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彪悍农女擒夫记 >

第200章

彪悍农女擒夫记-第200章

小说: 彪悍农女擒夫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贾老爷是夏国的金紫光禄大夫,二品大员,自从没藏氏掌权后,他基本形同虚设,都告假在家中,有好些日子不曾上早朝了。

 第363章拖延之计

    接贾老爷衣钵的是他的嫡长子,过几年,这对母女的好日子怕也是到了头。

    这些羽都给宋青宛查到,羽如今虽不在府上,但宋青宛下的令,他依然会尽职尽责的去办。

    宋青宛留下母女两在府上吃了饭,临走时,宋青宛想了想,拿下自己的头簪交给那美妇,交代:“将来若有事,可拿此物去寻梁国公主帮忙,她必会帮你们。”

    那美妇惊愕,硬是不敢接这头簪,她嗫嚅的问道:“不知……不知贵人为何对我们这般好?”

    为什么对她们好?让宋青宛想起了苏姑,一生都为了张贵妃而存在的人物,所以跟陈国皇室有关的,她下意识的便关注了一下,如今看到母女两这般辛苦,她却是看不过去,可是她眼下也是情况紧急,也只能各安天命了。

    宋青宛却是把头簪往前一送,“拿好了,以后遇着事儿就按我说的去。”

    美妇接下头簪,她却是站着没有要走的意思,她细细的打量宋青宛,轻声问道:“贵人可认识张敏?”

    张敏?张贵妃的名号,宋青宛自然是知道,苏姑都告诉她了的,然而她却是摇了摇头,“并不认识。”

    美妇很失望,她说道:“贵人与我认识的那位故人很像,我小的时候受了她的恩惠,一辈子都记得的,没想到今又受着与她一般好看的贵人恩惠。”

    美妇向宋青宛拜了一拜,便带着女儿走了。

    宋青宛站在那儿若有所思。

    从大福寺回来后没几日,宋青宛没有想到一向守在李卫府中的羽忽然惹上了麻烦。

    当她得知羽要与马辰身边的剑士首领戓打擂台的时候,羽已经去了比擂的路上。

    宋青宛本就身子骨不好,不能随意下地走动,她没有告诉完颜玉,完颜玉也怕她担忧便没有告诉她羽的事,还是七公主悄悄过来同她说的。

    七公主乘着这空档,倒是打听到了,那马府的剑士头领戓是夏国第一剑士,打败夏国无敌手,最后得马辰看中,入了他的府,从此成了他的护卫。

    上次在宫宴里回来后,宋青宛曾听完颜玉说过的,羽底下的一位游侠被那嚣张的戓给杀了,当场两人就打了起来,当时毕竟在皇宫,自然没能比试出个输赢来,最后被范相给遣退了下去。

    这次羽带着人出去采办,在路上不小心遇上马府的人,与戓有了摩擦,马府借势跟羽立下盟约,羽又是一个坦荡的汉子,自然不怕他们,便欣然接了这场比试。

    宋青宛跟着在后头着急也没有用,人已经出发,她躺在床上,看着床沿边坐着的七公主,目光停留在她还不曾鼓起的小腹。

    七公主会意过来,抚着小腹说道:“我却是怎么也没有想到李卫根本就不喜欢孩子。”

    宋青宛没有接话,不知从何劝起,这两个人的事她也不便插手,那日的事她事后想了想,怕是另有隐情。

    “你要不先在府上陪我几日再回去如何?”宋青宛提议道。

    七公主动摇,“倒是好,免得日日见着他,还跟他吵起来,我到底哪儿不好?连我怀上他的孩子竟然都不屑一顾。”

    宋青宛却是伸手上前拉住她的手,问道:“最近感觉怎么样?有没有特别想吃的?”

    七公主双眸一亮,可是看到躺着不动的宋青宛又黯了下去,“倒是有想吃的,可是不是你做的,我都不爱吃。”

    这下宋青宛也无能为力了,七公主跟完颜玉一样的嘴馋。

    “我倒是想吃城西的烙饼了,你可还记得,那时咱俩在那破庙子里的时候,没能吃上一顿饱的,能吃上一张烙饼也觉得好吃得不得了,不过那城西的烙饼却是庄户人家最美的味道,不如我叫下人买几张来。”

    七公主点头,“成,倒是想起了那味道,也不知道那老婆婆还在那破庙子里么,也是个苦命的。”

    难得七公主如今体恤百姓,体恤人间疾苦。

    没多会饼子买了回来,那饼子上的酱汁味道当真是这内城里没有的,没想到两人的午饭便是吃了几张饼子,当完颜玉过来的时候,看到两人吃了满嘴酱汁,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完颜玉过来是说羽的战况,羽受了伤,且伤得不轻,马辰的那位剑士居然往那刀口上抹了毒,李卫得知后,当着所有人的面缴杀了戓,当场马辰怒了,出口骂李卫身为义王却不回封地,还插手京城里的事。

    与马辰一伙的几位朝中大臣,纷纷上表凑折,要弹劾李卫,并要求李卫尽快离京回封地去。

    完颜玉把事情始末告诉了宋青宛两人后又起了身,看到两人嘴边的酱汁,于是问道:“这是什么饼,当真如此好吃?”

    宋青宛和七公主齐齐点头。

    果然孕妇的口味不能以常人论。

    完颜玉记在心里头,呆会办完事回来再去给小女人买几张去。

    完颜玉出了府往李卫府中去了,此番去,他有心提醒李卫可以把李弈的死公布于天下,这样这些朝臣自然就会靠向他这边来,只是这样的话,可能会起夏国的内乱。

    当完颜玉找到李卫说出自己的想法时,李卫却把手中的密信交到完颜玉手中。

    完颜玉细细看去,却发现那上面居然是没藏氏的手笔,没藏氏居然把李弈失踪的事说了,言语之间有投靠李卫的意思,不过在投靠与权力之间又有些强硬的警告意味。

    夏国先皇宠爱没藏氏,到晚年那当真是处处都听没藏氏的,在朝中也没少提拔没藏氏家中的后辈,真要明目张胆的对弈起来,恐怕李卫未必能讨到好,到时苦了的还是百姓。

    完颜玉把信放下,掀目看他,问道:“你是怎么打算?”

    李卫来回踱了几步,看向完颜玉说道:“与没藏氏合作,她说的,扶我坐上那皇位,她依然还是那个太后,以及没藏氏一族的利益不能苛刻。”

    完颜玉皱眉,“恐怕是拖延之计,你可知太后暗中又派了人马去往瓜州,李豫在,始终是一个祸害。”

 第364章神算子

    李卫点头,“此事我早已经知道,我同意没藏氏的提议,宋军师走前曾告诉我,若是没藏氏半途拉拢我叫我同意便是,宋军师一向思虑周全,他教我这么做自然有这么做的道理。”

    原来是宋洐君的意思,完颜玉听到宋洐君三字,对这事也没有任何质疑,宋洐君的能耐他这些年都看在眼中,连他厉害的都对他另眼相看,他既然这么决定自是有道理。

    先不说旁的,没藏氏是拖延了,李卫不也是拖延,一切还得等着宋洐君那边传来消息,成败全在他的手中了。

    完颜玉起身要走,李卫却是没动,眼看着完颜玉都要出了门了,他方不好意思的问道:“雪儿是不是回你那儿了?”

    完颜玉脚步一顿,回头看了他一眼,“你要硬着心肠便不要再问这样的问题,今个中午同我家那位只吃了几张城西的烙饼,我瞧着心情还不错。”

    “她喜欢吃饼?我倒是粗心了,难怪这几日什么都吃不下,原来是不对头,不如我同你一起出府,我去给她买几张去。”

    李卫说走便走,比完颜玉还快一步的穿上靴子便阔步往外走。

    完颜玉却是笑了起来,平时还装,关键时候也是这模样不是。

    两个大男人便快马加鞭的出了内城,往城西去了。

    到了城西,两人坐在高头大马之上,看着那杂乱无章的西市街头,那儿的行人身上不是补丁的棉衣便是粗糙的葛衣,上挑着走卖的小商贩,或是拉着板车沿路讨卖的老人。

    虽然贫穷,可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

    完颜玉看到这里的百姓,他说道:“李卫,你可知道,我家那位侄女曾跟我内人一起逃至此东躲西藏,还曾一起打豆腐沿街贩卖,这一切都拜谁所赐?”

    李卫脸上震惊,这是他第一次听完颜玉说起完颜雪遭遇,虽然后来李卫有派人去查探过,知道两人曾聪明的在西市里躲过一劫,遂不知竟然是这般光景,也不知道堂堂梁国公主怎能曲就在这小小的脏乱的西市里头。

    两人下了马,来到那烙饼铺子外头,烙饼铺子并不打眼,外头坐着吃饼的多是庄户人家,有挑夫有小贩,还有卖花的小姑娘,能吃上一张饼子,便是当天生意好了才犒劳自己的。

    两人买了饼,没有再做停留往内城去了。

    只是李卫最终没有去完颜玉的府上接人,而是把饼子交到完颜玉的手中,叫他给七公主送去。

    完颜玉瞧他这冷情的性子,叹了口气,便回府了。

    宋青宛没想到傍晚还有饼子吃,原本她打算叫小厨房里准备一些粳米粥,两人就这样随意吃一点的,就见粳米粥上了桌后,又送来一盘子烙饼,倒是把七公主高兴了。

    她说道:“大丫,你不知道,最近我吃啥啥不香,闻着味儿就要吐,那府里的厨子做的饭菜也太不好吃了,我一边吃一边吐的,人反而瘦了不少,我若不是我本来就底子好,指不定都躺床上去。”

    “李卫没来瞧瞧你?”

    完颜玉不相信李卫是这么冷情的人。

    七公主摇了摇头,“他一向很忙的,这么一点小事,他自是不会管吧,也只怪我,瞧着大丫你怀着孩子没我这么辛苦,吃啥啥香。”

    宋青宛想起怀孕初期,那会儿完颜玉变着花样给她送吃的,能不香么,但这话她没有说出口。

    两人吃得饱饱的,倒是让七公主找到了吃了不吐的食物。

    没想第二日府上又有人送来烙饼,宋青宛瞧着有点腻了,最后食物全落到了七公主的腹中,她还说就没有哪一样东西有这么好吃的。

    果然怀孕后的味口不能与常人论。

    宋青宛还记挂着羽的伤势,好在这次郭老先生带着李卫的兵马从丝州城赶过来相助,眼下还没有离开京城,那剑伤上的毒倒是被郭老先生给止住了。

    过了两日,完颜玉报来嘉讯,羽的伤势稳住了,当真是身子底子好,人醒来后精神也来了,伤口也好得快了不少。

    且不说这京城风云暗涌,便说那玉门城里这几日忽然出现了一位神算子大师,此人一袭白衣长衫,双眸睁着,与正常人无异,可是你若把手在他眼前晃动,他硬是看不出来的,是个睁眼瞎。

    刚开始这神算子来玉门城时,那街坊的小孩子总是伸手在他眼前晃动,神算子没能辨出手来,却是闻着声响,躲开了。

    几次之后,这街头来了一个瞎子的事街坊们都知道了。

    后来这瞎子不坐在街角了,而是来到了市场上摆摊,他身边有个逢人三分笑,忙前又忙后的小厮,那小厮专门扯着嗓子,说主人家给人看相来着,开头看一次相只得五文钱,不少街坊蠢蠢欲动。

    没想到这一试不得了,这街坊家里的情况,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要眼前这瞎子手指一曲,算上一算,便能一清二楚,很快这半仙神算子的外号传了出去。

    于是摆摊前的价位升了,算一卦五两银子。

    从五文钱提至五两银子,那街坊的百姓望而止步,只是惋惜当初没能上前一试。

    百姓们不敢上前算命了,可是城里的富户却不把这五两银子放在心上,便有人上前要请神算子入府算命,那神算子也挺有个性,要是入府,不管多少银子他都不去,他只呆在这街头,哪儿也不去,到夜里便回客栈住着去,这几天算一卦赚来的银子转眼又交到了那客栈里头去了。

    不少百姓替他惋惜,有人愿意把家中有小院让给他住,终于这神算子有了个落脚的地方,那让出小院的是一家小富人家,那家主让神算子给自家读书的儿子算了一卦,想求半仙指条明路。

    神算子算完后,还当真给那家的大子指了一条明路,那就是继续读书,等待朝中放恩科下来。

    这夏国自先帝去了,便再没有举行过科举,也没有明文规定,甚至走上仕途的永远都是那些世家子弟,这小富小世家的哪有这机遇,那位家主开始有些疑惑,不太敢相信,当真朝中还会有恩科下来。

    没想神算子还给这富户家里头许了诺,快则两年之内,慢则三年之内,他所说的话必能实现。

 第365章李豫进城

    那富户见他如此身有成竹,便信了他的,于是心里下了决定,一定让家中大子好好学知识,不再犹豫不决。

    这神算子有了落脚地后,他也不到外头摆摊子了,要寻神问卦的人都可以上他院子里请教,但他一日接待一位,而且算一卦得休息两日,算下来就是三日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