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宫心 >

第273章

宫心-第273章

小说: 宫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为了安全起见,两人在屋子里用膳更为妥当,而这一路走来他们也是这么做的,可如今已经到了玉国都城,能打探到的消息也比之前多了不少,所以他们才在大堂用膳。

    虽然不缺银子,可两个人吃饭也不需要点太多,很快就点好了菜。

    在等上菜的过程中,邻桌几个人的谈话声吸引了云瑶和顾清铭的注意——

    “唉,你们听说了吗,北狄人贼心不死,又对咱们开战了。”其中一个男子压低了声音说着,“每年秋冬之际都这样,妄图抢走咱们中原的粮食。”

    “谁让朝廷把北境军调走了呢?这不是给北狄人可乘之机么?这下子咱们玉国的老百姓又要遭殃了。”另一个人开口说着。

    “我听说宜国的宜王殿下起兵造反,朝廷逼不得已才调走北境军的。”

    “什么造反?听说是起兵勤王!当今太后把持朝政,外戚专权,宜王殿下迫不得已才反的。再说了,宜王殿下是自己人,北狄人是外人,这太后娘娘为了打自己人,任凭外人欺负咱玉国百姓,也不应该啊……”

 第051章 妄议国事

    云瑶和顾清铭对视一眼,没有说什么,认真的听着隔壁桌子上的人谈话。

    “李兄,你这话说的就不对了,照我说这事儿还得怪宜王殿下,要不是他突然起兵,太后娘娘也不会调走边境的守军,让北狄有可乘之机了。”

    “宜王起兵是名正言顺,你怎么能这么说呢?”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声音不算大,在客栈大堂这熙熙攘攘的说话声中,也不显得突兀,如果不是云瑶和顾清铭正好坐的近,根本主意不到他们。

    云瑶稍稍侧过头去,看着隔壁桌子,坐着六个秀才模样的人,看起来便是儒生打扮,衣服虽然干净整洁却并不算新,倒显得有些陈旧。

    只微微思忖,云瑶便知道这些人大抵是纯粹的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不能行军打仗,也不懂军事策略,然而也没能有那个机会入朝为官,对朝中局势更是有些混乱,只能凭着自己的臆测来判断事情的真相。

    “听起来,这些人对宜王殿下的行为也是毁誉参半。”云瑶低声对顾清铭说道。

    “并非所有人都能理解,更何况玉国离京城最为遥远,秦太后的所作所为对他们的影响最小,自然也不指望他们跟着一起匡扶沈氏皇族江山,只要他们不添乱就行。”顾清铭想了想,说着。

    云瑶正欲说什么,这时候小二把饭菜端上来了,道了声“请慢用”,便又端着托盘离开,去招待别桌客人了。

    隔壁那六个读书人也没有再说什么,一时间被大厅里其他人说话的声音掩盖,仿佛刚才什么都不曾生。

    两人一边用膳,一边压低了声音,商量着下一步的行动。

    “不管怎么样,要想办法先见到玉王殿下或者玉王妃才行。”顾清铭眉头深锁,“北境战事等不了了,吴老将军的旧部即便是再慢,这几日也该到了玉国边境,需要玉王殿下亲自颁的通关文牒才行。”

    “不错,如今已经是十月了,北方苦寒,而我大宁的将士们习惯了南方的生活,对北狄凄寒之地的气候并不能完全适应。若是不能在大雪封城到来之前将北狄人赶出关外,对我军来说十分不利。”云瑶也附和地点点头,说着。

    然而她却没有注意到,当她在说这些话的时候,顾清铭的眼神一直看着她,见她将自己心中所想全数道出,不由得感叹眼前之人的聪慧。

    “没想到阿瑶还对用兵之道有所了解。”顾清铭说道,“若是秦太后也能想到这一点,她就不会在这个时候抽调北境军了。”

    “用兵之道么,我是不懂的,但是对大宁和北狄的地形气候这些,我还是略知一二。”云瑶轻笑,“你若是让我出奇谋行军打仗,我是做不到的。”

    云瑶知道自己心智过人,也曾经不止一人说她聪明绝顶,可是她却还没有狂妄到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然而,行军打仗她是不会,不过若她是秦太后,必定不会让大宁陷入这样的境地。

    如今整个大宁皇朝可用的将领十分有限,除了驻守南方边境,防止南夷入侵的平南将军之外,便只有奉命镇守北方的靖边将军。中央王朝里,自从顾清铭被沈泽贬为庶民回济州老家之后,便只有秦元凯一家独大。

    可即便是如此,秦太后也完全没有重新启用顾清铭的意思,防的就是顾清铭手中兵权太过而威胁到秦元凯的地位。

    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将国家兴亡至于不顾,就凭这一点,秦太后也是一个失败的上位者。

    “对于眼前的困局,阿瑶可有什么想法?”顾清铭放下筷子,扭头看着云瑶,问着。

    其实他自己心中也有主意,只是跟云瑶相处的时间越长,他便越是尊重云瑶的意见和看法,因为在他心里,这个聪明过人的女子,说不定有更好的办法。

    云瑶闻言,摇摇头,思忖片刻之后才说道:“没有什么好办法,若真是无解,也只能由你进宫私底下见玉王一面了。”

    “你说的倒是与我想的不谋而合,不过这是万般无奈的下下策,若是有别的选择,倒是不必这么麻烦。”顾清铭感叹的说着。

    凭他的武功,进出皇宫自然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是这样做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为他们完全不知道玉王或者玉王妃现在是什么想法,贸然进宫,只怕是自投罗网。

    就在两人刚刚陷入沉默的时候,一个陌生女子的声音在桌边响起,温柔却不失锋利:

    “二位看起来不像是玉国中人,在这大庭广众之下妄议国事,可不是什么聪明之举。”

    听了这话,云瑶心中一紧,蓦然抬头,看着站在桌边的女子,约莫二十七八岁左右的年纪,一身素雅的长裙显得她气质出尘,让人一看便心生好感。

    云瑶回忆了一下她和顾清铭刚进入客栈时的情形,这个女子应该是坐在大堂东南角最里面的桌子,跟她一起的还有一男一女,看起来像是侍卫和婢女。而东南角那张桌子,距离云瑶他们所在的地方,中间隔了四张桌子的距离。

    她敢肯定,自己和顾清铭谈话的声音绝对不大,就连隔壁桌那六个读书人也听不见,可这个气质出尘的素衣女子又是怎么听见的?而且还过来跟他们搭讪?

    就在云瑶暗自打量这素衣女子的时候,这位女子也在看着云瑶。她当然看的出来,眼前的小丫头不过是十**岁的年纪,风华正茂,而身边的男子看起来温文儒雅,却深不可测,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人。

    顾清铭眼中异光闪过,表面上看起来神色如常,可实际上已经开始戒备起来,因为他能感觉到,眼前这女子武功不弱,比先前在景国遇到的苏蝶衣,不知道高了多少个档次。最重要的是,她坐的那么远,都能听到他和云瑶的谈话,而且悄声无息地走到桌边他也没能提早察觉,说明她的内功更是了得。

    “多谢姐姐提醒,我们不过是随便乱说几句罢了,若是扰了姐姐清静,还请恕罪。”云瑶站起来,对着素衣女子微微福身,然后说着。

    “倒是没有扰了我清静,只是你们既然要隐瞒行踪,就不该在客栈里说这些话。”素衣女子说着,然后从袖中掏出一块令牌,放在桌上,再次开口,“两位拿着这令牌,去南街容府,或许对所图之事有所助益。”

    说完这话之后,素衣女子便转身离开,就在转身的瞬间,一抹流苏从云瑶的眼底闪过,让她豁然开朗。

    眼看着素衣女子带着侍卫和婢女离开,云瑶才重新坐下,手中拿着令牌把玩着,神色严肃,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我们的行踪可能暴露了。”顾清铭开口说道,“皓国和景国接连出事,孟逸杰如今带兵出征,秦太后不可能想不到这其中出了什么事。”

    “不,刚刚那位女子,并非秦太后的人。”云瑶轻轻摇头,“或许,我知道她是谁。”

    “怎么说?”顾清铭不解地问着。

    他对云瑶进宫前的事情虽然了解不多,但是进宫后的事情却是了如指掌,可在他的记忆中,云瑶从来没有提及过有这样一位女子存在。

    “我们先回房,晚上去一趟她说的容府,或许所有的谜底就都解开了。”云瑶说道,“没准,我们一直烦恼的事情,也能顺利完成。”

    顾清铭虽然不解其意,可对于云瑶说的话,他还是十分信任的。于是他点点头,拉着云瑶回到房间,两人说了会儿话,听着云瑶将那素衣女子的来历告诉他,然后才去休息。

    毕竟晚上他们还有去容府,所以只能先养精蓄锐。

    入夜,客栈大堂的人也都纷纷离开,各自回房休息了,周围很快沉寂下来,就连白日里喧哗的街道,也多了一些萧索之感。

    到底是北方的深秋,夜里已经很冷了,顾清铭拿了厚披风裹在身上,将云瑶搂在怀里,从窗口跃下,几个纵身,便消失在客栈中,朝着南街的容府而去。

    容府并不难找,作为南街上最大的一座宅子,那气派的门牌匾镀着金漆,在暗夜中看起来格外明亮。

    几乎是没有任何困难,两人就从院墙边进了容府,刚刚落地站稳,还没来得及做什么,便听到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

    “我所料果然没错,你们来了。”

    顾清铭身形一顿,豁然转身,看着素衣女子,说道:“阁下武功不俗,在下佩服。”

    当然,能这么快察觉到有人闯入府中,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他们,这份武功自然不俗,即便是顾清铭这样的高手,也不得不佩服。

    “顾将军客气了,雕虫小技,在顾将军面前卖弄,让将军见笑了。”素衣女子一开口便道出了顾清铭的来历,“两位既然来了,必定是对我的话感兴趣,不妨入内详谈。”

    “看来宁姐姐早就认出我们的身份了,早知如此,我们何必如此战战兢兢。”云瑶也不甘示弱,直接说出这素衣女子的姓氏,表明自己早已经洞悉了她的身份。

    不过两句话,各占上风,倒也能平分秋色。

    被云瑶称为宁姐姐的女子,听了云瑶的话,挑了挑眉,笑着将两人请进了花厅。

 第052章 迷雾丛生

    晚上并不是一个合适的拜访别人的时间,可素衣女子显然并不在意这些,她也知道,对云瑶和顾清铭来说,晚上比白天要更加安全。

    三人在花厅里坐下,素衣女子吩咐婢女上了茶,然后才看着云瑶,问道:“云姑娘怎么知道我姓宁?”

    云瑶闻言,目光从素衣女子的腰间扫过,落在白日里看到的那一抹流苏上,笑道:“机缘巧合罢了,若不是看到姐姐腰间的相思结,还有这容府二字,我也不会猜到姐姐的身份。”

    “云姑娘果然如同传言中的那般聪明。”素衣女子将相思结从腰间取下,看了看,眼神中闪过一抹别样的神色。

    一模一样的相思结,云瑶曾经在宁宫里看到过,在宣阳侯容彦的身上。

    正如云瑶所言,不过是机缘巧合罢了。如果不是容雅教她编这样的相思结,也不会跟她讲这相思结的故事,更不会告诉她,容彦身上也有一个。

    那个时候,云瑶便知道容彦是个有故事的人,再加上容彦和秦臻儿之间那看似相敬如宾,实则冷若冰霜的关系,她便猜到容彦身上的相思结,跟女子有关。

    偶然间,一次宫宴上,云瑶的目光不经意从容彦腰间的相思结上扫过,上面用浅碧色的丝线绣着一个“宁”字,所以她猜测这个“宁”字,不是那个女子的姓,便是那个女子的名。

    然而不管是姓还是名,云瑶称之为宁姐姐都没有什么不妥。于是,方才的一句话,是试探,却也是笃定。

    其实,让云瑶能确定眼前素衣女子身份的,除了相思结之外,还有这所谓的容府。而宣阳侯容彦,正是姓容,由此可见两人之间的关系。

    这些消息,白日里在客栈,云瑶和顾清铭回房间之后,她便已经全部告诉顾清铭了,所以现在她和素衣女子之间的对话虽然隐晦,可顾清铭也并非听不懂。

    “宁姐姐过誉了,不知宁姐姐让我们来此,所为何事?”云瑶谦逊地应着,然后问道。

    “你们不是想见玉王么?”素衣女子笑道,“若是不让你们来这里,你们是不是要去私闯禁宫了?”

    说完这话,素衣女子便走到内堂,从里面扶着一个男子出来。

    这位男子一袭青色长衫,看起来十分儒雅,只是外面披着厚厚的披风,将自己裹的严严实实。与沈澈有那么三分相似的脸上,带着一丝不正常的苍白。

    只一眼,云瑶便已经明白了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