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彪悍农女擒夫记 >

第72章

彪悍农女擒夫记-第72章

小说: 彪悍农女擒夫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元丰醒来后喝下安神药,窝在宋青宛的怀中。

    宋青宛原本还生着气的,然而看到精神不振的孩子,又生不起气,反而是一阵心疼,紧紧地抱着孩子没有说话。

    宋元丰伏在宋青宛的怀中,悄声承诺,“娘,别生气,我以后再也不去河边玩了。”

    他伸手去抚宋青宛的眉头。

    眉头皱了起来,连宋青宛自己都没有发现,看到孩子的小手,哪还生半点气,她握住孩子的手,故意沉着脸问:“今天是谁带你去河边的?”

    宋元丰摇头,“娘,是我要跟他们一起玩的,不能怪哥哥们,我以后不去河边玩了,娘,你别生气了。”

    问也问不出什么来,宋青宛想着以后还是自己多留意,孩子去河边玩是常有的事,到夏季夜里,她带着孩子去河边学会游泳,这样孩子也有了自保的能力。

    宋青宛这边没有问出什么来,宋二丫那头却提了个心,生怕被宋青宛发觉,然而几天过去,宋青宛也没有跑过来找她,她放心了,接着忍不住笑了起来,宋大丫也只不过这点能耐,连孩子都管不好,能有多出息。

    宋二丫看着自己建成的大院子,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她要办场大席面,要比上次宋大丫家里办的还要丰富。

    于是她上镇上把宋洐平喊了回来,两人商量着酒宴的事,宋洐平只管着做事,出什么点子全由着宋二丫去。

    最后宋二丫请了村里做席面的师傅,又在隔壁村里买了一头猪。

    酒宴那日,宋二丫交待席面师傅,那肥肉炸出来的油用缸子接着,这一头猪拿来吃席面,能省下不少的,她要做红烧肉,但油能煸出来就煸出来。

    这次宋二丫请吃席,全村的人都去了,那日帮着借桌椅的村里人都说宋二丫手里赚了大把银子,怕是要变成第二个宋大丫了,要成为村里的富户了。

    先前宋青宛的澡豆方子因为三爷的几句话,把村里人都说得不敢起野心,这次宋二丫不知用什么手段得到了方子后,居然没多久就起了这么大的屋子不说,又要变成富户了,大家伙看着心里那个嫉妒,恨不能把那澡豆方子捞到自己手中,自己家中也能像宋二丫这样,过上好日子。

    然而这些村里人再怎么嫉妒宋大丫和宋二丫都没有用,那方子始终捞不到,不过先去捞个闲工也是好的。

    于是这次向宋二丫讨好的村人就多了,在宴席上还有人打听她会不会像大丫一样也开个作坊,多请些帮手去。

    宋二丫心里一高兴,立即答了好几户,这些人得了她的承诺,过来吃宴,送的都是麦子做礼,有的家里留下的鸡蛋,明明给家里的新妇或小孩子留着的,也舍不得吃却给宋二丫送了过来。

    这一次宋二丫收的礼可不少,粮仓都满了,什么多有,麦子啊豆子啊,还有送布的,也有送鸡蛋的,席宴过后,就她跟宋洐平两人吃,能吃不少时日了。

    宋家村好久没有这么热闹过,自从上次整个村里被刘家军抢劫一空后,大家伙的日子过得很是拮据,有的人吃青草,啃树皮,来到宋二丫的席上递上二文钱作礼,就能吃上一顿饱饱的豆饭,个个高兴的要命,何况上桌子上还有肉吃呢。

    很快桌上的饭菜被村里人一扫而空,宋二丫叫人把桌椅给村里人还回去,自个儿关了门与宋洐平在粮仓点粮食和银子。

 第127章买下山谷好种花

    得了这些东西全由宋二丫管着,新屋子的后头也学宋青宛的建了一个作坊,这一花销费去了七八两银子,席面又做了三两银子,虽然收回来一两多再加上粮食,亏得也不多,宋二丫高兴了。

    只是当宋二丫高高兴兴的回厨房点油缸的时候,却发现只有一小缸油放在那灶上,按理一头猪那么多油和肥肉,她拿了四五个缸子来装油的,怎么只有一缸还没有装满的放在这儿,这做席面的师傅莫不是偷偷顺走了油?

    宋二丫一个不高兴,带着宋洐平就跑去席面的师傅家中,那位师傅直喊冤,说是宋二丫说了的,要做一顿像宋大丫家那样的席面,所以不要省油,于是他就真的没有再省了。

    宋二丫明明交待好要把油省下的,如今怎么就变成她说了不要省油了,于是跟席面师傅一家争吵了起来,非要席面师傅补偿不可。

    最后席面师傅气极败坏的说道:“二丫,我在村里头做席面也不是一日两日了,都做了十几年了,村里头但凡哪家办喜事,都是找的我,东家明明同我说了,我怎么会记错,这油我是半分都没有落下的,那些帮忙的人都是看着了,油全放进菜里头了。”

    “你若是不记得你说了什么话,你可以问你大嫂黄氏去,是她传的话。”

    “我会不记得自己说的话?”宋二丫指着自己,接着又道:“我几时要我大嫂给我传话了。”

    说到这份上,那席面师傅发现了问题,于是跟着宋二丫一起去了宋大郎的家中。

    没想宋大郎一家吃了席面就回娘家去了,两人扑了个空,只好吵吵闹闹的暂时散了。

    过了两日,宋大郎一家回来了,宋二丫跑去找黄秋桂,黄秋桂不认,宋二丫要跟她一起与席面师傅对质,黄秋桂不去,宋二丫产生了怀疑,她乘黄秋桂一个不注意,冲到她的厨房,就看到粮缸旁边放置了一缸满满的油,她闻了闻,是煸香的猪油味儿。

    宋二丫指着油问黄秋桂,“大嫂,我若没有记错,你先前还跟我说家里没有了银两,你说少还我一点,留着以后还,怎么现在还有银子买猪油吃了?偏是这么巧。”

    黄秋桂抵死不承认,宋二丫忽然又变温和起来,“大嫂,咱俩一起做澡豆卖,一起赚银子,不应该窝里反,咱们最大的敌手是大丫,你就算拿了我一缸油我也不会说什么的,咱们以后还得合着卖澡豆呢。”

    黄秋桂动容,于是把那日偷偷拿了一缸油的事说了,至于跟席面师傅说那油多放点在菜里头的话也的确是她借宋二丫的名头传的,村里人都知道宋二丫如今跟黄秋桂走得近,两人合伙卖澡豆呢。

    果然是黄秋桂,还死不承认呢,宋二丫内心冷笑一声,心里暗忖:看来以后不能再跟黄秋桂合作了,她要想个法子跟蒋府那头的人说好,以后只收她宋二丫的,不准收黄秋桂做的澡豆,这样以后黄秋桂做的澡豆只能自己去卖去,反正这门生意也是她找的,黄秋桂没出半点主意。

    宋二丫居然就这样放了黄秋桂,也没有发怒,也没有没收那一缸油,还说愿意给她大嫂吃的,什么时候宋二丫这么大方过?黄秋桂一脸的狐疑。

    宋二丫从宋大郎的院子里出来,遇上宋青宛带着孩子出门,宋二丫冷哼一声,如今宋二丫看宋青宛的房子那是连多看一眼都不曾,抬起下巴,从宋青宛身边走了过去。

    当宋二丫的作坊做了起来,并大肆的往蒋府供应澡豆的时候,那都是来年的夏季,村里头看到这两家如日中天的生意就眼红,然而眼红归眼红,村里人还得巴结着这两位呢,还得在两位手中讨口饭吃。

    好在夏初收的这一季麦子还算丰收,大家伙缴了税,卖了余粮买了豆子,终于一天有一顿豆饭吃了,只盼着下半年也一样的丰收就好了。

    宋青宛跟肖氏买下的山谷请了专人打理那些明贵的花种,夏季来临,里头不少花开了,肖氏派人把花采摘回来,叫家里的下人按着宋青宛的吩咐有的磨成了粉,有的新鲜采摘的一同送到村里头来。

    宋青宛在夜里点了一盏油灯细细研究,想起上一世自己在书上看到的,还有自己买不起很贵的护肤品时自己学着研磨的。

    经过一夜的功夫,终于被宋青宛把这花露膏给研究了出来,花露膏是宋青宛从花瓣熬成的汁中提取,里面被她加了一些滑石粉和杏仁粉,杏仁粉能增加脂肪油,有滋润护肤的作用,花汁也是,而且还是纯天然的香味。

    宋青宛研制出这个后,她画了一个图样交给肖氏,要她定制一些木盒,木盒盖上雕刻的是并蒂莲,有了这一支并蒂莲点缀,这花露膏显得神秘多了。

    宋青宛其实是喜欢梅花的,她想着在澡豆底下也压下梅花一朵,后又想起先前张府送去宫里的药皂,那里头也是梅花刻的印,自从张府出事后,宋青宛就再也没有用那梅花模型来做澡豆,就是怕暴露了自己的身份,所以这次她也没敢选择梅花雕刻,

    顺成县的人,即便是普通的富户也不曾见过并蒂莲,唯有肖氏曾经在张小环的画里见过一次,那时张小环说是这花非常之珍贵,她曾有幸在一次宫宴中见过,便难以忘怀,着实是奇景。

    没想到这样的花样却在一位农女手中,她又是怎么看到过并蒂莲的呢?

    肖氏也曾猜测过宋青宛的身份,却感觉怎么也猜不透,不过肖氏向来是个聪明的,猜不透就不猜,只要两人利益相同,不要背叛对方便成。

    于是肖氏通过人脉请了一位手艺高超的木匠师傅把这个涂上红漆的木盒给做了出来,每个盒盖上刻上并蒂莲,肖氏一口气跟对方做了上千个盒子,还跟对方谈妥了长期合作的意向。

    当宋青宛把花露膏的成品做出来的时候,那盒子也送了过来。

    当宋二丫正忙着怎么跟蒋府的掌事套交情想一脚撇开黄秋桂的时候,肖氏却把花露膏悄悄送去了各家富户手中。

    份量并不多,一府只有四五盒的样子,其名是送给各位贵夫人试试,不用银子。

    然而没过几日,那些贵夫人就跑到肖氏的府上来了,不得了了,有这么好的东西哪能错过。

    那木盒子里头放置一块锦布,里头一块掌心大小的时花皂,一团带着油脂的花露膏,且每块花皂的香味与那花露膏的香气是配套的,问题香味不同还说功效也不同,便是上面那朵并蒂莲看得那些贵夫人惊叹不已。

    很快肖氏手中的第一批花露膏给销得干干净净,那价格水涨船高,因为珍贵的花供应不过来,断货了,那些贵夫人下了天价定金,只求多购得几份。

    有了资本,宋青宛和肖氏在那片山谷旁边买下不少山地和良田。

    别问这些良田怎么这么好买,还得肖氏的手段与本事,那处儿干活的村民不多,肖氏见那村里头的人贫穷,于是出高价把田地买了后,请了这些村里人帮着种花弄草。

    至于珍花种子却直接从洛阳那儿通过船运运过来,虽然洛阳那边已经不是都城,且地盘已经被大梁占去,但只要出得起高价钱,还是有船家愿意往那边跑的,他们出高价请了镖局的人一路相随。

 第128章宋大郎受冤

    转眼过去了半年,又到了秋季,宋二丫终于把黄秋桂给撇开了,她一个人在自家院子里开着作坊做低端的澡豆,而黄秋桂却什么也没有。

    跟宋二丫分开的黄秋桂一气之下自己也开起了小作坊做澡豆,她没有好的销路就往市集里钻,便宜卖给贩夫走卒,因为作坊小,数量也少,一时间倒也没有引起蒋府和肖氏的注意,倒是在这个夹缝里还尝到了甜头,黄秋桂很是高傲,她就不信离开了宋二丫自己就不能做生意了不成。

    到来年开春,百花齐开的季节里,宋青宛和肖氏的花露膏已经做成了一定的规模。

    然而肖氏还是卖给顺成县的贵夫人卖得少,使得这些贵夫人百银难求的局面,肖氏跟宋青宛商量着想把花露膏卖到上平郡去,她们得置办一艘船,还得组织船上的人。

    不知不觉宋青宛的生意越做越大,两人也不在顺成县的街头开铺面,人脉全是肖氏,宋青宛只管出银子做花露膏就是。

    费了两个月的功夫,船队组建好了,船也买下了,宋青宛和肖氏把一批花露膏运送去上平郡,生意已经跟对方早谈妥的,是上平郡的一家大户,这一船的花露膏都是对方收走。

    收到了银子,两人正高兴之时,蒋府却发现了黄秋桂做廉价澡豆卖的事,最后查了府上的掌事,才知道府中掌事伙同宋二丫把黄氏给撇到了一边,所以黄氏才自己单干的。

    数量虽不多,但蒋户哪容得下,然而却在这时蒋老爷蒋清得知肖氏秘密卖出名叫花露膏的东西,而顺成县的贵夫人都出重金在她那儿买,这下妒红了蒋老爷的眼,当即派了暗探去打听花露膏的事。

    没几日,蒋清知道了来龙去脉,得知那花露膏百银难求,气不打一处来,心想着跟宋二丫做这廉价的澡豆还没有那花露膏赚数大,不成,非要把这个方子弄到手不可。

    当然要弄这个花露膏的方子,但在弄到这个方子前,他得把这廉价的澡豆方子弄到手中不可,于是久思对策。

    这日黄秋桂跟宋大郎在市集卖了澡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