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彪悍农女擒夫记 >

第2章

彪悍农女擒夫记-第2章

小说: 彪悍农女擒夫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拿起手中的粗面馒头,心中微动,莫不是她根本就没有吃,只饮几口水充饥不成?

    宋青宛回到家门口,远远的就听到院子里传来田氏的咒骂声:“……杀千刀的,谁偷了咱们家的白面馒头,吃了去死呢……”

    她脚步停住,站在门口,决定呆会再进去。此时却听到宋二丫在里头说话:“娘,我刚才看到姐姐回来了,多半是她偷了去。”

    “你姐姐回来了?”田氏不相信,“那死丫头向来胆小,怎么可能偷家里的吃食。”

    “娘,我没有骗你,姐还听到我们说的话了。”

    田氏倒叹了口气,吃食不管了,只问她听到刚才婚事的反应。

    宋二丫正好告状,“姐当然是不同意了,脸黑沉沉的,还暗地里骂人。”

    “她敢。”田氏这么说着,嘴皮又活动起来,眼看着田氏要发怒,宋青宛推门进去,一脸笑嬉嬉的说道:“娘,你听妹妹瞎说,这么好的婚事,女儿高兴才对,婚事本就由父母做主,女儿全听娘的。”

    宋二丫看到她,脸上一惊,没想两回告状都被人听了去。

    田氏一脸奇怪的看着宋青宛,先前不是因为婚事的事要死要活的么,怎么今个儿反而一口答应了呢?不过总比她几日前饿死都不同意的强。

    看着女儿这张姣美的小脸儿,想起自己这十几年把她养得白白嫩嫩,啥事也不让她干,到今日终于有了点回报,将来嫁入袁家,她也有个有田的女婿。

    原本要发怒的田氏,立即上前拉住宋青宛的手,笑道:“这才乖,袁家五兄弟,个个都能干,家里良田百亩,可是咱们几村里的大户,你嫁给袁大郎,他媳妇身体不好,一直没能生孩子,你过去温养一阵,到时生个大胖儿子,保准你的地位比他媳妇还高,你长得这么漂亮,有哪个男人不喜爱的。”

    宋青宛的手被她拉住,鸡皮疙瘩一片掉,不动声色的挣脱出来,附和一声,倒是把两个馒头的事给混了过去。

    宋青宛穿越到这个小村庄里,继承了前身的记忆,对这个时代有点大概的了解,她的户籍在这个家里,她父母就可以给她做这个主,或是卖了她,或是嫁了她,在户籍上是没有半点办法的,所以她要拒绝这门亲事,看田氏这暴躁横蛮的模样,只能自己私下想办法,反抗没有半点好处。

    这时院门有了响动,宋大郎和宋二郎扶着宋勇进来,田氏见了,脸色都变了,赶忙上前搭手,“当家的,你这是怎么了?”

 第3章偏心的爹娘

    宋大郎说:“娘,爹爹今日抬石头砸了脚,怕是要叫明叔过来看看才成。”

    这边宋大郎扶宋勇坐下,便转身出了院门。

    宋二丫跟着上前来照看,宋青宛却站在原地未动。

    大嫂黄秋桂肩上扛着一捆麦子来到土坯墙角放下,接着转身出门。

    收工的时间还早,天还没有全黑,宋家男人在地里忙活了一天,又累又饿,宋勇如今又伤了脚背,心中恼火,沉声问道:“饭做好了么?”

    田氏才想起来,饭还没有做,下午的时候家里来了媒人,只管谈大丫的婚事去了,于是起了身,往左右看了一眼,就看到宋青宛正要回房,于是指着她说道:“去,没眼力见的,还不快去做饭,咱们宋家可不养懒人。”

    宋二丫站在田氏身边回过头来看着宋青宛,脸上有嘲讽。

    不过如今的宋青宛也饿得狠了,既然让她做饭那敢请好,先前可是不准她下厨,生怕她偷吃似的。

    宋青宛来到厨房,土灶上一口大铁锅,铁锅边尽是烂菜叶梗,也不知多久没有清理了,她实在是看不下去,于是一口气把锅和灶擦洗干净,接着开始揉面。

    既然今天这一顿她来做,那就做结实一点,她可是饿得慌,所以面粉下的足,往日里往面粉里加豆子,今个儿她只用了粗面粉。

    粗面熳头下了锅,这边开始烧柴禾,虽然她前一世干过不少活,自己是孤儿,做饭洗衣样样行,却真心没有烧过柴禾。

    她蹲灶门口吹了好半天,弄得一屋子的浓烟,头发小脸都染黑了,终于点着了火,肚子咕噜作响,没有什么困难可以阻挡她做吃食。

    学会了烧柴禾,很快祸里的馒头冒出香味,她闻着这香味儿,手脚都来劲了,起祸的时候乘人不注意,抓起一个馒头啃了起来,没想才啃了一半,宋二丫走了进来。

    “四姐偷吃馒头。”宋二丫立即转身,朝屋外喊:“娘,四姐在厨房里偷吃馒头。”

    田氏听了匆匆跑了进来,看到宋青宛手中还剩下的小半馒头,气不打一处来,她一巴掌拍在宋青宛的手背上,小半馒头被打落在地,田氏骂道:“吃了去死呢,你爹和你哥哥们累了一天都没吃,你吃什么吃,赶快收拾好,今天的晚饭你别想再吃了。”

    宋二丫站在田氏后面冷笑,宋青宛也不恼,语气淡然的说道:“娘,我也是饿狠了,当初千不该万不该不听娘的话,饿了几日,什么都想明白了。”

    “想明白就好。”田氏的脸色缓和了一些,可是当她揭开锅,看到那结实的白面馒头,脸色都变了,“你没有加豆子呢?”

    宋青宛佯装一脸茫然,田氏看向她,气得甩了锅盖,也不怕热,直接把馒头端了起来,“赶紧了,做豆饭下菜汤。”

    宋二丫看着今日结实的馒头,口水都流了出来,没想到田氏却拿小碗分了起来,先是两个大馒头端了出去,不用看,必然是送给东屋住着的读书郎宋三郎。

    宋青宛把地上的小半馒头捡了起来,洗干净了接着吃,一边吃一边烧火,旁边站着流口水的宋二丫却是干干的盯着她看,她冷声说道:“四姐还敢吃呢,爹娘都没有吃。”

    宋青宛懒得理这个孩子,三两口吃完馒头,也没有再去拿,便烧水煮豆子。

    田氏进来,手中只剩下一个空碗,接着又拿出一个馒头搁灶上,端着大碗准备出去,临出门叮嘱两人:“灶上的馒头是给你留的,谁也不准动。”

    宋二丫傻了眼,拉着田氏的衣袖,喊了声“娘”。

    “做什么,你呆在家里一整天,什么事也没做还想吃馒头不成?”田氏甩开她的手,端着碗出去了。

    等豆饭做好,又是人手一碗豆饭分下去,到宋青宛和宋二丫手中,只剩下小半碗。

    宋大郎喊来明叔看病,宋明给宋勇的脚伤上了药,给药钱的时候,宋勇破口大骂:“宋明你什么意思呢?这么简单一个伤口,你要我十文钱,你抢钱呢,咱们宋家村就没有这么黑心的,你敢要我十文钱试试。”

    “宋勇,你是要赖我药钱么?”宋明也来了火气。

    宋勇冷“哼”一声,“你说什么,我赖你的钱了,怎么着。”

    田氏听到要十文钱也吵了起来,什么“杀千刀的、没良心的……”骂得宋明一句话的说不出口,最后宋勇叫宋大郎给了三文钱,把人赶了出去。

    宋勇一向在村里横蛮,年青的时候没少干过偷鸡摸狗的事,直到老三成了秀才郎才有所收敛,却还是借着家里儿子多,平时说话冲的很,村里人大多不敢得罪他。

    宋青宛眼不见为净,站屋后头去了。一碗豆饭加菜汤吃下去,身子有了力气,肚子也没有这么痛了,她从屋后边走出来,就看到大嫂黄秋桂扛着麦子回来,才想起家里根本没有给大嫂留饭,刚才分吃食的时候是田氏分的,居然没把这个媳妇放在内。

    黄秋桂一向话不多,勤勤恳恳地把地里今日割的麦子扛回来,干起活来不比男人差,这会儿终于干完活了,进了厨房,才发现灶上只剩下一个馒头和一碗菜汤,连豆饭都没有了。

    黄秋桂的脸色暗了下来,从屋里出来时,正好宋大郎忙完,准备进来吃饭,看到自家媳妇,见她脸色不好,关切的问道:“怎么了?”

    黄秋桂没有说话,转身回自己屋里去。

    宋大郎进厨房看到灶上的吃食就明白了,他端起两个碗出了门,田氏瞅见,走了过来,“干什么呢,好好在这儿吃完。”

    宋大郎原本想端屋里去,跟媳妇分着吃,这会儿被田氏堵上,只好呼啦啦的喝起了汤。馒头吃到一半乘田氏不注意,宋大郎进了自家屋子,把剩下馒头递给黄秋桂吃,黄秋桂生了闷气,转过身去。

    宋大郎把馒头塞她手上,外头田氏叫儿子扶他爹进屋去,宋大郎只好匆匆出来。

    闹闹轰轰到夜里,宋家人终于进入梦乡,宋青宛躺在土坑床上,床里边的是睡得正香的宋二丫。

    在前身的记忆里,前身一向斗不过这个小妹妹,宋二丫嘴甜,又比她晚生那么一许,两姐妹吵架,田氏多是护着她,慢慢地宋大丫开始有些怕这个小妹妹,时常被她欺负,甚至连婚事,这个小妹都敢在田氏面前挑拨,帮着做主。

    前身的性子变得越来越柔弱,在家里一句话也不敢说,好在田氏想养着她卖个好价钱,所以前身养得细皮的,倒也不用下地干活。

    第二日,宋青宛起得很早,不过她出门的时候,宋家的男人们已经下了地,田氏不知上哪家窜门子去了,宋二丫却还躺着睡懒觉,院子里除了养伤的宋勇坐在廊下看着她外,没有旁人。

    宋青宛直接出了院门,宋勇没有说什么,只看了她一眼。

    这宋家村里的人一日两餐,收麦子的季节,天朦朦亮就起来下地干活,到晌午回来吃早饭,歇了晌,下午接着下地,直到天黑透了才回来吃晚饭。

    宋青宛想起山脚下住着的葛山,早饭家里没得吃,她也得想办法给葛山送些去,人家毕竟救了她的命,再说这么高大壮实的一个人,两个馒头怕是充不了饥。

 第4章被人占了便宜

    来到村头,有一群小孩子正在田埂上玩,个个玩得一身泥巴,那脸上身上的泥巴也不知道是今日粘上的还是昨个儿粘上便没有洗干净的。

    大个点的孩子看到宋青宛,喊了一声“大丫姐姐”。

    宋青宛来到田埂上,看着几个孩子正在捉泥鳅,她试探的问道:“你们肚子饿不饿?”

    有大半的孩子点头,显然都没怎么吃饱过。

    “要不要姐姐做泥鳅汤给你们吃?”

    几个孩子双眸一亮,齐刷刷点头。

    “好,想吃泥鳅的就跟姐姐一起捉泥鳅。”宋青宛指着一个大点的孩子,叫他去找个盆子来装泥鳅。

    那孩子拔腿往家里跑,没多久就端来一个小木盆。

    宋青宛带着一群孩子捉起了泥鳅,还真是好多年没有这份童趣了。

    一起捉了大半天,满满的一木盆泥鳅,活蹦乱跳的。

    宋青宛把这一群粘了泥一身乌黑的孩子召集去了河边,自个儿就匆匆回了宋家院子。宋家院子里,宋二丫正在翻晒麦秆,宋勇不知是回屋了还是去了哪儿,没有见着人。

    她来到厨房,从柴堆里翻出一个小铁锅,铁锅上边破了一道口子,又因为小不实用,被田氏遗弃在这儿,但铁向来值钱,所以田氏也舍不得丢。

    她拿着铁锅从厨房里出来时,正好宋二丫瞧着了,一脸莫名的问道:“四姐拿这铁锅做什么去?铁锅虽是破了,也是值几个钱的。”

    反正院子里没有田氏和宋勇,她懒得理宋二丫,拿着锅子直接出了院门,宋二丫追了出来,在身后喊:“呆会我告诉娘去,你偷家里的锅。”

    宋青宛头也没回的走了。

    来到河边,那群黑娃还在,宋青宛笑了笑,上前把锅洗得干干净净,直接在河边煮起了泥鳅汤。

    这时代的河水清澈见底,清清凉凉,比井水还要干净,村里的人都在河里挑水。

    没有什么调料,好在刚才拿锅的时候顺带偷了一点油和盐,这两样才是庄户人家里最值钱的,平时都舍不得,不过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她只能从家里拿了,田氏若是知道,到时再说去。

    小家伙们捡柴,宋青宛就着河水洗净泥鳅,洗的时候正好河边有紫苏,便顺带摘了一些洗净。

    泥鳅过了油再放水煮,加了盐,于现在的宋青宛来说这已经是极品美味的,穿来这几日,宋家院子里的饭菜就没有过半点油水。

    也不对,油水也有的,不过不是给他们吃的,而是给东屋的读书郎吃的,宋青宛穿过来的这几日统共才见了这个读书郎一眼,他跟村里人不同,穿着一身长衫,那衣裳料子细腻,跟村里人穿的衣裳料子也不同。

    听说这位读书郎在县学挂了名,因为家境问题,不能常去县学,只能隔半月去一次,或是遇上学识上的问题,才入县学问问夫子。

    锅里的水开了,油荤的香味,紫苏的味道,传入几人鼻腔里,宋青宛吸了口气,看着眼前排排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