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国策 >

第671章

国策-第671章

小说: 国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拉国控制西孟加拉邦、及其邻近地区,由孟加拉国决定该地区的最终政治形态,并且与孟加拉国签署全面同盟条约。

根据这些秘密协议,尼泊尔与孟加拉国迟早都会参战。

当然,两国突然参战产生的影响非常大。

在些个问题上,西方新闻媒体分析得最为透彻。

按照西方新闻媒体的说法,因为印度与所有周边国家都存在领土与领海争端,或者存在民族权益冲突,所以在尼泊尔与孟加拉国对印宣战之后,仍然保持中立的缅甸与斯里兰卡很有可能在近期向印度宣战,即便与共和国关系疏远的不丹(不丹至今没有与共和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也很有可能在周边国家的影响下,倒向共和国一方。如此一来,印度将面临四面楚歌的艰难处境。

一些西方军事评论员据此推断,在陆续拉拢印度周边国家之后,共和国不但会推翻印度现政权,还将在战后占领印度全境。原因很简单,共和国占领印度的最大问题就是入不敷出的兵力,随着周边国家参战,共和国可以用分划占领区的方法,将印度分成数个占领区,由各参战国分别占领,从而降低共和国的军事代价。

针对西方军事评论员的观点,由半岛电视台聘请的军事评论员做了更深入的分析。

按照半岛电视台的观点,共和国不可能,也不应该长期占领印度,即便周边国家愿意在出兵出力,从南亚地区的长远利益考虑,共和国都应该在这个问题上采取谨慎行动,避免陷入一场打不赢的战争。

很明显,半岛电视台的观点更偏向于共和国,而且更加客观。

印度是全球第一的人口大国,即便共和国是全球第二的人口大国,在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共和国绝不能在军事行动上消耗太多的人力资源。更何况,随着共和国迈入发达国家行列,在政治经济改革的推动下,具有明确利益价值观的中产阶级已经成为共和国的主要社会群体,而在众多的社会群体中,中产阶级最重视现实利益,最反对纯粹的军事扩张。如果共和国陷入印度战争泥潭,不但会激化国内社会矛盾,还将对政府权威构成严重影响。从长远考虑,共和国最应该采取的办法不是占领印度,而是在推翻印度现政权之后通过强化地方政府的权力,瓦解印度的中央集权体制,在印度组建联邦政府,或者使印度成为邦联体。

一些深度担忧共和国将陷入战争泥潭的政治与社会评论员甚至认为,印度战争将为共和国持续了20年的战略扩张画上句号,而这个句号是否完美,就得看共和国能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办法,成功退出印度。

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社会力量的椎动下,尼泊尔与孟加拉国参战成为了焦点话题。

虽然各界对共和国可能在印度采取的策略众说纷纭,但是包括西方战略分析机构在内的主流舆论都队为,尼泊尔与孟加拉国参战,实际上是共和国在为解决战后问题努力。

作为共和国有史以来,最具扩张野心与扩张动力的领导人,王元庆绝不会让共和国陷入一场打不赢的战争,更不会为了印度赔上共和国的未来。只要王元庆能够清楚的认识到印度战争可能造成的严重负面影响,就会想方设法的破解难题,为共和国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出路,也为共和国未来35年的发展奠定基础。

在众多的评论中,美国兰德公司受联邦政府委托做的战略分析报告最有说服力。

这份由数百位美国最顶尖的战略分析家、政治家、军事家、社会学者、国际关系评论家共同起草的报告全面分析了从王元庆担任纪佑国首席助理以来,其政治生涯中的各种重大决策,以及在共和国重大决策中扮演的角色,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早在战争爆发前,王元庆就为共和国安排好了退路,有足够的能力引导共和国走上正确的道路,绝不会像美国在伊拉克与阿富汗那样,陷入无法脱身的战争泥潭。该报告的主要依据有三点:一是王元庆担任共和国国家副元首的时候,力主攻占整个朝鲜半岛、帮助朝鲜完成统一,最终把战后的半岛残局丢给朝鲜政府,为共和国消除了东北方向上的威胁,减轻了共和国的军事压力,还通过帮助朝鲜实施战后重建,为共和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二是由赵润东策划,王元庆亲手实施的日本战争,共和国未在战后占领日本,甚至没有派兵登陆日本本土,而是通过极端手段全面瓦解日本,虽然使共和国背上了骂名,但是也减轻了共和国的战争压力,减少了战争伤亡,同时迫使美国与印度结盟,为后面解决最后一个周边问题奠定了基础;三是由王元庆一手推动的政治改革,只要王元庆的最高政治目的是在执政期间为共和国建立完善的民主法制社会体系,就不能长期推行扩张战略,更不能使共和国陷入持久战,除了避免陷入印度的战争泥潭之外,还得让共和国完成战略转型,由扩张转为固基,通过收缩战略防线,巩固共和国周边地区。

这份直接送交美国总统的战略分析报告不但精准,而且对美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虽然整篇报告都在证明共和国将在印度战争之后停止战略扩张,但是美国的社会精英没有忽咯最根本的问题,也就是共和国停止战略扩张之后,共和国与美国的全面对抗才刚刚开始。换句话说,共和国停止战略扩张的根本目的是巩固周边地区,建立以共和国为核心的“西太平洋…东亚共同体”(也被另外一些西方国家称为“大中华共同体”),共和国与美国的对抗不会因此结束,反而会因为共和国不再为周边问题担忧,从而更加关注全球局势,导致共和国与美国的对抗全面升级。

说得直观一点,从第四次印巴战争到印度战争,20年间,共和国参与的所有战争,都是带有战略防御性质的战略扩张,根本出发点是建立国家安全保障。而在此期间,美国所做的一切,都是在限制共和国进行战略扩张,不遗余力的给共和国制造国家安全问题。也就是说,共和国是防御方,美国是进攻方。

当共和国不再需要防御,即便受国内问题、特别是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逼迫,不得不停止战略扩张,巩固国家基础,以共和国的国家实力,仍然能够为美国制造麻烦,让美国不得不在全球竞争中投入更多的力量。走到这一步,共和国与美国交换了位置,共和国成了进攻方,美国成了防御方。

看清了本质,也就看清了美国受到的影响。

在采取主动进攻的情况下,美国都没能挡住共和国的前进步伐,随着攻防转换,美国拿什么去抵抗共和国的进攻呢?

虽然问题没有兰德公司说得那么严重,因为共和国的国力再强大,也不能违背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人口老龄化问题还需要35年才能得到根本解决,在这35年间,共和国最多给美国制造麻烦,不会对美国构成直接威胁,甚至会竭力避免与美国发生直接冲突,但是对美国决策层来说,只要共和国顺利完成战略转型,就没有办法阻止共和国在35年之后对美国构成直接威胁,因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美国也无法对共和国构成直接威胁,也得竭力避免与共和国发生直接冲突。当双方都退居二线,国家对抗成为了综合实力的较量,而共和国的综合实力不比美国差,特别是在与长远发展有密切关系的科枝实力方面,共和国掌握了美国没有的核心枝术,35年内肯定能让美国败下阵来。

在此情况下,美国没有其他选择。

阻止共和国完成战略转型,必须在印度战场上有所作为。

美国东部时间9日上午7点30分,布兰迪诺亲自前往国会,向两院议员介绍印度战争的局势。

与往常不一样,美国国会提前1个半小时开始工作。

更重要的是,布兰迪诺做的是闭门报告,并未向新闻媒体公开。

大约2个小时后,美国国会众议院率先提供了由总统亲自提交的《战争援助法案》,随后美国国会参议院也通过了该法案,正式授权美国总统动用国家战略资源,为处于战争状态的盟国提供作战部队之外的一切军事援助。

布兰迪诺得到授权后大约2小时,即新德里时间23点30分,由5艘超大型油轮、8艘超大型散装货轮、6艘超大型滚装货轮与8艘超大型集装箱货轮组成的美国运输船队驶入孟买港。

很明显,布兰迪诺早就做了准备。

从到达孟买的时间来看,美国船队在战争爆发当天,也就是7月31日就出发了。

这支规模庞大的船队为印度送去了150万吨成品油(主要是地面装甲部队使用的高品质柴油),240万吨矿石(包括120万吨印度稀缺的铜矿石、40万吨用来生产合金装甲的稀有矿石、40万吨铅矿、20万吨稀土矿等),1200辆M4系列主战坦克、1800辆M5系列步兵战车、1100门自行榴弹炮、300套电磁炮系统、120套防空系统,(其中100套为近程机动式防空系统)与7500辆军用卡车,足够武装50个步兵师的轻武器、用来武装15个步兵师的单兵作战系统、以及大约150万吨弹药(主要是轻武器弹药)。虽然提供给印度的武器装备都是美军淘汰、或者即将淘汰的旧装备,而且提供给印度的弹药都在美军的仓库里储存了5年以上,但是美国提供的援助仍然非常惊人,比如150万吨成品油与240万吨矿石全是美国的战略储备!

美国如此大动干戈,共和国肯定不高兴。

当天半夜,共和国外交部与国防部发表联合声明,强烈谴责美国的战争行为,要求美国承担一切严重后果,表示共和国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阻止美国继续为印度提供战争援助。

王元庆也在半夜与布兰迪诺通了热线电话。

两人谈得并不投机,按照中华民族一贯的含蓄传统,王元庆在电话中表示,美国的行为已经严重破坏了两国关系,共和国将立即招回驻美大使,并且会用行动对行动,美国应该有所收敛,不然将激化两国矛盾。

虽然王元庆没有明说,但是意思表达得非常清楚,共和国将立即对印度实施战略封锁。

万幸的是,布兰迪诺身边有不少的中国问题专家,与王元庆通了热线电话之后,布兰迪诺在白宫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包括杜奇威在内的大部分幕僚表示,为了避免与共和国发生直接冲突,拉拢更多的国际干预力量,在向印度提供第二批战略物资之前,必须采取外交行动,使共和国在战争行动上有所收敛。

与美国畏首畏尾的举动完全相反,共和国的行动更加积极。

10日凌晨,共和国空军重点轰炸了孟买,仍然在孟加拉湾活动的海军舰队也派出了舰载战斗机参与轰炸行动,并且使用远程巡航导弹攻击了孟买周边地区的军事目标。

虽然轰炸没有针对停泊在孟买港内的美国船只,但是共和国的行动已经足够强硬,大部分卸到码头上,没来得及转移的货物被彻底摧毁,而用来临时囤积货物的孟买港仓库也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孟买遭到轰炸的时候,史塔克已经与鲁拉贾帕尼密谈了几个小时。

尼泊尔与孟加拉国参战,对印度的影响确实很大,虽然包括费尔南德斯与古吉拉德在内的印军高级将领均要求立即出兵尼泊尔与孟加拉国,但是鲁拉贾帕尼没有丧失理智,也就没有同意军人的提议。不管是从政治上,还是从军事上看,印度都没有出兵尼泊尔与孟加拉国的可能性。

鲁拉贾帕尼最关心的还是尼泊尔与孟加拉国参战之后,印度在这场战争中的处境。

情况可以说一目了然,尼泊尔与孟加拉国参战,帮助裴承毅解决了后勤保障问题,也为共和国在东线战场上发起总攻创造了条件。

见到史塔克之后,鲁拉贾帕尼直言不讳的提出了印度的三点要求。一是美国尽快派兵参战,二是获得更多的军事物资、特别是尖端武器装备,三是获得美国的军事培训援助、组建更多的作战部队。

显然,史塔克没有决策权。

美国参战肯定不可能,如果总统决定参战,就不会到现在还保持中立。实际上,就算总统决定参战,美国国会也不会同意。印度摆明了会输掉战争,没有任何理由为印度赔上几万、甚至几十万美国大兵。

鲁拉贾帕尼也知道美国不会参战,要求美国参战,只是提高谈判门槛。

关键是后面两项援助,即军事物资与军事培训。

虽然史塔克早就认为鲁拉贾帕尼已经无力回天,但是美国的援助仍然会对印度战争的最终结局造成影响。换句话说,美国提供援助的力度,决定了战争的持续时间。

只是,与第一个问题一样,史塔克仍然没有决策权。

他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能力与权限范围之内,尽量为印度总理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为印度保留一丝希望。

    卷十 龙腾九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