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彪悍农女擒夫记 >

第158章

彪悍农女擒夫记-第158章

小说: 彪悍农女擒夫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第四日的清晨,文祥终于得到两个消息,一个好的,一个坏的,他立即上前向完颜玉禀报。

    “殿下,臣查出了郭老先生的下落。”

    文祥的话才落,完颜玉却是立即回过头来,一双血红的眸盯着文祥,“快说。”

    “郭老先生在辽国。”文祥直接说了出来,“他已经于三个月前离开京城,离开时正好是夏国国君李卫离开之时,曾与李卫一路向北,到边关才离开的。”

    完颜玉听到这儿,他目光冷冷地盯着文祥,文祥却接着说起第二件事,“找到羽护卫身边的人,听说羽护卫曾问他愿不愿意跟着王妃远行,那人拒绝,于是得了一大笔银子。”

    完颜玉的目光越发的幽深,他阔步往前走去,很快那人经完颜玉亲自审讯,可是却事与愿违。

    这人的确是拒绝宋青宛不愿意远行的人,他还告诉了完颜玉,当时跟着他一样决定的还有好几位,个个都像他一样的得了一大笔银子,可是在他们离开后没有两日,王妃就在护城河上遇难,他们是黑市的人,自然消息耳目灵通。

    完颜玉听到他的话后,一气之下差点杀了他,若不是这些人都曾留在她的身边,又岂会这样。

    然而最后完颜玉却是放了这人,毕竟是跟了她的护卫,他又何必赶尽杀绝。

    此番回去后,完颜玉一病不起,把文祥急了个半死,四处寻医问药,只差没有把郭老先生请来,连宫里的太医都瞧遍了,他的身体却是一日一日的瘦了下去。

    直到有一日,文祥告诉他,他们在乱葬岗找到先前被完颜玉审问的游侠,而且一并寻到几具尸体,都是曾经当值于德正街小院的护卫。

    到这时君臣两人开始觉得事态不对。

    原本病倒不起的完颜玉忽然有了劲,他下了床。

    经过君臣两人日夜兼程的调查,完颜玉查到了风吹草动,所有的蛛丝马迹直指梁帝。

    这日,完颜玉破天荒的上了早朝,他整个人瘦了一圈,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完颜玉就从来没有这么瘦过,一向身体健壮,气势凌人的他,也会有这日,瘦成竹杆似的站在朝堂之首,不管梁帝说什么,朝臣提议什么,他全当没有听到,他似乎有些神魂离体,神色焕散。

    散了朝,完颜玉不无意外的被梁帝叫到了书房,这时候的完颜玉似乎又有了精气神,他认真的看着梁帝,似乎今日才看清似的,看得完颜景心中微微一动。

    与其说他们之间兄弟情深,不如说父子情重更为恰当,没有完颜景就不会有今日的完颜玉,生在皇家,不管谁坐上这个帝位,没有坐上帝位的皇子都不会好过到哪儿去。

    翻开史书,哪一角不是夺嫡之战的牺牲品。

    然而对于完颜景来说,完颜玉这个弟弟却是个异数,他从来都把他当成孩子一样的疼着,到现在,他也觉得弟弟除了长高了长壮了外,没有什么区别,包括那次拿走兵符的事,他还是他的好弟弟。

    “陛下,臣弟有话要说。”完颜玉说这话时直接跪了下去。

    兄弟两人见面,从没有这般客气过,梁帝愣神,就听到完颜玉说道:“臣弟有一事不明,为何先前臣弟审训过的几位游侠都死在了乱坟堆里,臣弟恳请陛下下令,让臣弟把此事查过水落石出。”

    “你为了几个游侠来请朕下旨?”梁帝眉峰一挑,不怒自威。

    完颜玉却依然抬着头,说道:“因为臣弟觉得寿王妃的死因有异,她并不是淹死的,因为她熟识水性。”

    宋大丫熟识水性?梁帝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却恢复正常,然而还是被完颜玉瞧见,他的眼神黯了黯。

    “胡说八道,那护城河水流淌甚急,何况她一位农女,又不是生在南方,岂会通水性了?”

    梁帝说完,手一抬,一位宫人走了过来。

    “把寿王扶起入座。”梁帝命令。

    完颜玉被人扶起在一侧的交椅中坐下,可是他看着梁帝却是从没有过的生疏,他不懂,一向疼他的怎么会杀害他的妻子?这想法堵在胸膛,如喉中哽刺,他的手不由自主的握成了拳。

 第284章出使夏国

    梁帝安慰道:“六弟痴情,做兄长的又岂会不知,原本想着你这次回京就替你们两人指婚,可惜弟妹没有这般福气了,也怪没能早早的落下决心,这些都是的错。”

    “逝者已矣,六弟是个好男儿,不能沉迷于儿女情长之中,的江山尚未坐稳,正是需要你的时候,想好了,辽国公主再过一个月就会来大梁,到时我把她指婚于你,你年纪也不小了,该有个家了。”

    梁帝说得语重心长,可完颜玉听后却胸膛翻涌,他腾的坐起身来向梁帝跪下,“,除了大丫,我这一生再也不会娶妻,她等了我这么多年,我辜负了她,我愿用余生还给她,还请收回成命。至于游侠的事,我一定会查清楚,若是查出大丫的死是个意外。”完颜玉抬起头来看向梁帝,“我绝不会饶了他。”

    梁帝被他的眼神盯着很不舒服,他的眼神看向别去,心里头也不安稳起来,一向让他放心的六弟,想不到也会有这一天?莫非他身边真的留不住一位亲人么?非要逼他出手么?

    完颜玉说完起身,退了下去。

    梁帝却坐在案前,放在案上的手握紧成拳,接着拿起桌上的画像,苦笑了一声,“走了就走了,偏偏还能生出这么多的事端来,早知道就该把你关入行宫,如此一了百了只怪当初心软。”他叹了口气。

    就在完颜玉查找宋青宛的‘死因’时,朝中却一日千里的变了个样,唐括氏一族被徒单氏一族压了下去,开始日渐中落,朝中徒单氏新起,九黎贵族与清流派势同水火。

    不少老臣告老返乡,清流派新晋大臣开始活跃于政治舞台。

    由张献文为代表的朝中大臣上书梁帝,只为梁帝立储一事,而徒单氏借机逼得梁帝不得不正视起立储的事来。

    梁帝正值中年大好时光之时,他本不想这么早早的立下太子,可朝中重臣容不得他不立,自己亲自提拔起来的张献文却带头谏言,他是不高兴的,但他早就知道张献文的性子。

    张献文一朝两门师徒两人都曾当过梁帝的谏官,如今又位高权重,他提出立储之事本是份内之事,没想到遭几大家族的施压,梁帝把这气头发泄到了清流派的身上,于是想着等宋洐君回来后,非把他调出京城去,发配到杨州做知州,同时也削弱清流派的势力。

    一日早朝过后,梁帝坐在书房里细思,坦付候于身后,他对坦付说道:“寿王怨朕极深,辽国公主即后便到,眼下赐婚,恐会伤了兄弟情。而今朝中重臣都望朕定下太子,朕从几人中瞧了半晌,这太子之位非寿王莫属,也只有他能压得了这帮朝臣,无论是在军功之上还是在资历之上。”

    梁帝话落,坦付脸色聚变。

    这立储之事岂非儿戏,梁帝居然要立寿王为太子,梁帝对这位弟弟的感情自然无可厚非,着实把他当晚辈一样的疼着,可是太子之位何其重要。

    坦付弓着身没有接话,梁帝也没有想着他接话,又接着说道:“坦付,准备笔墨,朕要亲自拟旨,免得那些个朝臣来阻扰朕。”

    坦付不得不从,可是脸色却有些发白,眼看着梁帝要落笔,他猛的跪下,恳求道:“陛下,荣王殿下远在幽州,守着边关,兢兢业业……”

    “荣王?”梁帝停下手中的动作,看向坦付,“你也觉得荣王有大才?”

    坦付不敢再说,但梁帝却没有再继续问,只见他执笔,龙飞凤舞的写下诏书,接着放置一旁晾干,转交给坦付。

    坦付自然不敢看里头的内容,梁帝交代他明个早朝时念出来。

    第二日上早朝,完颜玉没有参加,事实上他已经离开京城,连夜往辽城去找郭老先生,然而第二日梁帝立太子的诏书一下,梁帝得知完颜玉私自出城,于是叫坦付带上五千金吾卫追出城去。

    三日后,完颜玉被坦付拦了回来,原本朝中百官议论纷纷的立储之事,一时间竟然安静下来,连张献文那日在朝堂上听到梁帝的旨意,竟然无言以对,事后再谏言,却得来梁帝一句“君无戏言”而使寿王立为太子之事成了板上钉钉的事。

    这时朝臣一片哗然,紧接着整个京城里的世家也知道了,不少人开始不安起来。

    其中有徒单氏一族,扶持二皇子英王的人,还有扶持三皇子荆王的人,当然还有以张献文为首的清流派。

    满打满算,朝中就没有一个大臣支持完颜玉的,反观只有九黎族的新贵还有人支持他,他可是九黎族的大英雄。

    就这样莫名的坐上太子之位,完颜玉还没有从“亡妻”之痛中清醒过来就被梁帝扶上了位,从此早朝不缺,还要入主东宫。

    连完颜玉拒绝都被梁帝给驳回,不但把完颜玉管制在了京城,还频下旨意,与还在路上的辽国公主定了亲,辽国派公主过来和亲,嫁给当朝太子,把辽国的国君给高兴坏了。

    完颜玉被软禁于东宫,没想当上太子半个月后,梁帝下了旨意,派太子完颜玉出使夏国,参加夏国国君的登基大典。

    原来李卫尚未正式登基便来了梁国进贡,只是梁国朝堂上下没有人知道李卫早已经失踪一月有余,除了梁帝和完颜玉知道内幕,个个都以为夏国国泰民安。

    甚至有人认为李卫登基大典正与梁国和亲的七公主成婚,双喜临门。

    完颜玉即便知道夏国的事,但他一口答应了梁帝的话,他把身边的大半护卫留下,独自出使夏国。

    此番前去,连文先生都被梁帝给扣留了下来,文先生可是完颜玉身边的智囊,可梁帝这一举动却让人看不透了,好在寿王是个有能耐的,曾经血战沙场,屡战屡胜,以一敌百,勇猛无敌,大家伙倒没有往深处想。

    完颜玉出使夏国,文祥给了完颜玉三个锦囊,交代他此番去夏国事事都要多加小心。

    君臣之间深谈了一夜,第二日由梁帝亲自送行,把完颜玉送出城外。

    城外凉亭处分别,兄弟两人对面对的站在一起,人还是原来的人,可是心却不样了,大家都变了,只不过是几年的时光,那时完颜玉意气风发的去了宋家村,梁帝第一次入主中原,何其得意,兄弟两人共同夺下的江山,好不快意。

    只不是几年的时候,这中间可以说是为了一个女人,也可以说这是必然之势,只能说这就是命,皇家的兄弟情义何其浅薄。

    完颜玉深深地看着梁帝,想起小时候的一桩事,他问梁帝:“,我十二岁那年,你为何把兵符交予我?”

    梁帝依然是一脸的温和,宛如十二岁那年再现,“因为需要你。”

    十二岁那年,梁帝把兵符交到完颜玉手中时也是这么说的。

    然而此时再次听到完颜玉却心头一酸,他跪下,“,只要有令,臣弟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当年的情份,臣弟一辈子记在心里头。”

    梁帝身子微微一晃,他背着的手差点失手垂落,但他很快却掩饰住自己的情感,亲自上前扶起完颜玉,他没有再说话,却是目送着完颜玉离去。

 第285章夏国的京城

    宋青宛和七公主两人分析数日后,终于理出了路线,两人穿上男装,乔装成范府的小厮,背上小包袱准备出范府的时候,没想到范迟带着范江入了府。

    两人准备从小门防出去,却被骑马匆匆跑进府中的范迟拦住,这家伙在府中骑马,还来得这么及时,宋青宛觉得,多半是两人要出府的事被人告发,否则怎么来得的这么巧,可是她们做的如此隐密,她怎么也想不到这院中谁会知道。

    后来她才知道,事情就是这么的巧,也算是运气不好吧。

    宋青宛两人被范迟拦住后,他翻身下马,把两人带入主院大厅,堂前坐着一身靛蓝绸袍的范家家主范江,他正端着茶杯饮茶,看到两人这身打扮,皱了眉。

    范迟为两人介绍了其父的身份,宋青宛才知道,自己好巧不巧的居然撞的是范迟的马,明明两人可以逃出生天,偏又混进这范府想打探舆图的下落,也阴差阳错的跟着一起来了丝州,如今人家父子通了气,夏国的当朝宰相居然从京城赶了过来,两人的身份再也没法掩瞒。

    只是不知道李卫可否回京,要是李卫在京城,两人回去兴州了没有什么可怕的,最郁闷的就怕李卫凶多吉少。

    两人就这样被范江父子带回了京城,果然是夏国的宰相,短短两日的时间已经传遍了整个夏国,梁国和亲的公主找到了,且马上就回京城里去。

    兴州皇宫,没藏氏坐在高堂之上,正听着底下几位大臣议事之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