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庶女谋宠 >

第123章

庶女谋宠-第123章

小说: 庶女谋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秀婷从琉璃苑回到锦绣阁以后,倒是安静了一夜,今日王义宗刚刚离府,她就开始闹腾起来。
  先是嫌弃洗漱的水凉了,重新换了水来,又说烫了,好不容易像伺候祖宗一般伺候她洗漱完毕,又开始挑剔早膳。
  指使着袁嬷嬷跑了好几趟厨房,待到伺候好王秀婷将早膳用妥,时辰已经近巳正。
  眼看又要到午膳的时辰,袁嬷嬷捶着腰想要下去歇息片刻,还没到休息的地儿,王秀婷又在屋里折腾开了,无奈袁嬷嬷只得又重新回到屋里。
  一天折腾下来,袁嬷嬷恍然生了一场大病,一把老骨头都要散了。
  对于王秀婷的折腾,袁嬷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不就因为她原本是贴身伺候沈氏的人,后又是沈氏派她到锦绣阁伺候的,王秀婷折腾不了沈氏,一腔怒火全撒在了袁嬷嬷身上,还不让袁嬷嬷有机会去沈氏那里诉苦。
  春花和夏荷也没好多少,这两个丫环原本都是明心堂出来的,以前王秀婷多多少少在记挂着些老夫人,如今知道老夫人已经不愿管她,王秀婷自然也怼上了老夫人。
  同样的,她折腾不了老夫人,心头的这口气,自然就只能对着春花和夏荷了。
  王义宗能够在短短的十五六年的时间里从一个小翰林做到户部尚书,王秀婷这般浅显的道道哪里会看不透?
  只不过主子有错,自有婢子伺候不到的因素,训斥几句总是难免。
  此刻看着三个人虽说有气无力却整齐划一的动作,听着那异口同声的求罚声,王义宗在心里苦笑了笑,却无法说出更多的训斥来。
  目光沉沉地盯着王秀婷,直到王秀婷不自在地低下头去,王义宗这才转向还跪在地上的袁嬷嬷几个交待道:“给婷姐儿收拾些贴身的衣物。”
  王秀婷猛地抬起头来,惊惶地看向王义宗。
  王义宗的目光重新投在王秀婷身上,仿若没看到王秀婷眼中的惊惶,眼中没有一丝温情:“明日去家庙替你母亲祈福吧!”
  “不,我不去家庙,我不去不去……”王秀婷从来没想过会被王义宗送去家庙,惊惶无措地摇着头,尔后双臂对着桌子一扫,又是一阵“哗啦”声,桌上残存的茶壶杯盏全部应声落地而碎。
  王秀婷嘴里喃喃着什么,身子缓缓软倒在地。
  虽然王秀婷从来未曾被关进过家庙,可是对王秀婷而言,那里是比慈恩庵更令她恐怖的地方。
  因为她的娘亲就是进了家庙以后,才得了恶疾,最终不治身亡,所以她不能去家庙。
  王秀婷双手并用爬向王义宗,试图抱住王义宗的大腿,王义宗却一闪身离开她,继续冷冷盯着他,丝毫不为所动。
  王秀婷抱了个空,茫然抬头四顾,却见王义宗离她远远地站着,冷冷地看着他,心里不由更加慌乱,也不再往王义宗那边爬,放声大哭起来:“爹爹,别送我去家庙,我再也不闹了,求爹爹不要送我去家庙。爹爹,我听话,我真的都听爹爹的,只求爹爹别送我去家庙……”
  王秀婷语无伦次地哭求着,最后改坐为跪,边求边“咚咚”地对着王义宗叩起头来。
  看着这样子的王秀婷,王义宗脸上闪过一丝不忍,不过很快就被隐了去,只对袁嬷嬷几人喝道:“还不快把你们小姐扶起来?!”
  见王义宗如此吩咐,王秀婷的眸底闪过一丝得色,这次更是乖乖地任由袁嬷嬷和春花将她扶起来在榻上坐下,由着夏荷打了水进来给她收拾。
  本以为王义宗已经被她打动,再不会送她去家庙,却未料王义宗甩袖离开的时候却丢下了一句:“明日卯正我亲自送你去家庙!去了家庙好生替你娘祈福。”
  眼看着王义宗就要离开锦绣阁,王秀婷张嘴意欲再闹,却被王义宗冷冷的一句话给噎得差点憋过气去。
  一切全看你自己!
  也就是说,能否从家庙出来,得看她的表现?
  若她继续闹下去,是不是要将她关在家庙一辈子?
  王秀婷的后背涌起森森寒意,不由打了个寒战,紧闭上嘴总算消停了下来。
  总归有了自由,才能慢慢打算,徐徐图之。


第254章 大吉
  第二日并非休沐,故而卯时初刻王义宗就起了身,匆匆用过早膳,就往锦绣阁去。
  到达锦绣阁的时候,袁嬷嬷已经将王秀婷要带去家庙的东西全部收拾停当。
  王秀婷脸色苍白,眼下青影浓重,见到王义宗第一反应就是扑倒在他面前再次苦苦哀求:“请爹爹饶了女儿,女儿知道错了,再不敢对母亲无礼。”
  王义宗这次是铁了心要好生惩治王秀婷,自不会被她打动,板着脸冷冷地看着抱着他的腿哭得涕泪纵横的王秀婷:“婷姐儿若还想好好的,那就自个儿起来,赶紧地收拾干净往家庙去,别误了为父去衙门的时辰。”
  王秀婷正哭得兴起,生生被王义宗冰冷无波的声音给噎住了,片刻之后才被袁嬷嬷从地上拉起来,在迎春和夏荷的伺候下净了面。
  王义宗亲自将王秀婷送去家庙,且一个丫环婆子都不让带,虽然没人敢再私下议论主子们长短,这个消息还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长宁伯府。
  前几日那两个多嘴多舌婆子的下场,虽起了杀鸡儆猴作用,要彻底杜绝消息的传播可就不是一日两次一件事两件事就能实现的。
  别人不知道,王秀英却明白,这个消息会传播得如此迅速,与老夫人的推动不无关系。
  至于老夫人的目的是什么,一时间也没能看个分明,不过没了王秀婷的闹腾,府里的气氛要好多了。
  转眼就到了六月二十一,纳吉结果出来了,自然是大吉大利。
  让人惊奇的是,纳吉这三日里,宁国公府喜事连连。
  先是经年卧床的宁国公老夫人,居然能够坐起来自个儿用膳了。
  众所周知,宁国公老夫人已经多年卧床不起,别说自个儿用膳,平日里能在床上坐坐就已经很不错了。
  没想到宁国公府上长宁伯府问名的第二日,宁国公老夫人不但能靠着被子在床上坐半个时辰,还能自个儿进食,着实是可喜可贺!
  宁国公府一向低调,不过老公爷却很得圣上信任,以往隔三差五被宣进宫去与圣上论兵法谈边疆防务。
  一场大病令老公爷淡出世人视线,已经许久没有进宫,前几日又见他出现在圣上的御书房,与圣上讨论边疆防务的时候,那声音依旧中气十足,甚至比以往更加亮若洪钟,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
  紧接着还有更大的喜讯,令人不得不感叹王秀英与方何以这门亲事谈得正是时候。
  宁国公府的世子夫人袁雨霏在问名的第三日被诊出喜脉。
  袁雨霏五月初进门,不过才短短一个半月,就被诊出有了喜脉,说起来不正是最让人羡慕的进门喜嘛。
  每一个消息都让此次纳吉喜上加喜,吉上加吉,此婚姻实乃天成。
  “娘的英姐儿果然最有福气!”沈氏得到消息,不由喜极而泣,拉着王秀英的手不住感叹。
  细想这些年,无形之中王秀英替她挡了不少灾祸,沈氏心里对当年将年幼的王秀英独自丢在府里,更多了几份歉疚。
  “女儿的福气都是娘给的呀,娘才是真正有福气的人!”王秀英小脸微红,晶亮的大眼睛看着沈氏。
  “可不是嘛,如今夫人也算是苦尽甘来,这世上有儿有女的人多的是,可这有儿有女又独得夫君宠爱的可就不多了。”薛嬷嬷的脸笑成了一朵盛开的菊花。
  当年袁氏将她送到沈氏身边,让她相帮着沈氏,说真的那个时候薛嬷嬷的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太乐意的,如今却安之若素。
  这些年她也看明白了,沈氏之所以能够从妾室成平妻又从平妻到正妻且在这个府里站稳脚跟独霸二房后院,并非沈氏有多能干。
  恰恰相反,若没有沈府在身后顶着,身边还有个能干机灵的女儿时不时提点着,别说独霸后院,能否安稳生下王子珏还是个大问号呢!
  所以说沈氏是个真正有福气的人,因为她不但有一对疼爱她的伯父伯娘,还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儿。
  “薛嬷嬷说得对,娘也算是先苦后甜,女儿愿娘和爹爹相亲相爱白头偕老。”王秀英笑眯眯地看着沈氏,俏皮地对着沈氏拱了拱手。
  “你这孩子!”沈氏嘴里嗔道,眸中笑意直达眼底,快三十的人了,看着依然如二九少女。
  纳吉出了上佳的结果,老宁国公怀揣两个人的庚帖,亲自出马找到钦天监,请监正大人亲自卜上一卦。
  监正大人经过一番卜卦,最终给出了八个字:“凤凰于飞妙偶天成”,再次证明了两人的姻缘乃天作之合。
  既得了如此上佳之卦,很快宁国公夫人就谴了媒婆再次上门来商定过小定的日期。
  考虑到七月一日京城女学将开学,此后王秀英与府中姐妹就将入女学就读,京城女学的休沐时间已定,乃每月初一、十五休沐,因此双方商定六月二十八这日放小定。
  媒婆代表宁国公府过府来定下放小定的日子,老夫人就拉着王秀英的手又絮絮地与她聊了许多,不管老夫人说得是对是错,王秀英只耐心地听着,时不时点个头。
  本以为能够安安定定地在府里等到六月二十八这日的到来,没想到宁国公府与长宁伯府刚刚商定了放小定的日子,宣平伯府那边就送来了贴子,请府中姐儿们在二十四那日去宣平伯府纳凉赏荷。
  “赏荷纳凉?还真是好明堂!可打听到都请了哪些人家?”老夫人意味不明地看着面前的贴子问许嬷嬷。
  许嬷嬷原本是宣平伯府的家生子,老夫人的陪嫁丫环,因此打听些宣平伯府的事情压根不是难事,更何况彭氏做事如此大张旗鼓。
  “京里世家和正三品以上的官家适龄嫡出小姐都在邀请之列。”许嬷嬷的表情实在有些精彩。
  “没想到大哥大嫂就由着彭氏如此折腾,也不怕折了宣平伯府的颜面!”老夫人脸色微沉,将桌子拍的“啪啪”响。
  “既如此,为何还要请我们几个?”跟着王秀英一起留在明心堂的王秀珊,不由好奇地问道。
  老夫人抬眸看了眼王秀珊,尔后将目光转向王秀英,显然她想让王秀英来解答这个问题。
  王秀英不由有些发窘,想想当初彭氏对老夫人说的话,彭氏暗指的那个由庶转嫡的可不正是自个儿。
  彭氏的心态如何,王秀英还真不敢多加评论。


第255章 赏荷
  老夫人倒也不逼着向王秀英要答案,不过看着王秀英骨碌转着的眼珠,知道她是个肯想也通透的孩子,就算不能想得很周全,心里必定还是有些分寸的。
  让人请来了伯夫人张氏,二十四那日将由张氏带着府里的姐儿们一起去宣平伯府赴会。
  二十四那日,府里未嫁的五个姐儿除了关进家庙的王秀婷,穿戴整齐早早就到了明心堂。
  看着一个个如花似玉的孙女,老夫人脸上的笑容深了许多,只是在提到王秀婷的时候,脸上的笑容就淡了,带上了几份严厉:“你们都记住了,若宣平伯夫人问起婷姐儿,你们自需告诉她,前几日婷姐儿夜里梦见她娘,要为她娘祈福清修三月。”
  “孙女儿记住了,祖母放心。”王秀珊代表几个妹妹向老夫人保证道。
  得了王秀珊的保证,老夫人将目光转向张氏。
  张氏温婉一笑:“娘放心,婷姐儿孝心感天,宣平伯夫人定然感同身受。”
  长宁伯府一行人到达宣平伯府的时候,与往常一般无二,时辰掐得恰到好处。
  定平伯府人丁单薄,彭氏只育有一女即陈惠,一子即陈平轩,另外尚有庶子庶女各一,只不过这庶子庶女年龄尚小,庶子还是个奶娃娃,庶女也不过刚刚四岁,尚不能替彭氏待客。
  为了今日的赏荷会,彭氏特地让出嫁多年的陈惠回来做个帮手。
  陈惠出嫁多年,已经育有二子。
  今日彭氏请来的都是些十来岁的少女,与陈惠之间早就没有了什么共同的语言。
  好在京城世家和官员之间各有各的交际圈,少女们跟着各自的长辈与彭氏见过礼后,就被陈惠带去荷花湖边。
  少女们找到各自的朋友,或在树荫下或在小凉亭里,三三两两各自为阵,并没几人真正赏看那满湖的荷花,赏荷不过只是个由头。
  “惠姐姐,看你这满身的汗,快歇会,喝杯凉茶。”陈惠好不容易得了个空来到王秀英几人在的树荫下,王秀珊连忙端过杯凉茶递给她。
  “谢谢珊姐儿!”陈惠一口将凉茶灌进肚子,显然是热狠了也渴狠了。
  见陈惠还欲再喝,王秀英连忙劝止:“惠姐姐可别再喝了,稍坐会儿再喝,小心伤了肚子。”
  “好,听英姐儿的,先不喝了。”陈惠笑着放下已经端起来的茶杯。
  想起王秀英已经定下来的亲事,心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