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叱咤乐坛-第6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慧姐,麻烦您找人多盯着一点这家公司,最好能搞清楚他们有没有这样的计划。如果有的话,他们的时间表又是怎样安排的。”叶梓一边回想着记忆中dd公司和那张专辑的情况,一边随口说道。
澹台文慧愕然。
“小叶子,你不会吧?这样的消息我哪里可能搞得到?这已经涉及到对方公司的商业机密了。小叶子,你到底想干什么?”
“呃?嘿嘿……”叶梓微微一愣,随即讪笑着挠了挠脑袋:“那就算了吧慧姐,我也就是这么一说。”
“我这不是有点……有点担心……担心那个嘛。”
说起自己的担心,叶梓就有点支支吾吾了。
不过澹台文慧在这个圈子里打滚这么多年,叶梓就算不说,他心里的想法澹台文慧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澹台文慧刚才说的一点儿都没有说错,这已经涉及了商业机密,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打听到的。不过实际上打不打听都没什么关系,等到对方真正开始运作这张专辑的时候,必然会先有一点风声出来,叶梓可以到那个时候再作打算。前世就是这样,这张94年出版的专辑在93年上半年的时候就开始一点一点在媒体上放风,随后到了下半年dd公司才开始四处打榜做宣传。等到《同桌的你》、《青春》、《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这些歌曲已经在华夏各地四处传唱开来,这张专辑才趁势出版。随之而来的,就是这张专辑的热卖,以及校园民谣风潮的蓬勃兴起。
今世多了叶梓这样的一个变数,dd公司无非就是两种选择。
一是抢在叶梓前面出版这张专辑。
这样做的好处是万一这种类型的歌曲真的成为了歌坛的新潮流,他们就是开风气之先的第一家,这对于这家刚刚搬迁到华夏大陆的唱片公司打响自己的知名度是极其有效的手段,这也会奠定这家公司在华夏歌坛的地位和影响力,好处当然是极大的。不过,这样做的同时他们也要承担万一失败的风险和严重后果,毕竟他们今年刚刚搬迁到燕京,立足未稳,人脉、渠道、资源等等肯定还没来得急完全铺设,这个时候就着手艹作这张专辑是不是一个合适的时机,也是他们需要认真考虑的事情。
另外,如果想要抢在叶梓前面出版这张专辑,那么他们的动作就要飞快才行。但是这样一来,原本可以认真选曲精心制作的专辑,很有可能就会变成粗制滥造的东西,到时候歌迷们会不会买账,那就很难说了。这一点,同样也是dd公司必须认真应对的情况。
如果考虑到上述这些情况不好解决,dd公司就很有可能采取跟随的方法,认定这个目标先做一些先期准备……作品、歌手、制作人、宣传渠道等等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再根据叶梓新专辑的情况确定自己的步骤,是及时跟进还是断然放弃。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做到有的放矢、稳扎稳打,而且不用承担探路的风险。
当然,风险永远是跟收益紧密相连的,如果选择跟随叶梓的策略,那么最鲜美的那口汤汁他们是喝不到嘴里的,打响公司知名度确立圈中地位的企图也会就此落空。
何去何从,就在于dd公司自己的决策了。
……
叶梓并不知道dd公司具体会如何选择如何艹作,但是考虑一下时间因素,他就知道自己刚才有点过于担心了。所谓关心则乱,说的就是叶梓刚才的这种情况。
虽然这是一家香江唱片公司,对于专辑制作方面的经验远远超过华夏大陆的唱片公司,不过他们同样也要遵循唱片制作的正常规律。从dd公司产生这样的想法开始,进行到这种想法的可行性验证和这张专辑的最终立项,再进行到一步一步将人员汇拢把专辑制作出来,这个过程绝对不是两三个月之内就能完成的,半年时间能够完成就已经相当不错了。而在叶梓这边,他的新专辑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曲目也已经选定,只要保质保量的制作出来就行。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dd公司这一次应该抢不过叶梓。
退一步说,就算dd公司想到就做而且专辑制作的进程迅捷无比,专辑质量也能同样保证,他们真的抢在叶梓前面出版了那张必定大红大紫的《校园民谣i》,这对于叶梓的影响也并没有他自己想象当中那么大。
无论怎么说,《同桌的你》现在已经出现而且已经在全国高校当中流传开来,各地电台打榜的成绩更是极其出色,这就已经把“叶梓”这个名字深深的刻在了“校园民谣风潮”的记录册上,谁也无法撼动。即使让dd公司抢先了一步出版了专辑,导致叶梓在荣誉方面没能做到绝对完满,但是“引领”风潮当中的这个“引”字,通过这首清新而又优秀的《同桌的你》在华夏大陆高校群落当中的传唱和电台打榜的传播,叶梓已经做到了。
这是谁也无法更改的事实,哪怕dd公司将这张专辑卖到了华夏唱片市场的新纪录(这当然是不可能的),那也还是叶梓打响了“校园民谣风潮”的第一枪。
这个荣誉是谁也夺不走的。
更何况,dd公司真的不太可能毫不验证专辑的可行性就马上立项开始制作这张专辑。要知道他们可是刚刚立足华夏大陆,脚跟都还未站稳,公司签下的歌手也没有几个,录制这张专辑需要用到的那些校园民谣歌手都还凑不齐呢,怎么制作这张专辑?根据叶梓的记忆,前世dd公司制作出版这张《校园民谣i》之前就经过了极其缜密的商业方面的反复论证,这才真正开始着手艹作这项“大工程”的。
出版这样一张能够引领风潮的校园民谣专辑,哪里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
……
写起来解释起来相当麻烦,实际上这些情况在叶梓的一闪念之间就基本上判断清楚了,他有前世的情况可以参考,当然会很快分辨清楚其中一些隐秘的消息和情况。
所以刚才那句话一说,叶梓就显得有些赧然,他真的有点担心过头了。
“小叶子,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澹台文慧笑了:“我也想知道他们的计划,毕竟我们都在做同一个项目,天然就是竞争对手嘛。不过我觉得我们不用去太多关心别人的做法,小叶子你把专辑做好,我把宣传计划做好,那就一切ok。”
“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啊?”
叶梓没有说话,只是重重的点了点头。
“那行,那我们就按今天制定的这个时间表来安排计划,小叶子,这个时间可不能再改变了啊。”澹台文慧笑着轻拍了叶梓一下,随即继续说道:“明天我就回香江了,下个月,不要忘了过来香江拍摄mtv。对了,你不是还做了另外两首新歌吗?“
“走,去棚里放给我听一下。”
“时间来得及的话,我让他们把这两首新歌的mtv也准备起来,到时候一起拍掉。”
第八百九十九章 商演和身价
第二天,澹台文慧便带着另外两首新歌一起飞回了香江。她这个总裁不能长期不在位,叶梓的新歌宣传也需要她随时过问才行。
叶梓继续着自己的“悠闲”生活。
只是按照澹台文慧的吩咐,他又在已经安排好的演出之外,另外多接了几场商演,特别是圣诞期间的跑场演出。
舒怡向澹台文慧“告状”了,说叶梓不能老想着宅在申城不动弹,该出去为公司赚钱的时候还是要出去一下才行。像他前几个月那样每个月只接少少的两三场商演,澹台文慧为了将来着想能够承受得起这些暂时的损失,但是承担着尽早完成自负盈亏重任的分公司这里可就有点受不住了。叶梓的合约签在总部,但是由分公司承接的申城以及华夏大陆市场的商演收入,可是有分公司的分成比例在内的。对于成立不久的分公司,这可是一大笔放在眼前伸伸手就能拿到的收入,足以帮着分公司稳定住现在的局面。
舒怡怎么可能听任叶梓继续这样“悠闲”下去?
所以……叶梓就只能再多选几场商演应付一下了,但是再多,叶梓可不会答应。
商演重要吗?
当然重要,这不仅是签约歌手们赚钱的途径,同时也是经纪公司赚取佣金的机会,怎么可能不重要呢?
但是要说重要到什么程度?那就因人而异了。
……
对于张磊、谢云等人来说,足够数量的商演非常重要,这也是他们赚取足够维持一个歌星的体面生活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单单依靠公司给的那点生活费,平日的吃穿用度没有问题,毕竟无论紫光公司也好文慧娱乐分公司也好出手都算大方,生活费数目都是2000+一个月,这是申城平均月工资的五倍还要多。但是仅仅依靠生活费就想维持一个歌星的生活和应酬,还有很多其他的需要,那是肯定不够的。从两家公司拿到的生活费总数,还没有超过张磊和谢云在夜场跑场时每月赚取的数字,怎么可能够用呢?
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每个月保证足够数量的商演那就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当然,全力以赴录制专辑的时候除外。
张磊和谢云最为看重的,除了商演的数量之外还有演出费的高低……这就是歌星身价的标志,一万元一场的歌星肯定在知名度、影响力等等各个方面都要超过五千元一场的歌星。也许从演唱实力、现场演出效果这些方面来讲可能会有意外发生,但是综合来看上面的说法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没有任何一个经营演出业务的人会是傻子,哪怕现在华夏大陆的演出市场极其不规范,但是在身价这一点上,不到那个档次那就拿不到该有的数字,这一点还是非常肯定的。而在评价是不是到了那个档次的标准上,有没有个人专辑的出版又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指标。
就像叶梓在专辑出版之前,虽然名气已经很响了,但是去云省演出的时候,报价也只能报到一万元左右,再高人家就肯定不答应了。但是等到专辑上市大卖特卖之后,不用叶梓开口,他的身价非常自然的就噌噌噌的上去了。上一次去参加甬城相山“开渔节”,组委会就相当痛快的拍出了三万元的演出费,并且承诺下一次再来直接涨价到三万五千元。这跟去云省之前,叶梓还要跟钱立人吭哧吭哧辛苦谈价的感觉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张磊也是这样。
专辑出版之前,分公司为他承接的商演报价只有三千元,偶尔可以“宰到”一两个大户,拿到五千左右的出场费。但是专辑一旦破了百万盒的数量,张磊现在的出场费已经至少一万起价。报价的时候,舒怡这个经纪人就算给对方报个一万五甚至两万一场的价格,那也没什么稀奇的。
这就是个人演唱专辑出版与否对于歌手身价方面的影响。
没有个人演唱专辑而只有代表作品的歌手,商演的身价是很难起来的,同级别的歌手放在一起,那就肯定是出版了个人专辑的歌手身价更高。
这一点几乎没有例外。
……
用了“几乎”这个词语,那就是说……还是有例外的?
没错,唯一的例外就是那些“晚会歌手”,这也是华夏歌坛这么多年来的一大特色。
这些“晚会歌手”深受各地电视台的“喜爱”,每有晚会必然会登台演出,常年下来,在电视台的影响力能够辐射覆盖到的范围之内,他们同样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商演邀请他们那也是必然的选择。
但是……这样的“晚会歌手”往往会有两大弊端。
第一个,是现场演出效果往往不佳。
在这个时代的华夏大陆,电视上的“晚会歌手”基本上都是对口型演出,很少有例外。人只要往那儿一站,拿着话筒拗造型就可以了,这又怎么可能锻炼一个歌手的现场演唱能力?跟台下观众的交流互动那就更不用多说了。这些“晚会歌手”一个个几乎都是“站桩式”的歌手,台风看上去虽然很正,但是极度缺乏现场演出时应有的激情和灵活性。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些“晚会歌手”对于商演观众还是具有一定吸引力的,毕竟已经在电视上混了个脸熟,有些晚会歌曲也写得非常不错,能够引起观众们的共鸣。
这就是他们的优点了,也是主办方能够邀请他们的原因。
第二个弊端那就跟主办方和演出本身没有太大的关系了,那就是这些“晚会歌手”只有在电视台影响力覆盖的区域内才能叫得起价,出了覆盖区域他们就几乎没有任何知名度和影响力。比如浙省电视台常用的“晚会歌手”,在浙省当地可能拿到五千、一万的出场费,但是到了苏省、皖省等地,一千一场可能都没人请他(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