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宦海风云记 >

第577章

宦海风云记-第577章

小说: 宦海风云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回事?怎么会把这个小白脸给交换过来了呢?

    常宁有点晕了,他娘的,真是冤家路窄啊。

    省委组织部长黎洪昌正在宣读着省委文件。

    锦江市的领导班子,经历了又一次大换血。

    市委常委会由十一人组成:

    市委记余文良,留任;

    付记兼市长常宁,留任;

    付记郑志伟,新任,三十五岁,原任之江省青州地委付记;

    纪委记邵经国,留任;

    常务付市长陈国华,新任,四十五岁,原安山省西阳地区付专员;

    组织部长肖兰,留任;

    政法委记尚太庆,新任,四十三岁,原东闽省北定市付市长;

    宣传部长严肃,新任,四十八岁,原之江省湖城市委宣传部付部长;

    万锦县县委记陈茂云,留任;

    警备区司令刘中飞,新任,四十三岁,原安山省太清地区军分区政委;

    市委办公室主任沈振廷,新任,三十七岁,原湘南省德安地区付专员。

    锦江市人民政府组成名单:

    市长常宁;

    常务付市长陈国华;

    付市长许善文,留任;

    付市长王翔,留任;

    付市长徐清扬,留任;

    付市长王彬,新任;四十岁,原省委办公厅秘处处长。

    调离锦江的领导成员中,商洛出任之江省青州地委记,没有出乎常宁的预料,加青阳市委记丁颖,之江省东部沿海一带,将同时出现两位地市级女性一把手,成为女性从政的一一道靓丽风景。

    原政法委记张玉成和宣传部长刘洪敏的调离,有些出乎人们的预料,这两位都是四平八稳的人物,无功也无过,没想到却双双离开,两个人的去向也有些相似,只是一北一南,张玉成调到安山省,担任一个地委的付记,职务算是升了,刘洪敏担任《东闽日报》付社长,属于平级调动,但他本是东闽省人,离乡二十余载,这次算有点衣锦还乡的味道。

    刚刚由军分区改为警备区,司令员田江大校要走了,常宁真为他高兴,四颗豆豆换成了一颗将星,荣升省军区参谋长,年龄的末班车,总算没丢下他。

    倒霉的自然是原市委办主任黄国庆和原付市长周志群,黄国庆调到省党校,担任后勤处处长,级别自然后退了一级,而周志群更惨,调到了省钢铁厂政工处,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仕途之路应该是走到尽头了。

    常宁干脆的没有走到主席台,在省长李玮青讲话的时候,他径自回到了市委大院自己的办公室。

    小白脸并不可怕,他担心的是,自己这个代市长的代字是去掉了,不知道市长二字能不能牢靠,仇记一走,李省长坐大,省委领导班子肯定也会随之调整,调整后的各方,力量随之将出现变化,以前自己呼风唤雨的好日子,肯定是一去不复返了。

0849和仇兴华道别

    会议结束后,省委记仇兴华和省长李玮青并没有马返回省城南江,而是不约而同的滞留了下来,显然,仇兴华要满足常宁单独见他的愿望,而李玮青作为即将位的新省委记,也有话交待市委记余文良。

    常宁亲自驾驶越野车,载着仇兴华到了锦江河边。

    “我们下去走走。”

    锦江河,是西江的支流,发源于锦江市万锦县山区,流经锦江市三县两区,锦江河横穿锦江城而过,两岸山水风光秀丽,名胜古迹星罗棋布,令人目不暇接,在滔滔东逝的锦江河,有一浮桥飞渡两岸,连接南北,势若长虹,这就是锦江河著名的景点之一,锦水翔虹,它的出现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宋代苏辙曾有诗云,虹腰宛转三百尺,鲸背参差十五舟,今天,该桥虽有变迁,但古朴风貌犹存,仍不失为一绚丽的风景。

    站在锦江河的浮桥边,极目楚天,仇兴华久久不忍收回自己的目光。

    “小常,这是我第八次踏浮桥了。”

    “我这是第二次,我要向您学习。”

    仇兴华说道:“我警告你小子,哪怕锦江市最有钱,也不能用水泥钢筋来代替浮桥,这是锦江的历史,你要是灭了它,锦江的老百姓就会灭了你。”

    常宁陪着笑脸忙道:“您放心,我对历史也非常敬畏。”

    浮桥,古时称为舟梁,它用船舟来代替桥墩,故有浮航、浮桁、舟桥之称,属于临时性桥梁,锦江浮桥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杨吴乾贞二年,即公元九百二十八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取名永安桥,位于城隍庙前,十三舫,比舟为梁,铁揽绳牵,随波升降,宋太平兴国七年,即公元九百八十二年时,增为十四舫,后又增为十五舫及至二十四舫,一五一四年时,在桥两边装栏杆,浮桥两岸建起石码头,改名为迎仙桥,清康熙八年,即一六六九年,经修缮后改名为锦江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锦江桥两次被毁,一九五一年,锦江浮桥修复通行,桥长共一百六十一点八五米,共由十四厢四十只浮船组成,此后桥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始终是锦江河一道最亮丽的风景,浮桥边,每年都会举办龙舟大赛,至今不衰,宋代苏辙曾有诗云:父老不知招屈恨,少年争作弄潮游,长鲸破浪聊堪此,小旆迎风殊未收。

    踏桥而行,迎风漫步,仇华兴显得兴致勃勃,“小常,听说你是天事晓一半,地事全知道,那我今天要考考你了。”

    “嘿嘿,虎藏威犹在,大官压小官,您老人家眼瞧着就是京机大员了,该操心的是国家大事,这临走了还要为难我们这些后生小辈,就不怕传将出去贻笑大方吗?”常宁挽着仇兴华的胳膊,涎着脸笑道。

    仇兴华仰头大笑,“哈哈,人走楼空,我不怕,但是你怕,因为你是锦江市的父母官嘛。”

    “得得,您就为难我,大不了我无地自容,跳到这锦江河里喂鱼去。”常宁跟着笑道。

    仇兴华收起笑容,忽地念道:

    “蔼蔼芳林,有集惟岳。”

    常宁听得心里一乐,幸亏有王彬指点,临时抱了一下佛脚,不然又要让老头子笑话了,他故作思考状后,才慢慢的接道:

    “亹亹明哲,在彼鸿族。”

    “沦心浑无,游精大朴。”

    “播我徽猷,□彼振玉。”

    “彼玉之振,光于厥潜。”

    “大明贞观,重泉匪深。”

    “我有好爵,相尔在阴。”

    “翻飞名都,宰物于南。”

    “礼弊则伪,朴散在华。”

    “人之秉夷,则是惠和。”

    “变风兴教,非德伊何。”

    “我敬矣,俾人作歌。”

    “交道虽博,好亦勤止。”

    “比志同契,惟予与子。”

    “三川既旷,江亦永矣。”

    “悠悠我思,托迈千里。”

    “吉甫之役,清风既沈。”

    “非子之艳,诗谁云寻。”

    “我来自东,贻其好音。”

    “岂有桃李,恧子琼琛。”

    “将子无矧,属之翰林。”

    “娈彼静女,此惟我心。”

    仇兴华笑道:“哟,看不出看不出,不喜欢读的小半仙,肚子里的墨水还不少嘛,这是西晋文学家陆机写的四言诗,是赠送给即将出任锦江县令的好顾令文的,诗不涉锦江,却与锦江有关,小常,你什么时候学的呀。”

    “嘿嘿。”常宁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实事求是地说道,“不敢欺瞒领导,昨天在省城和王彬见过,受到了他的启发,昨晚匆忙的翻了翻《锦江郡志》,不过是偶然所得,歪打正着罢了。”

    仇兴华又是大笑不已。

    “哈哈……好样的,不愧为青阳小半仙,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啊,哈哈……”

    两个人离开浮桥,回到了锦江河岸。

    “小常,锦江是锦江人民的母亲河,但每年的汛期,可是母亲河的阵痛时刻呀。”

    知道仇兴华的意思,常宁赶紧说道:“仇记,请您放心,我已经组建了锦江河和锦川河两个防汛抗洪指挥部,我总结过这两条河的防汛史,凡是出现大破坏大损失的年份,主要还是准备工作没有做好,我们已经成立了常设机构,在汛期到来前,技术人员提前一个月进驻现扬,实施二十四小时的全天候监测,汛期到来前一星期,将实行六小时一次报告的制度,同时,我们在防汛抗洪的人力和物力作了准备,市财政也为此预留了资金。”

    点了点头,仇兴华说道:“哦……我记得你在青阳市的时候,就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喽,我相信,有你在,锦江河和锦川河出不了事,如果万一出了事,那就是你的问题。”

    仇兴华的那句“那就是你的问题”,沉甸甸的留在了常宁的心里。

    常宁忙着转移了话题,“仇记,您什么时候走啊?”

    “后天,明天下午,中组部的于付部长将来西江,代表中央和中央组织部,在宣布我的任命的同时,宣布对西江省委常委会的调整命令,李玮青接替我出任省委记,陈海林接任省长一职,吴天明担任专职付记,省委不再设第三名付记,至于其他常委,也会有部分调整,明天你就会知道的。”

    常宁试探着问道:“不会有大的变化?”他是在问,西江省的势力格局,会不会因为仇兴华的离开,而出现翻天覆地的状况。

    仇兴华淡淡的说道:“总是这样,大的变不了,小的随时变,有变化才有发展嘛。”

    “您走了,对西江省的影响太大了。”常宁由衷的说道。

    “不说这个了。”仇兴华摆着手,微笑着说道,“噢,我差点忘了,明天呀,是你二叔宁晓南陪着于付部长过来。”

    “是吗?”常宁听了,心里不禁一动,埋在心底的那个疑问又冒了出来,自己在锦江的一举一动,二叔似乎都随时能掌握,那他这次过来,是不是象表姑夫那样,会和他安插在自己身边的人见面呢?

    仇兴华自己打开车门,坐到了付驾座,常宁不敢怠慢,也赶紧坐到驾驶座。

    “小常,你对你们锦江这次班子调整,有什么看法吗?”仇兴华问道。

    常宁微笑着道:“这个么,不好说,不知道领导指的是哪一方面?”

    “跟我还打埋伏啊,别忘了,我是你外公常大仙的朋,‘自己人兴华笑着说道。

    “呵呵,既然领导您指示了,那我就嘴跑火车了。”

    “哈哈,说嘛,胡说八道也行啊。”

    想了想,常宁说道:“这次锦江出事,正好给省委调整锦江的领导班子一个极佳的时机和很好的借口,我能把代市长的代字去掉,全因为这次事件,别人想说我太过年轻,也变成了一个苍白无力的理由。”

    仇兴华点头道:“没错,出事的人和你没有一点关糸,充分证明了你在政治的成熟,当他们形成六票对六票的时候,我那一票定了乾坤。”

    “同时,您为了让李玮青顺利接替您的位置,动用一把手的权力,摆平了黄国庆等三人的事,如此便保持了余文良市委记一职,从而也间接保护了李省长,同时,也为我和余文良的继续合作打下了基础,您的这个人情,可以说把李省长和余文良都套牢了,李省长以后坐了一把手的位置,我再怎么着,他也会不看僧面看佛面,对我手下留情的。”

    “哈哈……算你小子聪明,继续说。”仇兴华微笑道。

    “您调走的那几位,黄国庆和周志群就不用说了,其他几人,其实都暗降明升,实际是对他们的褒奖,依我的判断,一是他们的后台老板很硬,提拨他们本来就是计划内的事,二是他们党性坚强,政治可靠,所以省委对他们予以重用,就象政法委记张玉成,这次就守住了自己的底线,没有跟邵经国同流合污,又比如市委宣传部长刘洪敏,抵住了金钱的诱惑,这样的人,级应该予以重用。”

    顿了顿,仇兴华忽地又问道:“那么,那个邵经国呢?”

0850故人重逢

    听到仇兴华问起了留任的市纪委记邵经国,常宁坏坏地笑了起来。

    “领导,您的决策实在是太英明了,正合我的心意,和余文良盼望着邵经国早点滚蛋不一样,我可是希望他留下来,让他继续兴风作浪,经常提示我明白,对手就在我的身边,正对我虎视眈眈,等待着出击的最佳机会。”

    仇兴华赞许地点着头,心里不禁感叹,果然是龙生龙凤生凤,不愧为宁家的后代,能这么快的领会领导的用意,这个小半仙的前途无量啊。

    “小常啊,你说得对,关于邵经国的去留,省委常委会也有过很激烈的争论,陈海林付记知道邵经国已经树敌无数,次得罪了你,这次又和余文良结下了梁子,当然想把他调离锦江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