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斗富大陆 >

第268章

斗富大陆-第268章

小说: 斗富大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就谈人欲呗。”解诸道。

    “可是,我们一开始不是要谈天理的吗?”希北风笑了笑道。

    “天理,即是,人欲。”解诸道:“按您刚才的说法,应该能这么推导出来吧。”

    “好,天理即是人欲。”希北风笑了笑道:“所谓天理,不过是人附加上去的,说到底天理都是人理,而人理都是人欲。比如好人有好报,这难道不是好人的欲吗?这难道不是正常普通人的欲吗?这种欲,成了天理,难道就不是人欲了?”

    “那对于这种人欲,您有什么想说的吗?”解诸道。

    “没有了。”

    希北风道:“明白天理即是人欲之后,还有什么可以说的呢?这一点其实以前也说过了,只不过没有说得这么直接,直到今天才直接说了,天理即是人欲。这个东西呢,也不是我第一个说的。

    拥有比较接近这个观点的人,注意,是比较接近,而且还说不好是不是完全相反。

    反正呢,最为出名的是王阳明。一个几乎完美的人,要战功有战功,要政绩有政绩,要人品有人品,有学识有学识。其实,论成就,比孔子还强,只是晚生了两千年罢了。”

    “若是他早生了两千年,也就不会有那些个东西了,说不定早早地就死了,或者成为孔子门徒中的一个人,最后反不如现在。”解诸道。

    “确实,这种拉两个不同时代的人来比较的事情,确实比较无解。”希北风道:“算了,不提王阳明了,反正我对他的认识,也不多,大概就是知道,嗯,这个了不起啊。但是呢,真正想要去读他的书,就不太实际了。毕竟天理即是人欲,这一点,我也认同,且这观点还是通过其他乱七八糟东西形成的,最终又得知与他观点一样,啧啧……”

    “这是自吹自擂了?”解诸道。

    “与有荣焉啊,能跟那么一位强人,抱有可以相互印证的观点,而且还不是直接受他影响,难道不该与有荣焉吗?”

    希北风笑着道:“当然了,肯定是有受过他的间接影响,说不好什么时候听过受他影响的人的话,或者某些书里就看见了类似的话语但无视了,最后慢慢地跟其他东西一起发酵酝酿,最后才形成了那个观点。”

    “然后,这应该没有什么好高兴的吧?”解诸道:“前人已经总结出来的东西,后人还要重复再思考一次,这等于浪费时间,还不如直接吸收掉就算了。”

    “很有道理,但是有些人,就是比较痴迷于那种状态。”

    希北风道:“老实说,得出这个观点,对个人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吗?其实要说有好处,我是看不见的。反而最后得出观点,然后能和一个牛人印证一下,更加能满足虚荣心。虽然我的天理即是人欲,跟他的天理即是人欲,可能还有偏差,但总归是有那么一点小小的惊喜的。人生嘛,本来就很无趣,不给自己找点乐子,怎么行呢?”

    “……”解诸道:“您还是慢慢找乐子吧。”

    “额,算了,乐子偶尔找找还行,经常找的话说不准什么时候就病了。”

    希北风道:“尤其这种探索人性的问题,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看自己思考,还有结合一些零碎的知识见识,其实很容易走火入魔的。”

    “您现在估计就是走火入魔了吧?”解诸道。

    “咳咳。”希北风道:“勉强在边缘状态,大约还是能控制得住的。如果不加控制的话,说不好哪天就走火入魔了。想要解决诸如此类的状况,要么就是放弃继续让自己走火入魔的思考,要么就是沉下心,好好系统学一学某个人的东西,完整学一学一个体系的东西。”

    “那您打算学吗?”解诸道。

    “谈论语不知道算不算是学。”

    希北风道:“不过光是看这个,其实还不够,虽然说每个篇章,都是有经过后人一定整理的,但是其实,很多东西弯弯绕绕,总觉得隐隐约约藏着什么一样,不够痛快啊。不过没有办法,毕竟那个年代,那些个年代,可能论语中的一些东西,也因为各种忌讳,而被删减和修改,释义也被曲解。”

    “那看它还有何用?”解诸道。

    “人家能曲解,你也可以曲解啊。”

    希北风笑着道:“反正,大家看书,图个痛快,要是曲解能曲解得痛快,那就曲解一下好了。只不过最后要记得,认真把正常的释义看一遍,免得真的自己把自己带歪。走火入魔无药可救啊。”

    “……”解诸道:“您还是先担心自己吧。”

    “天和理和天理,这些个东西太大了,说不完,暂且就到这里。”希北风道:“咱们还是看看下一则论语吧。”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的制度。”

    “监:同鉴,借鉴的意思。二代:这里指夏代和商代。郁郁:文采盛貌。丰富、浓郁之意。”

    希北风道:“大众点的评析是这样的,孔子对夏商周的礼仪制度等有深入研究,他认为,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后一个王朝对前一个王朝必然有承继,有沿袭。遵从周礼,这是孔子的基本态度,但这不是绝对的。在前面的篇章里,孔子就提出对夏、商、周的礼仪制度都应有所损益。”

    “嗯,于是乎,孔子又说了一句口水话?”解诸道。

    “虽然是口水话,但也不是没有其道理。”希北风道:“一刀两断这种事情,不适合历史,也不适合人类社会的制度问题。没有什么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可以暴力点更换朝代,但是更换之后,整个社会的生态,该是怎么样的呢?是可以一下子就完全变成另外一种生态的吗?”

    “不是不可能吧。”解诸道。

    “确实有可能,但更有可能的是失败。”

    希北风道:“还记得我说过人类历史上有过几次理想国吧,那就是几次失败的试验,最终的结果自然是一败涂地。最后又开了倒车,反过去学之前被自己批判的社会生态。不过那才是正常的路子。毕竟没有那个积累,怎么可能一下子把整个社会,变成理想国的那种状态呢?”

    “但那样的尝试,我想还是有意义的吧?”解诸道。

    “那你说说,苦难到底有什么意义吗?”希北风反问道。

    “这……”解诸一时间无言以对。


………………………………

第293章 交浅言深

    “苦难一点意义都没有。”希北风道。

    “这样说是不是也太绝对了?”解诸道。

    “说苦难有存在意义的,就等于说坏人的存在有意义。”希北风道:“你觉得这种逻辑说得通吗?”

    “确实说不通。”解诸道。

    “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讴歌苦难的意义?”希北风笑着道:“他们是瞎了吗?还是傻了吗?又或者是习惯了被人虐待的感觉?现在觉得以前的虐待真的不错,忆苦思甜,甜更甜?”

    “好吧,不得不承认,那些人就是傻子。”解诸道:“而信了他们的邪门的人,显然更加地傻?”

    “虽然确实没有意义,但要是直接说没有意义的话,恐怕许多人会立刻崩溃。”希北风道:“所以,对外咱么还是说苦难有意义比较好。”

    “原来如此,不说苦难有意义的话,许多人会立刻崩溃。”解诸道:“然而,就是说苦难多有意义,还不是照样有许多人会崩溃。说到底,苦难到底有没有意义,其实本身就没有必要考虑不是吗?”

    “苦难有意义,这是个伪命题。”

    希北风道:“其实根本就不存在这种意义。一个坏人打了你一巴掌,你会觉得有意义吗?通过这件事情,你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才有意义。然后这是那个坏人打你所带来的意义吗?不,那是你自己寻找到的意义。怎么可以把自己用血和尊严换回来的经验,当成了别人给予你的意义呢?怕不是脑子被门挤了,才会觉得有意义。”

    “所以,果然这个问题没有必要考虑。”

    解诸道:“反正,该反抗的人还是会反抗,他们的反抗本身才有意义。至于不会反抗的人,跟他们说苦难有没有意义也是白费。总而言之,无论是对于会反抗的人,还是不会反抗的人,苦难有没有意义都是一种可以拿来当做理由的借口,但是没有这个论调,大家该怎么做还是会怎么做。该失望的会失望,该绝望的会绝望,该坚持的依旧会坚持。”

    “那到底是谁开始说苦难有意义这件蠢事情呢?”

    希北风道:“亏我小的时候还被骗的团团转,长大了一想,丫的,苦难有个毛的意义。人生最大的意义就是尽量不要遇见什么狗屁苦难,一辈子平平凡凡地渡过就好。至于那些觉得苦难有意义的人,麻烦他们多去承受一下苦难,最好把我该经历的苦难也分过去,大家各得其乐,其乐融融。”

    吐槽完之后,他指了指黑板道:“看下一则论语。”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有人说:“谁说此人懂得礼呀,他到了太庙里,什么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到此话后说:“这就是礼呀!”

    “太庙:君主的祖庙。鲁国太庙,即周公旦的庙,供鲁国祭祀周公。鄹:春秋时鲁国地名,又写作“陬”,在今山东曲阜附近。“鄹人之子”指孔子。”

    希北风道:“大众点的评析是这样的,孔子对周礼十分熟悉。他来到祭祀周公的太庙里却每件事都要问别人。所以,有人就对他是否真的懂礼表示怀疑。这一段说明孔子并不以“礼”学专家自居,而是虚心向人请教的品格,同时也说明孔子对周礼的恭敬态度。”

    “总感觉有点虚伪了。”解诸道。

    “这算啥虚伪,周公太庙,本来就有人在哪里看管的,虽然不是半个主人,但也胜似半个主人了,孔子就算是过去接管,也得先老老实实地听人家把以前的事情交代好,然后再说自己的问题吧。”

    希北风道:“这就是她对待别人的礼仪,也可以看出他对祭祀的重视,以及自身的谦虚品格。”

    “嗯,说得很好,然而,我还是觉得这种说法不过是一种文字游戏。”解诸道:“人家问的是为什么孔子为什么问那么多,是不是其实根本就什么都不会,而孔子却说,我这才是礼仪,嗯,我觉得不给别人添麻烦也是一种礼仪。既然他知道,就不该经常乱问,麻烦人家。”

    “要是不问的话,岂不是一副我什么都懂的样子,那样岂不是更加让人讨厌。”希北风道。

    “原来如此。”

    解诸道:“其实孔子说到底就是需要别人的认同。但是吧,他个人对于其他的人,恐怕都不是怎么看得上眼。所以这个人没有多少朋友,却有许多徒弟。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个人,颜回。仔细想想,颜回面对上位者,例如面对孔子的时候,上课时连多说两句都不敢,但是私下里却很会表现,而且每每有发挥之处,就是孔子都很赞赏。其实,与其说是孔子赞赏他的言论,不如说是觉得颜回像自己。”

    “说的很有道理,但是这个是人家的私事,我就不谈论了。”

    希北风笑着道:“还是说回不添麻烦吧。其实我老家隔壁有这么一个国家,虽然以前犯过滔天罪行,但这个民族还有个挺不错的特质,就是不喜欢给别人添麻烦,也不喜欢别人给自己添麻烦。他们不喜欢到哪种地步呢?据说有的人自杀的时候,都会把其他东西料理得整整齐齐,而且选的地方和时间,都不会对其他人造成太大的干扰。”

    “这叫病态了吧。”解诸道。

    “确实有点,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但是整体上来看,确实外界对那个民族的评价,都有那么一种倾向。”

    希北风道:“我倒是挺欣赏那一种特质的,虽然那种特质或许很容易让人压抑,乃至于抑郁,最后说不准就自杀了。”

    “最后说不准自杀了还好?”解诸无语道。

    “如果真的是慎重考虑过的话,其实自杀这种事情,额,我觉得虽然不可以原谅,但是勉强还是能理解的。”希北风道。

    “那如果是身边人呢?”解诸道。

    “不可原谅,不能理解。”希北风道:“万一变成植物人怎么办?”

    “……”解诸道:“就这样吗?”

    “除此以外,额,会伤心。会难过。”

    希北风道:“但是,我会不会伤心,难过,他其实已经不关心了不是吗?他就只顾着自己想要死的心情,选择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