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一个人的抗日 >

第243章

一个人的抗日-第243章

小说: 一个人的抗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道我们还要搞种族灭绝不成?”赵笑眉疑问道:“这可不行,虽然我对马来人也没什么好印象,可种族屠杀和灭绝可是不能搞,这样国际上会干预的,没准英国人就会找到同盟军再杀回来呢!”
  “据情报显示,英国人初步制定了武装、整训五万马来人军队的计划,而且正在实施。以后这个计划会不会再扩大,就不得而知了。”沈阳这个特务头子冷冰冰地说道:“我们才有多少军队?现在还不到五万吧!”
  “光凭我们师就能灭了这五万乌合之众。”第一师师长鲁大海拍着胸脯说道:“拳头大就是硬道理,管他什么舆论、影响,打趴下马来人,英国人来了照打。”
  “打也要有打的理由。”周仲鸣笑着对鲁大海说道:“不过呢,这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我就不信找不到借口。”
  “这句话说得好。”吴铭赞赏地笑了起来,冲着肖明华等人说道:“我就想问你们一句话,你们是不是为了南洋华人而宁肯背负遗臭万年的名声,如果是,那我们就接着议下去,如果不是,你们还想着自己的名声,自己的好处,那我也没什么可说的了,我马上联系陈嘉庚和司徒美堂老先生,给我在美国找个地方,我领着老婆去享福。”
  “刘大哥,我明白您的意思了。”肖明华郑重地点了点头,“这胜利马上要到来,我们某些人确实有了瞻前顾后的心理,包括我在内,我得向大家道歉,以前的誓言我再重申一下,为了马来亚华人的平等、自由,抛头颅洒热血,无怨无悔。所以我肖明华如果为了什么名声,什么私利,而让马来亚华人受到伤害,那我还是人吗?我绝不会忘记为了我们的胜利而英勇牺牲的战士们。”
  李啸海有些羞愧地补充道:“我错了,对不起大家,更对不起烈士们。”
  “干嘛说得那么严重。”吴铭笑着摆了摆手,“真要变成屠夫,我还害怕千夫所指呢!这次会议不就是商讨出一个合情合理的办法吗,提出不同意见又有什么不对?”
  “我说说我的思路,如果大家认为可行,那就多提宝贵意见,好好完善,如果认为不行,那再想别的办法。”吴铭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马来人组建军队这件事,如果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倒也不能算是坏事,浮上水面总要比隐藏在暗处更好对付。而且,就像仲鸣说的那样,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借口总是能找到的,找不到便自己制造,这个可以让沈阳来筹划。”
  “没问题,我们情报部门虽然成立时间不长,做这件事情还是没什么问题。”沈阳点了点头,回答道。
  “而且在攻击马来人军队的时候,我们不能动用太多的兵力。”吴铭说道:“兵力比他们多,好象是有预谋的清理,我们参战的部队要少而精,马来人五万军队,我看我们用两万人足以击败他们,以少击多,在外界看来是不是更象平定叛乱的架势。”
  “平定叛乱,自卫还击,不错,这个借口非常好。”肖明华笑着连连点头。
  “马来人失去了军队,我们还可以借此宣布对马来亚进行暂时的军事管制。”吴铭眯了下眼睛,“在军事管制期间,我们就可以为大选作好充分的准备,比如从别的地方迁入华人,制定限制马来人参选资格的各种条件,等到认为条件成熟,我们就可以进行大选,从而名正言顺地管理马来亚事务。”
  “刘大哥的思路和计划非常全面,非常周密,我看我们可以按照这个大体思路继续进行完善。”刘成笑着鼓拍了拍手掌,“而且我建议,今天在会上应该制定出一个我们党的秘密纲领,那就是以后在马来亚只有一支国防军,那就是我们的民族解放军,马来人以后也不准许参与到军、警、宪、特等部门的事务中去,只要我们打垮了马来人军队,也就折断了他们的脊梁,掌握了军队,也就掌握了华人的未来命运,这样才能高枕无忧。”


第034章 和平协议
  当华人民主独立党全体达成共识,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思路,制定了一系列后续的政策法规,当然,有些东西是严格保密,不得外传的。
  马来人和非马来人从来、现在及将来都是互相对立,根本不存在什么各民族团结的问题,如果想稳定,想让马来亚华人不再受到历史上的不公待遇,必须是马来人彻底臣服,华人必须是占绝对统治地位的主体民族,军、警、宪、特必须将马来人排除在外,这些部门必须由华人绝对控制。
  为了更快地提高马来亚半岛华人所占的比重,会议上还制定了独立后大量批准华人移民移居马来亚的方针、政策、口号,以及限制马来人参选资格的秘密条件。
  吴铭终于松了一口气,他希望的就是一个不妥协的强势的华人政权,至于那些马来人,如果你够乖,那就在马来亚好好生活,等着被华人同化或淹没吧!
  英国政府面临着马来亚的惨败和国内越来越汹涌的反战浪潮,他们必须在战争升级或是近乎撤退之间作出抉择。他们召来了国防部长克利福德,由他组成特别工作组,对英国的选择作彻底的评估。克利福德11人委员会的考查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悲观的观点:“英国目前的战略不可能成功地消耗掉越战越强的敌方的兵力,或瓦解其战争意志。继续升级给英国政府造成的困难将远甚于民族解放军,它将大大加强英国国内的已经愈演愈烈的反战运动和不满情绪,激起国内的巨大危机和风险。甚至在马来亚的军队也已经失去了胜利的信心和战斗的勇气,如果战争持续下去,不排除会有大批士兵投降的事情发生。”备忘录主张战略目的应由夺取军事胜利改为谈判解决,让马来亚人民自由决定其政治体制。英国应该置身事外,以免独立后的马来亚政府对英国存有敌意。
  而主张战争升级的议员也很快起草了一份致首相的备忘录,作为正式建议送到克莱门特·理查德·艾德礼面前。这个备忘录的升级决心是惊人的:它要求立即增兵22000人,其余180000人留待对马来亚战争政策进一步讨论后决定。立即征召预备役2620000人;趁着雨季结束加强对民族解放军的轰炸,不降低和谈条件。
  可是,这个气势汹汹的备忘录显然忘了是不是可能。这种赌徒式的孤注一掷在国内已经没有市场。《泰晤士报》首先透露了政府要大量增兵的消息,标题是:《政府在孤注一掷的处境中要求增兵206000人!》惊动了全国,激起了一片反对之声;另一则消息则说:“驻马来亚英军司令鲍尔十分恐慌,要求用206000部队去解围!”
  当然,英国战争意志趋于瓦解的原因并不是来源于新闻界的误导,而是由于民族解放军展现的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而且代价奇大的马来亚战争对于英国人来说仍然是一场看不到尽头,或者说还看不到打赢的可能!
  与英国人的马拉松式谈判还在进行,英国人内外交困,虽然退意已定,但为了给武装马来人军队争取时间,还在拖延着,但明眼人已经看到,英国人斤斤计较的不过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与马来亚独立大局已经无关紧要了。
  民族解放军也在整军经武,军队的数量和素质在不断提高,在三个月谈判结束后,正规军已经达到了四万人,后备兵力四万余人。为了避免英国人突然翻脸用飞机轰炸,大部分部队的营地都设在丛林中,而且开始沿着东海岸山脉和中央山脉的崎岖山路逐步向马来亚中、南部渗透集结,从而绕过了大汉山这座堡垒,到达了有利的位置。
  把人力物力用于农村绥靖;确保人口密集城镇的治安;加强马来人军队,逐渐转移战争负担,便成了英国人从马来亚拔腿的根本策略。
  之后,英国人加快了撤退前的准备,将大量武器弹药赠送给马来人军队,并将政府部门的职位移交给亲英的马来人政党管理,最重要的是大量的马来人军队开始进入英军的各处阵地,英军则退居二线监督指导。
  1948年3月15日,郑苹如、爱德华·金特爵士和巫统的东姑鸭都拉赫曼在巴黎草签了最后解决办法的10项协议。根本精神是英军全部撤出马来亚,而最后的问题解决留待马来亚全民选举或华人独立民主党和巫统等全马来亚各政党协商解决!
  这就是说:待英国人撤走之后还要较量!
  马来人已经感到了被丢弃的危险,某位巫统高层人物曾私下悲愤地抱怨说:“最好让英国人为他们自己辩解——而我们听到许多在马来亚负有重大责任的重要人物说,除了‘背叛,背叛’之外,我们已经无话可说了。”
  在这场战争中,英国除了付出多方面的惨重代价外,什么也没有得到。英国的政治观察家们自然众说纷纭,很难一一引证,但有几种观点是值得记述的,有人认为:“巴黎和谈的协议有一个最明显的缺陷,就是没有以任何明白的方式说明民族解放军或马来人军队的前景。”有人则认为:“英国给民族解放军的是全部撤军;民族解放军给英国的是——让巫弘继续掌权的保全脸面的大诡计!而他们自己的打算是;好吧,先让英国人撤走,让巫统暂且留下,让他在今年明年或是后年自行消失。”
  也许英国也知道他们脱身之后,巫统可能支持不了多久,但他甘愿接受民族解放军的大诡计——借个台阶快快走!
  东姑鸭都拉赫曼说的却几乎是两回事,他说:“英国人曾发誓在必要时让英军重新进入马来亚,他们曾郑重地保证:假如民族解放军破坏了和平协议,用武力手段解决问题的话,英国将作出强有力的反应。”
  即使后来英国人未能做到这一点,马来人在埋怨的同时似乎也应该有所自责。在和平协议签字之前,英国方面就给了他们价值巨大的军事装备,并且帮助他们训练了十万部队,而因为马来人的无能,这些装备几乎没来得及使用,就拱手交给了民族解放军,怪谁?
  在吉隆坡,这一天,驻马来亚军援司令部的大楼前,举行了收旗仪式,最后一任驻越美国司令官鲍尔半跪着,手捧米字旗,低下高傲的头颅,吻着旗角,眼里含着凄怆的泪水。接着,他就到机场送走第一批英国官兵,那些士兵们怀着一种难言的惆怅和快慰登上了回祖国的飞机。他们还在机舱门口默默地回望了一眼,不是留恋,而是想将这段充满痛苦的历史铭记一生,其中有一位一脸倦容悲喜参半的少校,对着迷蒙灰苍的远方,惨烈而欢快地高叫了一声:“永别了,马来亚的丛林!”
  与此同时,在北部港口哥打巴鲁,第一批被释放的英国伤员战俘在露茜娜的照顾下,登上了英国客轮。
  “露茜娜小姐,我记得你曾经两次拒绝提前释放,现在你终于可以回国了。”赵笑眉笑着说道:“或许你还会回来,是作为游客或者来此定居,我们在此表示欢迎。”
  “战争终于结束了,不论是英国人,还是华人,都不用再流血。”露茜娜感慨地说道:“不得不说,你们是一群勇敢的人,也是一群有着高素质的文明人,我对英国战俘能受到人道主义待遇而表示感谢。”
  “是啊,战争结束了。”赵笑眉意有所指地淡淡一笑,伸手示意露茜娜上船。
  “战争并没有结束,这里也不会有和平。”从旁边走过的德森突然停下了脚步,朗声说道:“这次战争的结束正是下次战争的序幕,你们与英国的战争告一段落,与马来人的战争却刚刚开始。虽然我不知道英国政府到底是怎么想的,武装起一伙乌合之众想与你们抗衡,你们要谢谢英国政府那些政客异想天开的愚蠢,又有一大批武器装备可以不费力气的得到了。”
  “和平,谈判,协商。”赵笑眉轻轻摇着头,“可不要把我们想象成一群好战分子,德森中尉。”
  “马来人会给你们战斗的机会的。”德森狡黠地一笑,“也许你们自己也会找到合适的借口,刘德华将军,我很佩服他,当初在印度我曾经参观过他的别动队训练。如果早知道是他在这里指挥,我进入丛林的时候也许不会败得这么惨。”
  “我会向刘将军转达你的敬意。”赵笑眉微微一笑,“祝你们一路顺风,早日回到祖国,回到家里。”


第035章 崛起与没落
  1948年,国际上风云变幻,正在加速形成以美、苏为主体的两个对峙集团。而在亚洲,民族独立风暴此起彼伏,不断改变着世界格局。
  1947年8月14日和15日,古老的印度被分为国大党统治的印度和穆斯林联盟统治的巴基斯坦,大英帝国就在这一刻开始瓦解。
  1947年12月25日,在中国大陆,毛泽东主席发表宣言。他声音洪亮,充满了信心。他宣告说:历史的转折点已经来到了,中国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