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彪悍农女擒夫记 >

第230章

彪悍农女擒夫记-第230章

小说: 彪悍农女擒夫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都是告诉我们,这些字是在第一句还是在第二句。”

    于是两人怀着激动的心情,把这些丸子一一分类,按着第一句第二句的顺序排了下来,接着按着这些上面标的字寻找那本游记里头的字。

    再整理出来写在白纸上,两人忙了一夜,到天亮之时,一封家书出来了。

    完颜玉拿起这封三年来唯一的家书看了起来,果然如文祥所说的,小女人是用这个法子告诉他她的近况,以及问孩子们的情况,当然还有对他的思念。

    家书落款处,宋青宛说这本游记的字太少,叫他再送本更大更全的书过来,以后便以这种方式传递消息。

    文祥看完,对宋青宛的这种方法惊为天人,便叫人找来了三本书,其中便有史记,将来如有话说还能引据典故,如此两人便能顺利沟通了。

    于是完颜玉也跟着这个法子给宋青宛写了家书送过去。

    宋青宛发现这个好使,便想到了阿拉伯数字,她写这繁体,丸子做得大,再这样送来送去,容易惹来麻烦,若是她教会完颜玉阿拉伯数字,这样这种沟通就只有他们两个知道,就算这书落到别人手中,这丸子落到别人手中也不怕。

    宋青宛于是又书信一封,在每个丸子背后写壹贰叁肆的变成了1234,几封书信传下来,完颜玉虽然不会读阿拉伯数字,但会看了,之后宋青宛就简化了上面的数字,从此只有他们两人才看得懂这个中的意思。

    完颜玉学的这一项新技能很快被文祥利用到了他们的情报传递之中,完颜玉手中的人都分散在各地,兵权被梁帝收回,唯一留下的那些护卫从永州撤走,假扮成商人、庶民、还有游学的书生等等以各种身分分布在各地。

    先前大家伙通信,那叫一个小心,生怕暴露了对方的行踪,如今却是不用了,文祥给各地送去一本共用的书,且这本书隔一段时间便撤换,中间联络的信函却以阿拉伯数字为代码。

    如此就算东西落入别人的手中,也无人看得懂。

 第424章大理王元丰

    转眼又过去了半年,文祥利用这种传信手段,把各部的势力都联络好了,眼下完颜玉着手想着怎么把宋青宛救出来,并且一家全身退出洛阳回岭南去。

    而这半年间,远在大理的完颜元丰隐姓埋名,以宋元丰之名在当地撤起了一场农民,把原本腐浊不堪,还在内乱的大理王朝打得四零八落,直奔京城,兵临城下,已经把京城给围住了。

    眼下他已经不进攻,而是想通过围困京城,令大理王主动开城门相迎,这时间大概两三个月的样子,完颜元丰按着文祥教的新技能,就这样的把信传回了完颜玉的手中。

    看到孩子的捷报,完颜玉什么也没有说,便把元丰的信转到宋青宛的手中去了。

    十五岁的元丰,很快就要成为一方之主,他没有借完颜玉的势,也没有继承他的半点缰土,便白手起家,统领了千军万马。

    当宋青宛收到元丰的信看后,惊讶的说不出话来,她怎么想不起,自家儿子有一日会成为一方的王,合着梁帝还与各势力争来夺去,还不如自家儿子坦荡。

    这些日子因为元丰的不确定,完颜玉没有告诉宋青宛元丰的近况,只说一切都好,如今一口气有了结果,才敢让宋青宛知道。

    宋青宛当即写信问完颜玉对此事的看法,怕元丰太小因为几场胜仗而得意忘形,远在异国他乡,会不会有危险?

    完颜玉也正担忧孩子太小,把持不住争强好胜之心,便去信给文祥,叫他往大理去一趟,他们呆在京城虽然凶险,但他们一时间还没有危险,可是元丰那边却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文祥去了,结果打算围困三个月的事,没想才围困了一个月,那城门就打开了,是大理王朝的皇子事先打开的,活活把大理王给直接气死了过去。

    完颜元丰坐上了大理之主,以后也是完颜玉的一大助力,但元丰的身份不能公布,好在他当初隐姓埋名的,又在当地得到了一名谋士相助,大理的百姓根本就不知道完颜元丰的真实身份,还以为只是宋家的天下罢了。

    谁也没有想到,完颜元丰年仅十五岁登上主位,这一坐在大理却是五十年,一直以宋元丰之名,之后也因整整原因没能改回姓氏,连那史官的记载中也是宋元丰的名字。

    在这五十年里头完颜元丰收复了蒲甘、景陇、自杞国、还有李朝,后来还打到了女儿国去了,大理的版图一直扩大,成了大理王朝历史上的最有名的一位王。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

    文祥来到大理的时候,正好参加完颜元丰的登基大典。

    因为元丰的事,宋青宛和完颜玉越发的觉得该是时候出手了。

    宋青宛呆在这公主府中,这三年里头就不曾出府过,她从不曾试探着想出府,一是她的心如死灰,总感觉自己总有一天会有一死,且每日等着那日子的到来时,这种感觉是多么令人难受。

    完颜玉刚开始那年也是颓废,自己能不能离开这池泥之地且不说,连妻儿都护不住。

    可是眼下不同了,自家大儿子这么厉害,做父母的又岂能这么懦弱。

    两府之间的书信往来越来越密切,今日送个吃食,明日送个衣服,各种小字小抄送进来,那守着公主府的护卫首领也看不明白,终究是没有告诉梁帝便是。

    这日,宋青宛以春季踏青为由,她出了府,不但出了府,还往京郊而去,她要去京郊皇家寺里祈福,当初封为公主,那就享皇家同等之地位,她要去寺里祈福,即使大家都知道她的身份尴尬,却还要摆出皇家之威来。

    上完香后,宋青宛便登山踏青,春季踏青这个季节,游人还真是多,从皇家寺庙里出来的时候,那周围竟然有不少世家与官臣子弟。

    他们看到宋青宛,个个一脸的惊讶之色,这位归义公主这三年多来第一次出门,倒是希奇。

    有不少人远远的打量,且打量之人多是男子,女子却是暗中打量,接着却是嗤之以鼻。

    她是位农女的身份,她的娘亲——前朝的张贵妃,也曾是农女,是承宗当时路过某村庄遇上的,都是一朝飞上枝头,可那身份却摆在那儿——低微,就算她身上流淌着陈氏皇族之血,又如何,陈国已经灭了,血统再高贵,也是前朝的事。

    这些世家官宦子弟和贵女中,有不少必然听过自家长辈对京城里一些事的分析,就好比宋青宛的归义公主身份,必对她有一些评价,这些人知到一些内情,反而只觉得宋青宛可怜。

    要是不被人发现自己是前朝遗孤的事,能一朝飞上太子府的枝头,成了太子妃,这一辈子也是吃香喝辣的,偏偏运气不好。

    一个世家的成就,是历经几代人的努力与底蕴沉淀才能走到今日,有不少世家大到什么程度呢,经过两代王朝,几位帝王,还能屹立不倒,有一方影响之力,成了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皇帝,那世家家世当真是贵不可言,连梁帝都是要忌惮的人物。

    只不过这么走了一趟,没想到还能听到这么多的是非,宋青宛原本只是想出来放松一下,同时也想安静一下,所以才选的是皇家的寺庙,没想到还是被这么多人稀奇的围观了,感觉自己就像动物园里的某只,这些眼神当真是不好受。

    宋青宛游玩了一会,便生了要回京的心思。

    半路的马车里头,车队忽然停住,宋青宛正不知出了什么事,车帘忽然被人打开,一个身影迅速的闯了进来,宋青宛脸色大变,不过来人很快便把她拥入怀中。

    她还以为遇上了刺客,没想到居然是完颜玉,然而看到他,她才越发的担心。

    “咱们说好的不见面的,你这样闯进来,要是护卫那边告诉了皇上,恐怕你的人头不保。”

    宋青宛推了推他,完颜玉却是迅速的把宋青宛揽入怀中,“你别说话,就让我抱抱你,三年多了,明明两人想相隔几步远的距离,偏偏我却不能过去寻你。”

    “真要杀我的头,我也认了,但这会儿好不容易得到的机会,我岂会放过。”

    宋青宛怀着忐忑不安的心,由着他抱着,眼看着车队又要动了,完颜玉却是忽然松开宋青宛,紧接着在她的额头上吻了一下,丢下一张阿拉伯数字就从窗户边飞出去了。

    这见面也当真是来去匆匆的,真是不容易。

 第425章信被梁帝发现

    宋青宛的心终于安定了,方捡起身前的信藏入袖囊,再挑帘问肖氏,“夫人,刚才怎么回事?”

    肖氏见状说道:“刚才前方有马车相撞,护卫队去前头探路,眼下已经处理妥当,咱们回京。”

    竟然是这么一回事,这下宋青宛安下心来。

    回到府上后,宋青宛进了内室,才拉着肖氏问她刚才可曾看到完颜玉的身影。

    肖氏却是一脸惊讶,甚至连马车周围的几人都没有人看到完颜玉的身影,肖氏甚至还问宋青宛,太子殿下是不是真的有来过,只是那些护卫们都不知道完颜玉什么时候来过。

    这下宋青宛就放心了,还好这家伙谨慎,功夫也了得。

    到这时她才怀念起那个额头上的吻了,早知道他这么有把握,她该给他一个深吻的,而不是抱抱就这么放过他。

    他没有时间说话,却是留下了信。

    宋青宛挑灯拿出了史记,在里头寻字,终于寻到了自己想要的字后,她抄下来,仔细一看,是元丰的近况,小家伙不但登基了,还娶了身边谋臣的女儿为王后,想不到才几年的事,小元丰已经成亲。

    而他们做父母的却没有一个人在身边祝福他,正好当时文祥在,成了主婚人,代替了他的父母。

    小元丰的成就多亏了那位军师谋划,改日当真要好好见见这位亲家。

    宋青宛抱着这封信,久久无法入睡,想不到自己有生之年还能看到小元丰成亲,不但成亲了,还是一国之主,这种感觉,令宋青宛惊喜若狂,却也令她有种想哭的冲动。

    是的,她跟完颜玉缺少了年轻人的那股子冲劲,这一路上走来,牵牵绊绊的,就没有冲动过一回,太过于循规蹈矩了,她知道完颜玉的年纪大了,自然顾虑就多了,但这次小元丰的变化,却令宋青宛陷入沉思。

    儿子没有了安危,宋青宛首先想到的是,他们也该改变一下了,不该这么颓唐下去,将来成为孩子的拖累。

    于是未睡的宋青宛,第二日便给完颜玉送去了一封信,是她亲手做的糯米丸子,做这个好啊,一个丸子小小一团,做起来不累,上面标了数字,完颜玉一看就明白了。

    只是这次准备送入太子府的吃食却被人半途拦了下来。

    想不到昨日出城踏青,完颜玉私见宋青宛的事还是被梁帝知道了,这些糯米丸子就被截获入了宫。

    很快宋青宛也被召入宫中。

    三年半没有见到梁帝,这次宋青宛见到他,总感觉梁帝变化特别的大,似乎三年的时光把这个人给瞬间磨老了,梁帝当年优雅、成熟,不显老,虽然快五十的人,却还是瞧不出真实的年纪,还是有一定魅力的。

    可是今日一看,却有一股老态来,身边跟着的是辽国公主,跟在梁帝身后的辽国公主居然发福了,整个圆了一圈不说,脸上的笑容居然比以前真实的多,看来在梁帝身边的日子过得还是挺顺心的。

    宋青宛坐下,看到殿中那一筐丸子,梁帝目光幽深的盯着她问:“这些都是什么?”

    “糯米丸子。”宋青宛打算死不怕开水烫,反正就是不说出实话来,文祥曾给她分析,只要四处还有动乱,梁帝就不会在这节骨眼上动她。

    宋青宛知道自己能活这么久,完全是完颜玉在保住她,文祥使计,煽动各地陈国旧将,就这样硬是拖了三年之久,眼下还在实施,但情况已经紧急,文先生也另有了计谋。

    “朕自然能看出来是糯米丸子,朕问你的是那丸子上写的东西是什么?”

    梁帝完颜景随着那势气凌人的问话语气,身子也跟着起来,直接往宋青宛走来。

    宋青宛没动,反正就算要死,也不是自己恭敬就可以不死的,倒不如随心一点。

    完颜景来到宋青宛身边,他身板依然挺直,且生得高,与完颜玉一般,站在宋青宛面前,着实令宋青宛有些压迫。

    完颜景仔细的盯着宋青宛,不放过她脸上的任何表情。

    很快有宫人端来一个小金盘,那小金盘上有一块锦布,锦布上却全是阿拉伯数字。

    完颜景在宋青宛面前把锦布打开,问道:“为何这布上面的字与那丸子上面的字一模一样?”

    宋青宛看向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