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彪悍农女擒夫记 >

第65章

彪悍农女擒夫记-第65章

小说: 彪悍农女擒夫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秋桂猛的一抬头就看到了宋青宛,手中的菜应声而落,吓得倒退了好几步,拍了拍胸道:“大丫,进门不会敲门不成?”

    这么说着,黄秋桂立即拾起地上的青菜往身后藏着,身子往后退了几步后进了厨房。

    宋青宛冷眼看着她所有的动作,直到黄秋桂进了厨房,宋青宛才看向宋大郎,说道:“,这事我全都知道了,你出个主意,这菜要么还我,要么你们出银子,大丫一个人带着孩子的确不易,自己挣得一分家产,如今吃喝无忧那也是我的本事。”

    “,大嫂几次三番在我这儿打主意,我都已经不想再多说,若还顾及着颜面,就表个态。”

    宋大郎被宋青宛说得脸都红了,双眸瞪向刚从厨房出来的黄秋桂,看得黄秋桂浑身不自在,还想再辩驳几句,却屈服在丈夫的威严之下,只好转身进屋把洗好码得整齐的青菜拿了出来。

    这可是到嘴的东西,偏偏她刚才就是多了嘴,早知道她就不跟孩子他爹说,吃了再讲。

    青菜被宋青宛收入竹篮中,宋青宛头也没回的就走了出去。

    宋青宛去菜地转了一圈,看了菜地一眼,做了些记号,打算以后每天都来两三趟,推着孩子,权当散步得了。

    这次风波一过,黄秋桂倒也没有再偷菜,村里头也只有宋青宛还有馒头面条青菜吃,其他人都吃上了猪吃的草,好在山里头草多的是,只要不是毒草都能吃,然而还是把村里一些老人小孩吃出病来了。

    村里人的日子越发的难过起来,眼看着秋收又要缴税,村里开始有人打起了田地的主意。

    他们不好意思直接向宋青宛打听,却问了先前卖地的袁家村人,得知这地还是自己租种的,只是以后每年缴两次租子。

    于是有不少村里人乘着夜黑不被村里人看到的时候来了宋青宛的家,转眼之间宋家村的田地又被宋青宛买走了不少。

    宋青宛真后悔当初没有多储备一些粮食的,这样她那时储备的粮食拿来这时候买地最好,银子都省了,十两银子一亩的良田,如今按粮食算,只要四两银子一亩的样子。

    只是现在四两银子可买不到多少粮食,听说镇上的粮铺每天售卖的时间改了,一天只开张两个时辰,早了得排队,晚了就直接没了。

 第114章张府之祸

    有人上镇上打听,原来是九黎人又打回来了,听说边关在打仗,然而百姓的收成又不好,粮食都运走归朝廷所有,再落下一部分在富户官吏手中,能落到庄户人家手中的却是少之又少。

    很快的宋青宛把粮食提了价,再用粮食换田地,只相当于三两银子一亩,先前换得早的村里人发觉自己赚了,好不高兴,后来的村人却不高兴的,都是自家村里的人,为何给袁家村换的粮食比自家村里的人还要多。

    宋青宛发话,大家伙大可不必换田,因为她的粮食也不多了。

    得了这消息,反而换田的人越发的。

    宋青宛留下一个地窖和一个粮仓的粮食,其它两个地窖的粮食转眼就换了出去,两村换来的粮食加一起,良田已上千亩。

    她终于成了地主婆,然而她却没有多高兴,村里人眼下租了田地,可是天灾人祸的,这租子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有得收。

    宋青宛留着这些粮食也不再换田,就她跟小家伙的话,还能吃几年呢,倒也不着急。

    秋后缴税,卖了田地的庄户终于把税给缴上,自己家里还能留下一些豆子做口粮,弄成豆粉糊糊,这个冬天还能凑合着过去。

    其他没有卖田地的庄户日子就难了,不是卖子女,便是把整个家底缴空了,上山头割草吃,只要能吃的,啥都敢吃,吃得拉肚子,或是拉不出来,也只能强忍着,再不济在宋明那儿弄点草药。

    这日傍晚,宋青宛正把孩子尿湿的衣服洗好晾晒,院门外有牛车的响动,紧接着小盒子上前敲门。

    宋青宛听到熟悉的声音,赶忙出来开门,就看到小盒子一脸的急躁与满头大汗,看着宋青宛,拉着她的袖口就要走,“快,来不及了。”

    “什么来不及了?”

    “你先上牛车,我再细细跟你道来。”小盒着拉着她要走,宋青宛连忙甩开他,转身跑回屋,抱起孩子出来。

    牛车上,小盒子道明缘由,原来是张府主子张小环从洛阳赶回来了,是她在找她,找得很急,连小盒子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反正这次事态不同,连张小环都是骑着马快马加鞭赶回来的。

    小盒子把牛车赶得飞快,宋青宛把背在胸前,孩子伏在胸口,居然颠簸着还睡着了,这小家伙倒是一个万事不忧的小懒猪,很能睡。

    进了张府,宋青宛还没有喘口气,就被小盒子领进了主院,又有嬷嬷把宋青宛带进主屋大堂,那儿宋青宛以前从来不曾去过,且这次入府,一路上都没有看到肖掌事。

    宋青宛忐忑不安的进来,就看到张小环一身骑装利落的站在堂中,手里拿着马鞭,背对着她,看着墙上挂的画出神。

    “见过夫人。”宋青宛出了声。

    张小环立即回头,她容色秀丽,虽是个寡妇,却也只得三十几岁的样子,放在现代只能说是大龄剩女,放在这个时代却是美人迟暮。

    然而宋青宛看着她一身利落的打扮,忍不住在内心一赞,这样子的张小环挺有中性之美,原本长得又精致,眉眼略粗,可男装也可女装,要是放在现代,不知道要迷死多少美少女。

    张小环忽然指着墙上的画问道:“你且瞧瞧,这墙上的画与你有几分相像?”

    宋青宛循着她的手式看去,就见那画上画的是一位背着竹筐穿着上衣下裤的农家女站在山林之间,脚下却是一只野兔。

    再细看那农女之模样,竟然有六分像宋青宛,宋青宛疑惑的看向张小环。

    张小环继续说道:“她就是我上次跟你提的张家女,是她顶替你入的宫,原本是我父亲的义女,养在深闺,琴棋诗画样样精通,便是嫁人也能配得上京城小户做个嫡妻。”

    “那次入了宫,原本是天衣无缝的,没想被刘婕妤发现,刘婕妤以此威胁我张府为她送入一批上等的药皂,便是年前催着你做的那一批。”

    “后来药皂陆续送去宫中,刘婕妤好不容易得到这批药皂,很是小心翼翼,到最近才舍得拿出来送人,同时自己也使用,没想到刘婕妤用了药皂后忽然暴毙,太医在药皂中查出毒物来,从此宫中的药皂全部被烧毁,跟着我张府也受了牵连。”

    张小环的目光一瞬不瞬的看着宋青宛。

    宋青宛连连摇头,“不可能的,这批药皂都是我信得过的人帮着做的,他们不可能落手脚,再加上这些人都是村妇,哪知道什么毒药。”

    “毒应该不是你们下的,那毒很复杂,试想一个庄户人家也下不起这个毒,可是不管怎么样,刘婕妤死了,当今皇上要拿我张府出气,张府寒门根本没有任何辩解的机会。”

    “眼下张府所有人全部离开洛阳,正往燕云而去,我这次快马加鞭赶来顺成县便是来接你的,你可愿意随我走?”

    张小环来到宋青宛身边,面色有些急切。

    宋青宛没有说话,张小环又推促了两声,宋青宛最终摇了摇头,她要是走了,以后葛山上哪儿寻她去,天大地大,连个通讯的方式都没有,莫不是两人真的打算老死不相往来么?

    她要留下来,她要找到葛山,问问他,为什么要离开她?为什么要不告而别?

    “你不肯走,宫里的人都已经知道张家女的存在,我那位义侄女已经没了,张家的族人全部都往燕地去了,我千里迢迢冒着风险跑来顺成县为的是什么?”

    张小环不甘心,上前拉住她的手,“你再想想,是留还是走?以后没有我张府在顺成县护着你,你的澡豆生意没法做,还有刘家军会四处寻你,你和孩子该怎么办,若是被他们寻到,你难道就不顾孩子的生死了么?”

    宋青宛咬着唇摇头,眼眶里有了泪,“我留下来有我的理由,我不能走,孩子我一定会护住,即便失去我的生命。”

    张小环气极败坏,在原地来回踱步,过了好一阵,她心气平静下来,目光意味不明的看着宋青宛,眸里似带着恳求与卑微,她道:“宋姑娘,看在咱们相交一场的份上,将来我张府若出什么事,且也在你能力所及以内的情况下,请伸出援手,张府会万分感激的。”

    张小环的话说完,嘴唇又动了动,似乎还有话没有说完,却偏偏止了声。

    这一番话没头没尾的,听得宋青宛一头雾水,却见张小环一脸的诚恳,似乎一定要得到她一个承诺似的。

    宋青宛只好点了点头,“以后只要是张府有难,在我宋青宛力能所及的情况下一定伸出援手,只是我一戒农女,恐怕是帮不上忙的。”

    张小环却是摇了摇头,反而笑了,“多谢宋姑娘美意,我张小环记住姑娘的恩情,这次姑娘不愿意随我去燕地,那就留下来,我张府一定想个两全之策,只要宋姑娘不要跟人说起入宫的事,就不会有人知道你的真容,以后你也可以平平安安的在宋家村里过日子。”

 第115章借粮

    宋青宛双眸一亮,落下心来,看着张小环道:“那有劳夫人了,我绝不会说出去的。”

    张小环点了点头,一脸疲惫的回过头去,按着挥了挥手,有下人将宋青宛送出了府。

    来到府门边,肖掌事飞快的走来,一脸的忧色,看到宋青宛,遣退身边的下人才开口,“主子要远游,以后怕是不回来了,我是张府的总掌事,今个儿做到了头,从明日起我回归本家,身契自由。”

    “只是以后没有了张府这个大靠山,你我的生意怕会生了不少事端,好在我这些年在顺成县百般经营,有不少人脉,以后咱们做生意小心翼翼,倒也之时,林间忽然嗖嗖几声箭羽之声,张小环毕竟不会功夫,来不及反应,那护卫首领就把她护住,两人躲在大树后,紧紧盯着前面飞奔而来的追兵。

    很快张府的护卫跟刘家军交了手,为了护住马车,损失了不少家卫,最后,那护卫首领护着张小环逃去了山林腹地,不见了。

    那些刘家军也没有去追,而是挑开帘子,手里拿着画对着那帘中的农家女比对,只见那农家女头发凌乱,却还能分辨出五官,与那画上的有几分相似,这些人也没有再细看,手碗一翻,刀尖刺入农家女的胸口,人死透了,这些人飞身而去,转眼失去踪迹。

    原本紧锣密鼓在上平郡布下的刘家军一夜之间撤得干干净净,所有人全力追击张氏族人,往燕地去了。

    又到年底了,往年村里人还高高兴兴的去镇上赶年前最后一场集市,如今小官道上却没有什么人,只有宋青宛坐着宋大山的牛车进了镇。

    宋青宛买了肉和鱼,又扯了不少布,给自己做衣裳的布给孩子做衣裳的布,零零散散一竹筐,放到宋大山的牛车上时,宋大山看了一眼,心里一叹。

    宋大丫果然是个有能耐的,以前大家伙还以为是葛山在的缘故,然而葛山走了一年,大家伙都说宋大丫要活不下去了的,没想人家活得有滋有味,不比葛山在的时候差。

    宋大丫的能耐,便是村里头的大男人也不及她半分。

    回到家中,宋大山帮她把东西缷下来,宋青宛把瓜果点心都备齐了,孩子小吃食少不了,她也爱吃啊。

    给了车钱正要进门,宋大郎来了。

    这又有好长一段时间宋大郎一家不曾踏入过宋青宛的院子。

    这次宋大郎来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借粮。

    宋青宛直接拒绝,这个先例不能起,一但借了,将来村里跟她相熟的都来借粮她要怎么办。

    何况她大嫂这个德性,如今天灾人祸的,借出去的粮食未必收得回,宋青宛不想与人吵架,直接就不借。

    宋大郎面薄,遭拒后走了,隔壁就传来黄秋桂跟孩子的哭声,黄秋桂骂宋青宛没有良心,宋青宛直接把院门关住,不想再听。

    然而没两日,宋二丫又来敲宋青宛的家门,这次宋二丫顶着宋洐君的名头来借粮,语气颇为不善。

    她不提姐妹情,宋青宛更不会,本来她就是穿越过来的,没有这份情,反而是一肚子怨气。

    宋青宛本想拒绝的,但听到宋洐君,想起那个书呆子,怎么说也是前身的竹马,当初她还差点嫁给他,这人是个好人,也挺爱帮忙,只是手中无钱气也短,帮的忙有限。

    宋青宛等宋二丫说完,也不接话,直接把院门关上。

    宋二丫在外头敲了一会的门,又骂了几声,终于走了,宋青宛才回粮仓装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