平。
下达完命令后,刘一民满心欢喜,忍不住低声说道:“老子改变了长征历史,自然也要改变抗日历史。1935年,真的是让人期待的一年啊!”
各位书友,红星第一卷到此结束,明天将开始第二卷,欢迎投票支持。谢谢!
第二卷前夜第一二五章新年快乐(一)
一民一夜好睡,醒来的时候,天还没亮。
洗了脸,就带上李成毅,出门摸黑向特战大队的驻地走去。
此时的西安,还没有进行旧城改造,房屋大多是老式的砖瓦房。人口大约也就二十万人,远远不及成都的繁华。加之历经军阀混战,特别是刘镇华围困西安之战,让这千年古都一片凋凄凉。
一路上,刘一民已经见到成群结队的老百姓早早地就往红军各部队的营房走,在营房外排队,不用说这是等着领口粮的。
想想历史上民国时期中国饿死了两亿多人的惨状,刘一民本来很好的心情就暗淡了下去,从北洋政府到国民政府,从蒋介石到大大小小的军阀,都是埋头征战,一味索取,哪里有人认真的考虑一下民生啊!
看来,自己的建议得尽快完成,尽快上报中央,下一步,红军在陕西的任务不是作战了,而是尽快转向建设,展生产。单单是陕西现在的人口和粮食产量,是养不起庞大的军队和政府、学校、医疗机构等公用事业单位的。
看这大年初一穷苦人排队领口粮的架势,自己部队一路缴获带来的粮食也支应不起,必须尽快想办法,从山西、河北、河南那边购粮。
要是把无事可做的穷人组织起来,用以工代赈的方法,搞修路、开矿等建设,效果应该不错,既解决了饥民安置问题,又加快了陕西的基础设施建设,还能保证社会稳定。
和陕西的情况一对比,就感觉河对岸的阎老西是个人物,这家伙虽然是大军阀,但山西的民生建设比陕西可是强多了。看来,稳定地权力核心,对一个地方的展实在是头等大事。
刘一民一路走一路想,很快就到了特战队门口。
此时。天色已经微明。站岗地两个战士一看军团长到了。就要敬礼报告。刘一民制止了他们。命令他们不许惊动战士们。回去休息。自己和李成毅接过他们地枪就站在了哨位上。随行地警卫战士在哨位两边列队警戒。
见军团长亲自为特战队站岗。两个哨兵激动得两眼都是泪。但命令必须执行。慌忙返回营房休息去了。
只有院子里隐蔽处地暗哨仍然一动不动地潜伏着。边监视营房周围地动静。边琢磨着军团长站岗时地军姿。
七军团成立时。刘一民将李凌风地特战大队和王同生地狙击大队合并。编组为统一地特战大队。实际上还是两个大队。
六点半地时候。特战大队地战士们起床了。在院子里迅速列队报数。这一报数。值星小队长就现多出了站岗地两个战士。严厉地询问是怎么回事。两个战士只好报告军团长在为特战队和狙击队站岗。
李凌风、王同生一听大惊失色。让军团长给自己站岗。这简直是奇闻。两个人忙命令各自部队地战士列队、整理军容。带着几个中队长就跑到了门口。
见军团长正端端正正地持枪站在哨位上,一群队长忙敬礼报告。刘一民也不矫情,将枪交给重新上哨的战士,随李凌风、王同生走进了院子。
来到队伍前,刘一民挨个和每一个战士握手,问新年好足足忙了半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