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大人纪事-第1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你那是使眼色?我也为你昨晚没睡好,眼睛抽抽了。”
☆、第三百五十章 到达
李景瞪他,也不纠结这个话题,道:“我跟二小姐的时间稍长一些,比韦兄稍微了解点二小姐的性子。二小姐看似行事随性,张扬胡闹,其实尺度把握的很准,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她心里比谁都清楚,这个你尽管放心。韦兄只要记住,她吩咐的事坚决执行就行,一来她不会真的胡闹,二来,就是闹得没法收场也有人收拾残局。”
韦家驹拱拱手谢过李景,老老实实挑选人选去了。
次日一早,邵阳县令和魏公公一起来送行,独孤维唯懒得应付,推说水土不服,身体欠安,让韦家驹出面招待了二人。
等船离了岸,韦家驹跟独孤维唯禀报:“邵阳县令送了些当地土仪,我做主收下了。”
又斟酌着道:“魏公公应该是猜出了小姐的身份,他说请小姐回去帮他给宁王殿下请安。”
“猜出就猜出了,没什么关系,咱们瞒着身份不过是怕沿途迎来送往的麻烦,又没什么见不得人之处。魏公公是聪明人,定然知道咱们不想到处宣扬,自然也不会闹得人尽皆知。”独孤维唯漫不经心道。
“邵岩县令似乎是看魏公公脸色行事,二小姐昨日的猜测没错,他在朝中应该还有人脉。”韦家驹再次禀道。
独孤维唯沉吟半晌,自语道:“如果能打听到他背后之人是谁就好了。”
说道这里,直起身子,又道:“你让李景进来,他昨日叫人去打听魏公公的事,很晚才回来,料来应该是有些眉目了。”
韦家驹应是,出门去叫人。
李景进来,直接禀道:“邵岩城的人对魏天喜讳莫如深,属下观他们提前魏天喜的神情,惧怕大于敬重,恐怕在这邵岩城,魏天喜可以一手遮天。就连邵岩县令,据说拜魏天喜为义父,仰他鼻息过活。”
“哦…原来是土霸王啊!”独孤维唯若有所思道。
“嗯,也可以这么说。”李景应和一句。
韦家驹道:“这就更能说明魏天喜背后有人,否则一个过了气的老太监,何以能够如此?”
“但邵岩打听不到魏天喜背靠着什么人。百姓都知道此人手眼通天,很有能耐,传闻曾有一个富商之子打死了人,就是魏天喜收了富商的银子,打通刑部关节,改判成过失杀人,最后交了赎铜了事。”
“能打通刑部关节啊……”独孤维唯嘀咕一句,心想,若能查出他背后的人是谁,为什么会支持一个过气的老太监就好了。凭她的只觉,这个支持的原因应该十分关键!
不过,在邵岩查不出来,京城呢?
她绽开一个不怀好意的笑容,看得在坐之人一阵恶寒。
“属下还打听到,魏天喜十分爱财,在邵岩有不少产业,敛财手段十分了得。”李景继续道。
汇总了李景提供的信息,独孤维唯心中瞬间有了计策。
韦家驹挑出来的十人,独孤维唯亲自见了见,问了些问题观察他们的反应,然后又在其中选了两个头脑灵活的。一个姓卓,一个姓丁,被人分别称为小卓和小丁。
小卓和小丁作为这十人的头领,并着王戌,一起叫到舱内。
独孤维唯把自己的计策大略说给他们听,吩咐他们相机行事。之后又教给他们简单的化装易容技巧,另外交给领头的小卓一些药物做不时之需。
想了想又掏出一个色泽艳丽的小瓷瓶,犹豫道:“这是化尸粉。。。。。。不是万不得已,不要轻易使用!”
使用化尸粉就说明要先杀人,才有尸体。杀人这种事,不是大奸大恶,能不杀还是不杀吧。
最后交代,一旦得手,尽快带着人赶回京城,沿途不得耽搁。到京后直接把人交给太子殿下,太子只要见了魏公公就会明白,不必多解释什么。
又反复交代,千万别让人自尽,必要时可用些手段,让他沿途开不了口。
最后又笑着鼓励,做好这件事是大功一件,太子殿下少不了赏赐,几人都欢欢喜喜保证一定不负所托。
到了下一个渡口,趁夜放了他们下去,大船在渡口停留一夜,第二日依旧前行,向着独孤山的方向进发。
一路顺风顺水,不两日便进了淮南道昌州地界,再行半日,水路便在此改道,一行人弃船登岸,复走陆路。
人马行到吴泾县,早有独孤家族中人在此处迎候,另有吴泾县令和当地有名望的士绅及一些官眷。
到了家乡,行藏就再也掩饰不得。老伯爷作为从这里走出去的爵位最高的人,回乡不见见当地官员显得过于孤介。
老伯爷少不了下车应酬,独孤维唯姐妹到了这里自然也不能大喇喇安坐车中不动。
一名四十来岁的中年妇女迎上来,未语先笑道:“二小姐这一路还算顺利?十二娘累了吧……”
“七郎媳妇别见外,叫她十四娘就是了,叫什么二小姐?”老伯爷听了一耳朵,接口笑道。
被老伯爷称作七郎媳妇的,正是独孤维清成亲时从独孤山去京城的那位族婶。七郎独孤绍祥是老伯爷堂弟独孤士礼长子,独孤士礼的父亲和老伯爷的父亲独孤仲直都是独孤家长房嫡支,独孤静一脉。
长房独孤静有一妹嫁给萧家,就是萧恪的曾祖母元贞圣顺皇后。
元贞圣顺皇后自幼聪明机变,灵气逼人,人们都说她一人把独孤家女子的灵气都用尽了,所以后来自独孤静以下,长房嫡支一连四代都没有女儿,直到独孤维唯这一辈才有了她和独孤维宁两个女孩儿。
但其他房头还是有女儿的,独孤维宁在族中排行十二,独孤维唯和独孤维宁相差九天,却排行十四,两人中间还有一个四房的独孤维馨,比独孤维唯大了七天,正是今日来迎接他们的族婶之女。
因为独孤维唯和萧恪的婚事已定,就是家族中长辈,也不好十四娘十四娘的叫,所以族婶便称呼一声二小姐,称呼独孤维宁则是十二娘。
族婶听了老伯爷的话,笑着虚扶一下独孤维唯的手臂,道:“那我就不客气了,十二娘、十四娘一路辛苦,先去亭子休息。”
独孤维唯欠欠身,心道这位七婶性子倒十分爽利,笑着叫了一声:“七婶。”
☆、第三百五十一章 独孤小镇
独孤维宁施了一礼,道:“劳动七婶远道来接,您受累了。”
七婶讶异的看一眼独孤维宁,没料到她会有这样的改变,又飞快笑着接口:“这才多远的路?累不着!倒是两位大侄女这山一程水一程的跋涉,才叫辛苦呢。”
让里两人进亭子,便一一指了前来迎接的众女眷给两人介绍。
其中有一个十**岁的小媳妇,七婶介绍是四房的维淋堂兄之妻尤氏,另外一名略微比七婶年长点的妇人,是四房当家太太卢氏,也是尤氏的婆母。
独孤仲直严格来说不是长房,他曾经还有一位亲兄长,只是四岁时夭折了。所以所以独孤仲直所在的二房便成了实际上的嫡长房。
独孤仲直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分别是现在的三房和四房的祖辈。老伯爷仅有一个亲弟,年少时不幸患病过世,当时尚未娶亲,同辈的兄弟只有三房四房的堂兄弟。
而卢氏和七婶则分别是四房和三房如今的当家太太。
派这两人来迎接,不可谓不重视。
卢氏的丈夫独孤绍禄族中行二,比独孤绍德年龄还长,所以独孤维宁和独孤维唯一个称呼二伯娘,一个称呼二婶。
叫了尤氏二嫂。
自己家人相互见了礼,七婶又跟她们介绍其他女眷,有当地吴泾县令之妻、县丞之妻、还有当地士绅的女眷。
独孤维唯着实懒得应酬,做出一副倦怠的神色,阿敏便往前一站,面无表情道:“我家小姐长途跋涉,有些累了,各位请便。”
众人没敢硬凑上去。这位年纪虽小,但身份高她们太多,人家不想应酬,硬凑上去不是着意结交,而是引人反感了。
倒是独孤维宁很认真的一一客套应酬。
独孤维唯私下嘀咕,她这是拿这些人练手呢,爱情力量之伟大,能叫一个叛逆期的少女心甘情愿变得乖顺。
老伯爷那边也是本家的子侄辈,还有县令、县丞、士绅等应酬。独孤家的根在这里,还有族人需要当地父母官照应,老伯爷也得看几分形势。
好不容易客套完,一行人前呼后拥,在县令的带领下送祖孙三人到独孤山。
在独孤维唯的印象中,独孤山应当是一座大山,和许多山居人家一样,族人们捡着能建房子的地方零零星星的住着。
哪知到了才知,几百年下来,独孤氏在这座山上已经形成一个小镇。
小镇修着九曲回环的山路,通往山下县城。道路因为回旋倒没想象中的陡峭,坡度比较缓,道路还算好走。
独孤小镇便在半山的一处低洼地带。放眼望去,一片屋脊连绵,高低错落,房顶上挨挨挤挤长着绿色的瓦棘,被尘土尘封成灰扑扑的颜色。
房屋多数不高,以木质建筑为主。沿街的房子外缘能看见雕刻的各种古老花纹和图腾,偶尔也有轩敞的大门,上面的门钉斑驳了原本的色泽。
整个小镇,沧桑、静谧,有种岁月积淀的厚重感。
镇中当然少不了迎接的人,老伯爷这一辈子的老兄弟能来的差不多都来了,近支就有十几个,还有出了五服的都在外围站着。
老伯爷的堂兄弟们凑过来诉说别情,大家年龄都大了,少小离别,隔了几十年才见一面,想着再见面不知是否还有机会,都是老泪纵横。
远房的老兄弟们虽亲缘上不是十分近,但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也都跟着抹泪。
这情形看起来又些叫人心酸,不少妇人便也忍不住跟着红了眼睛。
七婶急忙招呼晚辈们:“你们都跟着哭个什么劲,还不快去劝劝,都一把年纪了,大喜大悲的仔细受不住。”
便有些中年的子侄们,和年少的孙辈上前各自扶了自家长辈规劝。
独孤维唯和独孤维宁也忙去劝慰祖父。
等老人们好歹止了泪,七婶又招呼大家回老宅去。
老宅坐落在小镇最西段,好大一处院落,高高的漆成红色的围墙已经在岁月中暗淡了色彩,翻新过的墙瓦与下面的色泽明显不搭。
自墙外能看到里面高大的房舍楼阁,层叠绵延,不知几许。
这院落里的建筑明显要比小镇其它建筑高出许多,彰显它不凡的地位。
这就是独孤家的祖宅,历来任族长的嫡长房住所。
这才是独孤家根基所在,是独孤氏百年积淀的底蕴所在。从这所大宅中走出过名将、名媛、英雄、皇后……这是曾经辉煌灿烂的大汉王朝帝王后裔居所,是任何百姓官员路过要下马的地方。
如今除了空着的老伯爷这一支的宅子外,还有三房四房住在里面,等三房四房人口再繁衍,老宅容纳不下时便要迁出,然后同许多镇子中的居民一样,渐渐泯然成为旁支。
独孤绍棠如今是独孤一族的族长,但因为长住京城,族中事物无法打理,便由三房的独孤绍祥代为打理,遇到重要事情才会着专人沟通请示。
这也是为什么由独孤绍祥的妻子七婶出面接待独孤维唯姐妹的原因。
迈进大门,看到是极有南方园林风格的布局,小桥流水穿园而过,墙角有茂林修竹,时见假山奇石堆叠,其精致精巧秀美,却又岁月积淀的稳重。
老宅留有人手打理,还有三房四房照应,不至于荒芜阴湿住不得人。
正房宽敞轩朗,因主人要回来,被收拾得一尘不染。
老伯爷居中坐了,堂弟、弟妹们分坐两侧,在七婶的招呼下,大家重新见礼。
独孤维唯和独孤维宁被领着挨个给老一辈的祖父辈磕头,大家都谦虚着不肯受独孤维唯的拜礼。
之后跟叔伯辈的长辈见礼,更是没人敢受,婶子们也都谦虚着还了半礼。
小一辈人数更多,一溜独孤,饶是独孤维唯记忆力上佳,也被绕得头晕。
寒暄过后,七婶体恤他们祖孙长途跋涉辛苦,便委婉劝大家离开,好让他们祖孙休息,言道晚间准备了宴席,届时会请族中有名望的在一起聚聚,为祖孙三人洗尘。
老宅这边早得到消息,房间都是备好的,甚至李景等人,韦家驹带来的豹幍卫都备好了客房。
晚上的夜宴济济一堂,独孤家族近支老少三代尽皆出席。
☆、第三百五十二章 相思入骨
独孤维唯暗自观察,发现就是髫龄幼童都规规矩矩,显示出良好的教养。心道,不愧传世百年的帝王后裔,虽偏安一隅,仍没忘了祖上的荣光,一代代人都悉心教导后人,不使其令先祖蒙羞。
翌日一早,老伯爷带姐妹二人去拜见两位曾叔祖。一位是四房老太爷,老伯爷的嫡亲四叔。另一位亲缘远点,是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