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彪悍农女擒夫记 >

第147章

彪悍农女擒夫记-第147章

小说: 彪悍农女擒夫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马车行驶没多久,忽然被强行停住,宋青宛的身子不稳,还是肖氏扶着她的,几人应声挑开帘子,肖氏不让宋青宛露脸,这大白日,京城里的熟人太多,要是瞧着宋青宛跟新晋官员宋洐君在一起的事,不知要造多少谣去。

    宋青宛也是这么想的,于是靠在壁角,由着肖氏去打探。

    肖氏看了一会,脸色有些古怪,回头看了宋青宛一眼,宋青宛正准备问她怎么回事时,宋洐君的声音在旁边响起:“你们别拦住他,叫他过来,我认认便知道。”

    宋青宛听到这声音,想着怕是有人拦了车驾,她这次出门带了羽他们,前面拦住的应该是护卫。

    很快有人往这边走来了,可是却是一把既陌生又有些熟悉的嗓音响起:“你……你是宋洐君?”

    宋洐君应了声,“你是宋三郎?”

    宋三郎?宋青宛再也控制不住,挑开帘子往外看,就看到车边站着一人,不正是宋三郎么?只是却与记忆中的不同了,那时宋青宛穿越过来的时候他才十八岁,正是青春焕发、春风得意之时,成日里呆在屋子里读书识字,最后没能考上科举去失了踪。

    宋青宛还以为此人已经死了,没想到他居然也来了京城。可是他身上那一身穿着,像个乞丐似的,衣裳破破烂烂,一脸的脏乱,手里端着一个碗,右手还有一根拐杖,不过他的腿脚却是好的,走路并不瘸。

    宋青宛看了一眼后又放下帘子,靠在车壁边上,默默地听着宋洐君与他交谈。

    宋洐君毕竟是读书郎,当年同为读书郎,同为同窗,又是一个村里头的,哪会没有半分情义,看到这样的宋三郎,他心下一软,对着马车说道:“如此,三郎便与我等同去酒楼吃了饭再说。”

    听说有好吃的,那宋三郎立即扔了手中的碗和拐杖,跟在了马车周围。

    明明是新贵出门,马车上还有寿王府标徽,而旁边却跟着一个衣着褴褛的宋三郎,让人感觉格格不入。

    好在这客满盈是宋青宛的地盘,要是先前的客满盈,宋三郎是不会受人待见的。

    进了客满盈,宋三郎身上的异味还是引起了不小的波动。

    宋青宛派肖氏给掌柜的支了话,给宋三郎买了新衣裳,还叫他派人给宋三郎洗了热水澡。

    宋青宛与宋洐君几人却在天字一号房里坐着等候,此时饭菜陆续上桌,那边掌柜的把洗漱好的宋三郎带进来,只见宋三郎一袭青衣长衫站在那儿,眼睛看到桌上的吃食,脚步飞快的跑过来,没有半分礼貌的抓起桌上的鸡腿就往嘴中塞去。

    宋青宛与宋洐君两人无奈的对视了一眼,宋秋云和宋雪两人却仔细的看向宋三郎,两人疑惑的问道:“莫非这位是咱们宋家村的秀才郎?”

    宋青宛向两人点了头,然而桌前吃得正香的宋三郎却停住了手,塞了一嘴的鸡肉却食不下咽起来,接着痛哭出声,一边哭一边吃,看得宋青宛几人一脸的尴尬。

    宋三郎终于吃饱了,可桌上的吃食被他风卷残云般的吃了个精光,于是肖氏叫人撤了下去,又叫掌柜的准备了一桌。

    然而宋三郎还在拿吃食,好在这次至少知道用筷子,吃相也没那么难看了。

    一桌人一起吃饭,终于个个都吃饱喝足了,掌柜的撤下盘子又送来插食和点心。

    大家伙开始围坐着聊了起来。

    宋三郎到这时才打量坐在对面的宋青宛,他先是看着宋青宛,接着露出惊愕之色,接着犹豫不定的问道:“你是宋大丫?”

    宋青宛点头,宋三郎却一脸的不敢置信,“你居然是大丫,与记忆中的大丫似乎大不同了。”

    宋三郎看着宋青宛眼睛都不眨了,接着似乎分析出来了,一拍桌子,笑道:“大丫果然是个有福气的,现在嫁给了子凌兄了吧,果然做了官夫人却是不同的,子凌兄对大丫是情深的,我有这个妹夫也是一脸的骄傲。”

 第264章一顿离别的饭

    还攀起了亲来,听着就不舒服,乱说就算了,这种话也能这么说,要是在外头,指不定被人编排,宋青宛沉了脸,宋洐君脸色也不好看,只是大家都没有接他的话。

    宋三郎的脸色窘了窘,自认为自己的猜测是对的,于是对看向宋洐君,对他说道:“大丫是个有福气的,你可要好好对待她,否则我这个做兄长的可饶不了你。”

    宋三郎还要再说,宋青宛却制止他的话,“你不要再说了,这种话请你不要再说。”宋青宛甚至想说,你吃饱了没,吃饱了可以滚了。

    可是却遭宋洐君的眼神制止,宋青宛只好忍了话。

    宋洐君说道:“三郎有所不知,我跟大丫并没有什么,以后这种话在外头万不可以再说了,还有三郎对以后有何打算?”

    宋三郎立即反应过来,一脸认定的说道:“子凌兄这么有能耐,小弟怎么说也要跟着子凌兄的,先不说这同窗之谊,便说咱们同一个村的,又是一起长到大的发小,子凌兄也不能见死不救不是?”

    反正宋三郎认定了宋青宛嫁给了宋洐君,管你有没有嫁,他这次赖定了,他这次来京城,便是在顺成县的街头看到了宋洐君,正好那时宋洐君去上平郡负责秋试的事,被他遇上,那时宋洐君与几位秀才郎在街上走,他不敢上前相认,心中自卑因此错过。

    后来狠下心来,再去打探宋洐君的住处就得知他回了京城,才知道他已经成了京官,连顺成县的知县都要对他敬畏三分,先前不可一世的夫子面对他还一脸的骄傲。

    得知宋洐君的身份后,他再也按耐不住的要去京城的打算,这些年宋三郎在顺成且混的并不好,一直未娶,在街头给人抄书写字的,养活自己已属不易,还要时时防备着宋勇一家人,生怕被他们遇上。

    他手中赚下的那一点银两不够盘缠,于是一路乞讨过来的,时间已是半年之后,想不到才进京就在街头遇上了宋洐君,当真的高兴不已。

    然而宋洐君听到这话,心中暗叫不妙,可是想着他毕竟是宋青宛的兄长,他也没有立即拒绝,只道为他安排地方好好休养,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然而回去的路上,宋青宛乘宋洐君把宋三郎安排走了,方道:“你莫非要收留他?我瞧着还是让他走算了,这种人心地不好,当初的事你又不是不知道。”

    宋青宛刚穿越过来,她几次差点被卖,这宋三郎的功劳可不小。

    宋洐君却说暂时还不能这样对他,怎么说他现在也在朝为官,宋三郎若是在外乱说话,毫不知情的京城权贵,特别是对清流派不满的那些九黎贵族,恐怕就以此为把柄,不论在发小同村之情上,还是同为读书郎之情上,他都得把宋三郎妥善安排了。

    然而没过两日,宋洐君却来寿王府找宋青宛,说宋三郎走了。

    宋三郎那样的人品怎么可能舍得离开宋洐君,再说那日还誓言旦旦的说要跟定宋洐君的,他哪舍得走。

    宋洐君说了这几日的事,宋青宛才知道,原宋三郎提议要宋洐君给他按排个官职,只要在京城,便是七八品小官也是京官,以后衣锦还乡也是有面子的。

    宋洐君当时听了气不打一处来,也不知宋三郎在哪儿打听到张献文是宋洐君的恩师,得知他的权力,非要宋洐君为他讨一个官来做做。

    当真以为这官是幸手捏来想做就做的,于是宋洐君便说了几句重话,没想到宋三郎就偷偷的跑出了宋洐君的府中,至今没能找到。

    宋青宛没法,免得宋三郎在外头造谣,她只好安排人也出去寻找,甚至还动了羽在暗市的游侠力量,消息散布出去一两天了没有人回复,好像人家蒸发了一般。

    眼看大夏国君请宴的时间到了,宋青宛和宋洐君只好把事暂且放一放,先去赶李卫的宴。

    李卫请宋青宛和张小环吃饭是在客满盈里头,宋青宛和张小环最先到来,进了天字一号房等了一会,没多会大门打开,李卫走了进来。

    只是李卫的身后却带着两人,一个人是熟人李嘉平,另一个却是一袭墨绿袍服的……宋三郎。

    宋青宛看到宋三郎如同吃了一嘴苍蝇,这是怎么回事,宋三郎又是怎么认识李卫的?

    李卫坐下,李嘉平和宋三郎分别站在李卫身后,李卫指了指身后的宋三郎,说道:“新晋的谋臣宋文杰宋先生。”

    宋青宛嘴角抽了抽,然而李卫身后的宋三郎立即喊了一声,“大丫,是你。”

    李卫回头看了宋三郎一眼,接着看向宋青宛,“是你的朋友?”

    宋青宛只想找个地洞钻,她先前的身份没有告诉宋三郎,否则不缠着她而缠上宋洐君去,眼下正是多事之秋,完颜玉又不在,宋青宛当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

    可是李卫已经开口,宋青宛无奈一笑,道:“是的,认识,同村的——”

    “这是我亲妹妹。”宋三郎立即上前一步,不请自坐的坐在了宋青宛身边。

    倒把张小环看得目瞪口呆,张小环靠近宋青宛的耳边低声问道:“不会是那个曾经要卖了你的那个读书郎哥哥吧?”

    宋青宛无奈的点头,张小环也是一脸的惊讶,就没有见过脸皮这么厚的,居然还敢来认亲。

    张小环立即起了身,本就穿着一身骑马装束,干脆利落的站起来,面色一肃,倒把宋三郎吓了一跳,宋三郎果然脸皮厚到了一定程度,他说道:“大丫,三兄对不住你的,如今他乡遇上,大丫这么不顾及旧情吧?”

    在李卫面前着实不是算旧账的时候,她起身拉下张小环,决定呆会再翻旧账,没想到李卫见两人认识,居然说道:“既然是寿王妃的兄长,如此我对此人也放心了。”

    宋青宛连忙摆手,不成啊,不要信他,信他你就输了,但不待宋青宛开口,宋三郎却意外的问道:“大丫,你如今已经是寿王妃,你居然连这事也不愿意告诉家里人,怎么说家里人也养育了你,你怎么可以这样不顾及亲情?”

    合着还宋青宛有错了。

    宋青宛咬了咬牙,指着宋三郎道:“你,站起来,站那边角落去,人家贵人不开口,你即使是我兄长也不能同座。”

    宋三郎被宋青宛这么一说只好起了身,却不是站在那边角落,而是站在了李卫的身后,李卫却开口,“他是你兄长,自然——”

    “不成。”宋青宛抬手,“你不是还欠我一个人情么,听我的准没错。”

    宋三郎神色意味不明的看向宋青宛,接着向李卫说道:“着实是君臣有别,如此臣与与李护卫一同守在外头去。”

    宋三郎还真会看眼色的,宋青宛正烦着他呢,以前的纠葛,她不能在外人面前说,心想着呆会再收拾他去,只要他不在眼前晃来晃去,至少能吃下一顿饱饭。

    宋三郎走了,宋青宛的神色才恢复过来,没想到几年不见,宋三郎的手段见强了,居然能屈能伸,还会看眼色了。

 第265章梁帝口谕

    宋青宛顺势问李卫是怎么和宋三郎认识的,李卫把两人相遇的事说了。

    宋青宛听完后陷入沉思,上次看到宋三郎那落泊的模样果然低估了他,他居然有如此心计,一篇国策论,讲述了冶国之策就这样被李卫收归旗下,暂时还没有官职,可是他却成了李卫的心腹,在这一点上,宋三郎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宋三郎了,可是这样的人先前就心地不好,她该不该提醒李卫不要宋三郎跟在身边。

    当宋青宛婉转的说了一些心中对宋三郎的疑虑,并建议他不要重用他的话,没想李卫以为是她太过谦虚,以至于李卫看在是宋青宛的兄长份上,居然还打算重用。

    这下宋青宛不淡定了,可是一时间又语滞,不该如何相劝,总不至于把前因后果和始末都说出来吧?

    真是郁闷了。

    一顿饭吃完,宋青宛和张小环起身,宋三郎与李嘉平进来,宋三郎还要上前招呼宋青宛,宋青宛却是没有再多看他一眼,她本来就是穿越过来的,对宋家人没有什么亲情可言,再加上这一家人当初逼死前身的事,她来到这个时代也是受了不少苦。

    这样么多的事还让她原谅他,那是不可能的,宋青宛冷眸看了宋三郎一眼,接着看向李卫,原本忍着的还是忍不住说了出来,“李公子留步。”先前两人这么叫着习惯了,宋青宛倒不觉得突兀。

    李卫停下脚步,看向她,宋青宛接着说道:“李公子怕是不知道,我这位之人品——”

    “大丫,你又何必到此时还编排我,当初我离家出走是我不对,这事儿我已经向主上表明,主上也是知晓,大丫,我怎么说也是你的,血浓于水,大丫如今已贵为寿王妃,作为你的,着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