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彪悍农女擒夫记 >

第261章

彪悍农女擒夫记-第261章

小说: 彪悍农女擒夫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能想到宋洐君身为文臣,第一次带兵打扙却干了场漂亮的仗,还把李萧的亲卫给抓了起来,便是武将出兵,也不会想得这么周到的。

    果然如宋洐君所说的,他要的是一战成事,而不是拖延中结了仇恨,从此与吴越国战火连天的,双方都讨不到好处。

    人已经回来了,完颜玉带着家臣亲自出府相迎。

    这八千吴越国亲卫,由完颜玉执笔写信给了李萧,李萧收到信的时候,气不打一处来,信里头写的个什么,写说梅关百里外发现山匪,兴王府师去镇压,没想到活捉了八千山匪,谁知道一逼供,原来是李萧的属下。

    于是他寿王便做了一个顺水推舟之情,并在信中交代,国君是个好国君,为了百姓,歇了两方的战火,可这些兵却并不是好兵,居然不听主帅的命令。

    李萧看后,猛的把信往桌上一拍,气极了道:“他居然想再续约一年,再次歇战一年,他竟能说得出口。”

    李萧以为一年之期也近在尺尺,却不曾想,自己派出的亲卫被完颜玉给抓了,如今信里虽没有说要以八千亲卫的性命换取一年的休战约定,但寿王话里话外就是这个意思。

    李萧的亲卫二万,不受军中统筹和管控,所有费用也不是由各位世家养着的,而是由李萧自己亲自掏腰着的,不知费了多少心血,可是不管怎么样,他不能不把八千亲卫救出来,他不能坏了名声。

    李萧在心腹大臣的劝告下,不情不愿的再次与完颜玉见了一面,完颜玉春风得意,字面上总是一脸关切之情,不得不,吴越国与兴王城师再次签定一年之期,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再等两月便可名正言顺,偏偏他李萧太过急躁。

    再次签了一年休战协议的完颜玉,回到王府,高兴不已,传令下去,今夜举宴,君臣不醉不归。

    宋洐君以及从梁国来的大臣,也因此而入完颜玉的书房议事,同时初战告捷,他们借此也有了一席之地。

    宋青宛派出去修路的人员已经从四面八方传来消息,待明年春季,便能收工,速度倒是快,召集当地百姓一同修路之举是个好建议,可是算来算去,府里的库房空虚,还得赶紧赚银子为好。

    小彤彤的绣坊又设计出几套衣饰,小家伙居然把绣品用到了首饰上。这次几间澡豆作坊收了货,满载货物交付到张小环的手中,张小环便领着人再次出发了。

    今年除夕夜,张小环怕是不会回来,临走前交待宋青宛帮忙照看一下张义,张府唯一的继承人,难得张小环这么紧张。

 第487章忠言逆耳

    张小环一走,宋青宛派人去打听的时候,方得知这张义可不得了,成日里在军营的校练场时混,每场下来都能赢,在军营里出了名的。

    上擂台可是签生死状的,军营不比在外头,张义参军,他刻意掩满了身份,居然还能凭着自己的本事在军中玩得风生水起,连宋青宛都替他捏了一把汗。

    更让宋青宛郁闷的是,上次宋洐君围剿吴越国的人,张义也偷偷地跑进去冒充了金甲卫,胆子简直大的不得了,万一有个什么,张小环不知道怎么哭去。

    宋青宛得知此事后,立即跑去找忽鲁,这校练场将士的操练是忽鲁负责,她得让忽鲁知道张义的身份不可,同时还得帮忙照看才行。告诉完颜玉,张义的身份便众人皆知了,这孩子掩藏了身份,便是不想让人知道自己的身份的,是个倔强的。

    忽鲁听后瞪大了眼睛,他说道:“张相不是文臣么?怎么儿子竟然参了军?”

    宋青宛叹道:“张义这人从小爱武,他小的时候就背着他父亲学武,还是张夫人代他请的师父,一直瞒着他父亲,不过事后他父亲有没有知道便不知晓了,但在这个纷争战乱的时候,他愿意学武,岂不更好,至少能护住自己的性命。”

    忽鲁听后点头,“好在王妃今日告诉了我,这个张义可是张府唯一的继承人了,张夫人为咱们兴王府如此操劳,咱们得为她守住后方才行,我即刻就传令下去,照顾好张义。”

    “有劳忽鲁将军。”

    忽鲁走后,宋青宛紧绷的心思终于放松。于是想起宋洐君他们踏入书房议事一事,如今的秦羽跟在宋洐君身边进出书房,是众位文臣当中唯一的武将,只是却受完颜玉底下的家将排挤,得想个法子。

    前不久文祥提及七郡的教化,再到梁国的内忧外患,文祥觉得此时正是派人去联络刘修的最佳时间,当年他们一行人从洛阳城出发,临走前,刘修曾表态,是愿意跟着寿王殿下来岭南的。

    眼下两年已经过去,这边边关稳定下来,也有了底子,是时候该对七郡百姓做些什么了。

    于是年前去信一封,到初春便能得到刘大儒的准信。

    宋青宛想到此,便想起了刘梧妹的深情,她当初答应秦羽的,一定会为他谋份事,眼下人家小姑子都要来了,秦羽却还是她宋青宛或是宋洐君身边的护卫首领,岂不失言。

    宋青宛不想参政,不想去干预完颜玉做下的每一个决定,何况文祥一直防着她,可是就这件事上,她决定去找完颜玉谈谈,跟了她这么多年,明明一身功夫,也是个有头脑的人物,岂能这样埋没了。

    傍晚,完颜玉没有来院里休息,宋青宛便炒了小菜带上美酒去了书房。

    书房内家臣都已经退下,完颜玉正埋头桌案前处理政务呢,听到声晌,抬头看来,正好看到宋青宛,他便停了手,起身上前接住地盘子,拉着她往长榻边走去。

    东西放在长几上,两人坐在榻上吃喝。

    “这几都上哪儿去了?怎么不见你来书房,政务繁忙,先前说好帮我处理公文的,才几日的光景就去偷懒了,不是想陪在我的身边么,怎么又变了心思?”

    完颜玉笑着问。

    宋青宛却道:“我可不敢进你书房了,文祥不是派人看着了么?若是让他知道我帮着处理公文,恐怕王府不得安宁了。”

    “今个儿怎么又敢进来了,不是怕了文祥么?”

    完颜玉喝了一杯酒,看着宋青宛为他斟酒,不免有些不满,“每日若得你陪伴,这枯燥的政务也不觉得这么难过,偏生你却不来。”

    “我来可以,你得把文祥给指派出去,如今战事停息,可派先生去巡防,梁国不知道有何举动?都得要防着的。”

    宋青宛借势说了,完颜玉还当真认真想了想,“也成,我明个儿就把先生派出去巡防吧,正好也可以去看看你修的路怎么样了,听说明年初春便修好,先生出门看一看,指不定也高兴。”

    “也好,让文先生看看,免得说我成日里瞎折腾,还虚耗了国库里的银两。”

    “谁敢说你虚耗了国库的银两,这些银子都是你和张夫人赚回来的,无人敢说你。”

    宋青宛又为完颜玉斟了一杯酒,一边还劝道:“少喝点,呆会还要处理公文。”

    “帮我一起。”

    “好,我偷偷的帮你,呆会外头无人了,我便出去。”

    “怕什么,本王准许的,先生敢说你不成?”

    宋青宛却是摇了摇头,“我可不想落得一个红颜祸水的名声。”

    完颜玉大笑不止,“那也得是红颜。”

    “你说什么?我不是红颜是什么?”

    宋青宛起身,招呼到了完颜玉身上,完颜玉捉住她不安份的手,接着俯首,在宋宛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他忽然哺了一口酒水落入宋青宛的嘴中。宋青宛被酒水的辣味给呛住,气得憋红了脸,于是在他肩头咬了一口才解了气。

    为此,宋青宛把完颜玉酒给抢了,不准他再喝。

    于是两人就像往日那般,一同坐在主座,宋青宛帮着他处理公文,一一分了类,各自处理各自手边的事,书房内一时很安静,只有笔尖在纸上落下的声音。

    夜很深了,宋青宛终于忙完手中的事,拿着一张公文在手,却没有处理,侧首看向完颜玉,见他也快完成,便轻声问道:“葛山,你可曾想过,咱们岭南七郡脱离梁国独立为国,不再受梁国所限。”

    “什么?”完颜玉抬首看她,面色有些严肃,“此事莫再说。”

    “为何不能说?咱们俩自从梁国入主中原之后,便是聚少离多,明明两情相悦,偏生不能在一起,皇上几次三番对付我们,我们全无招架之力,如今占据岭南,结合了天时地利人和,待四年之期还清国债,咱们为何不能借此脱离梁国,自成一国?”

    这事宋青宛已经想了整整两年,只是以前她只敢想一想,在前世的记忆里,这岭南七郡也曾与中原脱离,自成一国的史例,这时代虽是没有,他们为何不能做第一人,连元丰都知道占据了大理,成了一国之主,他们为何不可呢?

 第488章一起偷闲去看海

    自从七郡的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再加上完颜玉这两年辛苦的操练水军,令宋青宛的这个想法也因此而萌芽。

    “自成一国谈何容易,咱们能守着七郡,保住性命,一家平平安安的就好,你别想这么多,这些事我自会与先生商讨。”

    又嫌她管得多了,宋青宛很是郁闷,她接着劝道:“你瞧瞧夏国,再瞧瞧大理,为何你哥不曾派兵去镇压?因为这两个国家在前朝就存在,但存在的那个时候,便是他们艰难的独立为一国,不然哪有今日的安荣?”

    “我们自成一国,再与大夏国交好,又与大理交好,三国虽小,若是三相呼应,梁国也会对咱们忌惮几分的,何况如今正是梁国国君交替之时,怎么说太子完颜宏还算有交情,或能平安无事呢?”

    “交情?什么样的交情会不征战我方?”完颜玉沉了脸。

    宋青宛一看到他那脸色,就知道他又想歪了去,以为她借着完颜宏对她的那点旧情,她叹了口气,“救他的命不是一件事两件事能抵完的,人若是死了,还会有今日么?咱们再赖着皮抓住这一样不放,他也不会固执的去争论这些事,虽然这事有点赖皮有点不尽人情,可是为了七郡的百姓,为了咱们的子孙后代,这一点无赖的事,又算得了什么?”

    “你可曾想过,待咱们两人老去,咱们的小元吉将来该如何接掌这岭南七郡,十年休战之约一过,便是我们不想自立也得应付梁国的战事,唯有此道方行得通。”

    “这主意是宋洐君出的?还是你自己想到的?”

    完颜玉神色不明的问。

    宋青宛红了脸,“自是同宋洐君商量了,早在我们梅关修道的时候,宋洐君便曾提及,先前张献文死前曾交待宋洐君,若是带着大臣投靠寿王,抓住时机,逼迫寿王自立,千万别俯首称臣,以前我不敢讲,那是咱们没有底子,如今我讲了,是看到了岭南七郡的希望。”

    竟然是张献文的主意,完颜玉陷入沉思。

    宋青宛没有打扰他,默默的收拾公文,只余下最后一份却拿在手中细看,看了半晌,又合上了,这一举动反而被完颜玉看到,他疑惑的问道:“这一份为何没有处置?”

    宋青宛见他注意,于是又拿起来,说道:“这个我有个新的想法。”于是把公文送到完颜玉的手中。

    完颜玉迅速扫了一眼,“关于梅关守将的事,你有何新的想法?”

    宋青宛接着说道:“咱们若真的想自立为王,便在此时开始,咱们的将领得部属,四方军将镇守边关,东南西方各一人,北方有险地阻拦,唯这梅关是通往梁国的捷径,必须派一位忠诚不二又有能力的人。”

    “不知夫君可有想过派谁?眼下咱们可用之人有忽鲁、卫三刀、成维、卫景,还有我手中的秦羽,秦羽此次跟在宋洐君身边收复了吴越国八千将士,也完成吴越国的一年之期的休战时间。”

    “你想启用秦羽?”完颜玉拉住宋青宛的手,让她靠在自己的身上,虽然刚才小女人说的话令他震惊,但她一切都是为了他好。

    宋青宛借势坐入完颜玉的怀中,吻了吻他的唇,“秦羽是谁之后人?前朝名将,有据可查,黑市里早就传开了。”

    这一点上文先生早已经查了个清楚,的确是前朝名将的后人。

    “不如把秦羽安排在梅关如何?隔着兴王府近,其他三方也有了人手,忽鲁还得留守府城。”

    “倒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提议。”

    完颜玉犹豫了一会,宋青宛也不摧他,话题绕开,宋青宛问道:“刘大儒的事咱们已经派人去请了么?自从修路后,宋洐君没少在我耳边唠叨这语言不通的弊端,不能教化百姓,便不能统一,咱们外来人便不能融入。”

    “文先生已经去信一封,若无意外,明年初春,刘修便能启程。”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