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金闺记 >

第158章

金闺记-第158章

小说: 金闺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宁王府的,本来是王琳芝的奶娘余氏,见对方这样也就没再往下问。
  和亲是大事,赵柔又是个混不吝,万一记恨着以前王琳芝在昌盛帝面前揭发她的事,用下作手段害人,然后赖在自家头上,她这个做奶娘的担不起,唯回去将情况汇报给了主子。
  王琳芝得知宁王府内防范的这么严,心中的怀疑越盛,可她又不想见到赵柔,毕竟两人以前割袍断义过,她肯让奶娘过去送赵柔一份东西,还被赵荣特意让身边的嬷嬷挖苦了一通,也算全了亲戚间的情分了。
  王林只将小六儿的娘喊了过来,交代她道:“你过去盯着宁王府那边,看看有没有什么异常的情况。”
  此时已经腊月十一,还有几天的时间,赵柔就会离开大周,如果真想做什么,肯定会在最近有所行动。
  小六儿的娘答应着去了。
  由于宁王和宁王妃都是很仁厚,在宗室中的名声很好,所以京城里大部分勋贵之家都派了人来宁王府给赵柔添妆。
  小六的娘守了两三天也没发现什么异常,唯有二皇子妃在宁王府呆的时间要比其他人长一些,大约是整整一上午,而且还被宁王妃留了饭。
  她想了想,还是将这件事告诉了王琳芝。
  二皇子妃是章相的嫡长女,章家书本网,二皇子妃一向又自视甚高,和赵柔素无来往,会在宁王府呆那么久,倒是真的挺让人意外。
  而且二皇子前段时间还挺不安份的,让太子狠狠地栽了个跟头。
  王琳芝还没有想明白是怎么回事,京中又出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皇上将郑王和宁王全给了双亲王的俸禄,而清阳公主却遭到了皇上的训斥。
  事情的起因,是一封弹劾的折子,说清阳公主钓名沽誉,宁愿家里不留一丁点银子,却将所有财产,包括皇上赏给清阳公主府的财产,全部捐给了善堂,这种作派是故意求好听的名声,不顾皇室的脸面。
  刚好是王琳芝陪着清阳公主一起进宫的,当时就认错了,“皇上舅舅训得非常对,若不是那两万两银子撑着,阿娘办的那个善堂早就经营不下去了,还是请皇上派个能干的人管理这些人吧。臣女那府上,如今除了赏赐,已经没有其他的财产了。”
  那御史犹是抓住不放,“若不是清阳公主拿钱买名声,滋长了这些人的惰性,只怕他们早已经找到别的营生了。”
  王琳芝淡淡地看他一眼,“那里面全是老弱病残,有些甚至缺胳膊少腿行动不便,有手有脚年轻的,早让他们自食其力了,他们叫什么名字,现在在哪做事,全部登记在册。”
  她似乎准备好一般,直接将帐册呈给了昌盛帝。
  当昌盛帝看到每年居然要花上好几万两银子的时候,更吃惊了,“普通的庶民,一月之花销也就二两银子,你们怎么花了这么多?”
  王琳芝:“这善堂是从我十二岁的时候开始办的,到如今已经整整六年,这六年中间,头一年京城发生了雪崩,第二年黄河发生了水涝,流民四处逃荒,有不少人来了京城。第三年,河东发生了蝗灾……御史大人这么闲,紧抓着我们府上不放,何不问问陛下赈灾的银子都去了何处?”
  她说完,又很光棍地向昌盛帝道:“阿娘做这些事的时候,臣女便料到她会被有心之人故意曲解为钓名沽誉之辈,可阿娘一心向佛,佛祖曾割肉饲鹰,阿娘不过是被人误解罢了,无论别人说什么,只要自己无愧于心,又何惧别人说?”
  公主府是当然是有不少金砖的,用在那些老弱病残身上她也不会不舍得,其实就是御史说什么,她都不放在心上,可昌盛帝的这种态度太让人失望了。
  她本就是抱着帐本而来,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她自然也看出昌盛帝对这些帐本将信将疑,但她并不怕,这帐每隔三个月她自己都会亲自去查一次,没有任何问题。
  王琳芝巴不得昌盛帝去查。


正文 308 长公主
  昌盛帝果然如王琳芝所料,开始派人核查起善堂的情况来,却发现里面多是些垂暮之年的老人,要么是还没有生存能力的孩子,人数多的超乎他的想象。
  清阳公主不仅请了个落地的秀才教他们识一些简单字,而且还根本各自的特点,学一技之长,以便以后谋生。
  王家买了好几处荒地,让那些壮年的人自行开垦,谁垦出来就是谁的,所以这些人都很积极。
  建立了三个庄子。
  另外还有一件让他很震怒的事,发生地动那一年,他失踪了之后,户部和太子不约而同地掩饰太平,将那些地动受灾的人,全部隐瞒了下来,他们这么一隐瞒,家里失去壮年劳力的人可就惨了,只能沦为乞丐,若不是善堂供他们吃喝,分派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给他们做,这些人只能在冬天活活被饿死冻死。
  当然,还有蜀地战乱时逃过来的人!
  蜀地的战乱平定之后,昌盛帝也曾拨了两百万两银子,交给毛定忠重新建设蜀地,没想到相当大的一部分人仍是逃到了外地,光清阳公主的善堂就有上万人。很多人甚至当着御史跪下来,称毛家杀人不眨眼,许多妙龄的小娘子因战事后来委身毛卫周,结果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父母亲人早将人卖给毛家换了银子,又惧于毛家的势力,根本不敢开口。
  “那他们现在又怎么敢开口了?”若不是毛定忠,蜀地的战乱根本不可能这么快平定。
  “有一群身残的人,说是蜀兵的旧部,声称就是毛定忠和反贼勾结,说那反贼实际上是毛定忠的部下,他为了立功,才让这些人佯装造反,然后再由他去平定。”
  当然,这个御史并非那种普通的言官,而是御史中丞康岳,此人如今不过而立之年,但特别得昌盛帝的信任,一般重大的事情都交给他去查证。
  而现在居然查出这样一个让人心惊肉跳的结果。
  昌盛帝现在哪能继续清阳公主有没有钓名沽誉,直接让康岳去蜀地查证这件事。
  而康岳则直接提醒昌盛帝,“清阳公主真乃女中豪杰,虽然一心向佛,但心中仍替陛下留了一个忧国忧民的位置。”
  言外之意,须得奖赏清阳公主。
  昌盛帝心中虽然不乐意,但心中也明白,若不是清阳公主这善堂,大周不知道要多添多少无无辜的亡魂。
  索性将清阳公主封了清阳长公主。
  不过是多了四百石的俸禄罢了。
  王琳芝直接找到了礼部,要求他们重修清阳长公主府。
  该是她的,不给她就自己去挣,她可不像她的阿娘,三进的宅子加上两个偏院,就故意装着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不说。凤香公主府还是七间七进的宅子呢!
  礼部倒没敢推脱,直接应承了,答应她开了年之后动工。
  因为现在到处大雪覆盖,到处都结了冰,根本没有办法开工。
  现任礼部尚书姓洪名涛,在礼部呆了近二十年了,好容易熬到今天的位置,做任何事都非常讲究原则。
  他可不像他的上一任,傻乎乎的,皇上让拿公主成亲的礼单,他便傻乎乎的任由下面的人给了皇子和皇后的去参考。
  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最多不过得一句刻板的评价罢了,可总不能就此断言他做事不够认真。
  他在礼部呆了这么多年,比谁都明白,别人的规矩都能错,可礼部的规矩若是错了,那就没有了立脚之地,王琳芝现在的要求合情合理,他自然就照办。
  肯定不会像工部那位程尚书一样,背地听了别人的暗示,就去无缘无故地找宗亲的麻烦,而且找的还是超级难缠的琅琊郡主,结果三两合回,他那夫人出手,不仅被王琳芝嘲笑了,而且还被皇后给申饬了,而他自己没多久就“殿前失仪”被辙了职。
  照昌盛帝的理论,琅琊郡主是他亲封的,别人对她这个郡主不敬,其实就是对他本人不敬。
  别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康岳心中却很清楚,昌盛帝是嫌弃程大人夫妇段数太低,给他丢脸了。
  如今,他这个礼部尚书见到王琳芝的时候,就客气的多了。
  人人都说王琳芝失宠了,还说顾钺的身份配不上琅琊郡主,可话又说回来,顾钺如今也不过十六岁罢了,他的父亲如今已经是正四品,他再升职,那他父亲便只能下来。
  而顾焱那位置,不知道有多少有想谋取,他在那里一天,就能为儿子积累更多的人脉,虽然文武殊途,可朝中若没有人,再能干的武将最后的命运也只能是“飞鸟尽,良弓藏”,倒不如趁势将爵位给大房,让家族先壮大起来。
  大周人的宗族观念是非常强的,有时候宗族的力量甚至比律法还大,顾家如今这么多男丁,若肯好好扶持,将来总能有那么几个成才的。
  顾焱能中进士,说明顾家人还是有读书的天份。
  王琳芝能选中顾钺,足可以让清阳公主府再屹立十年,谁能知晓十年之后将又是一副什么样的光景?
  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康岳很客气地送走了王琳芝,交待下面的人,“到时候千万别拖拉,等到琅琊郡主成亲之后,就开始翻修长公主府罢。”
  “那陛下会不会不高兴?”
  “会。”
  “那……”
  康岳拈须,“不高兴也要做,文人最重要的是骨气。”
  下面的人低声应是,心中却想着,“尚书这是不敢得罪那位琅琊郡主!”
  “下官本以为那陈国公世子会找来说这件事呢。”那属下嘀咕了一句。
  康岳如今年纪有点大了,听力时好时不好,偏这回听清了,“陈国公世子来了,效果自然要差一些。”
  好男不跟女斗,他堂堂尚书,爱惜名声呢。
  若是其他人来,他自然也会使用“拖”字诀,讨好皇上,可这位琅琊郡主面前,不知为什么,他心里居然会有忌惮。
  这郡主泼辣得紧,连公主和皇子说动手就动手了,何况是他这种年纪一大把的老头子,。万一被她抓住什么小辫子,直接动起手来,可不就晚节不保了?


正文 309 担心
  转眼到了腊月十五,京城里的积雪开始越堆越厚。
  宁王妃天天看着灰黄的天空发愁,明明之前都商量好了,让赵柔在京城过完年再离开,可她这女儿却不知想到了哪里,硬是将时间改到了年前。
  如今雪下得这么厚,路都堵了,万一路上出了问题可怎么办?
  宁王妃便吩咐身边心腹婆子,“公主那边是不是有什么别的事瞒着本王妃,你悄悄地过去看看。”
  那心腹婆子陪着笑脸应了。
  却没有直接去赵柔那边,而是悄悄地将自己的女儿叫了过来,“你买些零嘴,哄一哄那边的小蹄子,看看最近有没有什么异常。”
  她这闺女如今十岁左右的年纪,人很机灵,马上照做了。
  很快回来悄悄地告诉她娘,“程侧妃这几天吃住都和公主一起。”
  这可是一件很奇怪的事,程侧妃是七皇子妃,前几天整个勋贵圈子都还在传,说七皇子妃又病了,七皇子侧妃程氏开始掌管七皇子府。眼看着腊月中旬,到处都开始送年节礼了,七皇子这位掌家的侧妃反倒留在他们宁王府了呢?
  那婆子想不通这事,便也不再去想,而是很快地将事情告诉了宁王妃。
  宁王妃不由涌起一阵不喜,难怪女儿前几天还在同她商量要怎么过年,过了几天直接告诉她说要年前去吐蕃了。
  这一去,此生怕是再也难以见到了。
  “这个贱蹄子,插手七皇子府上的事也罢了,还管到了我们这边来了!”宁王妃一脸不满,命人将赵柔身边的嬷嬷请到了自己这边,“公主生性直爽,难免被有心之人利用,所以本王妃才让你们看着她,你们倒好,和外人一起欺瞒起本王妃来了!”
  虽然人人都道宁王妃是菩萨心肠,但宁王府的老人却都知道,宁王妃翻起脸来一样六亲不认。
  那嬷嬷一下子便跪了下去,“不是老奴欺瞒主上,而是公主特意交待了,谁要主动来告密,就拨了她的舌头。”其实,后面还有一句,“将她的儿女全部给本公主挑中,带往吐蕃去。”
  可她心里明白,若是将这句也学了,宁王妃肯定会在心里责怪她。
  宁王妃气得浑身发抖,“那提前去吐蕃的主意,也是程侧妃出的了,她到底想做什么?”
  那嬷嬷并不敢有半点隐瞒,将知道的全说了出来,“程侧妃那天来给公主添妆,告诉公主,说她得罪了凤香公主,要在她这里避上几天,她们后来说的话,全背着老奴,老奴也不知道了。”
  宁王妃摆手让她去了。
  女儿马上就要远嫁异邦,她自然是不想在这个时候为难她,但程氏是什么东西?也敢打她女儿的主意?
  她在赵柔那里避了几天难,赵柔就要提前远嫁,连她这个做母亲的都不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