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彪悍农女擒夫记 >

第66章

彪悍农女擒夫记-第66章

小说: 彪悍农女擒夫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二丫在外头敲了一会的门,又骂了几声,终于走了,宋青宛才回粮仓装了一麻袋的豆子,扛起来就往宋洐君家里去。

    来到宋洐君家门口,宋青宛听到宋二丫在院子里破口大骂,那语气,那泼辣劲与田氏不相上下,宋青宛犹豫,她要见的是讲理的王氏,可不是宋二丫。

 第116章强抢粮食

    于是宋青宛扯开了嗓子喊了一声婶子,王氏正在咳着,听到久违的宋大丫的声音,立即从屋里头出来,宋二丫正要开门,听到婆母的脚步声,回头一看,脸黑了大半。

    门打开,宋二丫没好气的说道:“猫哭耗子假慈悲,别以为我们会领你的情,刚才我去你那儿借粮这番羞辱我,如今送粮过来可是要我对你跪下答谢。”

    宋青宛冷笑一声,“二丫你让开,我这粮可不是借给你的,我借给婶子。”

    “死不要脸的,如今君哥哥已经成亲,你莫不是还对君哥哥有什么想法不成?”

    宋二丫身后的王氏听了这话,猛的咳了一声,“二丫,让开,咱们怎么说也是书香门第,你这么泼辣让人笑话,这个家里还是我当着家,你出来起什么哄。”

    宋二丫气得脸颊一红,往墙上踢了一脚走开了。

    宋青宛道明来意,把豆子交到王氏手中,王氏连连答谢。

    宋青宛走后,王氏叫二儿子宋洐平明个儿上镇上把大儿子叫回来,亲自给宋大丫立借据,眼下是不能还上了,什么时候还上,王氏心里都没有底,相信宋大丫心里也知道,可是明明知道却还是亲自把粮食送来了,这份情,她王氏欠着了,也得让大儿子知道,将来有出息了,可不能忘了这份情。”

    宋二丫听到婆母为了这么一点小事就要把丈夫从镇上叫回来,心里不是滋味儿,刚要出口相劝,黄氏却盯着宋二丫说道:“当初我儿就不该娶你,说说你,一无口才,二无品行,贪图享受,爱占便宜,出嘴不是骂就是出手打人,我当初让我大儿娶你这么一个刁妇,我的心就悔死了。”

    王氏说完,叫二儿子把粮食搬回屋里去了,留着宋二丫一脸惊恐的站在院中。

    第二日宋洐君真的从镇上匆匆赶了回来,刚进家门就要被王氏使了去,也不知道是宋二丫心里存着事,所以看宋洐君出现了错觉,当她看到了他久违的笑容,心里很不是滋味儿,莫不是他还掂念着宋大丫?

    宋二丫跟在宋洐君身边,准备一起去,却被王氏责备了一番,宋二丫留在了院子,由宋洐君拿着借据上门了。

    等了大半天,宋洐君才从村里出来回了家,宋二丫站在门边望着,看到他难得一见的欢喜,心里暗恨不已。

    没两日,村里就传出流言蜚语,说宋青宛勾引宋洐君的事,两人打小两小无猜,这次竟然敢公然勾搭了起来。

    原本就嫉妒宋青宛这两年囤了田地的村民立即传开了,宋青宛的名声一时间没了,大家伙背地里对她指指点点。

    这事过去了半个多月,伍氏得知后站了出来,原来那日宋洐君来找宋青宛的时候她正好在,她这次去她家里正是谈田地的事,没想碰了个正着。

    宋洐君拿来借据,两人明明只站在院子外沟通,根本没有进院子,何来的勾引?

    有了伍氏的出现,流言瞬间不攻自破,方发觉这是宋二丫造出来的谣,王氏得知,又训了宋二丫一顿,觉得这个儿媳妇不只骗人,还是一个厚颜无耻的,若不是考虑到大儿子秀才郎的名声,她多半二话不说就把这个媳妇给休了不可。

    在这闹闹哄哄中,宋家村又迎来新年。

    转眼三年后,秋,十月初二。

    宋元丰三岁半了,他穿着双喜袄子,蹲在院门外看蚂蚁。

    宋青宛挎着篮子从菜地里回来时就看到小家伙蹲在门前,看得认真,一条新裤子,膝盖上却是一层泥,宋青宛无奈一笑,上前把孩子抱起。

    “告诉娘亲,你刚才又使了什么坏,衣裳又脏了。”宋青宛一边问着一边给孩子拍了拍膝盖上的灰尘。

    宋元丰一张圆润的脸上,一双水汪汪圆溜溜的眼睛,然而那眼瞳却是淡灰色的,这么小的孩子,两竖眉毛却是随了完颜玉,如画龙点晴似的镶在那双长睫眼瞳上,这么认真看来,宋青宛微微一愣,这模样着实是太像了,太像葛山偷奸耍滑装冷酷的时候。

    宋青宛刮了一下他的鼻子,“别想着蒙混过关啊,这衣裳可是今天才上身的,裤子都要看不见颜色了。”

    小家伙眼看着宋青宛一本正经,一双小胳膊立即抱住宋青宛的脖子,小脑袋爬在宋青宛的肩上噌了噌,逗得宋青宛又笑了起来。

    小家伙方说道:“娘,我看到门口的蚂蚁在搬家,听老人说这是要下雨的征兆。”

    这家伙像个小大人似的,平时村里人聊天,全被他听了去,好的听了无所谓,骂人的话听了也跟着学舌,每次都让宋青宛很是头痛。

    宋青宛摸了摸孩子的头发,笑道:“看这天色怕真是要下雨了,还好有丰儿提醒呢。”

    母子两一边说着一边进了屋。

    生下元丰的第一年冬季,天气就正常了起来,第二年宋家村迎来了丰收,家家户户吃一口豆饭不成问题,正在大家伙紧锣密鼓迎来第二个好丰收年的时候,没想到上面下来强行征税。

    那时村里人被灾年饿怕了,大家伙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把粮食给储存了起来,两年的丰收季,庄户人家正喜笑颜开的时候,边关战乱,急需粮草,所以知县派了官差进了村,强行把各村各户的食粮给搜刮走了。

    好在那时官差来得匆忙,搜了一遍就走,之后无音信,有不少藏得密实的粮仓倒也留了下来,像宋青宛除了家里的粮仓搜刮一空外,作坊后头的地窖却是完好的。

    这一波搜查,粮价又涨,这时候,村里人只盼着第三年再次丰收,这一次,大家学聪明了,个个知道不敢把粮食藏在一个地方,有的藏山洞里的,有的挖地洞的,反正各种手段尽出,然而今年上面却并没有来人搜刮粮食。

    秋收缴税的时节又来了,知州大人的远方亲戚,也就是那个打重的官吏却贪得更多了,大家伙都知道这人的习惯,每次缴税都多挑了些去,好在丰收,大家伙有口饱饭吃,倒也不计较了。

    宋家村的人早早的把税缴齐了,大家开始闲下来,准备上镇上去做零工。

    没两日,县里传来一个消息,说那打称的官吏被人给打死了。

    消息是三爷带回来的,村里跟着传开,不少人拍掌附和,大笑不止,然而却有不少人很是担忧,不知下次来的官吏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打死那个官差的村民原本是个屠夫,家里子女孙子多,税缴的多了,一时心里不平衡,那日又喝多了二两酒,借着酒劲拿出了杀猪刀,于是一刀就结果了那官差。

    屠夫一家当啷下狱,没多久结案,这些人都问了斩,十里八乡的村民个个唏嘘不已。

    边关战乱,魏国国君往南撤,听说洛阳已经不再是京都,科举之制也没了,顺成县的县学关门,各位读书郎只好回去村里头种地去。

    宋洐君不再抄书后,得了一家富户的赏赐,回村里头买了一些田地,亲自下地种田,有模有样,村里人问他还做不做启蒙夫子,宋洐君却是摇了摇头。

    读书的好时代没了。

 第117章抓壮丁

    宋二丫一下子没有了盼头,以前老想着宋洐君能回来,这样她就可以缠住他,再生个孩子,如今三年过去,再看宋洐君,他穿着短衣在地里干活的时候,似乎跟村里人也没有什么两样,反而没有身边的二弟强壮,毕竟宋洐平这些年不是打零工就是干农活,身体练得结实,十八九岁的年青人,正是力气无穷的时候。

    宋二丫晌午给两人送饭的时候,不免对赤着膀子的宋洐平多看了一眼,这十月的天气可不比炎炎夏季,在这样的天气里他还敢脱下外衣,流下一身汗水来,不知干得多起劲。

    坐下来吃饭的时候,宋洐平穿上了衣裳,可胳膊上豉豉地肌肉却把衣裳绷得紧紧的,看得宋二丫忽然脸颊一烫,再侧头看向宋洐君时,他依然是那一脸的斯斯文文,清清瘦瘦的一人。

    宋二丫双眸一暗,没了兴致。

    田埂上,两兄弟蹲着吃饭,宋二丫看向宋洐平问道:“二弟,如今咱们家境也好些了,你也能在家侍奉娘了,二弟打算几时娶亲,要不要大嫂帮着张罗一下。”

    宋洐平一张麦色肌肤的脸抬了起来,往宋二丫看了一眼,接着垂下头,脸颊上染上一抹红晕,“全听大嫂的。”

    宋二丫于是看向宋洐君,宋洐君停下手中吃饭的动作,沉思了一会儿,问宋洐平,“二弟对于婚姻之事可有什么想法?”

    宋洐平拼命扒饭,就是不说,宋洐君笑了笑,“成,今个儿回去我同娘商量一下,这几日就请媒人来。”

    傍晚收工,一家人吃了饭,饭后,宋洐平直接来到河边,在一处野草丛生的地方,他脱去衣裳,赤祼的身子往水中一跳,在河水里打了两滚,舒爽了。

    秋天的河水带着一股凉意,宋洐平却觉得浑身都热,一头扎在水中,想起中午哥嫂的话,心思活洛了起来,他果然是想媳妇了。

    正在他游得欢快之际,草丛里忽然一动,接着扑腾一声,宋洐平立即从水中冒出头来,“谁?”

    没有人回答他,然而后背上却缠上一条滚烫的软躯。

    宋洐平身子一僵,立即回头却被女人捉住了脸,动弹不得。

    “别动,让我抱一会。”

    听到这个熟悉的声音,宋洐平的心不平静了,她肆无忌惮的坦胸贴在他刚硬的背上,从来不曾与女人亲近过的宋洐平,一时间热血上涌,再也受不住,回身就抱住了她。

    “这些年你守活寡,我是瞧着心疼。”

    “那你好好疼疼小妇。”

    “可是……”

    很快宋洐平被拉了下去,两条身躯滚入草丛,宋洐平迫不及待的抬起她的双腿,身子往前一冲,女人笑了,“错了,果然你不会,我教你。”

    终于寻对了位置,沉根而入时,宋洐平的脑子似乎清醒了,他想起他的哥哥,是他把他带大的。

    可是,他却是忍不住,身子被身下的软躯缠住,脑子慢慢地迷糊了起来,初尝滋味,哪舍得抽身而去。

    转眼年关将至,没想到临近年关,竟然有杀气腾腾的刘家军路过顺成县,顺成县的百姓遭了殃,这些军将可不比先前的官差,入室就掠夺,强抢粮食,若有村民反抗,直接杀掉。

    很快这些人来到了宋家村,那时宋家村还是一派和谐,个个都对当年官差搜刮粮食的事放下了警觉,忽然被这么一波人闯入,众村民慌了神。

    魏国的兵马却做着强匪的事,强抢百姓的口粮。

    很快村民的粮食全部被一抢而空,每当刀架在村民的脖子上逼问藏粮的地方时,那些村民只好如实的招了,什么山洞里头,地窖里头,全部被人翻走。

    宋青宛听到风声,立即把家中的粮仓打开,但她却没有把作坊后头的地窖打开,她抱着孩子站在门口,看到这些人过来,直接说道:“我一戒妇人,家中所有粮食都在这儿了。”

    那些人跑到粮仓里一看,比那些村民的不知道多了多少,个个露出一脸的兴奋,那位领头的将士淡淡地瞧了宋青宛一眼。

    宋青宛的身子吓得瑟瑟发抖,脸色苍白,下唇还咬出了血来。

    那将士对属下点了点头,也没有再逼宋青宛,把那一仓粮食一扫而空后,转眼就人走屋空,像一阵风似的。

    人全部走了,宋青宛立即关紧了院门,她看到怀中的宋元丰居然还在睡觉,忍不住在小家伙的脸上捏了一把,这小家伙倒是睡得安稳,倒也好,没有看到刚才那一幕,否则不哭才怪。

    宋青宛把孩子放回床上,她来到屋外掬水洗去一脸的面粉,还有唇上的血红胭脂,很快露出真容,哪还有刚才那苍白如纸,咬破嘴唇的痕迹。

    宋青宛留在院中听动静,那些人从村头抢到村尾,最后拖着粮食直接来到村口扎营。

    宋家村的村民个个都以为这些恶神搜刮了粮食就会走,没想这些人却在此处养起了伤,宋明被那些人抓去给他们医冶,一个不顺就拿宋明的媳妇开刀,吓得宋明使出了浑身解数。

    宋青宛也以为这些人就像上次的官差一样会马上走,没想这些人留了下来,她心里莫名有些不安,好在她挖的地窖除了小盒子几人知道外,宋家村的人并不知道,否则非惹祸上身不可。

    这些人一住就是十几日,在各村各户抢来的粮食就是他们这些日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