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步步生莲 >

第449章

步步生莲-第449章

小说: 步步生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浩目光一闪,向冬儿打个手势,冬儿便会意地上前扶起他,于是……杨左使便一瘸一拐地走出了车轿。
        是的,杨浩瘸了。
        据说在德王府的地下秘室里,杨浩受到了惨无人性的酷刑虐待,这一次他们被解救出来时,杨浩是被人从秘室中抬出来的,就可做为最有力的佐证。因为拖延太久,救治太晚,所以……,当一路赶回宋国,伤腿养好的时候,他发嗯……自己的腿瘸了。
        罗克捷、罗克勤两兄弟出现在这里,已是迎出了三十里路,事实上朝廷还有接迎的使者,就在汴粱城北的瓦坡集口瓦坡集距开封城十里,正合十里长亭的迎送之礼。
        罗克敌兄弟相见,激动万分,本以为生离死别再无相见之期的两个兄长与罗克敌忘情地拥抱在一起,好一番唏嘘之后,这才上前与杨浩相见,惊见杨浩竟然变成了瘸子,罗克捷两兄弟大为惊讶,待问明经过,忍不住又是一番宽慰劝慰。
        随即四人共乘一辆马车,在车中坐定之后,罗克捷便道:“官家听说杨兄与四弟尽皆活着,大为欣喜,只是不巧的很,今日正是皇长子德昭统兵西征汉国的吉眼辰,官家率文武百官尽去西城相送了,所以未曾大摆仪仗欢迎你们。官家会在金殿上等候你们,此番归来,朝廷少不了要为你们加官晋爵的。”
        杨浩叹息道:“克敌兄年轻有为,若能得到官家赏识重用,那自然是朝廷社稷之福,至于杨某么……杨某如今已是一个残废,朝堂庄严之地,岂能容得残缺之人站班持政?杨浩如今只想解甲归田,过几天闲逸日子,也不指望什么前程了。”
        罗克捷三兄弟情知他说的是实话,却又不知该如何劝慰,轿中气氛不免压抑下来,静默片刻,杨浩方展颜一笑,岔开话题道:“官家今日派皇长子出兵讨伐汉国去了么?不知都是哪些位将军随行?”
        罗克捷松了口气,忙道:“是啊,自从张同舟将军送回契丹国书,朝廷得到了契丹的承诺,便立即筹措伐汉之事,今日走出兵的黄道吉日,早已定好了的时辰,想不到大人恰与今日归来。至于朝中派遣了哪些将领,三弟,你在衙门里做事,应该知道的更详细,你来说说。”
        罗克勤道:“此番北伐,官家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党进为河东道行营马步军督部署;刚刚赶回朝廷不久的潘美为都监;虎捷右厢都指挥使杨光义为都虞候,骁将郭进为河东忻、代等州行营马步军都监,分兵五路,会攻汉国。
        第一路,呼延赞、郝崇信、王政忠率兵攻汾州;第二路:阎彦进、齐超率军攻沁州;第三路:孙晏宣、安守忠率军攻辽州;第四路:齐延续、穆彦璋率部攻石州;第五路:郭进率军攻代州。皇长子德昭,与党进、潘美、杨光义直取汉国都城。
        杨浩听了这样的阵仗,不由暗抽一口冷气。这一次,北国汉绝无生理了。
        如今的汉国,国力衰微的已不堪一击了,他们唯一的强援契丹又与他们绝交,放弃武力援助,在这种情况下何需党进、潘美、杨光义这样的百战骁将出马?就凭方才所列五路战将,加上他们所统率的禁军精锐,打一个本来就如风中残烛一般的汉国,就已经是大材小悄了。何况还有党进、潘美这样擅攻的名将?
        杨浩还注意到,这一次赵匡胤派出的人马,没有一个伐唐之战中的将领,是伐唐之战中的将领只擅水战么?绝对不是,伐唐之战中只有强渡长江、攻破各路水师时主要启用水师,进入唐国境内后,进攻的主力仍旧是禁军马步军将士。
        而赵匡胤把这些兵将一个不用,全部启用新的将帅,又对一个根本不堪一击的汉国摆出了这么华丽的阵容,分明是势在必得,一定要赢得比平唐国时更快、更漂亮,同时让一群完全不曾涉及伐唐之战的将领们随皇长子德昭一起去征战沙场,建立军功,其目的已是昭然若揭了。
        赵光义呢?赵光义甘心接受这样的失败么?
        赵匡胤此举,无疑是把那些被他排除在外的将领们往赵光义身边又推了一把,但是他当然不在乎,整个宋国的军政大权尽皆操在他的手中,只要他还在,就没有人敢拂逆他的意旨,他有的是时间与自己的二弟过招,扶保自己的儿子稳稳当当地登上皇储之位。
        他这个皇帝至少还能当今一二十年,这一二十年的时间,自然会有无数的文臣武将围绕名正言顺的皇储形成一股政治势力,天下的臣民心中也会立下皇储是国家正统的信念,未来的皇权交替,一定是太太平平的,根本不存在竞争与内斗的问题。
        唯一的问题是,金天下人都引日信尽管眼热于那个属于皇帝的至尊宝座,但是同样手足情深的晋王,绝不会对他大哥下毒手,也绝不敢对他大哥下毒手,就连皇帝自己都绝对不信,而杨浩却知道,他敢,他一定敢。
        此番出使契丹,自打踏进契丹国境,便是一路刀光剑影,杀气冲天,如今好不容易离开了契丹回到汴梁,杨浩忽然觉得如今的宋国未必就比契丹安全,朝中暗流涌动,比契丹的局势更加凶险。
        ※※※※※※※※※※※※※※※※※※※※※※※※※※
        杨浩赶到午门时,赵匡胤与文武百官已经回到了金殿,一俟得知他们赶到的消息,马上令杨浩与罗克敌上殿面君。
        赵匡胤欣闻两年前就被确认死亡的禁军将领罗克敌活生生地返回宋国,不禁龙颜大悦,将他宣上殿来,好生安慰一番,立即晋升他为步军都指挥使。罗克敌道谢称恩,回到武臣班中站定,含泪望向文臣班中的老夫,直至此时,父子二人才得见一面。
        马步军都指挥使党进和马军都指挥使呼延赞都出征汉国了,罗克敌甫一回来,立即便被委任为禁卫皇城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的将领,这是怎样的信任?
        杨浩看在眼中,不禁大为感慨,谁敢说令人定比古人强?以这样的胸襟气度对待一个归来的战俘,要愧煞多少自以为文明的后人。
        “杨哦“
        因为罗克敌自两年前便已传出死讯,是以此番归来,官家第一个召见,待安置了他,赵匡胤便欣欣然地又唤起了杨浩。杨浩早已在殿门处候诏了,一听传呼,立即举步向前,拖着一条病腿,一步、一步,看得赵匡胤两眼发直。
        赵匡胤指着杨浩,吃惊地道:“杨卿,起……这过……你的的……怎么宾”
        杨浩一脸悲戚地道:“陛下,臣奉皇命,出使契丹。适逢德王耶律三明谋反,谋害禁卫将领,为臣所见。为防消息泄漏,耶律三明将臣囚禁于秘室之中,为探我宋国机密,每日毒打拷问,致使臣腿上受伤,因无药石及时施救,结果……这条嗯……再也无法复原了。”
        赵匡胤听了不禁动容道:“爱卿为国效力,劳苦功高,竟尔受此迫害,真是委曲了你。”
        杨浩拜倒在地,黯然道:“臣食朝廷俸禄,自当为朝廷尽忠,区区一条腿,又算得了什么委曲?想当初,臣本一介布衣,躬耕于霸州,芶全性命于西北,不求闻达于朝廷。官家不以草民卑鄙,猥自枉屈,屡屡委臣以重任,由是感激,遂许官家以驱的……”
        赵匡胤听他又抄起了《出师表》,牙都要倒了,要不是看他神情悲戚、声音切恳,难免又要失笑。
        杨浩全未发觉满朝文武憋笑的神情,尤自情深意切地道:“臣自入仕以来,受陛下赏识重用,屡屡委以重任,心中感激不尽,漫说只是一条腿,就算是为朝廷鞠躬尽瘁,粉身碎骨,亦无所憾。如今臣已是残缺之身,难立庙堂之上,乞官家开恩,允臣辞官,终老田园。”
        杨浩这么说,满朝文武没有人觉得奇怪。在那个时代,选官的标准向来是以“身、言、书、判”为首要条件的。所谓身,即形体,需要五官端正,仪表堂堂,否则难立官威。所谓言,即口齿清楚,语言明晰,否则有碍治事口所谓书,即字要写得工整漂亮,利于上官看他的书面报告。所谓判,即思维敏捷,审判明断,不然便会误事害人。
        在这四条标准之中“,身”居首位,是最重要的。因为观瞻所系,不能不特别强调。如果两个进士文才第一的那个相貌不及第二,那么他落选状元被人顶替,是很正常的一件事,由此可见形体之重要。
        杨浩已经残废了,朝廷怎么可能让这样一个官儿一瘸一拐的上堂署政、上殿面君,或者公出办差,那不是有失朝廷体统么?
        杨浩刚刚回朝,便主动提出辞职,许多官员都在心中赞他识大体、够精明,他这官儿自己不辞,过些时日恐怕也要受到御使弹劾,趁着这个机会主动提出来,必然能捞到更多好处。
        赵匡胤果然意动,暗想:“他身已残疾,这官的确是不好再做。而且,他是南衙的人,如今联既已着手打压二弟的气焰,若是藉此解除他的官职,倒也一举两得,他如今是什么官职爵位来着?唔……,开国伯、上轻车都尉,他的死讯传来后,朝廷还未及评议出新的奖赏,不如就此再提一级,封他为上将军,让他体体面面地致仕退休罢了。”
        赵匡胤刚要开口,一转眼看到晋王默立班中,眼观鼻、鼻观心,一副万物不为所动的模样,忽然又有些不忍:“二弟会不会被我压迫的太狠了些?“
        赵匡胤暗暗叹了口气,转向杨浩,和颜悦色地道:“爱卿素怀大志,怎么能因为一条腿疾便心灰意冷呢?卿自任鸿驴寺少卿以来,克尽职守,所司职事做得有声有色。如此鸿驴寺卿因年迈已然辞官,九卿悬缺一人,联此时怎么能离得了杨卿呢?你便先做这鸿驴寺卿……“
        杨浩一听真有点气极败坏了:“我都瘸了还不放我走?真要逼得老子逃出汴梁城么。”
        他忍着气,做出一副感动莫名的模样道:“陛下,万万不可,非是臣不肯受命,实是臣的身体……如今已然残缺,有碍观瞻、行止毫无官威,如果由臣来担任九卿的高位,岂不令天下人耻笑我宋国无人么?陛下……”
        赵匡胤轻咳一声,说道:“先这样吧,爱卿暂任鸿驴寺卿,同时延医问药,医治伤腿,如果当真不见起色么,是否致仕还乡,再做计议便是。就这样吧,退朝!”
        ※※※※※※※※※※※※※※※※※※※※※※※※※※
        杨浩愁眉深锁地坐在车内,冬儿、玉落、小六和铁牛已经先行赶去他在此地的府邸了,杨浩一个人坐在车中,苦苦思索着自己的出路。
        他曾经彷徨未定,但是如今却已下定决心,重返西北。男儿在世,谁不想立一番功业,既有这个名垂青史的机会,他也要闯一闯。
        如今他虽还未回西北,可是财力上有继嗣堂的鼎力支持、武力上有着自己的秘密武装和党项七氏的拥戴服从,外交上又与契丹达到盟约,吐番、回讫诸部中,他的声望也在日渐壮大。
        如今万事俱备,当他重返西北时,便是挟一天风雷,立成一方霸主。曾经遥不可及的东西,如今已是唾手可得。更何况,如果他毫不作为,任由西北自行发展下去,那么西北就会照旧出现一个强大政权,在宋与契丹休兵罢战的百余年中,与宋国一直对立争斗,他相信自己能做得更好。
        好在赵官家没有把话说死,那就不妨再拖些时日,找几个“神医”好好诊治一下,确认了自己难以疙愈之后再辞官离去,太太平平地返回西北,等到西北大局已定,朝廷纵然知道他使的是金蝉脱壳之计,那时也只能佯做不知了。
        他正思忖着,忽听窗外传来一阵咆哮声,街坊市井间行人吵架本算不得甚么事,可是那人脱口一句“李重光,“却一下子吸引了他的心神。
        杨浩急忙一踢车板,马车停下,穆羽掀开轿帘,探头进来,杨浩向他摆着手,轻轻掀开窗帘,向侧方看去。只见自己的车子正经过一座府邸,门面倒是光鲜堂皇,门媚上悬着一块匾,上写两个大字“李府”。
        门廊下站着一群人,中间两个正在拉拉扯扯。杨浩定睛一瞧,两个人都有点面熟,其中一个是个中年文官,一袭官袍,三绺长髯,面如冠玉,一副斯文好相貌。另一个却是个少年,身材不高,眉请目秀,儒雅中透着些怯懦,他被那中年文官揪住了衣领,却又不敢椎开,双眼已挂上了泪花。
        仔细想了一想,再联系起方才所听见的李重光三字,杨浩轻轻啊了一声,忽地想起了他们的身份。这两人他都见过,一个是唐国的大臣,依稀记得是极受李煜宠信的,国宴时,每次都少不了他,那时候杨浩已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