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咸鱼翻身记 >

第14章

咸鱼翻身记-第14章

小说: 咸鱼翻身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浩天家有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四人,他排第三,上有一兄一姐,下有一妹。而李刚与他的妹妹是初中同学,虽然在京城来往较少,但也一起参加了数次饭局和几次活动,因而彼此交换过电话号码。

这种饭局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饭局,随便吃顿饭什么的,能一起上同一个餐桌的人,不管身份地位,最起码的意义是圈子。也就是说,某人即便是身份比他们高出一等,不是这个圈子的人,也没有资格参加“自己人”的聚会。

李刚一直认为江浩天是纯功利主义者,觉得他们不是一路人,因此对他始终保持一定距离。特别当江浩天在西北大省打下江山后,回到京都一直以边疆大员的身份自居,傲气凌云,隐隐连大名鼎鼎的京都四公子都不放在眼里。

本来他们呈天各一方之局,不管星辰变幻,日月陡垂,他们也不大可能产生交集。但是世事如棋,谁都不知道命运会将他们这样的棋子移向什么方位。几乎在一夜之间,李刚被遣往西北重镇武江,与公与私,他都不可避免和盘踞在武江的这条飞龙打交道。

而江浩天理所当然地觉得李刚是自己人。拍着胸脯表示要将李刚推上西海政治舞台的中心。

李刚从来没有这样认为。他甚至从没有想过会在远离京城的地方呆上三个月,他的祖辈曾经告诉过他,在华夏这个舞台上,要想获得重要地位,就必须在最大的一个舞台上表演。言外之意便是京都。离开了京都,诸如他的父辈们,顶天一个副省级。这对于一个曾经几乎占据华夏政治舞台中央的家族来说,是一种退步。

然而他的父亲这次一反常态的顽固,往往电话里他刚想谈调离的事情,便被堵死了嘴巴。其实他也不是不明白父亲的意思,做人做事的成功法门之一便是避开大道走小道,当别人都扎根在京都时,他的外放也不见得是件坏事。然而李刚认为,这是他父亲的选择,不是他的。

他的父亲虽说已经退了下来,但退休和在职不能等同于权利。有的人即便是退了,也比在职的人拥有更多的权利。这种权利便是影响力,你拥有了影响力,便拥有了权利。

李刚刚到武江的第一天便开始考虑怎么调回京都的事情,他很有信心地运用自己掌握的资源,上至他工作过的各部委,下至他的圈子,都开动了功率强大的动机。最后都在老爷子那里碰得头破血流。

最后,他不得不死心地驻留武江。

好在高官保曾经是他父亲的秘书,而他现在回过头来再给这个父亲的秘书当秘书,也算是一种成本交换。这对于他的仕途来说,也是一着稳赢不输的妙手:身边有高官保的支持,上面还有各部委机关打下的基础,外有圈子里方方面面的能量可以凭借,另外还有老头儿垫底。

许多在高官保看来很棘手的事情,到了他手中,都迎刃而解。高官保对这个秘书的态度,愈是客气有加,令很多大秘百思不得其解。

李刚通过可视门铃看见访客是金杨时,微微皱了皱眉,稍稍犹豫才摁下开门器。对于金杨,他的印象不深,仅仅陪高官保和他见过一面,另外就是按高官保的指示给他打了一个电话。

说实话,他想不出金杨有什么找他的理由。与公与私,甚至在阶层上,他们都没有达到一种可以私下交往的高度。

当然,这也引起无聊的他有种小小的好奇心。



第十六章【这不是侥幸】

(新书冲榜求推收)

金杨走进这座不大但很精致的房子,心里比见高官保还紧张。以他看来,和李刚这种红三代打交道要避免罗嗦,尽量开门见山,长话短说。

“李秘书!很冒昧来打扰你了!”他杨了杨手中的一叠包装盒,径直提到餐桌上放下,然后道:“我今天恰好路过秀水湖,这些是您母亲托我带给你的。”

他有意省略了过程。

很显然,李刚并不是个看中过程的人,他笑了笑,不动声色道:“谢谢!我母亲可有让你带话。”

“有!让你照顾好自己身体,多回去看看父母……”

李刚嗯了一声,转头看了看那些补品,出人意料道:“一路辛苦!还没吃饭吧,走,我请你!”

金杨傻呼呼笑道:“正饿,我就不客气了!”

正应了那老话,会哭的孩子有糖吃!

半小时之后,金杨和李刚来到了武江郊外的水上人家。这是个相对很偏僻的地段,但是停车场已找不到空余的位置。几名保安丝毫没把他这辆警车放在眼里,语气和态度相当冷淡,那意思是:你们要停车,只有等待前面的客人离开。

按普通人的想法,此时只要李刚拨一个电话,这群保安立马低头哈腰,送上最尊贵的车位,恭送他们进入餐厅,然后是餐厅主人小跑着相迎。

金杨没有出声,他不是主人,而且他想看看李刚会有怎样一种反应。再次出乎他的意料。李刚竟然平静道:“没关系,我们等空余车位。”

然后手指北侧的大片湖水,对金杨说:“趁这个机会呼吸下新鲜空气,这个湖边简直是天然氧吧,走,转转去。”

金杨感慨万分,他想起了范小龙和他的一世而斩。这两人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好比暴户和贵族子弟。真正的贵族或者拥有权力的人,从来不会计较自己身边有多美,而是自己能创造美,走到任何地方都能现美。

李刚悠闲地在湖边漫步,思绪似乎飘向某个遥远的地方,沉默不语。

金杨也不说话。也不归他说话。他今天的主要任何就是当好客人,当一个称职的客人。

突然间,李刚冷不防冒出一句话来。

“高副市长说起过你,说你头脑灵活,还有不俗的胆量,是棵好苗子。对了,听说你是金副省长的侄子。”

金杨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到了,人固然可以说假话,哪怕是善意的,但是和某种人是不能说假话的,比如他眼前的人。

他想了想,摇头苦笑道:“我根本不认识金副省长,这种关系是谣传。”

李刚大有深意地看了金杨一眼,淡淡道:“高副市长让我去作过调查。”

金杨瞬间汗毛耸立。心想自己幸亏没有说假话,否则……

“不过,我给出了相反的答复。”李刚停住脚,道:“知道为什么吗?”

“不知道。”金杨也纳闷,自己和李刚并无任何关系,他为什么要欺骗高官保呢?

“因为这件事情对高副市长没有任何危害,还因为,所有人都有权利使用他能找到的任何资源。这是一种另类生存法则。只是使用它的人不多,手段不高明罢了。”

金杨想想也对,同时对李刚的大气更多了种了解。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会这么想。”李刚笑道:“如果换另一个秘书,无疑这是件值得褒奖的事情。这也充分证明,人的对话平台不同,说所的话也不竟相同。”

这话有些装了哈!金杨暗暗瘪了瘪嘴,心想你无求于高官保,在某些不影响大局的事情上,自然可以按自己的喜好去做。

“金所长,你对国泰和浩天集团是什么看法。”李刚忽然喊他的职称,金杨先是楞了楞,然后愕然道:“我的看法丝毫无关大局。”

“谁说的,细节决定成败!”李刚反对道:“看似你们不能影响招投标的走向,但实际上你们能主宰时间,而时间,对财务和心理成本却能构成致命的杀伤力。拿国泰集团举例,他们想拿到武染这块地,就必须借助银行,而银行都是看菜吃饭的主,十几亿的巨额贷款,不是三两天就能决定的,各种繁复的手续程序,对于资金的流向和时间额度都精密到秒来计算。只有当国泰完完全全拿到土地的一天,银行才彻底放心,否则,光是利息的压力就够国泰背的,一旦事情复杂化,银行对这样的巨额贷款条列非常苛刻,随时都会从国泰的账户中划走。”

“咦!你不说,我还真没想那么远。”金杨抬手挠了挠痒头,一副猛然开悟的样子。

李刚继续说:“涉及到民生和谐,这样一拖两年的事情还少吗?最后占便宜的总是最后一个走进来的人,而不是最初的心动者。因为,他们拖不起,谁家都没有十几个亿的现金放在抽屉里玩。包括浩天集团,看似西海的巨无霸,如果武染搬迁拖上半年,他们便要放弃。”

金杨反问一句,“你认为谁是最后的胜利者。”

李刚摇头,刚要说话,他的电话忽然响了。他抬手做了个不好意思的手势,接通电话。

半晌,他放下电话道:“抱歉,今天我当不成东道主了,下次吧!”

“没关系!”金杨淡然道:“什么地方,我送你去。”

“一个私人会所,你也一起参加吧!嗯,这个人你将来也许会和他打交道。”

金杨瞬间吐出两个名字,“齐少华或者江浩天。”

“为什么不是别人。”李刚停下脚步,看着金杨。

“因为他们是即将要和我打交道的人之一,而且我肯定没见过面,如果是苏总,你会直说。”金杨笑道:“所以我猜是他们俩个人其中之一。”

“如果你在他们俩人之间选一个,会是谁呢?”

金杨微微眯起眼,想了想,道:“江浩天。”

李刚不可置否向停车场走去,等金杨点火动,车辆徐徐开动时,他突然问:“为什么不是齐少华?”

金杨似乎一直在等待他的这个问题,不慌不忙道:“齐少华公司的总部在南都,势力涵盖华南四省一市,他亦是南都人,在京城并没有太大根基;而江浩天却是正宗京都人,和李秘书有可能产生纠集。”

李刚静了片刻,点头道:“你分析得不错,逻辑清晰,涵盖概率很广。”

“侥幸而已!”金杨谦虚道。

“喜欢看足球吗?足球守门员扑点球其实蛮有意思的。很多人认为是运气左右成败,其实不然,好的守门员在上场前会做足了功课,某射手擅长右脚还是左脚,习惯的力点和最爱的角度等等。在最大压力面前,射手都会选择自己最擅长的路子,改变习惯固然起到奇效,但也有很大可能踢飞。”李刚不会直接告诉金杨,说我欣赏你,他的方法来自他的祖辈,擅长用某个故事或者桥段来表明态度。一旦习惯并掌握这种方式,在官场出事的几率很小。因为他既表达了该表达的,但是又不会落入口实。

故事只是故事,不是事实,可以因人而异,可以从任何一个角度去理解。

李刚的大哥曾经被家人评价为:“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辞”的高手。而且李刚也的确见识过真实的例子。一次,某位大商人求助某经济司开路条,于是宴请李刚的哥哥,李刚的大哥根本就不谈公事,甚至不予理睬商家一再开出来的价钱,而是给酒桌上的人讲了个故事,说春秋战国时期,某大臣看中了一另一大臣的小妾,于是开出刀钱五百,被拒之,大臣觉得是不是价钱太低呀,于是很大度地再次宴请之,在酒桌上当着众权贵的面开出刀钱一千,还是被婉拒。大臣回家后很苦恼,一谋士说:这种事情怎么可以在公开场合谈论呢,主上如果有诚意,应该今夜私下拜访,既显诚意,还能避人耳目。大臣采纳,晚间果然事成。

这故事刚说完,商人便立刻明白过来。

“苏总不止一次夸奖过你,说你胆大心细,擅长处理复杂事件,否则高副市长不一定会选择你。”李刚又顿了顿,缓缓道:“但是胆大心细在你们系统,却不是绝对亮点,因为是必须具备的职业特征。将来你可以考虑换个平台。”

金杨苦笑道:“平台转换不是我目前能决定的。”实际上他心中暗喜。因为李刚已经表露出接纳的态度。

李刚微笑着将眼睛转向车窗外,看着一栋栋即将或者已经拔地而起的建筑物,心想江浩天无疑是选对平台的那个人。如果江浩天继续留在京都,最大限度的展,目前顶多是某个副处级,在某个要害或者不要害的司局里,过着半天昂头半天低头的生活。

这也坚定了他留在西海省展的信念。

金杨无疑是他即将展的第一个同盟军。他欣赏这个看上去人畜无害的年轻人,极敏锐的头脑,充满想象力而不失实干,最重要是金杨给他一种极强的亲和力,而亲和力在如今的时代,是最具摧毁力的武器。

他需要这样的武器。



第十七章【虎落平原】

江浩天宴请的地点在一个很私人的高端会所,戒备森严。金杨的警车今天第n次在大门外被拦截。面对面孔森冷的彪形大汉,两个人在车中相视而笑,李刚弹了摊车窗,道:“时代的某个点每进一步,另外的点则必然退后一步。”

金杨接着道:“如果我们开的一辆奔驰或者卡迪拉克,至少他们的表情会带着恭意,而不是如此冷漠。”

车窗缓缓落下,李刚依然靠在座位上,冷冷对伸头进来的保安道:“我姓李,是江浩天的客人。”

保安的脸色立变,恭陪笑脸道:“对不起,请进!江总定位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