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日之雷霆战将 >

第391章

抗日之雷霆战将-第391章

小说: 抗日之雷霆战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论什么时候,变得怎么强大,他的本质——还是一个人。


第七百二十八章 观音卖宝

  在化生寺用完午饭后,下午继续由玄奘法师在高台上演讲佛法,带领一千多个大唐高僧念经,超度地府中的各路冤魂。

  虽然对佛法听不懂,但李世民和众大臣还是坚持到了下午,在化生寺用完素斋后,这才与牧长生摆驾回了皇宫。

  水陆大会第一日就这样过去,不过牧长生依旧没有等到观音行动,售卖如来给的锦斓袈裟,九环锡杖这两件宝物。

  第二日依旧如此,不过牧长生也不心急,因为他知道现在最该着急的不是他。

  佛门精心策划了这场水陆大会,为的就是让玄奘出现在李世民眼前,再安排玄奘顺理成章的去西天取经。

  可倘若错过了这次水陆大会,那么玄奘就又得回金山寺去修行了。

  果然,在第五日玄奘法师讲经完毕,李世民摆驾回去皇宫,百官各自归家之后,不多时李世民的萧宰相忽然求见。

  此时皇宫之中,李世民正在请教牧长生修炼先天纯阳功一些不懂之处与练功心得,比起听玄奘讲佛法来,李世民还是更喜欢听牧长生将练功心得

  毕竟练了先天纯阳功后,他的寿元增长虽然看不到摸不着,但他的内功修为比以前大有进境,放眼天下绝对算得上一流高手之列了,如此怎能让李世民不信心倍增?

  很快宰相来到大殿之中,不过与他一同前来的还有一老一少,两个光着头赤着脚、身穿破衲衣的疥癞僧人。

  其中老和尚手持一根金闪闪的九环锡杖,年轻和尚双手捧一件色泽鲜艳,一看就绝非凡品的锦斓袈裟。

  坐在大殿之上左侧的牧长生一见两人,立马认出他们就是观音与惠岸,而在他打量两人时,牧长生也感觉到他们的目光也落在了自己身上。

  牧长生一脸坦然,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向两人点头示意一下,见状老和尚瞳孔微缩,眼中有一丝疑惑与思索之色一闪而逝,最后也回应了一下。

  李世民见状打量了两和尚一眼,诧异道:“萧卿,如今天色已晚你还来求见,可是有何重要的事情启奏?”

  “启禀陛下,方才臣在归家途中偶然遇到了这两个疥癞僧人在城中大街上,叫卖这方袈裟与锡杖两件宝物。”

  萧宰相跪于道:“臣见这两样宝物绝非凡品,故而想可将如此宝物予玄奘法师穿,故而领着他们前来求见陛下。”

  “哦?”

  李世民听了看向袈裟与锡杖,果见两件宝物之上宝光闪烁,不由眼前一亮,大喜着问道:“癞和尚,你的这锡杖与袈裟不知道怎么卖?”

  老和尚也不行礼,只是悠然朗声道:“袈裟五千两,锡杖二千两。”

  “咦?”

  一听这话李世民吃了一惊,道:“癞和尚,你这袈裟有何妙处,居然要卖五千两?”

  “陛下有所不知,我这袈裟乃是冰蚕抽丝,巧匠翻线,仙娥织就,神女机成,上边有如意珠、摩尼珠、辟尘珠、定风珠,又有那红玛瑙、紫珊瑚、夜明珠、舍利子等宝物相点缀。”

  老和尚听了手抚胡须,笑道:“龙披一缕可免大鹏蚕噬之灾;鹤挂一丝得超凡入圣之妙,但坐处有万神朝礼;凡举动有七佛随身……只是这袈裟得闲时折迭,遇圣方可穿。”

  听着老和尚讲着袈裟的妙处,牧长生也不由暗暗点头,以他的眼力自然看的出来,观音形容袈裟的这话倒也没有虚假。

  虽然她拿的袈裟与锡杖都是宝物,但若是论起价值来,袈裟远在锡杖之上。

  因为这袈裟是一件十分厉害的佛宝,上面不仅点缀着那些宝物,而且还带着非常强大的法力,穿上了绝对可以妖魔辟易,万邪不侵。

  只是或许是为了考验唐僧吧,所以观音才说这见袈裟平时不可穿,只有遇圣才可穿,这也使得唐长老这个听话的乖宝宝,一路多吃了不少苦头。

  不过想来也是,佛门几千上万年谋划了这场西游大计,不准备东西也罢了,如果要是准备了,怎么可能随便拿一些地摊货充数?

  “哦,这袈裟若是真有此神妙,那的确是一件宝物。”

  李世民点点头,又看向锡杖道:“那你这锡杖有何之妙?”

  于是老和尚又夸耀了一番锡杖,只是这次介绍起来就没袈裟那么细致了,只是那么随便、甚至有些敷衍的夸了两句。

  接下来李世民命人将袈裟展开,果然见袈裟宝光艳艳,上面点缀着舍利子、定风珠等宝物,绝对是个好宝贝。

  “果然是见好宝贝儿。”

  这时牧长生拍了一下手。

  “既然国师都如此说了,那这就绝对是宝物无疑了,来人,取金银奉给他们。”

  李世民笑道:“朕今大开善教,修水陆大会超度世间与地府冤魂,袈裟锡杖这两样宝物正好买来送予大德高僧玄奘法师。”

  “陛下且慢取金银来,老僧我卖这两件宝物有个规矩:有缘人分文不取,无缘人万金不卖。”

  这时老和尚忽然目光一闪,道:“既然玄奘法师乃有德之士,那这宝物老僧不要钱,情愿送予玄奘法师。”

  说罢看了眼牧长生后转身就走,丝毫不拖泥带水。

  “哎,两位……”

  李世民见两人走就要阻拦,却被牧长生抬了抬手拦下,再去看时两人已经不见了踪影。

  “国师,你为何拦朕?”

  李世民苦笑道:“他们几千两卖宝贝,可如今却空手送朕,若是被人知道了,岂不说朕以强欺弱?”

  牧长生笑了笑,低头掐算起来,见状李世民也知道牧长生又在算什么天机,于是不敢打扰。

  “陛下,老道算出这几日水陆大会有变,这两件宝物暂时先不要动。”

  片刻后牧长生目光一闪,道:“等水陆大会结束之后再赐不迟,到时可算做是陛下给他这七日辛劳的酬谢……”

  李世民听了微微一想就大喜道:“国师果然是好主意,就照国师说的做。”

  牧长生微微一笑,这两件宝物出现了,那取经人也就不远了。

  次日,是水陆大会的第六日,依旧由玄奘在高台之上讲经,李世民带领牧长生和文武百官,前往化生寺观看,期间也没有发生什么波澜。

  很快这第七日,也就是这场盛大的水陆大会最后一日到来。

  这一天李世民还特意命两个将士一个托盘拖着锦斓袈裟,一个手提九环锡杖来了化生寺,准备最后奖励玄奘法师。

  上午时分,玄奘正在高台讲经,可不知何时两个疥癞僧人忽然出现在场中。

  老和尚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径直来到了玄奘的高台前,拍着桌子厉声问玄奘道:“法师,你怎么只会讲小乘佛法,可会讲大乘佛法么?”

  


第七百二十九章 谁是取经人?

  见到老和尚质问,玄奘法师吃了一惊,急忙跳下高台拜了一礼,道:“老师父,以前师父所授、大唐众僧所学者皆是小乘佛法,却不知老师父的大乘佛法如何?”

  这时见到自己的佛会被打扰,李世民也认出了来的是什么人,于是道:“你是前两日送袈裟的癞和尚么?”

  “正是!”

  老和尚也不行礼,只是道。更新快无广告。

  “和尚朕问你,既然你来听法,那在此处随意吃些斋饭便也是了。”

  李世民不悦道:“可是为何要与法师乱讲,扰乱佛会误我佛事?”

  “陛下有所不知,你那法师只会讲小乘佛法,度不得亡者升天。”

  老和尚哈哈一笑,摇头笑道:“我有大乘的真经三藏,乃修真之道,正善之门,一可度亡者升天,二能劝世人向善,三可使众生脱苦。”

  “哦?”

  李世民听了眼前一亮,大喜道:“你那大乘真经现在何处?”

  老和尚道:“在西天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

  李世民忙道:“那和尚,你会讲大乘佛法么?”

  “会讲,会讲!”

  老和尚微微一笑,忽然周身神光一闪,与木吒现出真身,手托杨柳玉净瓶,离地腾空驾云直上天际。

  看到这一幕,李世民吃了一惊,急忙起身拱手一拜,众文武大臣与百姓、以及寺庙里的僧人全都跪地焚香,诚心朝拜。

  可是此地唯有一人,对于观音菩萨现身也是无动于衷,只是一动不动的坐在椅子上。

  在众人礼拜之时早有李世民命善于丹青者描下观音菩萨的真像,而描画者正是日后被称为画圣的吴道子。

  很快观音的祥云远去,众人见菩萨离去都不由有些失落,只有牧长生看到观音没有走,而是停留在天上隐去了身形。

  毕竟取经大事重要无比,取经人还未定她如何敢放心走?

  这时半空中滴溜溜落下一个帖子,而在上面写有几句颂子,曰:

  礼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

  程途十万八千里,大乘进殷勤。

  此经回上国,能超鬼出群。

  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

  李世民见了简贴上的字,又知了小乘佛法不可度亡者升天,于是当场命人收了佛事,说待取来大乘佛法再重开佛会。

  随后在寺中问一千多高僧,道:“哪位高僧肯愿替朕走这一遭,去西天拜佛取经?”

  李世民话音未落,身旁立即闪过玄奘,跪地道:“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走这一遭,替陛下求取真经,保我王大唐江山永固。”

  “好!”

  李世民大喜着扶玄奘,道:“法师能有此心,朕情愿与你结为兄弟。”

  接着两人去了殿中佛前拜了四拜,自此对玄奘以御弟相称。

  对此牧长生则在一旁没有表示,可心中对于玄奘的殷勤有些鄙夷,他也看出来了,玄奘这不是要去,而是抢着要去啊!

  而他之所以抢着要去,估计跟观音帖子说的取经人,能得金身这个条件脱不了关系,且这货还怕别人抢,于是来了个近水楼台先得月,李世民话还没说完就赶紧表忠心殷勤。

  不过既然这回他在这里,那自然是不会让这样的好事让他独享的。

  “陛下,贫道有话要讲。”

  眼看着两人拜了兄弟,唐僧信誓旦旦的说一定要取来真经,否则宁死不回永堕地狱,把李世民感动的稀里哗啦的时候,牧长生一句话立即将气氛破坏的无影无踪。

  李世民诧异道:“国师有何话讲么?”

  “陛下,常言道:这兵行一道乃兵家大忌,双管齐下才是取胜之道,菩萨简贴上有言,大唐距离西天有着十万八千里。”

  牧长生道:而据贫道所知,此去西天路途遥远倒也没什么可怕,只是费些脚力罢了,可怕的是这一路上还有妖魔鬼怪无数,他们杀人不眨眼,吃人不吐骨头,吃人如我们吃鸡鸭牛羊,法师皮滑肉嫩正是他们的最爱,这一去……”

  说到这里牧长生没有继续说下去,可是一脸不看好却摇了摇头。

  “什么?”

  听了牧长生这话,玄奘脸色当场一白,与李世民结拜的喜悦一下子被冲散的一干二净,心里一下子凉了半截。

  “啊?”

  李世民也是一惊,看了看脸色发白,头上隐隐冒出了冷汗的玄奘,皱眉沉吟片刻。

  忽然眼前一亮的盯着牧长生,道:“既然国师这么说,那一定是想好对策了,还请国师教朕如何解决问题?”

  “陛下,老道方才说了。”

  牧长生笑道:“双管齐下,方才是取胜之道。”

  李世民沉吟道:“双管齐下,如何双管齐下?”

  “陛下,当场贫道让留宁无伤一命,如今正是派上用场的时候。”

  牧长生道:“他虽犯了死罪,但本领不弱,如今你可叫他出家为僧,与玄奘法师先后去西天取真经来将功赎罪,若是成了是我大唐之幸,死了则是天要绝他,那样就怪不得陛下了。”

  “宁无伤,对啊,宁无伤……”

  李世民转忧为喜,抚掌笑道:“他的剑术与武功出神入化,此行他正好也去,如他真的成功朕非但要赦他无罪,还要封他大功。”

  牧长生笑道:“正是如此。”

  “只是……”

  李世民迟疑道:“他会答应么?”

  “他没有选择。”

  牧长生道:“陛下,老道愿去天牢一趟,一定教他去帮陛下西天取经。”

  “好,那就有劳国师了。”

  李世民大喜:“来人,带,国师去天牢。”

  “老道告退。”

  牧长生转身退了下去,跟着一个领路的统领前往天牢。

  “师父,不好,事情有变。”

  天空中木吒吃惊道:“那个妖道没安好心,现在居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