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盛唐夜唱 >

第500章

盛唐夜唱-第500章

小说: 盛唐夜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限制其大卖的,不是产量,而是运输,这个时代运输不畅,有太多好东西藏在原产地不得转运出来,最终白白浪费了。

  “十一郎你可就是一个吃货。”叶畅提到荔枝,他的两个孩子都嚷嚷着要吃荔枝,特别是刚学说话的女儿奶声奶气地叫“枝枝,枝枝”,让寿安白了他一眼,然后将女儿抱入自己怀中:“别把孩子们都带馋了!”

  “馋些才好,若是不馋,就长不壮实!”叶畅笑眯眯地道。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制服的人到了他这节车厢,向他与寿安行礼:“陛下,殿下,一切准备就绪,锅炉已烧好,请陛下、殿下指示!”

  叶畅笑眯眯向寿安示意,这种发号施令的时候,一般都是由寿安出面,这是夫妻两人的分工。寿安不过问具体的事情,但礼仪上的最高之人还是她。

  “开始吧。”寿安将小公主抱在自己膝上,然后挥手道。

  那人又行了礼转身离开,此时外边的人已经看到,机车头部冒出浓浓的白烟,初时人们还惊呼着火了,不过也有想象力丰富的人道:“那可不是着火,这是一条铁龙,那边当是龙鼻,它在吞云吐雾!”

  不管怎么想,看热闹的人很快就发现,铁车剧烈地抖动了一下,然后又敲响了钟声,开始缓缓向前移动。

  这次火车的初次试运,对于长安城中的百姓来说,是极具震憾力的。当他们看到没有马牛或者人力带动的铁车,拖着长长的八节车厢,缓缓驶出长安东站,然后向着东面奔去,他们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呐喊,那声音如此大,一时间,几乎将火车的隆隆声都压制住了。

  阿布杜热惊恐地看着这钢铁怪物咆哮前行,他比长安居民更为震惊。长安居民这些年见了不少新鲜事务,多少有几分打底,而阿布杜热则还是第一次看到划时代的发明出现在他的眼前。

  “这……先圣啊,真神啊,是我出现了幻觉,还是我看到了魔鬼……这怎么可能,就是所罗门王再世,他也不会拥有这样的力量!就是沙漠里真有了灯神,也不可能变出这样的东西……”

  阿布杜热的信仰原本是很坚定的,虽然来到大唐之后,为了追寻知识,他遵守圣训,违心地做了些与自己信仰所冲突的事情,可他内心深处,还是怀着一种“有经者”居高临下的心态,看着大唐的“无经者”们,可这一刻,他觉得,自己信仰的那位真神,也比不上大唐信奉的“上天”,而他的那位先圣,更是距离叶畅十万八千里。

  至少那位先圣,除了吹嘘之外,没有给他们大食人带来眼前这样的“神物”。

  因为是第一次在试验铁轨之外的辙轨上运行,所以火车跑得不快,时速也就是二十里左右,比起骑马狂奔要慢得多。但它能够持久,从长安到骊山,六十余里的距离,一个半时辰就赶到了。他们是早晨动身出发,到骊山正好赶上吃午饭,这让随行的大臣贵戚们都惊住了。

  “陛下,殿下!”

  韦见素顾不得礼仪,下车便来到叶畅面前,深揖长拜,山呼舞蹈,行了一个被叶畅明令废止的大礼。

  “韦公,这是做什么!”叶畅忙掺起他。

  “殿下真乃神人也,得殿下为夫,陛下果然受命于天!”韦见素一句话拍了两人的马屁,然后才道:“此火车者,军国之利器,殿下得之,我大唐江山万世安矣!”

  他不缺少见识,只是缺少一些胆略,方才在车上时,便看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叶畅让人拟的资料,喜欢用数据说话,比如说这火车的资料中,对于火车的速度、载重,都有明确地数据。

  正是这些数据,让韦见素意识到,为何叶畅会这么重视火车。

  “如今大唐正日新月异,诸位与我有幸,同生于此时,此为开天辟地之际也,诸位助我与卫王,何愁不青史扬名,何愁不富贵百世?”见群臣与勋戚们都纷纷上前,一个个都是神情骇然,寿安缓缓说道。

  叶畅微微笑了起来:征伐新罗以显火器之威,而今日火车再彰技术之利,从此以后,朝廷上下,才是真正与他同心,他准备的那些革新措施,都可以大刀阔斧地上了。

  第518章 无双圣手织锦绣

  大唐乾元十二年,在长安逗留了十年的阿布杜热,终于要踏上返乡的路途。

  穿着一身儒袍的阿布杜热,早在五年之前就改名为艾仁,正式破门背教,开始接受华夏的儒家学说。比起动辄拿火狱、死亡来恐吓的他的原来宗教来说,儒家的仁恕、道家的无为还有贯穿于大唐诸家显学中的包容兼顾之论,才是真正的智慧。

  “过犹不及,故此弃之。”有别的大食人问其为何破门背教,艾仁如是答之。

  与他送别的人身份也有些特殊,乃是新罗老王金宪英。

  与十年前相比,金宪英整个人都显得白白胖胖,明显发福了。

  “此去风波万里,耗时无数,恕之,你要千万保重。听闻贵乡,民风凶悍,教旨严苛,你万勿离开大唐军士护卫!”

  “殿下只管放心,我此行随杜鸿胪为使者顾问,同行有八艘炮舰、十二艘战船,给养货船更有十艘,共携五千军士——足以灭一国矣,我故乡大食,虽也是大国,却不敢捋大唐虎威,为难于我。”

  金宪英嘿然一笑,他身为一国之主,对此有些不以为然。当初他也明知大唐天威,可还不是获罪于大唐么。

  目光转了转,看到此行的正使,年过六旬的杜甫正在与一人揖别。

  十年前,杜甫离开了《民报》,为叶畅所征辟,进入了官场。十年时间,他从一个小小的郎官,升至如今的九卿之一鸿胪卿,接替李白的位置,负责外交事宜,一个叫顾况的年轻人则开始执掌民报主笔之职。此次远赴大食,既是宣扬国威,亦是为了打通前往欧罗巴的商路,事关重大,故此他亲自请命而往,叶畅原本以他年长不准,他却固请之,而且医生为他体检也说,他身体状况甚为健康,于是乃允。

  给他送行的,正是已年过古稀的李白。

  当年旧友,李颀早逝,高适在担任兵部尚书的时候突然病逝,卒于任上,王昌龄年迈不良于行,岑参正值壮年,如今担任兵部尚书,正陪着叶畅,故此来给杜甫送行的,只有李白。

  “可惜,可惜,叶公劝我早些致仕,要不然,我就非和你抢这出使之职不可!”李白举起酒杯,一边祝愿杜甫一路顺风,一边心犹不平地道。

  李白精神、身体都还好,不过毕竟年过七旬,所以去年时叶畅把他与韦见素等都劝退了,按叶畅的说法,就是担任主官者,年逾七十,任满五载,便请致仕以颐养。实际上就是叶畅推出的人事制度改革,既包括退休制、任期制,也包括正常的升降考评制度。

  不过对于这些荣退的官员,叶畅在爵位上都不吝封赏,比如说李白,是以从二品的鸿胪寺卿退休,便以同样从二品的开国县公为爵,特进为咨政院柱国——这几年在人事制度上,叶畅是大刀阔斧,将十二部尚书增至十五部,其品秩提至正二品,九卿则数量不变,品秩为从二品。在职官员,皆不赐爵,唯有退休之后,方以爵位赐之。实际上就是让那些退休的高级官员,仍然可以享受在职时的一些待遇,比如说仪仗、薪俸,以降低他们对于任期制和退休制的抵抗心理,同时也是避免他们出现退休前疯狂之举。

  要知道,官位不世袭,爵位则是可以世袭三代,只不过每代减封一等,象李白的开国县公,到其子时便可为县侯,其孙则为县伯。凡有爵位,便可以从朝廷获取不逊于在任时薪俸的收入。

  “太白公,如今功成名就,我则不然,未有地方任职之经历,始终是一生之憾,如今就只有想法子立功名于外了。”杜甫笑道:“听闻云南道尚念及太白公之惠政呢!”

  这十年大唐人口增长迅速,如今已经过了一万万,而云南又是人口增幅最快的地方之一。李白当初在高适上调中枢之后,曾主掌过云南民政,当地百姓颇念其劝农抚孤之举。如今云南人口滋生,当地蛮民纷纷归化登记入籍,加上迁入此地开辟花椒、甘蔗、棉花等种植园的移民,人口已经超过三百万,故此叶畅将之独辟一道,为云南道。

  这也多亏了玉米、土豆二者的推广,这十年大唐不是没有自然灾害,可是饥馑不作,粮价便宜,就连云南、黔中道不宜种植稻麦稷粱的地方,亦可种之,产量又大,王昌龄仅以此一功,便名传青史,被以为是神农之后第二人。

  身前功,身后名,文人所重,便在于此。叶畅视察国子监时所题字句立心、立命、续绝学、开太平,可以说成了这个时代每个文人的志向了。

  “你若是愿意主政一方,早些到地方去,成就岂会低于我?”李白说到这,忽然见大队仪仗过来,当下笑道:“卫王来了!”

  叶畅也已经显出几分老态,不过走路之时,依旧是虎步龙行,杜甫向他那儿望了望,李白吃吃一笑:“见着卫王牵的那少年么?”

  与叶畅同行的是一个少年郎,英挺矫健,杜甫自然是见过的。此人身穿禁军军服,不过二十岁左右,杜甫记得,他是安排到此次使节团中的一护卫将领。

  “怎么了?”

  “那可是故人之后,还记得那位巾帼不让须眉的蛮女么?”

  “大理郡王?”杜甫想了想,然后讶然道:“这个木迅是她的儿子,不是从未听她成亲,莫非是嗣子?”

  大理郡王即是当年的蛮女阿诗玛,光荣鼎革之后,为了树立归化的典型,她被寿安封为大理郡王。当然这是虚爵,实际上并无干涉实务的权力。此女多年未嫁,而且以她的身份,也不好嫁人。杜甫在鸿胪寺,与她的交集非常少,如果不是这个木迅外貌颇类其母,只怕也猜不出他的身份来。

  “自然是亲生之子,总之这小子你多照顾照顾,他是个有志气的,原本是我带入长安,也从不以其母功爵来招摇。”

  李白絮絮叨叨地嘱咐,杜甫心里却越发讶然,大理郡王并未正式出嫁,这小子如果是亲生之子,他的生父会是谁?

  目光在李白与木迅身上打了个转儿,李白在云南多年,与大理郡王的关系相当不错,莫非是这厮的?看起来似乎有点象啊……

  但看到叶畅牵着木迅而来,叶畅身旁另一边站着他的长子,长子与木迅的相貌也有两分相似,杜甫心又突的一跳……当初阿诗玛与叶畅的关系也是甚佳,叶畅这般牵着木迅的手,莫非叶畅才是他的生父?

  杜甫心里象是有只小老鼠在挠一般,非常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是他也明白,知道这个答案未必有什么好处,只能将自己的好奇心强行按捺下去,与李白一起,迎向叶畅。

  “子美,此行诸多事情,都要靠你主持,你的见识气魄,我都是不担心的,但是这一次随行人员当中,年轻人居多,他们容易闹出事端,还需要你为他们把住舵,莫要闹得太过了。”松开拉着木迅的手,叶畅笑吟吟地对杜甫道。

  杜甫明白他的意思,以笑回应:“殿下放心,下官必定小心。”

  “火车就要开了,我不耽搁你们,木迅,杜公乃是我早年故交,后来几次大事,杜公都不顾安危为我出力,你要敬之如长辈。”

  “是。”那个木迅简短地应道。

  “乘着年轻,多见识见识外边,终有一日,你们要替大唐到外边去开疆拓土。”嘱咐完木迅之后,叶畅转向其余的年轻军士,他扬声说道,只是一句简单的话语,就让众人热血沸腾起来。

  “殿下可是来晚了。”在杜甫等人登车之后,李白拉着叶畅的手,笑嘻嘻地道。

  这厮性子豪放不羁,为官多年,仍然是这模样。叶畅苦笑道:“你以为是我想要晚么,这一次同时送出两批人,子美这边好些,往大食的海路摸索了这么多年,早就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往东边去的,麻烦一大堆啊!”

  李白自然知道此事,这一趟专列所送者,并非只有杜甫一行。

  寿安登基已经十二年,火车出现在大唐也已经十年,大唐如今是一个极度重商主义的国家,商人们非常热衷于开拓新的市场、寻找新的原料与作物产地。王元宝下属船队的传说,玉米、土豆的大行于世,让这些商人们意识到,在海的对面,大洋之东,还有一处广阔而丰饶的大陆。最重要的是,那块大陆有大唐需要的市场、物产。

  朝廷与叶畅本人,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对那块大陆的探寻,叶畅更是悬赏百万贯,奖励能够顺利抵达那块大陆、寻找到安全航线的人。这个悬赏,自十年前就挂了出来,因为有朝廷为其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