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升-第2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锵沉默地听着秦玉茗帮两人解释,面色由阴转晴,不再如同刚才那般歇斯底里,方志诚暗自松了一口气,心中有些愧疚。这种愧疚并非对萧锵的,而是对秦玉茗的,因为自己利用、欺骗了秦玉茗……
等挂断电话之后,萧锵长吁了一口气,脸上露出歉意,道:“对不起,志诚,刚才我的态度不好,主要事情太让人意外,我一时没有控制好脾气。薇薇呢,她还在吗?”
“在的!”方志诚暗忖危机终于过去,过程有点混乱,也有点狗血,但终究自己还是成功巧妙脱身了,“薇姐,你可以出来了,萧大哥知道前因后果了。”
卧室的门被缓缓地推开,沈薇一脸微笑,方志诚细细一瞧,觉得有点诧异,在这短短的十来分钟时间内,沈薇不仅收拾好自己,还化了淡淡的妆容,之前脸颊两朵漂亮的酡红色被香粉遮掩,已然看不出痕迹。
“老公,不好意思,让你受到惊吓了。不过,这就是生活的情趣,让你有种危机感……”沈薇坐在萧锵的身侧,动情地说道。
方志诚看到夫妻俩亲密的模样,心中不知为何有些不舒服,嘴角苦笑一闪而过,道:“萧大哥,薇姐,既然误会已经解除,那么我就先离开了。薇姐,你以后再也不要试探萧大哥了,他对你是真心实意的。”
沈薇感觉自己的笑容有点僵硬,她嗯了一声,道:“志诚,谢谢你,也替我谢谢大度的玉茗……”
方志诚露出苦笑之色,口中却说道:“谁让茗姐是你的好闺蜜呢,相信以后你还有需要,她一定会毫无保留地将我借出来。”
言毕,他转身离开房间,沈薇则眼中闪过复杂的情绪,当然这不会让萧锵发现……
第388章 风雨欲来花满楼
回到家中,方志诚给沈薇发了条短信,简单三个字“对不起”,如同石沉大海,许久也不见回音,第二天清晨醒来,方志诚发现有一条未读短信,“都是我的错,忘记一切。”
方志诚想了想,竟然鼓起勇气给沈薇打电话,沈薇慵懒地接通了电话,喂了一声。
方志诚轻咳道:“薇姐,是我!萧大哥还在吗?”
沈薇沉默许久,叹了一口气,道:“昨天他很生气,直接回琼金了。”
方志诚心里不知为何一松,笑道:“这说明萧大哥还是有脾气的,正好达到你的目的了。”
沈薇咬着嘴唇,冷淡地说道:“如果没有其他事,我就挂电话了。”
“薇姐……”方志诚动情地喊了一声,低声问道,“以后还能不能留个后门……”
沈薇自然知道方志诚在暗示什么,脸色涨红道:“我短信已经明确地回复你了。那些都是我的错,是一个失误,我们忘记一切,就当重来没有发生过。”
方志诚却不依不饶地说道:“薇姐,不是你的错。是为主动的,因为我一直想要你,我喜欢你的性格,想要占有你……”
沈薇蹙紧眉头,直接掐断了电话,重重地平躺在被子里,长长地呼了一口气。
昨天发生的事情,历历在目,想要忘记又如何能轻易忘掉,但沈薇爱着萧锵,她错了一次,不能再错第二次,所以需要控制自己悸动的灵魂,千万不能再出轨了。
越是想要控制自己的思想,但她还是忍不住想起方志诚那俊朗的模样,以及两人在一起的每一个细节……
这时,手机震动,短信提示,沈薇取过手机,缓缓地点开短信。
“薇姐,请放心,以后我再也不会主动干扰你的生活,当然,你也记住不要再来骚扰我。昨天的失误,你我都没有错,但如果还有下一次失误,那就罪不可恕。我们都有彼此喜欢并且想要保护的人,不为自己,为别人也需要控制自己。但是,想要让我忘记那一切,对不起,我无法做到……”
沈薇反复读了两遍,叹了一口气,将这条短信删除,然后下床走到床边,拉开了窗帘,蹙起秀眉,低声道:“我不能那么贪心……”
……
上班之后,詹耀神秘地走进来,低声说了一个消息,邓洪国遇到问题了。
之前曾经在县长会议上谈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业的事情,当时方志诚还与邓洪国争执一番,最终以邓洪国的怫然离开暂时告一段落,就在今天,矛盾终于被激发,大约三十多个外来务工带着子女直接来到县政府门口静坐,影响极为恶劣。
现在东台的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的确存在很大的问题,如果没有钱或者没有门路,根本没有办法将子女送入好一点的公办学校,至于那几个专门招收外来务工子女的学校,无论设施还是教师力量都很薄弱。教育局对此并未重视,在工资发放上也存在问题,甚至在今年上半年,还出现大量教师离职的情况。
这三十多名外来务工不属于技术人才引进,主要从事建筑业,子女上学找不到合适的地方,自然要找政府帮忙。之前来过几次,邓洪国口口声声的答应帮助解决,但拖了许久,直到现在暑假还有一个要结束,依旧没有落实下来,这些外来务工人员便着急了,结果邓洪国避而不见,让外来务工行为变得激烈起来。
方志诚见詹耀有点幸灾乐祸,批评道:“此事对咱们并非好事,如果任由事态发展,导致政府形象有失,终究还会影响到咱们招商引资工作。你先出去吧,我跟戚县长汇报一下此事。”
等詹耀离开之后,座机便响了起来,却是王靖染打过来的,他轻声道:“方县长,外面有一群上访群众,需要你解决一下。”
王靖染升任副县长之后,现在主要负责信访工作,方志诚皱起眉,不悦道:“据我所知,那些上访群众都是冲着子女就学问题来的。教育是由邓县长分管的,我出面的话,是不是有点越权,怕是不妥当吧?”
王靖染眉头微微一皱,轻咳一声道:“邓县长跟那些人有矛盾,伟铭书记考虑到,如果依旧还是由他出面的话,会导致事态发展得更为恶劣。这些外来务工人员主要是在县内几个重要项目从事基础建筑工作。重点项目正好由方县长你负责,因此你来出面协商,也是有理由的。”
方志诚被气到了,邓洪国弄出来的烂摊子,让自己收拾也就罢了,但孙伟铭的态度也过分了一点,他的逻辑是,因为那些外来务工人员都是重点项目的工作者,他们闹事,所以自己这个主管重点项目的副县长责无旁贷,甚至比主管教育的副县长还要担负更大的责任,这不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吗?
方志诚想了想,大概知道孙伟铭的用意何在,最近黄金街项目出现问题,孙伟铭有意在重点项目上刁难一下方志诚,逼迫方志诚放下手中这个重要的权力。
如此想来,这外来务工人员聚众闹事,甚至还有阴谋的味道。
风雨欲来花满楼,黄金街项目遇到问题之后,自己的局势不妙!
方志诚吸了一口气,沉声道:“王县长,现在我便出去解决,但我要提醒一下,即使我现在让他们离开,也是治标不治本,想要让外来务工人员能够安心地在东台工作,必须还得从教育入手进行改革。”
王靖染没有理睬方志诚,果断离开了办公室,他与方志诚之间早有芥蒂,见方志诚如今局势不妙,自然也想着落井下石。按照政府的流程,信访工作应该是由王靖染负责协调,再转交给相应的副县长,如今王靖染将任务转交给方志诚,个中存着报私仇的心态。
至于孙伟铭,是王靖染搬出来压制方志诚的,毕竟从权力大小而言,方志诚是常委会成员,比王靖染在东台官场的地位更高一筹,如果没有孙伟铭作为尚方宝剑,方志诚完全可以不搭理王靖染。
方志诚来到政府门口,那些外来务工人员都静坐在门口,也不吵闹,显得相当冷静。见政府大院门打开,众人将目光落在方志诚的身上,为首的是一个穿着很简朴,长相干净的三十来岁少妇,她迎了过去,上下打量着方志诚,疑惑道:“你是政府代表?”
方志诚点点头,道:“没错,你们可以选择一个代表,与我进会议室谈。”
少妇眉头一皱,不悦道:“请你们的县长出来,要有分量的干部跟我们谈。”
方志诚微微一笑,轻声道:“我是东台的副县长,说话算话……”
旁边有个人在旁边提醒道:“没错,我见过他,的确是副县长,好像是现在最年轻的副县长,姓方。”
方志诚笑道:“请其他人稍等片刻,我会在半个小时帮你协调好事情。”
来到会议室,教育局长姚远也接到命令,匆匆赶到县政府,见方志诚主持座谈会,脸色明显微微一变,他没有与方志诚打过交道,但知道这是一个不太好惹的副县长,之前怒打邓洪国的事情早已传得人尽皆知。
方志诚轻咳一声,道:“还请代表将情况说一遍,了解你们的难处,我们才能对症下药。”
那少妇轻声道:“方县长,您好,并非我们蛮不讲理,而是因为生活所迫,实在没有办法,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上学这是父母心中最重要的事情。我们走投无路,只能来政府寻找帮助。之前我们也去过教育局,但教育局总说,他们没有办法,教育局招收学生的相关规定,是县政府这边拟定的,他们教育局只是执行而已。然后,我们来到政府,找到那位姓邓的县长,他口口声声答应要帮我们解决问题,但一个多月过去,孩子面临着上学,始终没有消息与回音……”
方志诚叹了一口气,道:“请问这位大姐,您贵姓?”
少妇低声道:“我叫石慧。”
方志诚瞄了一眼坐立不安的姚远,然后安抚石慧道:“教育局的姚局长就在这里,由他给你解决问题。”
姚远嘴角露出一丝苦笑,道:“之前与邓县长沟通过,外来务工子女学校今年招收学生的指标已经超负荷,已经没有办法再接受新的学生,这几户的申请太迟了,所以我们也没有办法。”
“那么公立学校呢?全县足有二十一所公办小学,莫非三十个人都安插不进去?”方志诚皱眉,不悦道。
姚远低声道:“方县长,外来务工子女想要进入公立学校,要缴纳择校费。如果他们愿意的话,自然没有问题……”
石慧蹙眉道:“公立学校的择校费太高,抵得上我们半年的工资,我们远赴东台来打工,半年工资全部交在择校费上,这不是赶我们离开东台吗?”
方志诚摆了摆手,不容置疑地对姚远说道:“教育局必须要让这三十多位学生即使入学,至于择校费的问题,我会与他们所在的企业沟通,看能否从企业入手解决。”
姚远微微一怔,没想到问题可以如此解决,疑惑道:“邓县长那边呢?”
方志诚挑了挑眉,“既然此事已经交给我处理,邓县长那边就无需多虑。”
第389章 入常之后第一弹
如何处理外来务工子女就学的问题,方志诚心中早就有一番算计,如果按照现在东台的发展速度,外来务工人员在三到五年内会涨七八倍,现在的教育资源根本无法满足未来的需求,所以方志诚一直盘算着该如何推进东台县的教育改革。
城市能否快速成长,关键还是在于人口,有了人,才能消费,才能生产,其中外来人口更是重中之重。
外来人口分为三类,第一种人群属于高素质人群,他们站在城市食物链的顶端,投资企业或者在企业中承担管理、研发等职务;第二种人群属于中低端人群,他们主要承担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基础设施的建设;第三种人群是外来旅游消费人群,这些人流动性比较强,但是支持城市扩大规模,不可缺少的力量。
现在东台政府对于外来人口的关注,主要是对第一种人群,在住房、子女就学上给与一定的政策补助。比如博士学历的人才来到东台工作,政府会提供专家楼,子女就学也优先考虑。
但是,东台政府对那些中低端人群的外来人口子女却没有考虑到,这些人群的收入并不是很高,在城市的幸福感原本就很低,再加上子女到达年龄之后,无法低成本入学,如此一来,便对城市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教育资源是无法完全公平的,而且教育局并不属于方志诚管理,所以他只能另辟蹊径,通过其他策略来平衡教育资源。
外来务工子女想要进入好的公立学校,必须要给与一定的择校费,这部分费用是给学校用来增加因为学生增多的基础设施及教师工资,想要免掉这个费用难度很大,因为学生变多,资源不足,必须要增加费用,而且这是全国教育行业的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