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激情电子书 > 帝王秘事 >

第8章

帝王秘事-第8章

小说: 帝王秘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殉制在中国出现,并非以奴隶和战争俘虏为对象,而是以妻妾为开端的。这种说法很有意思,从考古发现来看,情况也确实如此。如在一度被认为是成吉思汗陵所在地的内蒙古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在这个旗的纳林塔镇朱开沟村曾发现了一个面积巨大的古人类文化遗址。   

  1974年至1984年十年间,内蒙古文物考古队在这个村进行全面考古发掘。其中发掘出的一座成年男女合葬墓引起考古专家的注意,墓内女人是屈肢侧身,脸朝男人。专家认为,这个女人是殉葬者,可能就是这个男人的生前配偶。   

  考古还发现,在年代大约公元前4040…前2240年大汶口文化时期,早期的墓葬有多人合葬,多人二次合葬,多为同性合葬,早期偏晚则已出现男女合葬墓。中期以后的墓地也发现男女合葬。经性别鉴定,这些男女合葬墓均为男左女右,一次入葬,其中一座中的男子还与一幼女合葬。考古界学者认为,这应该是一种非正常死亡,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同时死亡的,猜测是家长奴隶制下杀妾殉葬的遗迹。   

  后来的帝王殉葬者,绝大多数是被幸过的后宫女人,应该是古代早期这种妻妾殉葬习俗的遗留和继续。   

  人殉兴盛于殷商衰于西汉   

  中国古代人殉现象在殷商时代最为突出,证据之一是目前的考古发现。这一时期发掘出的王冢贵族墓(殷墟墓葬),几乎座座都有数量不等的殉人。人殉数量少的几十,多的上千。概因当时用奴隶殉葬已成为一种葬制。上面提到的秦公大墓,也处于奴隶社会这样的时期。在进入周后,人殉现象才开始减弱。   

  秦朝灭亡后,到了汉朝,殉葬之风衰败了。分析认为,秦王的残暴遭天下人共怨,加上当时长期战争造成的人口剧减,从民间走出来的布衣皇帝刘邦意识到了人心和人力的重要,所以不再实行人殉,同时鼓励妇女多生育。但这一说法专家并不都是赞成的,刘邦死后是否有人殉也待考证。   

  刘邦之后禁止人殉,但不等于当时没有殉葬现象,实际上也没有绝迹。   

  汉武帝刘彻在位时,从有人上书提出废除人殉制,可以看出当时人殉现象的广泛存在。时儒生董仲舒上书,称〃盐铁皆归于民;去奴婢,除专杀之威。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然后可善治也〃。   

  〃去奴婢,除专杀之威〃,就是建议朝廷打击当时的人殉现象,这一建议得到了刘彻的重视,并影响到随后诸位皇帝的执政行为。史载,在汉宣帝刘询在位时,赵缪王刘元要求16个婢女从死,这一丑闻曝光后,刘元一族被取消了封国称号。   

  与当初抓住战俘就杀掉,到后来将之当作奴隶使用,是人类的一大进步一样,汉朝反对人殉,也是一件值得大写特书的事情。但是,汉朝反对人殉,只是刘姓皇帝的观点。从一些记载来看,此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走马灯般轮流坐庄的小皇小帝,并没有禁止人殉。即便唐、宋这样曾以官方形式禁止过人殉的大王朝,也有殉葬的传闻出现。         

§虹§桥书§吧§WWW。HQDOOR。COM  

第40节:少数民族殉葬现象不绝         

  少数民族殉葬现象不绝   

  而同一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下,人殉制仍相当盛行。如北方的匈奴,人殉不绝。   

  蒙古在进入铁木真(成吉思汗)时代时,其社会形态仍处于奴隶社会,比中原的封建社会要落后多了。1227年8月成吉思汗死后,就有大量活人殉葬。   

  时马可·波罗所闻,成吉思汗死后,〃在运送灵柩的途中,护送的人要将途中遇到的所有的人杀死作为殉葬者,并对他们说:〃离开现世到阴世去服侍你们驾崩的主人吧〃〃、〃当蒙可汗的尸体运往阿尔泰山时,护送的兵马沿途杀死了将近两千人。〃   

  除了这些不幸的殉葬者外,还有40名生前服侍过成吉思汗的美女,与他生前骑过的战马一道,被活活杀掉殉葬。   

  此后的元朝皇帝死亡后,多少都有活人殉葬。   



  而朱元璋恢复人殉恶俗可能是受到了蒙古人影响,加上人殉在中原民间并没有完全绝迹,朱元璋重新祭起人殉,就有了一种可然。可见,朱元璋的〃人性倒退〃是有历史背景的。         

WWW。HQDOOR。COM▲虹▲QIAO书吧▲  

第41节:处死殉葬者的种种恐怖手段         

  处死殉葬者的种种恐怖手段   

  最后,简单交代一下让殉葬者结束生命的方式。   

  可以说,人殉是野蛮的。但在许多情况下,有些人并非被动殉葬,而是主动自杀从死。如为努尔哈赤生殉的四位宫女,就是自愿从死,而不像大妃阿巴亥那样是被逼的。   

  在早期能为尊者殉葬是一种待遇和荣耀,所以主动殉葬结束生命的方式很简单,是自杀;被动殉葬者结束生命的方式自然就是他杀了。   

  但他杀的手段却不会是一种,而且都是秘密处死。   

  现在古籍上明确有记载的处决殉人的手段,见于朱棣死后,采取〃吊死〃殉葬者的方法。这在上文已有详细文字了,这里就不多说了。   

  有一点是,在吊死前,主事者都会给殉葬者安排一顿美食,身份高者单独送到房间,身份低的一般集中一块,集体聚餐。这〃最后的晚餐〃相当丰富,但由于即将到来的死亡的恐惧,恐怕谁也无心食用的,多半情况是泪流满面,现场哭声震天,史书记载朱棣的殉葬者即如此。   

  除了逼其吊死,将殉葬者〃毒死〃,也是常见的手段。   

  朱元璋的殉葬宫妃是怎么处死的,有人说是太监将她们吊死的。但民间另有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给被选定宫妃强行灌食水银。水银剧毒,食后立马即死。   

  为什么使用水银?据说被水银毒死的殉葬者,其尸体长久不腐,多年内仍栩栩如生。尸体不腐现象,在中国盗墓野史上多有记载。如汉宣帝时广川王刘去,是一个盗墓成性的恶人。有一次去盗掘幽公冢,打开墓室后发现,墓内有一百多具尸体,互相枕压叠加在一起,但奇怪的是没有一具腐烂。   

  可以推测,这些女人都是殉葬者,历几百年尸体不腐。此事记载于晋人葛洪撰编的《西京杂记》,殉葬者的样子与被水银毒死的说法颇相似。   

  还有一种是〃活埋〃,将殉葬者手脚捆住,摆成一定姿势(造型),随即快速埋土。   

  为了让殉葬者失去反抗能力,有时会使用麻醉剂一类的东西,让其〃安乐死〃。在考古发掘中发现,有的殉葬女性四肢存在被绳索捆绑的痕迹,这应该是当时被强行殉葬的。   

  有的殉葬女人屈肢侧身,脸朝男性,则是死后(也可能未死)被摆弄成的姿态,是一种造型,自然死亡者是不可能有那种〃规定动作〃的。1987年发现的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墓主为一身高约1。84米的壮年男子,仰身直肢葬,头南足北。墓室的东、西、北三个不同方向有三个龛室,内各有一具小孩的尸骨,朝向不一。   

  这三个小孩专家认为就是殉葬,被活活弄死后摆出形状的。   

  当然,结束殉葬者生命的方式很多,最直接,也是最省事的手段当是〃砍头〃,直接将殉葬者带到墓地,就此弄死。但这种手段为后世弃用,原因是,不能保留全尸体。后世讲究全尸,猎杀方式就不会是砍头了,直接将其放血刺死。   

  所以,砍头多在早期或人牲中使用,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墓|穴考古中,时常会发现殉葬者的头被有规则地排列在一起,而尸身则另摆一处,推测生前遭砍头。   

  还有一种,古人筑墓有用人头作祭的习俗,在墓|穴开挖的不同阶段,都会将人头与猪头狗头一样砍下来,当作〃牲〃来作祭。   

  目前考古发掘出的殷墟M1001号墓冢,殉葬者超过164人,与墓主同|穴有96人。附近有大片祭祀坑内有大量的人体骨架,全部尸首不全,这些殉葬者被结束生命时都应该是砍头。WKGM1号墓,墓室内有规则摆放着34颗人头,这些都是殉葬者的头颅,也应该是遭砍后葬入的。         

WWW。HQDOOR。COM←虫←工←桥书←吧←  

第42节:皇帝老婆死后丧葬秘闻         

  皇帝老婆死后丧葬秘闻   

  皇帝的老婆死后怎么办丧事?这个问题比较冷,但不少人好奇。实际上,各朝在这方面都有规定,从各朝史书中的〃丧礼〃记录上,都能查到。   

  这里以明太祖朱元璋和清乾隆皇帝两人的皇后的丧事为例,来简单聊一下。         

◇WWW。HQDOOR。COM◇欢◇迎访◇问◇  

第43节:明代丧仪规定禁止民间杀猪         

  明代丧仪规定禁止民间杀猪   


()
  笔者曾在《刘邦与朱元璋的〃夫妻生活〃揭秘》一文中谈到,朱元璋与大脚皇后马秀英的夫妻感情相当深,在马皇后生病期间,朱元璋亲自端水喂药什么的。   

  朱元璋当皇帝当到第十五个年头,马皇后死了。   

  朱元璋对结发妻子马皇后的去世甚为悲伤,连朝政也不理了。马皇后去世时才51岁,在皇家那么好的条件下,她应该能多活几年的,但生死难料。   

  朱元璋对自己的丧事都要求从简,在交代自己的后事时说,〃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但在马皇后死后,朱元璋在给她办丧事时,采用的规格相当高,当然,这与马皇后是〃国母〃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朱元璋对马皇后有深深的感情。   

  据《明通鉴》记载,马皇后死后,她丧事的仪式体例大体引用了上朝,即宋朝皇后死后办丧事的一套:〃凡内外百官,仍循以日易月之制,二十七日而除。〃   

  过去讲要守孝三年,实际上只有27个月,马皇后的〃以日易月〃,将守丧期大大缩短为27天,但也比朱元璋自己的〃三天皆释服〃长出了24天。   

  朱元璋给马皇后的丧仪都定了哪些规矩?大概有〃十六条〃。《明会典》的记载如下……   

  1。闻丧次日,文武百官素服行奉慰礼。   

  2。在京文武百官于闻丧之次日清晨,素服诣右顺门外,具丧服入临,临毕,素服行奉慰礼,三日而止。   

  3。文官一品至三品、武官一品至五品命妇,于闻丧之次日清晨,素服至乾清宫,具丧服入临行礼,不许用金、珠、银、翠首饰及施脂粉。丧服用麻布盖头、麻布衫、麻布长裙、麻布鞋。   

  4。在京文武百官及听除等官,人给布一匹,自制丧服。   

  5。文武官员皆服斩衰,自成服日为始,二十七日而除,仍素服。至百日始服浅淡颜色衣服。   

  6。在外文武官丧服,与在京官同。闻讣日于公厅成服,三日而除。命妇丧服与在京命妇同,亦三日而除。   

  7。军民男女皆素服三日。   

  8。自闻讣日为始,在京禁屠宰四十九日,在外三日。停音乐祭祀百日,停嫁娶官一百日、军民一月。   

  9。上册谥祭告太庙。   

  10。发引,文武百官具丧服诣朝阳门外奉辞。神主还京,文武百官素服迎于朝阳门外。回宫百官行奉慰礼。   

  11。卒哭行拊庙礼。   

  12。百日辍朝,祭告几筵殿。百官素服黑角带,诣中右门行奉慰礼,命妇诣几筵殿祭奠。   

  13。凡遇时节及忌日,东宫亲王祭几筵殿,及诣陵拜祭。   

  14。小祥,上素服乌犀带,辍朝三日。是日清晨,诣几筵殿行祭奠礼。东宫、亲王,诣陵拜祭。京城禁音乐三日,禁屠宰三日。百官前期斋戒,至日素服黑角带,诣后右门进香,毕,行奉慰礼。是日,外命妇诣几筵殿行进香礼。   

  15。东宫、亲王熟布练冠九,去首,负版辟领衰,如朝见上及受百官启见,青服、乌纱帽黑角带。皇孙熟布冠七,去首,负版辟领衰。皇妃、皇太子妃、王妃、公主及皇孙女,熟布盖头,去腰。宗室、驸马,服齐衰三年,练冠,去首。   

  16。大祥,奉安神主于奉先殿,预期斋戒告庙,百官陪礼毕,行奉慰礼。各王国,禁屠宰三日,停音乐三日。   

  从中可以看出,马皇后丧事的规矩特别多,而且很细,王公大臣要为马皇后披麻戴孝,普通老百姓也不能乱来,要求〃自闻讣日为始,在京禁屠宰四十九日,在外三日〃。   

  这条规定就是民间所说的,明代皇家发生丧事,老百姓不能杀猪的由来。   

  〃停音乐祭祀百日,停嫁娶官一百日、军民一月〃。还好,不能办喜事这一条当官的要在一百天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