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彪悍农女擒夫记 >

第214章

彪悍农女擒夫记-第214章

小说: 彪悍农女擒夫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那日夜里,宋家满偷偷潜入宋大郎的院子,把身上这些年存下的三十两银子放了二十两银子在正屋的桌上,还有十两银子,他却潜进家美的屋子,拍醒妹妹,把钱交给她。

    告诫家美,这是他做为给她出嫁的压箱底,千万不能告诉爹娘的。

    宋家满再三交代,宋家美只好哭着看着他离去,接着起身,把银子藏到了床底下。

    第二日大清早的,黄秋桂第一个起床,她先去看了后屋的鸡笼,把鸡仔放出来,再来到正屋准备收拾一下,就看到桌上放的银袋子,她当即跑过去抓起银袋细看。

    就这么掂了掂便知道里头的银子不少,她当即拿着银袋子跑到宋大郎面前,宋大郎正在穿衣,看到她手中的银袋,奇怪的问道:“哪来的?”

    “不知道,今个早上便放在这上头了,不会是家满偷偷放的吧?”

    黄秋桂这么一怀疑,两人都觉得可疑,宋大郎点了点头,“若是家满,他也该,这么多年在外头,手里怎么会没有一点银子。”

    黄秋桂顺势把银袋收了起来,今天这银袋不管是谁给的,到了她黄秋桂手中便是她的了,别想从她手中抢去。

    宋青宛就这样安安静静地在宋家村住下了,外头的流言蜚语怎么说她也没管,带着小彤彤,家里的吃食全由元丰以及他的两个小伙伴打理。

    宋家满拿到了字据后当天就去了县里,回来后宋青宛还是看得出来,他脸色明显轻松了。

    也不知道夏国的情况怎么样了,如今呆在宋家村当真是一抹黑,想要得到消息都没这个能力。

    好在忽鲁从县里回来了,他带来了夏国的消息,荣王离去前带着三万兵马走后,没多久又领着十万大军进了夏国。

    李豫被打败,一路往瓜州逃的时候,被李卫的人马给活擒了。

    李豫这次若不是听信了没藏氏的话,他也不至于连瓜州都回不去,如今瓜州顺带被李卫收复,统一了整个夏国。

    荣王和完颜玉都撤出夏国,不日便会来上平郡。

    宋青宛听后,悬着的心落下了,县城里的张氏一族,那些旁支各自逃命去的,这会儿听说嫡支一脉的张小环归来,闻风又跑回了顺成县。

    先前的土地早被当地富绅霸占,得知张家人来了,那些富绅一开始还没有退让的,最后连知县大人都请动了,那些富绅便不敢了,那田地的地契都在张小环手中,哪还敢强占不成。

    收回田地,先前由旁支种的,张小环便依次分配给各旁支,每年给嫡支一脉交点余粮便是。

    这些旁支过得很是凄惨,自从嫡支离开了中原,个个隐姓埋名的,有的胆子小的,直接就流落在梁国各地,连张小环回来的消息都听不到,眼下留下的旁支数目少了不少。

    忽鲁之后又去县城帮张小环去,宋青宛却留在村里头,等着完颜玉回来接她。

    这次他们要回京城去,想起回到京城,他是太子的身份,而她又要面对梁帝,心里就不是滋味,这次恐怕兄弟两人要反目成仇了,先前完颜玉去往夏国的时候,半路便有不少人截杀他,若中间没有梁帝授意,宋青宛绝不相信。

    梁帝的深沉,逼得他们不得不与他对抗,这次宋青宛下定决心,要与梁帝对抗到底。

    宋大郎把那五十亩田地租了出去,自己在中间收租子,因为大家伙没有租到宋青宛的地,而别的地主放租出来的田地又少,多是请长工,就算放租出来的地也是租子挺高的,算下来一年赚不了多少,如非家里一点田也没有,否则一般的村民都不想租。

    宋大郎转了一手后得到的租子就跟那些地主家的租子差不多了,居然还是有人来租,这几年风调雨顺的,倒是让不少人蠢蠢欲动。

    宋大郎的手段被村里人传开了,不少人说他狠心,这样的事也干得出来,这样对待村里人,也不怕遭报应。

    宋青宛倒是没说什么,既然租给了宋大郎,她便不再管了。

    正是农闲之际呢,宋大郎把田地租出去后,心里好不痛快,便去渡口接了活计,做苦力去了。

    只是没想到,宋大郎会在渡口遇上宋二郎,宋二郎自上次田氏疯了后他就离家出走了,之后下落不明的。

 第392章宋三郎做了大官

    不过这次宋大郎遇上宋二郎的时候,宋二郎一身破破烂烂的被人从商船上丢了下来。

    宋大郎刚开始没有理会,只是这半死不活的人挡住了他上船的路,便上前把人扛起,就要扛到某个小角落去,那肩上的人却气若游丝的抓住宋大郎的衣襟,“,。”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宋大郎身子一颤,把肩上的人放下,细看下,发现是宋二郎,当天便把他抬回了宋家村。

    然而抬回家里后,黄秋桂却是气不打一处来,瞧着宋二郎这一身的,多半是病得不轻,这样治下去,得费多少银子去,要是冶活了倒好,冶死了还得打理身后事。

    宋大郎没理会黄秋桂却是去叫了明叔过来看病。

    明叔看了后,面色有些沉重,他开的药都是自己采的草药,药效是有,普通病症不成问题,但宋二郎的病情拖得太久,伤寒很重。

    明叔不下药,叫宋大郎把人抬去镇上,宋大郎和黄秋桂显然不可能把人抬去镇上的,好在宋二郎还有一点知觉,他自己也知道这情况吧,便叫明叔开药,医活还是医死,他都不怪明叔。

    瞧着他们家的情况,还真的不可能去镇上的,明叔没法,不可能见死不救,于是开了药方,叫宋大郎去抓药。

    路上,明叔忍了忍还是交代道,“若是你家里情况还行,就买点小米做些粥食给你二弟吃,会好的快些。”

    小米粥,那也太奢华,宋大郎听听便算了,明叔瞧着他那脸色就知道这话等于白说。

    宋二郎真是命大,居然吃了明叔半个月的药,人慢慢变好,待明叔再来把脉时,连明叔都露出了惊讶之色来,这人还真是耐活,就这些草药下去也能把命给掉住,要是再这样继续下去的,或能活下来也说不定。

    宋二郎就这样在宋大郎家里养病养到了夏季,快躺在床上二三个月了,宋大郎家里有什么,宋二郎就跟着吃什么,然而黄秋桂对这个二弟却满是怨言的。

    家里余粮不足,即便是给些青菜糊糊,那也占了个份量,而且自从宋二郎好了起来后,每顿吃得越发的多了起来,要顶一个劳动力的吃食。

    宋二郎估计也察觉到了这一点,一次宋大郎散工回来,宋二郎说道:“多谢大嫂这几月的照佛,这条命是大嫂捡回来的,二弟在外这几年没有赚到银子,无以回报,我以后也不走了,以后但凡有什么事只管叫我就是。”

    宋大郎听着摆了摆手,不过心里却有了计较,既然宋二郎这么开了口,家中留下这个兄弟,将来与租户或村里人起了矛盾,这不就是上赶的帮手,如今他们家男丁单薄,以前横蛮无比,令村里人惧怕的宋勇变怂了,大家伙也不怕他了。

    如今在这个村子里头立住脚的只能靠宋大郎的不怕死,但他真的会不怕死么,只是没有办法,人丁不旺,兄弟流散,连个帮手也没有,他不横蛮,就会被村里欺负,不管明地里的还是暗地里,这日子就没法过了。

    然而这时黄秋桂听到这话立即从院子里进来,她说道:“二弟,你若真的想报答你,这事情儿很简单,你可是咱们宋家还没有分出去的二房,你回来了,那爹娘的财产你也是有的继承,乘着这个时候,你把爹娘手中的田地打理过来,听说父娘手中还积了一笔银子。”

    宋二郎听到这话,双眸一亮,心里正盘算着没有出路,没想到自家爹娘老了还能积累一些田地,他的确是没有分家的,家里什么东西都被三郎败光了,当初不为这个他才离家出走的么。

    宋大郎听了黄秋桂的话,也立即想到了,接着两兄弟看了一眼,心中肚明,这事儿就这么定下了。

    宋二郎完全好了后,就去宋勇家了。

    宋青宛跟着元丰上山里头玩,家中小囡囡,伍氏今个儿说闲着没事便帮她带着了,这几日伍氏和另外几位熟悉的妇人,总是来她家里拉家常,帮着她带孩子,也好让宋青宛囤出手来,看看袁家村的地,和宋家村的地。

    上次还去一趟县城与镇上,见到了张小环,看到张小环红光满面的,看来本家的事务打理的很是顺心。

    宋青宛挎着个竹蓝子,跟元丰在山上寻了一些嫩笋子,又摘了些野菜,还采了一些蘑菇。

    元丰和两个小伙伴便顺手猎了几只野味,这三个孩子,如今进山说说笑笑的,谈笑之间,就猎到了野兔,那箭瞟得极准,毫无虚发,三人还时不时比比自己的手艺。

    到半山腰上,宋青宛有些累了,便在大石板上坐了一会儿,元丰他们三个却是不觉得累,见状,元丰说去溪水边打点水给宋青宛解渴,那赶请好了,难得孩子孝顺她。

    宋青宛让他们三个人玩儿去了,她便坐在这石板上望着整个宋家村,看到底下田地里头劳作的村民。

    就在这时,宋青宛听到脚步声,她侧过头去,却看到穿着绿色襦裙,头带银饰头面的宋二丫手中拿着绢子走来。

    她脸上缚了粉,画了眉,涂了唇脂,与几年前的宋二丫完全是两副模样。

    宋青宛瞧见,眉头微微一皱,在这乡下地方,乡村里头,进了山还穿着襦裙画个妆的妇人还真不多见,多么的格格不入。

    即使是镇上的妇人到村里头来,也都朴素的多,更不可能这模样上山里头来。

    宋二丫来到宋青宛身边站定,她看着宋青宛,喊了一声“大丫”。

    宋青宛点了点头,“二丫在呢。”

    宋二丫见她看向底下良田,她接着说道:“听三哥说大丫去了夏国,当真经历丰富,居然还能九死一生的回来。”

    宋青宛听到这话,立即侧过头来,宋三郎跟在李卫身边,那次逃散,居然又回到了梁国?想不到还逃到了宋家村来了。

    “三哥可还在顺成县?”

    “不在了,三哥是什么人物,岂是一个顺成县呆得下去的,如今的三哥可不是普通人,是咱们要仰望的人。”

    “什么意思?莫非三哥做了大官。”

    “也不差了,在京城里谋了份大事,咱们姐妹以后还得靠着他。”

    说到这儿宋二丫娇嗲嗲的咯咯的笑了两声,“大丫,还真是想不到啊,你随便抓个猎户成个婚,却不想居然是寿王,哦,不,现在是太子殿下,你的命怎么就这么好呢?”

 第393章宋二郎大闹

    “不过,瞧着大姐身份还是不够啊,怎么就这样带着孩子狼狈的回家乡了呢?太子殿下呢?不会是把你给抛弃了吧。”

    宋二丫忍不住大笑起来,那笑声也不同以前了,带着一股子娇媚劲,可是在这山野当中听到却很是突兀与令人厌倦。

    宋青宛倒是想起先前伍氏同她说的,说如今的宋二丫,被宋洐平抛弃后,整个人都变了,听说暗地里专门勾引村里的单身汉,不过没有被人抓住,大家也只是猜凝,不过宋二丫手中的银两却是来得不明不白,成日里打理的花枝招展的,又常常往镇上和县城里跑,村里人怀疑她在外头跟了什么人,或者做了什么勾当。

    特别是宋洐平两年前在码头捡了一位流浪疯癫的女子回来成了亲,那位原本疯癫的女子,在宋洐平的照顾下,居然不疯了,还为他生下了一个孩子,宋洐平高兴了,宋二丫却在洗三那日,跑到宋洐平家里闹了一通。

    居然被那女子给打了出来,那女人虽然不疯,却也是个厉害的,宋二丫没能占到好处,当日就回了镇上。

    只是没想到,一日后,宋二丫就风风火火的带着外人进了村,把宋洐平打了一顿,最后还是村里人劝住,宋二丫才把人带走的。

    宋洐平被打瘸了一条腿,走路跟宋大郎一个模样,好在养一养不影响他做点小零活挣点儿现钱。

    宋二丫的狠厉在村里出了名,之后无人敢去惹她了。

    那宋洐平的婆娘以后见到宋二丫都是绕路走的,生怕她把她的孩子给怎么了,不过那次之后宋二丫过了好一段时间才回到村里头住,却是再没有惹事。

    宋青宛知道,如今的族长是公平公正的,做起事来也挺有一股子冲劲,脑子甚至比他父亲还灵活,就是没有他父亲那股威势,压不住横蛮的村里人。

    宋青宛这么一晃神,宋二丫见状,又问道:“大丫,莫不是被我说中了心事,心里头不好受?”

    宋青宛脸色不变,只是目光淡淡的扫了宋二丫一眼,“二丫,三哥在京城里做的是什么官?”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