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甲午崛起 >

第687章

甲午崛起-第687章

小说: 甲午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之所以没有成为殖民地,完全是因为它太大了。

大清国这样的庞然大物,不仅有着以亿计数的单一民族人口,还有着以千年为单位的大一统传统。

既要专心经营殖民地又要警惕其他的列强的欧洲诸国,到底有哪一个列强有这样大的胃口把中国吞下去?

隔着千山万水的情况下?

英王可从来不介意完成双帝伟业名垂千古。

不过列强虽然吞不下来,但他们把中国大分八块的努力可一天都没有停止过。

在这些列强中,只有美国人是反对肢解大清帝国的。

罗斯福曾经直言:“我真诚地希望不要分割中国,这样做将对任何人都不好。”在他之前的美国人说过很多类似的话,其实也一直在做着类似的努力,比如所谓的门户开放政策。

太平洋的确容得下中美两国,但他们中间还有一个日本。

1853年美国将军佩里打开日本国门,刽子手斩断幕府遗光迎来了维新时代,从此日本天皇****开启君主立宪,迅速成长为一个外向型的资本主义帝国。

日本1867年才开启维新,为什么仅仅8年之后就成长到足以侵略外国?

答案还是美国人。

美国看穿了欧洲列强势力辐射的极限,他们贪婪的长舌被大清这块肥肉缠住,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兴趣继续向东。

当时列强在日本的势力,其实是根据各自世界范围的实力产生的惯性延伸,比如英国在日本市场的地位。

但美国人不同,他们需要打通一条从西海岸到清帝国的海路,并尽可能保证这条路是在美国人自己的手上,为此他们用有些难看的吃相吞并了夏威夷。

他们也需要一个可以站立起来的日本,来打破局势代替自己站在直面欧洲列强的第一线。

所以他们才会那么迫切的打开日本国门,并抛开列强独自支持日本走上开放扩张的道路,比如允许日本拿回关税权,比如默许日本吞并琉球,默许日本侵略台湾朝鲜,拒绝在前期调停中日战争等等。

只不过美国也没想到大清和沙俄是这么不争气,以至于日本被自己纵容成一只怪物。

“我同意。”萌总裁当机立断的对李鸿章和卡特莉娜卡芙公主道。

卡特莉娜卡芙公主点头道:“的确,要有能力打我们,他们早就打到长崎来了,不杀一批人,的确不足以震慑日本人。我们的最终目的,只是要拿到长崎,取得对日本的永久性通商特权而已。”

李鸿章点头赞同,“对,列强打开清国的门,是为了通商,我们打开日本的门,也是为了通商,如果通商的条款被日本政府承认,那么,西乡隆盛这一块,便可以问我们买军火,就有能力,抱住九州岛。”

萌总裁大喜,这不是出来办法了吗?

“解决了美国人之后,英国人和法国人有什么态度吗?美国国内知道这件事情了吗?”萌总裁问卡特莉娜卡芙公主。

“没有,各方面都一点动静都没有,美国人没有长距离无线电,应该还不知道我们全歼了薛佩尔的部队。”卡特莉娜卡芙公主笑道。

“随时注意动态。”萌总裁点点头,“晾他们也不敢有什么动静,想在亚洲同华国过招,得有稳定的后勤基地,陆战,我们谁也不怕!我们现在已经在日本登陆了。”

【1108文明的力量】

“对的,保住长崎,等于华军和华国,卡住了日本的咽喉。”李鸿章对萌总裁的话,做出了总结,“我们最佳的策略,就是不出长崎,打的旗号也是,只是通商!至于他们说我们派驻军队太多,我们就拿他们日本人习惯的借口,说是要保护华侨。”

萌总裁哈哈大笑,“说的好。就是要用列强的方式,从今以后,我们也是列强。”

李鸿章笑而不语,华国的实力,想要成为列强,还差的远,李鸿章这个外交大臣自然没有问题,你有多少实力,他就做多少事情,处于低位,再厉害的政治家也不见得有什么用,处于高位,什么都不会的政治家,只要不是傻子,也照样能赚钱。

萌总裁一路上跟卡特莉娜卡芙公主和李鸿章谈了很多,主要是如何在长崎扎根。

鸦片战争结束之后,清政府彻底懵了,因为世界历史上还从没有过这么一场战役——发动战争的目的既不是为了强占土地,也不是为了掠夺财富和人口。

这个时代的战争的所有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自由贸易。

回顾近代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战争,只有两场战役,就是鸦片战争以及鸦片战争之后的所有战争。

我自己开了一个饭馆,我不想让你进来吃饭,你就是省委书记也只能靠边站。

但是,这种交易只能是在自由贸易的语境下展开,也就是说如果整个清朝的所有人都不想跟外国人做生意,那么清政府当然可以有权力说不。

但当时的情况是什么呢?

整个中国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只有进入全球市场,才有可能为自己赢得生存的空间,更何况中国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自古就有进行远洋贸易的传统。

清政府的海禁政策是极其不得人心的。

唯一进行对外贸易的十三行又凭借着官方身份耀武扬威,欺压和盘剥英国商人,这不但违背了自由贸易的原则,甚至违背了最基本的贸易伦理。

这要是换成当时的美国、法国或者俄国,没准人家也不说什么,大不了我不挣这份钱了,再也不跟中国往来就是了。

可是清政府却忘了它惹到的是当时如日中天的日不落帝国,这口恶气英国是无论如何也吞不下的。

当年的日不落帝国面临的就是这样的处境。

当年英国议会表决要不要对华作战,不是说支持票仅比反对票多九票么?

没错,但请注意具体事件,当时英国议会表决的内容是是否对华作战,而不是是否要对华贸易——在对华贸易的问题上,几乎所有的人都是持肯定态度的。

所以与其说当年英国议会表决的是要不要作战,倒不如说是以何种方式来进行对华贸易。

鸦片战争的直接起因是“民族英雄”林则徐焚毁了英国商人的鸦片。

在当时的中英贸易中,鸦片并不是违禁品!

鸦片交易是完全合法的!

林则徐之所以反对鸦片的原因不是因为鸦片危害健康,而是因为英国大量的输入鸦片造成大量的白银外流。林则徐的想法是在国内广泛种植鸦片,从而提高清政府的国库收入。

也就是说,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按照今天的定义,不应该算作打击‘面粉’贸易或者是打击走私犯罪,而是一场由清政府主导的反倾销行动。

打击反倾销总该按正规步骤走吧?

就算不按照今天的法规,按照最基本的贸易伦理,也应该是先给英国人发个照会,宣布停止或者缩小鸦片贸易,然后结算清楚以往的账目,双方和和气气的把这事商量定了吧?

可是民族英雄是怎么干的?

不自由贸易也不能这么玩吧。

今天如果苹果公司向中国出口一批5S,各种手续都是齐全的,价格是2000一部,商务部觉得美国在倾销,就二话不说把所有的手机都没收和销毁了,你觉得美国政府会善罢甘休么。

鸦片战争就这么爆发了。

当然,这里绝不是说民族英雄做错了,鸦片当然应该禁止,允许在中国贩卖这种东西,本身就是对中国的伤害。

这里说的是起因的问题。

凡事知道怎么开头的,就能‘解铃还需系铃人’,知道怎么解开,靠战争挑头,不是办法,这是腐朽的清廷统治阶层做不到的,他们没有能力解决,打起来是必然的。

搞笑的是,每次都是清廷被人卡着喉咙,受不了了,自己先动手。

鸦片战争的战争的进程十分有意思。

面对西方列强的大肆侵略,中国人民怎么也该奋勇抵抗的吧——至少应该在心里对侵略者报以仇视态度的。

可现实却很让人失望。

在广州,由于英国商人长期与中国进行贸易,英国人在广州人心中留下的印象还算是不错的。

一方面,基于自由贸易的传统,英国人会经常雇佣一些本地人装卸货物,也会在广州城进行各种消费,英国人概不赊欠,且给的费用也比较高,比经常打白条的清政府要好太多了;另一方面,英国在战争的一开始就公开宣布这次战争是针对清朝皇帝的,而林则徐等人为了粉饰太平也将这次战争美化,说英国人是因为在广州做生意受了委屈,所以国王派人来打官司。

这么一来,广州人民就觉得,哦,这事跟我们没关系。

在战争结束之后,林则徐曾经对广州人的“冷漠”非常生气,可他却忘了他自己对这个现象的出现也该负全面的责任。

好了,战争结束了,该赔款了。

最终赔款是2100万银元,其中1200万军费,300万鸦片钱,300万欠款。

想一想这是什么概念,清政府肆意销毁的鸦片烟和欠款居然达到了一次战争军费的一半!是清政府一年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

直到此时,清政府才如梦初醒,下令十三行的商人立即归还対英商的欠款。

如果说鸦片战争是源于清政府与外部世界的信息沟通不畅,那么在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与西方国家间的关系就更值得玩味。

我们首先要承认西方国家跟清政府签订所谓不平等条约的手段是不平等的,但是从内容上来说,却是完全平等的。

有人说,那租界总该是不平等的了吧?

至少在清末的上海,租界可不是外国人自己用武力占领的,而是清政府的官员求着外国人来租的。

这是因为外国人的消费力高,在租界之外的各项消费可以有效地提升财政收入,还有就是租界的治安比较好,环境也相对整洁,可以省掉当地官员不少的力气。

事实上,至少在19世纪90年代之前,西方列强们给中国提供的环境还是相对和平的,如果中国政府能够利用好这五十年的时间,完全可以一跃而起。

但现实却是,清政府从来没有认识到这其中的价值,虽然有洋务运动,但大量的精力还是放在了内耗之上。一如上面有人指出的那样,鸦片战争之后的许多战争的起因都是清政府罔顾条约的内容,不遵守相关的协定,结果招致战火。

对于这种行为,也只能用一个“无力”来解释了。

绝不是说所有的清廷统治者都愚昧无知,肯定有一部分人是清醒的,最关键是清醒的,反而不如愚昧的,越清醒就会越痛苦。

租界这种事情,不只是中国有,日本也是有的。

在1858年,日本开放了长崎、横滨、神户、新潟、函馆五处口岸,后来也开放了东京和大阪。但由于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西化,到1899年,西方国家就将所有的租界还给了日本。

反观中国,直到1999年才收回最后一块租界,这一百年的差距令人深思。

如果能想明白这件事情,应该也就清楚为什么西方国家要“侵略”清朝,而日本人却会立下“北米合众国水师提督佩里纪念碑”的纪念碑了。

《孙子兵法》开篇就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除非万不得已,否则是绝对不会轻易发动战争的,更何况鸦片战争时期的中国在西方国家的眼中还是一个巨无霸的存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自认为会有绝对战胜中国的实力。

鸦片战争是中英两国几十年贸易积累下来的恶果,实际上是一个前现代国家跟一个工业国家之间的矛盾。

就如林则徐处理问题的方式一样,这种基于不同制度的对贸易的理解,即使不在1840年引发战争,也必将在之后的几年内爆发。

清末上海租界内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

众所周知,西方国家在租界内获得的一项最重要的权力就是治外法权,这一权力历来被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以及主流观点视为国家屈辱的象徵。

但有趣的事实是,在旧上海的租界中,治外法权却成为老百姓眼里的救命稻草。

因为当时的清政府官员审案还是奉行电视屏幕上那一套,告状人跪下申诉,县老爷当堂问案,给出判决。

其中的冤假错案之多,司法腐败之深,想必略懂些中国现状的人都会明白。

但是当时的租界内却已经开始了近代法治的实践,租界内的居民告状,采取的是立案、侦探探案、律师起诉、当庭质证以及陪审团判决这一系列的流程,虽然或许也会有不公,但相比起中国法律来说其进步之大是不言而喻的——至少普通老百姓可以堂堂正正的展在法庭上对法官诉说自己的冤屈,而不必跪着。

如果你是普通老百姓,你做生意被人坑了,你会选择去哪儿告状呢?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这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那就是租界内的居民自然可以去租界内的法庭告状,租界外的居民就很难享受这一待遇了。

解决的办法也总还是有的,第一,可以让外国人代为报案和起诉,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