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苏联-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宣布暂停向苏联提供技术援助,撤回了炼油方面的专家。结果,失去了美国技术的苏联,并没有成功地,在秋明建立裂化设施。
虽然,最早的裂化技术是由俄国人弗拉基米尔·格里戈里耶维奇·苏霍夫(Владимир_Григорьевич_Шухов)发明的,并在1891年获得了专利,但却没能在俄罗斯获得很大的发展。
而在美国,石油裂化的技术却得到了大力的发展。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已经发展出一套先进的,高效的裂化技术,就连裂化技术的起源地——苏联,也要从美国引进大量的技术和设备。
但可惜的是,就在苏联快要得到美国技术的时候,冬季战争爆发了。美国人撤回了技术合作协议,先进机组落户秋明的计划完全泡汤。
在这样的情况下,苏联唯有使用原有的,落后的炼油技术,生产效能大大地降低。
“认识,怎么了?你现在对炼油产生兴趣了?”虽然曼图洛夫猜到了对方遇到的问题,但在这个充满野心,充满自信的女人面前,并不敢表现得太过“聪明”,否则会伤了对方的自信心。
“不是。”维罗妮卡扫了下金发,说:“苏芬战争爆发后,美国人撤销了对秋明石油裂化设施的技术援助。他们撤走了所有的技术人员,也没有向我们提供任何的技术文件和设备。所以我需要一些对这方面有研究的苏联专家,改善我们现有的技术。”
“这样啊。”曼图洛夫马上想到了一个人,“我刚巧认识一位专家,他研究出了一套名为流化催化裂化的炼油技术,比美国人那套还要先进。”
维罗妮卡眼前一亮,那双碧绿色的美目充满了好奇。“是谁?”
“他叫弗拉基米尔·费多罗维奇·曼图洛夫。”
“你?”维罗妮卡露出了轻蔑地笑容,用她那双诱人的,均称的美腿轻踢了对方,“你这是在逗我吗?”
“你不相信?”
“不信。”
“那算了,你自己去找专家吧。”曼图洛夫调侃道:“我想他们花个十年八年,应该就能研发出一套新的,效能更高的裂化技术,但未必会比我现有的好。”
“那就信你一次。”
139 T…34
“报告国防人民委员同志、司令员同志,T…34坦克原型车已经驶到了指定的地点,随时准备接受测试!”
列宁格勒北郊的一块空地上,一辆T…34坦克原型车,正在准备接受测试。
在当时,T…34坦克面世之后,在苏联军界里引起了一阵轰动,无论是机动力还是火力、防护力,这款坦克都属于当时最先进的水平,被认为是设计最成功的坦克。
这次的测试,吸引了不少苏军高层的眼光。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还有新上任的苏联红军总司令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Семён_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_Тимошенко)也出席了那场试验。当然少不得分管军械,但一直反对制造坦克的副国防人民委员库利克。
除了军人以外,观看这场测试的,还有苏联外交人民委员兼政治局委员莫洛托夫、列宁格勒州委第一书记日丹诺夫(Андрей_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_Жданов)、第二书记库兹涅佐夫(Алексей_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_Кузнецов),当然少不得我们的主角,苏联第一副建设人民委员,拥有苏联红军二级集团军政委(上将)的曼图洛夫。
就在前面与KV坦克的机动性对比测试里,机动灵活的T…34给在场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KV坦克却显得很笨拙,样式陈旧。而接下来的一环,就是火力测试。
“第一个目标,”参与T…34坦克设计的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莫罗佐夫(Александр_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_Морозов)指着100米外的一块钢板,对伏罗希洛夫和铁木辛哥说道:“是那块厚80毫米的,产自新西伯利亚的优质钢板,和原型车的射击地点有100米的距离,与炮弹的射击方向之间的角度为90度。”
伏罗希洛夫望了铁木辛哥一眼,然后对莫罗佐夫说:“您有信心能打穿它吗?”
“我有百分百的信心!”
“很好,那就试试吧。”
过了一会儿,“轰!”的一声响起了,76毫米口径的主炮冒出了一枚白烟,而炮弹早就往目标的方向射了出去。
几个身穿红军制服的士兵出现在100米外的那块80毫米钢板的附近,他们清楚地看到,原本完整的钢板上,居然出现了一个直径6到8厘米的孔。
其中一人举起了一面旗帜,示意测试成功。围观的干部们、将领们得知后,都用他们的掌声,表达了对这款坦克的信心。
随后,T…34坦克的BR…350B装甲弹分别击穿了一面距离300米、一面距离500米的钢板,厚度都是80毫米,证明最新的T…34坦克能在300到500米的距离击穿德国四号坦克的正面装甲。
但在一般的坦克战里,双方坦克距离1。5公里的时候就会交上火来,有些时候,两车相隔距离1公里就能分出胜负。这100米、300米、500米距离的炮击测试结果其实并不能代表什么。
“下一个目标,距离1000米,也是80毫米的直立钢板。”莫罗佐夫既紧张又兴奋地说道。
“你有信心吗?”这次,问这道问题的,是伏罗希洛夫身旁的铁木辛哥。
“有点吧,”莫罗佐夫并没有十足的信心,“如果是70毫米,应该没有问题。但从1千米的距离射击80毫米的钢板就有点难度。”
果然,正如莫罗佐夫所言,T…34坦克确实无法在1000米的距离外击穿80毫米的装甲。BR…350B炮弹只是在钢板上炸出了一个小坑,但并没有穿到后面去。
换上70毫米的钢板,放在1000米的射击距离外,T…34再进行了另外一次的射击。这次终于穿过了,在场的人们都拍起了热烈的掌声。
在当时,能在1000米的距离击穿70毫米的装甲的坦克炮,已经算是世界上其中一种最为先进的坦克主炮了。德国四号坦克的Kwk…37主炮只能在1000米的距离击穿50毫米的装甲,而英国的MKIII坦克只能穿二十多毫米。
测试结束后,莫罗佐夫,还有他的师父柯什金都对自己的作品感到十分满意,铁木辛哥、伏罗希洛夫等将领,还有日丹诺夫、库兹涅佐夫等外行人都对这款坦克的性能感到十分的满意。
但在一片满意声充斥着整个试验场的同时,在场的曼图洛夫和莫洛托夫居然同时皱起了眉头来。
“曼图洛夫同志,”莫洛托夫走到曼图洛夫的身旁,问道:“您觉得这款坦克怎么样?”
“总起来说还是不错的。”曼图洛夫也从莫洛托夫的表情里,看出了对方的疑虑,“刚才的测试显示,T…34坦克无法在1000米外击穿德国四号坦克的装甲。”
“是啊,”莫洛托夫说出了他的想法,“虽然德国佬的坦克炮未必能在1000米的距离外,对我们的坦克造成威胁。但如果我们能在1000米的距离外,击毁德军的坦克,那不是更好吗?看来这款坦克还是有更多改善空间的。”
“无论如何,这款坦克在机动性、灵活性还有可靠性方面都优于KV坦克,前面的对比测试你们都看到的。而且生产的成本较为低廉,但火力上,两者的差别不大,应该尽快地投入生产,然后大量地装备部队。”曼图洛夫向时任苏联总理的莫洛托夫强调了这款坦克的优秀特点,希望能够通过令它提前投产。
“的确,刚才的测试证明T…34的设计是很成功的,也是无可取代的。应该尽快投入生产,然后大量地装备我军,这样能够大大地提升我军的实力。”
T…34坦克的总设计师柯什金走了过来,对两位人民委员说:“同志,我也希望这款坦克能够尽快的投产,但我们遇到了一些阻力。”
“什么阻力?”莫洛托夫扶了下眼镜,说:“这么好的坦克,有谁会阻止它投产?”
科什金往T…34坦克的方向望了一眼,看见伏罗希洛夫亲身爬进了坦克里边,这才放心和两位穿西装的人说话。“有人认为,T…50和KV坦克能履行所有坦克使命,认为T…34的投产是没有必要的。”
曼图洛夫当然知道科什金指的人是谁,那就是伏罗希洛夫的另外一名女婿,同是坦克设计师的科京。
科京虽然很有才能,设计出不少很棒的作品,包括T…26、T…28和KV这三款坦克,但他的心胸并不广阔。
他用尽一切的方法,通过自己的关系和影响力,阻止T…34坦克的投产。在历史上,这款1939年底就获得批准的坦克,要拖到1940年4月才能正式投产。
不过,曼图洛夫早就向伏罗希洛夫强调了这款坦克的重要性。在他的影响下,这次T…34与KV坦克的对比测试也比历史上的提前了两个多月,估计很快就能投产。
140 三人炮塔
“科什金同志,在我看来,T…34是无可取代的。它有KV坦克所欠缺的灵活机动性,也有T…50轻型坦克所欠缺的火力和防护力,无论是KV重型坦克,还是T…50轻型坦克,都无法取代您的作品。”曼图洛夫如实地,向科什金说出了他的想法。在旁的莫洛托夫也点头认同。
“这位同志说得很对啊。”科什金自信地说道:“我们正是考虑到了国家的需要,研发了这一款成本较低,但性能、火力和防御力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中型坦克。”
曼图洛夫谦卑一笑,说:“科什金同志,您是我见过最出色的工程师,今天很高兴能和您交谈。”
“不敢当啊,我只是运用自己的知识,为国家贡献而已。再说了,这款坦克并不是我一个人的作品,而是我们整个哈尔科夫520设计局的研究成果,研究的成果应该归功于所有有份参与工作的同志们。
对了,说了这么久,都不知道怎样称呼您,实在有点不好意思。”
“科什金同志,”曼图洛夫礼貌地伸出了右手,自我介绍道:“您叫我弗拉基米尔就行了。”
“您好,那您叫我米哈伊尔就行了。”米哈伊尔·伊里奇·科什金握住曼图洛夫的手,语气友善地问道:“请问您是哪个单位的?”
“我是建设人民委员部的,金斯伯格同志派我来看看T…34坦克测试的情况,之后我们会制定投产方案,在哈尔科夫以外的地方建立新的T…34生产线,以增加坦克的产量。
我想您也知道,国防人民委员部不久前根据斯大林同志的批示,研究了德国坦克军和摩托化军在西线的作战行动经验,又重新研究了不久前通过的关于坦克(机械化)军的方案。
未来,国防部有可能会组建数量庞大的机械化部队,需要数量众多的坦克。但我国现在只有哈尔科夫和列宁格勒两个坦克生产中心,无法大量而且有效地生产足够数量的坦克,所以要在哈尔科夫和列宁格勒以外的地方设立更多的坦克生产线才行。”
曼图洛夫说了一大堆东西,但由始到终都没有说出自己在建设人民委员部里面的职位,更没有说出自己所有的工作范围,显然是为了避免“暴露身份”。
“是啊,坦克的重要性日益增强,而且数量需求也越来越多。无可否认的是,坦克这种武器从1910年代发展至今,角色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坦克只不过是用来支援步兵作战的武器,但到了现在,德国人已经将其变成了主攻力量。
他们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在波兰境内迅速推进,靠的就是强大的装甲力量。而我们,也需要发展出一个强大的装甲部队,才能跟得上他们的步伐。”
莫洛托夫在过程中并没有说话,只是在一味地点头。但点头只是表面的,这个政坛老司机的内心里究竟在想什么,葫芦里卖什么药,曼图洛夫并没能猜得透。但总体来看,莫洛托夫还是颇为认同曼图洛夫和科什金的观点。
“弗拉基米尔,你说得很对啊。对了,弗拉基米尔,难道你就是第一副建设人民委员,二级集团军政委,社会主劳动英雄,苏联英雄——弗拉基米尔·费多罗维奇·曼图洛夫?”科什金还是认出了曼图洛夫的身份。
“是的,米沙。”这个时候,曼图洛夫也想到了自己被认出来的原因。他当时所穿的,并不是平时穿惯的西装领带,而是穿着一身二级集团军政委常服。
在建设部里面工作,但同时又有二级集团军政委军衔的人,全苏联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曼图洛夫。二十多岁就获得这个军衔的人,也只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