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汴京春深 >

第349章

汴京春深-第349章

小说: 汴京春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户部郎中周勉将这两日军中变法所发的饷银报了一报,因牵涉到补发的盐菜、米粮、衣甲医药折算,数字精确到几文。

    “眼下洛阳驻军加上勤王八军,也仅剩下十二万人,已遣散了三万七千六百八十五人,在册待遣散的尚有四万余人。微臣惭愧,户部人手有限,还需五六日才能完成。”

    赵栩看向苏瞻:“和重,吾和皇叔将要回京,你来担任这西京留守,将洛阳事理顺可好?”

    殿上众臣皆一愣,这是又要起用苏瞻了。西京留守,想来由宗室亲王担任,甚至长期空缺。孟存眼皮不抬,心中又定了几分。

    苏瞻大步出列,恭谨地行了礼:“臣遵旨。”

    因不是朝会,待不相干的官员告退后,周勉将洛阳存粮、冬衣发放、银库存银等事都一一细禀。苏瞻逐条梳理,指出不少漏洞,所提到的数字,无论是人、粮、钱,和周勉禀报的分毫不差。一众官员们皆心服口服,更深感皇帝知人善用。

    待周勉和兵部、户部等官员也退下后,殿中只剩下岐王、孟存、苏瞻赵昪、陈太初等人。

    天色黑得早,大殿内外早已殿上灯火,成墨躬身进来引众人往偏殿用膳。苏瞻赵昪进了偏殿,见殿中并非宫中设宴的归置,只是一张圆桌而已。

    岐王笑道:“六郎说了,今日算是家宴,无需拘礼。来来来,论资排辈,就是二郎吃亏一些。”

    陈太初笑容浅淡:“殿下说笑了。”

    众人谦让着,赵栩已换了一身月白窄袖对襟道服回来,笑道:“皇叔、表舅、二伯,都是一家人,让来让去做什么?”他干净利落地指了座,当先坐北朝南做了主位。

    这却是随了九娘的辈分在称呼他们。苏瞻和孟存赶紧躬身行了礼,各有所思,岐王便在赵栩左手边落了座,苏瞻在赵栩右手边落了座,苏瞻之下是孟存,岐王之下是赵昪。陈太初最后入座,目光在苏瞻孟存脸上一扫而过。

    吃些什么众人都不放在心上,这样的坐法明显皇帝是有话要说的,落箸动箸之间,都留心着赵栩的动静。

    赵栩却真当成了家宴一般,开席前问了问苏昉可好,又问了赵昪几句京中事,席间便坐如松食不语了。倒让人错觉是因为九娘才有了这顿家宴的。

    苏瞻和孟存这顿饭吃完,背上都有些汗津津的。内侍宫女们上来请众人转至屏风后落座,成墨亲自上了茶和点心。

    赵栩坐在罗汉榻上,端起茶盏,笑道:“太初便是在这间偏殿中杀了毛锋的。军中变法才得以没了阻力。”

    苏瞻的手指碰到茶盏边缘,又缩了回来,有些烫手。

    陈太初端坐着,依然是温和的翩翩少年:“军法如山,圣旨如天。”

    赵昪松了口气,皇帝这是先松后紧,欲抑先扬啊,但皇帝自己提到这个总比他和苏瞻提好。

    苏瞻起身道:“陛下,臣有谏言。”

    “请讲。”

    “臣请问陛下,陛下以血祭旗不留降俘,恣意诛杀大将,是欲以法治天下,还是以人治天下?是欲以暴治天下,还是以仁治天下?”

    殿中一片沉寂。

    一声瓷器和木器的碰撞声轻轻打破了沉寂,赵栩搁下茶盏:“以法治天下如何?人治又如何?以暴制暴如何?以德抱怨又将如何?”

    苏瞻却没有直接回答:“陛下,洛阳叛军攻入汴京时,若陛下未能及时赶到,外城是当弃还是当分散兵力血战巷陌?陛下能一力挽千钧,依靠的是陛下和陈汉臣之力。此乃人力也。二府权衡利弊议事决断,此乃祖宗之法,有先例循祖宗先例,无先例是为后人先例。若来日再有波澜,可还会有陛下这等天纵之才能力挽大厦于将倾?”

    岐王和孟存互相对视了一眼,又都垂下了眼皮。

    赵栩淡然道:“世事不可重来,没有如果一说。你们弃守外城的决定不对,但也不是错。”他美目落在赵昪身上,笑道:“诸相公也并未因此皆获罪。”

    “陛下神机妙算,臣未见有失。然陛下擅长书画剑弓,更精通排兵布阵、天文地理、土木营造,更有九合一匡之才,堪称斗南一人天下无双。不只是大赵,千年来臣也未尝闻有君王能与陛下比肩的。”苏瞻字字诚恳。

    孟存微微扬了扬眉,论拍马奉承,苏瞻真是一流人才。

    “然——”苏瞻抬起头:“日后陛下传位于太子,大赵还有没有如陛下这样的旷世奇才?若以人制天下,祖宗之法则尽废,一人足以成天下,也足以败天下。当下变法,也应循矩而为,逐条推行,万不可操之过急。当年杨相公欲变法,与司马相公在朝堂上辩论六个月有余,正因为即便变法,亦需法制,若一言可定生死,一言可定废立,则天下大乱也。臣请陛下三思。”

    “和重所言有理,然而杨相公这般谨慎循矩而为,变法为何会失败?国库那般充盈,为何会民不聊生盗贼四起?为何新党会在朝堂上一败涂地?司马相公废除新法,以农为本,轻徭薄赋,仁义治国,为何也屡遭弹劾?”赵栩的声音依然很温和。

    “杨相公变法,与民争利、法有漏洞,用人不当,必败无疑。司马相公痛恨新党,虽有仁政之举,却身陷党派之争,故屡遭弹劾。”

    “究竟是谁在与民争利?皇帝还是朝廷?”

    岐王等人不禁抬起头来,一身冷汗。

    皇帝将自己和朝廷分了开来,这是什么意思?

    作者有话要说:  注:

    昨日迈村山洪暴虐,多条路被冲垮。微博上请了假。抱歉。先放这些上来。

    大赵中兴,自六郎开始。皇帝和士大夫之间的博弈,最厉害的是明朝。看进去的话会觉得很有意思。相比较皇万历帝拒绝上朝消极怠工,六郎是积极进取勇于解决问题的皇帝。

    感谢订阅正版,今日留言送红包。抱歉让大家昨天白等了。

 第355章

    第三百五十五章

    “朝廷是陛下的朝廷; 陛下是天下的陛下。”苏瞻声音依然清朗悦耳。

    “天下是吾的天下; 万民是吾的万民,吾与万民一心也。” 赵栩顿了顿:“然治理天下; 非吾一人可为。诸君可知为何军中五人为伍; 二五为什,百人为伯?”

    苏瞻一怔,他说的这个座中人皆懂,但要问到为何这等编制; 恐怕要问商鞅才知道了。

    赵栩看了众人一眼:“因寻常人的资质,一人指挥五人; 乃上限。”他伸出手掌摊了开来:“故天道安排我等一掌有五指。”

    “因此吾须依靠二府,二府依靠诸部各司; 上达下通; 方能抵达民间。此乃体制,非法制也。”赵栩的手掌轻轻虚落在茶盏之上:“一指可拈物; 二指可夹物; 但若要稳妥; 却至少需要三指。此乃配合制衡之理。”

    他手指舞动,轻轻捏起茶盏; 不急不躁:“即使我一掌使五指; 还有这第四指使用极少; 不甚灵活。可想而知,二府的政令抵达州县乡村,又会变成如何?因此; 正如和重你所言,治国才需以法令为盾为框为地基。但法治能不能治好,全靠执法之人。人治固然不可凌驾于祖宗之法之上,法治离开了人,亦是空话。若说君主为头颅,万民则如腿脚,法理就是皮肉,可这血脉骨架,则是诸君。缺一不可,相辅互成。”

    赵栩深入简出又极好理解的一番话,说得众人心潮澎湃,就连孟存眼中也不仅露出孺慕之色。苏瞻吸了口气,沉思不语,皇帝对于皇权和相权之间的微妙关系显然掌握得极有分寸,自己所谏只怕也在他意料之中。

    “依陛下所见,杨相公败在何处?”苏瞻忍不住问道。

    赵栩笑道:“杨相公之败,不止败在和重所言的几点,还败在以朝廷之手替代了民间之手。”

    赵昪眼睛亮了起来:“臣愚钝,只知道市易务、官商、官贷是为朝廷之手,请陛下赐教为何取代了民间之手便必败无疑。”

    “吾年少时曾与太初游于河北路诸县。农夫耕种,丰收时卖粮存银,欠收时或请减租、或相互借贷、甚至不得已卖地。各县各州各路皆有民间自行调节,十分灵活,因为人人都求自保。然青苗法推行后,有朝廷常平各路,粮贵平价,粮贱贵收,农夫既不能多存卖粮钱,也没了天灾的压力,勤劳者不能多得,懒惰者坐享其成,实则伤了农之根本。再者官贷取代了民贷,为谋私利者强行推贷,此乃和重所言的‘与民争利’。岂可将民之利压至朝廷利益之下?民不得利,何以为生?归根到底还是越俎代庖了。”

    苏瞻赵昪等人若有所思。

    “吾之感悟,来自医道。”赵栩突然提起了方绍朴:“四公主曾风寒流涕不止,绍朴仅开了热水一方,七日得愈。往日服药不断,也需七日方愈。方绍朴之理:人之身体,如河海,可自我调节自我治愈。医者只需解淤塞,通经脉。但若生了毒疮恶瘤,非猛药不可,甚至需割肉放血,才能令肌体复原。杨相公本末倒置,故变法必败。但如今我们所需的变法,却是要割肉放血后才能再行温补疏通。”

    “无论如何变法,如何完善法令,最终实施的依然是人。”赵栩缓缓道来:“如今大赵,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变法,更要改变墨守成规的朝廷官员,堵住可获私利的漏洞。官制变法,阻力尤甚军中变法。若无雷霆之举,鲜血铺路,最终和重和季甫的变法之路依然会以失败告终。朝廷用官三万,若有三千贤者,中兴有望。可若有三百贪腐之徒,变法也无果。”

    赵昪大声道:“陛下所言极是,一颗老鼠屎也会坏了一锅粥。哪怕是小小知县,行了恶事,百姓也会将这笔账算在朝廷的头上。失民心易,得民心难。”

    赵栩笑道:“修文倒还是这般直爽。是这个道理。因此,二府尽可放心,吾必会遵祖宗之法,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但大乱初平,不以重典定人心,难以生效。毛锋人赃俱获,以军法当场处置,甚妥。余者凡交出赃物者,皆有减免罪行,并无其他将领丧命。”

    苏瞻得了皇帝这句结论,躬身行了一礼:“士子当以陛下为尊,以万民为重。陛下能将祖宗之法放在前面,万民之幸。”

    “来年吾欲让宽之入国子监,在各州县重整县学、州学,将《孟子》、《张子》列入科考内容,并修法家墨家之学。”赵栩的声音铿锵有力:“不罢黜百家,崇孔孟之道,教化万民,开启民智,盼来日士子循横渠四句为立身之本,万民劳止得以小康。变法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不罢黜百家,崇孔孟之道,士子当循横渠四句为立身之本,万民劳止得以小康!众人只觉得耳中嗡嗡响,不由得都站起身来。

    “十年立法,百年教化,方有千年太平。”赵栩淡淡笑道:“二府以吾为尊,便是吾之五指,诸君何尝见过自断其指之人?”他长身而立,走到苏瞻赵昪面前深深一礼:“还请和重、修文以洛阳为试,推行各项变法,六个月后京畿路、河北二路、秦凤路、永兴军路将以洛阳为范,推行变法。”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苏瞻和赵昪热泪盈眶,跪了下去:“臣必竭尽心力,排除万难,推行变法!”

    赵栩亲手扶他们起身,唤成墨取来苏瞻关于变法的十多份策论以及洛阳官员花名册:“来,你们来看,洛阳的官职要削减多少人,如何重新任命。”

    太极殿灯火通明,成墨亲自守在殿门处,看着冷月微凸,一丝寒气都没有,连他身上都热烘烘的。吾皇自然是万岁万岁万万岁!还有在汴京的圣人,自然千岁千岁千千岁,但至少得九千九百九十九岁。只是可惜皇帝这般神武,未能让圣人看到,这帮古板的老头子又怎么懂得欣赏陛下的英姿。就连如狗皮膏药一样黏着陛下的方医官也没机会见到听到。成墨微微动了动有些僵硬的脖子,心里略有些遗憾,又有几分得意。

    ***

    众人离开太极殿时,天光微明,灯火未灭,到了殿门外的广场上,在歇息处等候的随从们赶紧一溜小跑出来,捧着各色物件。

    岐王畏寒,已经披上了大氅,接过了暖手的手炉,招呼苏瞻同行:“和重无需出宫了,直接随我去大内罢。”

    苏瞻披上随从送上的外袍,转头和赵昪孟存道别,跟着岐王转往大内禁中而去。

    张蕊珠因有身孕,现被软禁于长春殿内。走了小半个时辰,苏瞻额头出了微汗,忍不住在入内园前将外袍又除了下来,看身侧岐王,依然老神在在捧着手炉,不由得笑道:“殿下不热么?”

    岐王站定了等他:“我早落地了三个月,适逢腊月里,自小受不得寒,走这么长的路,手脚还是冷的。没法子。”他抬头看向内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