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贵不可挡 >

第17章

贵不可挡-第17章

小说: 贵不可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这年冬天气候极为异常,雪没多下,可一直乌沉沉的,北风刮得呼呼直响,不要说病人,就是健康的人儿在这样的天气里也难得出门一趟。可入冬后一直病在床榻上的薇娘却在腊月二十九这天顶着寒风,包着严严实实的让丫鬟扶进了长康院。甄婉怡不知道那天薇娘跟老太太说了什么,估计四太太是知道的,后来说起时感叹道:这薇娘啊,就是心思太重太看不开了。
  那天晚上薇娘在长康待了不到一个时辰就被抬了回去,一刻后郁芳楼就派人请了大夫进府,一直到起更才安稳下来,大夫走的时候直摇头,兴哥儿带着妹妹一直守在床前,谁来也不拉不走。薇娘靠在枕头上看着一双儿女直哭得昏了过去。
  康帝十二年就在甄府低沉的氛围里过去了,还没过完年,正月十三的大清早,天都没亮,甄婉怡就被映月推醒了,“九小姐,九小姐且,快醒醒,大奶奶过了。”
  这一句话直如九天霹雳般响在甄婉怡耳边,让她脑海出现片刻空白,半晌,才一把抓住映月的手,呼吸急促地问道:“你说什么?”
  “小姐,快些起身,大奶奶是寅时三刻过的,大太太正在郁芳楼帮着小殓呢。四太太和七小姐、雪姨娘都也赶过去了,您收拾一下也去送大奶奶一程吧。”
  甄婉怡掀开被子,慌慌忙忙的地趿上鞋,在映月和樱桃一起的帮忙下以最快的时间里换上了一套素色的冬衣棉裙,又披了件厚厚的玄色的披风,急冲冲的往郁芳楼去了。
  甄婉怡的韵意楼离郁芳楼有些远,再加上人小步子也小,到的时候郁芳楼里已塞满了人,年小的几个都沉默的坐在明间候着,凄凄衰衰的哭声从内室传来。
  四太太在榻边一边帮忙一边抹眼泪,看到甄婉怡忙退了出来,拉着人退到落地罩边,“你怎么就来这里了,这会正帮薇娘小殓换衣服呢,你可不能看,你八字忌亡人的,你不会忘了吧,快去外面候着,也算是尽心了。”
  甄婉怡看着跪在榻前的兴哥儿,一脸懵懂的看着周围嚎哭的丫鬟,小手儿紧紧的牵着幼小的妹妹,稚嫩的脸上满是害怕不安,三岁的小囡囡靠在哥哥身边,嘴巴抿得紧紧的,想哭又不敢哭的样子,含着一眶的眼泪,这是多么让人心疼的孩子呀。
  看着床榻方向,甄婉怡心里充满了悲伤和疑问,这样一对年幼可爱的儿女,薇娘,你怎么舍得撇下呢?就算是日子过得再难再苦,为了儿女,你也应该要支撑的呀。难道你的世界就只有夫妻之情吗?你的世界就只有自己的感受最重要吗?如今你这一洒手,结束了自己的痛苦,了无牵挂的走了,可你的儿女要怎么办?谁会像你一样去细心照顾他们?谁会去在乎他们过得好不好?谁会去问他们要什么?你怎么忍心呢?
  不知道为什么,甄婉怡的眼泪不受自己控制的往下流,她仿佛看到了年幼的自己,无人问津,除了一个阿姨做饭给她吃,其余的时间就是她和一堆的玩具做伴,没有嘘寒问暖,没有游乐场的陪伴,没有家长会,所有所有和父母会出现的场合她都没有去过,一直是在自己安静的世界里,她也是一个被父母遗弃的孩子。
  四太太的眼泪也止不住的流,“哎呀,你这个傻孩子,怎么哭成这个样子,声音都出不了了,快些止住,我们到外面去。”说完就拉着甄婉怡出了内室。
  樱桃也忙跟着出来,又是倒水又是拿杌子的把甄婉怡安置好。甄婉怡仿佛找到了一个发泄口,沉静在自己的世界里哭了个天昏地暗,连带着其他几个兄弟姐妹也哭了出来,这下子,郁芳楼不管里外都是一片凄惨的哭声了。

  ☆、第三十五章 送 葬

  薇娘的丧礼办得简单而隆重,简单是因为她只是一个孙媳妇,上面还有大把的长辈健在,她的丧事也不可能大操大办,风华无限,但做为甄府的长孙媳,也不能太过寒酸。全府的下人都换上麻衣孝服,水陆道场摆了七天,在白马寺停棺一个月,选了二月二十日这个黄道吉日葬入祖坟。
  二月十九日这天一大早,甄婉怡甄文怡甄茹怡三姐妹跟着甄家同辈的几个兄弟,带着兴哥儿兄妹俩一起去了白马寺,他们将在这里陪薇娘最后一天,然后扶棺送去祖坟入葬。
  马车里甄婉怡看着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的兴哥儿,还有一脸懵懂的囡囡,心疼得无以复加。拿了两盘点心出来,“兴哥儿,囡囡,我们还要好一会儿才能到白马寺呢,你们先吃点东西好不好?”
  囡囡看了哥哥一眼,见哥哥没动,也不敢动。
  甄婉怡把盘子往兴哥儿面前推了推,“兴哥儿你拿给妹妹吃,妹妹年幼,饿不得。”
  兴哥儿皱着眉头想了一会,为难的看了看妹妹再看了看甄婉怡,“谢谢九姑姑。”
  甄婉怡揉了揉兴哥儿的头发,“跟九姑姑不用这样客气,你们快些吃点,今晚还要守夜呢。”
  小囡囡接过哥哥递过来的梅花糕,高兴的放进嘴里,尝了尝,哭着脸道:“哥哥,母亲什么时候回来呀?这梅花糕没有母亲做的好吃,囡囡想吃母亲做的梅花糕。”
  兴哥儿忙把妹妹抱在怀里,“妹妹,母亲到外祖父家去了,外祖父家很远很远,短时间内母亲回不来了,囡囡要听话,不能哭知道吗?你如果哭了母亲不高兴就更不会回来了。”
  薇娘是京城人氏,只是娘家早没了人,她父亲与甄老太爷交好,临终前托孤嫁到甄家来的,这多么年在甄家可谓是谦逊守礼,小心谨慎,从不与人相争。
  小囡囡忙吸了吸鼻子,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眼眶里的泪水掉出来,母亲就回不来了,“囡囡会乖乖的,不哭了,母亲一定要回来。”
  甄婉怡一听只差没当场流下眼泪来,嘶哑的嗓子,“兴哥儿和囡囡真乖,你们母亲知道了一定会很欣慰的。这梅花糕不好吃,那我们吃这豌豆黄好不好,这是九姑姑房里做得最好吃的点心了。”
  说完就轻拿一块递给囡囡,囡囡还是看了哥哥一眼,等哥哥点头之后才接过尝了尝,然后眼睛一亮,乖乖地把一块豌豆黄吃下肚去了。甄婉怡拿出温水倒了一杯送到两小孩手上,心里软软的是满满的同情和怜惜。
  到白马寺的时候,就有知客僧把她们迎了进去,女眷和小孩直接住进了后殿的一座院子里。稍做休息,甄婉怡就带着兴哥儿和囡囡去了前院的一座名叫落雁殿的偏殿,那里停了薇娘的棺木。
  兴哥儿囡囡两兄妹一身重孝,甄婉怡也是一身白色素净棉衣裙,乌青的发丝梳成垂挂髻,簪了一朵白色小花,十分朴素。三人带着丫鬟到了落雁殿的偏殿,摆好祭品。
  一直留在偏殿里守着的两个丫鬟正是薇娘身边的大丫鬟,对兴哥儿和囡囡十分熟悉,一见到两兄妹就泣不成声,迎着两兄妹在蒲团上跪下,点了香让两兄妹祭拜。
  甄婉怡也上了一柱香,跪在一旁烧冥纸。
  兴哥儿已以懂事,也许还不知道什么是死亡,但他却明白最爱他的母亲已经不在了,永远不可能像以前一样对他了。囡囡还什么也不懂,只跟着哥哥做,兴哥儿做什么她就做什么,兴哥儿不起,她也忍着疼也跪在那里。
  甄婉怡把手里的纸钱交给樱桃,移步到囡囡身边,“囡囡是不是累了,要不要九姑姑陪你去房里休息一会,下午我们再来。”
  兴哥儿看了看妹妹,张了张口,想说什么却最终没有开口。
  甄婉怡对着兴哥儿轻声道:“九姑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囡囡还小,中午还没用膳呢。而且最为困难的是今天晚上,如果囡囡不能休息好,那晚上要怎么守夜呢?”
  兴哥儿认真的看着甄婉怡,“九姑姑,我知道您是为了我们好,那就麻烦九姑姑带囡囡去用膳吧,侄儿还想陪母,陪一会。”看着妹妹,把母亲两个字给咽下去了。
  甄婉怡摸了摸兴哥儿的头,“那你自己也要顾着点,若是累坏了身子,你母亲看到了也会不高兴的。”
  兴哥儿快速低下头,“侄儿知道了,妹妹就麻烦九姑姑了。”
  甄婉怡牵着囡囡的手,“囡囡,我们先回去给哥哥准备饭菜好不好?”
  囡囡乖巧的点点头,对着自己哥哥说道:“哥哥,我先和九姑姑回去了,等会就来接你用膳。”
  兴哥儿头也不抬,只一直劲的点头。
  甄婉怡知道兴哥儿触景伤情,忙拉了囡囡出门去,让留下的丫鬟都小心侍候着。
  一出门步行百来米就迎面碰上一群人,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
  甄文怡正虚扶着一位妇人那妇人虽是青布棉衣,可那合身的裁剪及那细微处的精致绣花,那雍容的神态,都表明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妇道人家。
  “九妹,你怎么一个人先来了呀,也不等等我们。”
  甄婉怡先是对那妇人额首轻行一礼,然后道:“大哥,三哥,四哥,七哥,八哥,三嫂,七姐,八姐,你们来了。兴哥儿一休整好就想来这里,我反正无事就先带兴哥儿和囡囡过来了。这会儿,兴哥儿还在里面呢。”说完又低头对着囡囡道:“囡囡,你快进去跟哥哥说一声,父亲来了,让哥哥出来迎一下。”
  囡囡点点头,快速跑回去了。
  甄婉怡回到甄茹怡身边,那妇人回头,“你是甄府的九娘?”
  甄婉怡心里有所猜测,“回夫人,正是。”
  京城喜欢把家里的闺女排序叫几娘几娘的,外人可以直接叫就是成亲了以后也可以这样叫,不用改口,甚至好多女孩都不起名字,直接就是几娘。像甄婉怡,如果在京城可能就一直是甄九娘了,若非极为相熟一般都不会互通闺名,女子的闺名也只有极为熟悉的长辈亲人和夫君才会知晓。
  ++++
  谢谢天门果果的平安符!还有为《素手良田》投出两张月票的小琦遇!双倍月票呢,太谢谢了!

  ☆、第三十六章 贾夫人

  甄文怡在一旁笑道:“九妹,这是贾府的大夫人,今天是贾老夫人的冥诞,大夫人过来添香烛的,正好遇见我们,知道大嫂停棺在这里,特地过来祭拜。”
  甄婉怡疑惑的看了一眼贾大夫人,大嫂过世的时候贾府都只派管事的送士仪,今天怎么会想到前来祭拜的呢?随后笑道:“今天没有长辈在,怠慢之处还请贾夫人见谅。不知道贾老夫人香敬何处,等会我们这些小辈也好去上香祭拜一番。”
  贾夫人微微挑眉,神情不变,“就在正殿,请了几位大师在念经,你们等会去即可。”
  甄婉怡点点头,不再出声。
  前头兴哥儿已经出来,身后跟着两个丫鬟,彬彬有礼的把众人迎了进去,贾夫人看着黑漆的棺木,看了看年幼的兴哥儿和囡囡,再看了看甄大爷,没有说话,只是摸了摸两个小孩的发髻,带着一群人摇摇曳曳的离去,却没见到一个俊秀的男子回头看了一眼才依依离去。
  众人在落雁殿偏殿盘旋了一会,然后一起去主殿道场那里上了香,问候一声,才各自回了临时的厢房。
  夜间,白马寺的和尚在落雁殿念了一个晚上的往生咒,甄府众人就在偏殿陪了一个晚上,囡囡年幼,硬撑到亥时正便靠在甄婉怡怀里睡着了。甄婉怡便用大氅包着囡囡抱了一整晚,等寅时初,才轻轻的把人叫醒,整好了衣裳,跟着众人一起送薇娘的棺木去了甄府的祖坟地。
  ******
  康帝十三年,甄府过得十分的平静,薇娘这个大奶奶似乎成了过去式,若不是有兴哥儿和囡囡两个重孝在身的孩子时时提醒着,只怕薇娘这个名字都不会被提起吧。
  到了腊月,甄府大爷的婚事还是被提起来了。虽然知道这事迟早会发生,可还不到一年的时间,有必要这么急么?
  只是在这事上,不但甄婉怡没有发话权,就连整个四房也没有说话的地方。而兴哥儿年幼,身边的丫鬟又尽心瞒着,将大爷将要续弦的事都压在心里,没出声,兴哥儿自然没知没觉。
  甄大爷的婚事虽还没拿在明面儿上来说,可大太太年前就四处奔走的活络样子,落在了有心人眼中,自然不言而喻了。
  拜年期间来甄府的大闺女也多了起来,每日甄婉怡都是早早的去长康院请安,然后带着兴哥儿和囡囡回了韵意楼。兴哥儿过完上元节就要进学了,这段时间,甄婉怡让甄修杰天天带着他,省得兴哥儿去了陌生的地方害怕。
  至于囡囡很是乖巧,给她一个布老虎就可以玩上一天,这可爱的样子让甄婉怡更是喜爱,成天的想着给囡囡做衣裳做布偶玩具,映月都打趣她娴良起来了。甄婉怡只是一笑而过,没有人比她更能明白,那种四周皆是安静空白的日子是多么的难受和孤独,囡囡虽然不懂,可小孩的心却是极为敏感的。
  当然囡囡比起前世的她还是幸运的,因为在这个等级森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