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生于1984 >

第107章

生于1984-第107章

小说: 生于198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究竟大数据分析,互联网思维对于电影这种感性的东西来说合适不合适呢?

    这个命题太过宏大,有空我们会探讨的。

    现在是2009年,bat三巨头还没有大举入场的意思,互联网思维也还没有推行到电影市场。

    许辉不一样,他有这种思维!

    拍《绣春刀》,拍《那些年》,看似他一意孤行,毫无章法,其实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首先,他本身是个流量担当,粉丝数量众多,这一点保证了电影不会亏本;

    其次,这两部电影口碑都很不错,票房也还可以;

    最后,制造话题。

    这两部电影分明属于不同类型,而且许辉担当的角色也不一样,《绣春刀》里,许辉扮演的是配角,《那些年》他则是第一男主。

    但是宣传手法出奇的相似。

    制造绯闻,线上线下紧密宣传,疯狂的路演,各种跑综艺。

    还有一点,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题材真的很好!

    ……

    “我不知道您有没有看过详细的调查报告,现如今我们的观影普遍年龄在降低,平均年龄不到二十二岁,这就说明了观众年轻化!而《那些年》就是瞄准这群人打造的电影!”

    看着谢孟尧,许辉笑了笑,接着说道:“其实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苍白的可怜,高中约等于高考危机,大学约等于工作焦虑。正因为青春就这样荒废了,所以才会去消费青春,而电影里被艺术化、放大化的“伤痛”更像是补充了人们对青春的想象,让他们说起青春不会感到词穷——简单的心理补偿机制。按照这个模式打造出来的电影票房不会差,前提是电影不能太烂,青春片绝对是个宝藏!”

    谢孟尧有点叹为观止。

    他还真没想过许辉居然有这样的见识。

    难怪去年在接受采访他就敢说《那些年》的票房肯定很高。

    “…所以你才说《那些年》的票房附和你的预计!那您说句实话,关于这部电影的票房,一开始您心里的预计是多少?”

    “跟现在差不多,我估计应该能到4。5亿。”

    许辉喝了口水,接着说道:“其实最关键还是因为电影本身还算可以,否则,就算题材再好,也没戏!”

    “…我刚才看到你身边摆着的好像是剧本,有新戏要拍了吗?”

    谢孟尧决定换个方向,老是聊票房,没什么意思,他觉得电影不应该用票房数据这么简单的分析。

    “你是说《失恋33天》,对!二月份的时候接下的这个戏,本子是我写的,导演是老徐,我差不多月底就会进组。”

    许辉点了点头。

    “老徐?徐静磊吗?”

    “嗯,是她。”

    听到这,谢孟尧突然想到了年初许辉跟章紫怡撕逼事件,貌似也是二月份发生的,出于记者的敏感性,直觉告诉他,这两件事肯定有关系!

    他很想问一下,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开口,总不能直接问‘是因为你跟章紫怡撕逼,所以,你猜找了徐静磊出面吗?’

    “我的目标是跟华语电影圈所有有才华的、有演技的电影人合作一次,虽然这次很遗憾没能跟紫怡姐合作,但是我相信静磊姐导演的作品也会很不错!”

    许辉一本正经的补充了一句。

    呵呵,信你才有鬼!

    谢孟尧默默揭过这个话题:“能说说最近的变化吗?观众对你挺好奇的,好像这几天你都没怎么公开露面。”

    “变化?”

    许辉想了想,回答道:“变化很大,最直接的就是我的电话每天响个不停,很多之前都不认识的人很热情的邀请我参加什么活动之类的,开出的价码很高!包括不少投资人找我,想投资我的电影或者让我演戏,片酬高到离谱,我去年参演了《风声》,当时的片酬是50万,你知道他们给我开出的片酬是多少吗?”

    没等谢孟尧说话,许辉接着道:“单独主演,他们愿意给600万的片酬,如果自导自演,他们说1500万!”

    “当然,我全都给推了!”

    “为什么呢?”

    “这是不对的,这不符合演员或者导演对于作品创作的要求!”

    许辉的语气变得有些激动:“表演和导演一样,归根结底需要生活化,一旦我真的接受了,那我就成了金钱的奴隶,肯定没有办法做到自然,也没有办法在向之前那样平心静气的完成一部作品。”

    “可是,你现在已经达到顶峰了,《那些年》的票房创下了国产电影…”

    “总票房连一亿美元都没到,谈不上创造历史,《英雄》全球票房2。37亿美元,比起前辈们,我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许辉摆了摆手,一脸的谦虚。

    这个是真心的,冯晓刚的《唐山大地震》、姜温的《让子弹飞》,这两部电影明年就上,很快《那些年》的记录就作古了,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我之前在北大演讲的时候说过,国内电影市场正迎来飞速发展时期,再过两年,你就会发现原来5亿票房的电影真的有很多!”

    你怎么敢断定市场在飞速发展?谁给你的勇气做出这种判断?

    谢孟尧看了眼许辉,愣是把这个问题憋在心里,继续问:“您是拍商业电影的,这点在国内导演里很罕见,有人说中国的电影第六代比第五代要差了好一截,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吗?”

    你就干脆直接点,问许辉对所谓的第六代有什么看法得了!

正文 第五十四章 地位变化

    中国导演普遍按照年代划分。

    有个前提,科班出身,也就是正规的电影学院出身,其他的野路子出道,不算在第五代、第六代行列。

    比方说冯晓刚,如果单纯按照年龄来说,人家确实应该算做第五代导演,可惜他是野路子出身,根本不是什么学院派。

    所以,刚出道时候的冯晓刚挺憋屈的。

    作品虽然卖的很好,票房不差,可惜,得不到业内的认可。

    废话,业内要是承认你了,岂不是说我们这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学院派比不上你这么个学美术的!

    许辉也一样,他也不是学院出身,业内对他的本人包括作品的评价也不高,尤其是许辉公开表示文艺片阻碍了国内电影的健康发展之后,业内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反对他的势力。

    当然,现在许辉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虽然人品方面有待商榷,可是作品卖得好,口碑也好,没得黑,很多人眼巴巴等着他倒霉呢!

    谢孟尧显然是知道什么,这个时候提出这样的问题,有点搞事的想法。

    “我不太喜欢看国产电影,尤其是比较沉闷的类型…”

    许辉显然知道这是个陷阱,他又不傻,摆明是个坑,他还往里跳?

    “那您喜欢看一些什么类型的电影呢?”

    “一些老港片、好莱坞电影!”

    许辉挠了挠头:“就是大众喜欢的电影,我的审美很大众化!”

    这是在批评第六代导演都是审美有问题的一群人吗?

    “你提到了审美?”

    “对,我觉得对于一个导演来说,审美真的太重要了,一个扭曲三观的导演,拍出来的东西肯定不适合大众观影!”

    “你不喜欢作者性太浓厚的电影?”

    谢孟尧始终揪着这一点,他很想知道许辉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导演,或者说他是偏商业化还是有自己的思想。

    目前看来,他是一位偏向市场的商业型导演。

    许辉看了谢孟尧一眼,想了想,还是开口了:“从电影诞生到现在为止,电影都是艺术,艺术不就是作者用来表达自己的东西嘛!”

    “可是制作电影需要钱,需要一大笔的钱,如果单纯只考虑导演的个人意图,忽略了大众的口味,那这部电影就没法看了,这也是独立电影很难卖出去的原因。”

    第六代导演拍了那么多电影,表达的主题就俩,人性的纠结还有社会的黑暗,这特么典型的远离生活,跟普通观众一点关系也没有,谁要是喜欢这样的电影,那他真是热爱电影热爱到骨子里去了!

    “所以,你追求商业性,刻意抹掉电影本身的意图?”

    “不是,其实在我看来这个世界上就两种电影,好电影还有烂片,根本不存在什么艺术性商业性完美结合,电影拍的好,自然有人欣赏!”

    许辉隐秘的摆了摆手,示意这个话题到此打住。

    谢孟尧有点遗憾,暗自叹了口气,许辉刚才各种绕弯子,始终没有正面回答。

    不过他能说这么多,已经很尊重《人物》了。

    接下来就是琐碎的闲聊了。

    “今年有拍片的计划吗?”

    “当然,7月底我会开拍一部电影,讲述的是民国时期的故事,中国往事系列。”

    “是吗?是一个大的系列电影吗?”

    “嗯,不过要看市场反应,如果市场表现不差,我就继续拍…”

    “您平时有什么爱好吗?不拍戏的时候?”

    “…也没什么爱好,就是跑跑步或者到处走走。”

    到处打炮…

    ……

    结束专访已经是下午五点,拒绝了许妈妈留客的热情举动,谢孟尧回到了市区自己的酒店。

    这趟专访,谢孟尧挺满足的,虽然许辉在某些问题上刻意回避,但整体来说,许辉称得上言无不尽!

    洗完澡,靠坐在沙发上,点上一根烟,刚才的谈话内容一点一点在他脑海浮现。

    比方说许辉在采访中透露了他对于市场的看法,这段就很珍贵,很多大导演提到国内市场,总会用一种很紧张的态度,因为好莱坞电影正要大局进攻中国市场,在那些大导演们看来,这是不可原谅的。

    许辉却从来没有这样的担心,他一直对国产电影充满信心。

    专访中他还解释了自己独特的对于票房分析的理念,这些谢孟尧此前可都是闻所未闻。

    当然,他也知道现在有不少影视公司都在捉摸着立项青春片这个题材。

    许辉还透露了自己对于市场逐利性的隐忧,对自己今后导演道路的规划…

    太多了,而且大部分都是干货!

    他需要整理一下。

    随着香烟的燃尽,他的思绪变得更加清晰起来。

    掏出笔记本,他在本子上记下了自己想到的标题:《许辉,新型中国电影人》

    ……

    截止五月二十八号,上映二十九天的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票房正式告破五亿!

    中国电影迎来五亿时代!

    许辉工作室强烈要求他回公司举办一场票房破5亿庆功会。

    想了想,他还是同意了。

    马上就要进组《失恋33天》,很多事情他还得亲自把控一下。

    回到公司,许辉真切的感受到了《那些年》票房破5亿自己地位的变化。

    一般的工作人员见到他都带着一种神奇、尊敬的眼神。

    mmp,尊进我可以理解,神奇是几个意思?我又不是马芸,长得像et!

    普通工作人员不怎么跟许辉接触,了解得不算多,带着这种目光也就算了,就连黄文、陈法蓉、许亮这三位合伙人见到许辉之后,明显能感觉到他们三在跟自己讲话的时候,态度恭敬了不少。

    没错,我用的是恭敬这个词。

    “文哥,咱们之间不用这样,你是公司的执行董事…”

    “许辉,你知道你那部《那些年》创造了多大的收益吗?”

    “5亿票房,三分之一就是1。6亿…”

    “这只是最简单的国内票房收益,你知道hk上映后,电影的票房达到多少吗?”

    “多少?”

    “上映才两个星期,已经拿下了3000万港币的票房成绩!”

    “…2500万人民币,很多吗?”

正文 第五十五章 现状(11/52)

    纯粹的内地电影在hk放映,票房都不会太高。

    怎么说呢,hk电影比内地发达太多,市场也要成熟的多,这是客观条件,最关键的,hk人不太欣赏内地商业片。

    内地的商业片在hk卖不出去,当然,《少林寺》那是bug,没得比。

    hk电影最繁荣时期,一部电影只要拍出来,几乎不存在亏本,因为庞大的亚洲市场几乎全由hk占领,当然,本埠如果能创造票房奇迹,卖片的价格也会更高。

    94年之后,hk电影逐渐下滑,尤其是2000年之后,hk本埠的票房已经不再是东南亚市场的前哨站,很多电影根本卖不出去——没有大明星加盟的话。

    这也是hk演员片酬比内地演员普遍高一倍的最主要原因。

    演员片酬跟你能创造多大的票房直接挂钩,hk演员参演,就能卖出外埠版权,那理所当然的,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