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激情电子书 > 一路芳菲2 >

第279章

一路芳菲2-第279章

小说: 一路芳菲2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日,李将军和王肃等人从外地回来,先去向弘文帝汇报了各地变法的情况,然后去慈宁宫谒见冯太后。
  自从王肃等大胜之后,冯太后的情绪就异常的良好,这一次,听得这几位鼎力支持变法的故人来访,便立即下令在慈宁宫设宴,宴请群臣。
  尤其,今日李冲等人也来了。这还是土地变法草案之后,冯太后第一次正式接触李冲。但见此人眉目清朗,气度清华,探讨韬略,完全不在其兄之下。尤其是对于大局的通盘考量,甚至还远在李奕、王肃等人之上,她暗暗称奇,不料,李氏兄弟一族,竟然都是如此的人中俊杰。
  李将军赞道:“昔日,我只说王肃、李奕等人能干,不料李冲也是这样的治世能臣。”
  冯太后喜道:“我还没来得及对李冲加以封赏,李冲,你是不是很失望?”
  李冲肃然道:“能够得到太后赏识,大显身手,已经是给臣下最好的赏识了。”
  冯太后听他谈吐谦逊,心里的好感便又加深了一层。因为都是故人,所以说话便没有那么多的顾忌,她叹道:“土地变法,在北国的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我预感,这将会改变我们北国的命运。所以,第一年收成虽然不错,但是,以后更是要谨慎,不能出现任何的差错。”

()
  李冲拱手道:“太后说的是。为了配合土地制度的改革,我们必须辅助以官僚俸禄制度的改革和三长制的改革。”
  “俸禄制,我们已经知道了,三长制,如何个实施法?”
  …………………………PS:更新中,请刷新、
  帝后翻脸2
  “就是在邻、里、党之间设立三长,五家设立一个邻长,五邻设立一个里长,五里设立一个党长,是为‘三长’。三丈的职责是负责检查虎口,催督赋税徭役。三长直属州郡,原荫附于豪强的荫户也将成为国家的编户,如此,便可增加自耕农的数量,保证均田制长久而顺利地推行下去。也是对俸禄制的一个侧面的保证,我们以前的官员没有俸禄,都靠掠夺敛财,导致贪官成群,吏治腐败,只要这两项措施下去,便可以保证官员的正常生活,达到高薪养廉的制度。从今往后,政法也可以鲜明,规定,官吏们凡是贪污三匹绢布以上者,就处以死刑,不怕国家政治不清明……”
  李冲的这一席话,在座诸人无不赞同。
  冯太后也深以为然,深觉土地问题的变革,完全有了合理的理论基础。
  冯太后转向旁边的李奕,他和李冲不同。李冲善于侃侃而谈,相反,他就沉默寡言许多。“李奕,你可真是又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人才。”
  “多谢太后夸赞。李冲所学,远在我之上。”
  “你就不用谦虚了,以后,一切变法,还需要多多仰仗你们兄弟二人。”
  “谢太后。”
  这时,李将军才说:“三长制是不错,但是,因而必将与豪强地主争夺户口和劳动力。第一次的土地改革,为了不让我们的对手反对太激烈,并未分封他们自己的封地,这一次,再抛下去两大块石头,他们受得了么?”
  王肃也有些担心:“我听说,最近鲜卑大臣反弹十分厉害。太后,也许这是我们最最危险的时候……”
  “如何个危险法?”
  “按照惯例,立秋之后,大家才会返回平城。但是,我打探得消息,东阳王借口夫人生病,早早地回了老家;而任城王、京兆王等人,则回去处理奴隶闹事去了。”
  “他们的封地上,奴隶又闹事了?”
  帝后翻脸3
  “对。他们的封地紧邻太原一带大片良田。也是我们土地制度改革最好的地方。他们的奴隶见那些自由民春夏两季收获很多,便不干了,纷纷起来闹事,要求成为自由民。其实,不止他们,好多鲜卑贵族们的土地上,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
  当初不分封大贵族们的土地,便也料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最好的办法,便是让他们自己反省,顺应改革。但是,此时冯太后却有了新的忧虑:“他们这一次回去,会不会大开杀戒?以前,东阳王和乙浑可是有过先例的,一次杀了一两万人……”
  “我已经派人吩咐当地的刺史们,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一遇到风吹草动,马上出面制止,避免血流成河。”
  李将军又说:“太后,我和那几个老王爷共事多年,他们的心思虽然捉摸不定,对变法的态度也令人生疑,但倒不是太过残暴之人,反而是源贺,陆泰等人,他们一直是反对最激烈的,听说他们已经上书陛下,要求告假回上京祭祖……”
  冯太后已经意识到了事情了严重性,上京是鲜卑人的发源地。迁都到平城之后,那里就空了下来。自从罗迦废黜神殿之后,便再也不曾回去大规模祭祖;唯有每年的春秋两季,会在平城的道观天坛,祭祀祖先。
  现在,这帮子人,竟然公然回去祭祖,岂不是摆明了要联络当地的鲜卑上层贵族,大家反对了?如果事情闹大了,必然不可收拾,弘文帝要遭遇的阻力,或者说,自己要遭到的阻力,不知会多大。
  改革伊始,到现在,才真正旗帜鲜明。真刀真枪地动起来。
  “可是,这样不是办法。王肃,你必须吩咐高闾,贾秀他们,密切注意军士的动向,一有风吹草动,立即出手……”
  众人面上的神色都凝重起来,冯太后一转眼,看到李冲欲言又止,就问:“你还有什么建议?”
  帝后翻脸4
  李冲上前一步:“太后,请恕臣直言。这样防备,根本不是办法。也防不胜防。要防止内乱,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削减鲜卑大贵族们的兵权。比如,规定所有的王爷们,只保留几十个护卫亲兵,其他的府兵,则交给兵部主管,以免各自拥兵自重。解决了这个问题,则以后的军割据问题,也就真正可以解决了……”
  冯太后暗自惊讶,鲜卑贵族们的奴隶民主联盟之下,的确存在多次拥兵自重的叛乱。她却问:“这么大的事情,鲜卑贵族们岂会轻易同意?”
  “当然需要王肃,贾秀等人的支持。”

()
  “李冲,你有办法啃下这块硬骨头,一一去说服那些顽固的家伙?”
  “我愿意一试。只要大多数人同意了,其他少数的顽固派,就不在话下了。到时,也不怕他们再联合起来反对。”
  冯太后忽然想到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你们这一切,有没有向陛下提出来?”
  众人面面相觑。
  芳菲心里一沉,忽然意识到,这两年以来,这些汉人文臣们,几乎已经习惯了,所有大大小小的方案,都是先从自己这里开始,先递交给自己,然后,才由自己递交给弘文帝。
  “王肃,你等何不直接递交陛下?”
  “回太后。我等以前多次向陛下递交奏折,但是,批下来的很少,久了就不了了之。这一次的三长制等,我们也早已递交上去了,但是,陛下一直没有发话,所以……”他面上露出为难之色。
  芳菲不好再说什么,尽力平和了宴会的气氛,这一顿,真真是君臣尽欢。
  却说弘文帝,这一天处理完了事情,习惯性地来到慈宁宫。正遇上群臣从慈宁宫出去,一行人鱼贯而行,谈笑风生。
  他在暗处,定睛一看,正是李奕兄弟和王肃,李将军等人,一个个踌躇满志,。
  帝后翻脸5
  这些人来拜访冯太后,原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此时他忽然意识到,冯太后这里,已经成为了他们施展政见的一个地方。
  很多自己无暇考虑,或者说,保持着谨慎态度的太过激进的法令,他们便开始走南山捷径,妄图绕过冯太后,来向自己施加压力了?
  他思量了一会儿,也不欲和这些人碰面,一直等他们走过去了,才缓缓现身。
  魏启元察言观色,小声道:“太后宴请群臣,曾派人来请陛下,但是陛下正好出去了……”
  他淡淡道:“你昨日已经提醒朕了。”
  魏启元不敢再说什么。
  慈宁宫里,宫女们已经收拾完毕,还有果酒的味道在空气里回荡。
  远远地,就听得欢笑声:“哇,好棒,又射中了……”
  “宏儿,以后你要好好学习射击。”
  “是,宏儿一定向李叔叔学习……”
  弘文帝进去的时候,看到的李奕正在教小太子射击。小太子人小手短,不能拿大弓,只有一把新作的小弓,正看着李奕射击。白杨树的铜钱悬挂,每一次,都射中把心。
  小太子也拉了弓,瞄准,嗖的一声,小箭射在身边几尺远外的树叶上。
  他乐得哈哈大笑,“太后,你看……”
  “呀,小太子好厉害。”
  “宏儿好厉害……”
  本是已经习惯的场景,这一次,弘文帝却看得非常的不爽。李奕,他对宏儿实在是太关爱,太忠诚——也实在是太亲热了吧?
  而且,如此的一个年轻男子,随着岁月的增加,更显得成熟,儒雅,和鲜卑贵族们的野蛮形成鲜明的对比。
  他心里一凛,芳菲自来讨厌鲜卑贵族的粗暴,最喜的便是和汉人文士结交。
  他咳嗽一声,正在忙碌的三人都看见了他,表情却是各异的,李奕十分恭谨。

()
  帝后翻脸6
  宏儿却是兴高采烈的,握着小小的弓箭跑过来,抱住他的腿,十分亲热:“父皇,宏儿会射箭了……你看,是李叔叔教我的……父皇,你看这片叶子,是我射落下来的耶……”
  那叶子,几乎算得上是近距离被打落下来的,但是,弘文帝岂能让儿子扫兴?拍拍他的头:“宏儿真不错,小小年纪,已经像个汉子了,哈哈哈,过不愧是我们鲜卑人的后裔,以后,也会成为一个大大的勇士………”
  “参见陛下。”
  弘文帝不动声色:“李奕,你先下去吧。”
  李奕退下。
  他一把抱起儿子,这才举起来:“宏儿,今日没有写字?”
  “太后说,明天李叔叔就交宏儿写字。”
  他的声音严肃起来:“宏儿,不能叫李叔叔,你是太子,就该有人君的风范。对臣下不能太过亲热,要有尊卑之风,保持君上的风度。”
  芳菲不以为然,但是,什么都没说。
  “父皇,宏儿不叫叔叔叫什么?”
  “叫李奕,不,叫李尚书好了。”
  芳菲听得他们父子的对话,总觉得弘文帝今日的情绪有点异样。但是,又说不出怪在哪里。
  她心情还不错,就不以为杵:“陛下,你用了晚膳没有?”
  “还不曾。”
  “我叫人给你准备一些。”
  弘文帝不经意地:“你们都吃了?”
  “今日设宴招待群臣,午膳很晚,所以还不饿。陛下,你和宏儿先吃一点。”
  饭菜上来。
  芳菲陪坐一边,想了想,还是说:“陛下,今日李冲等人提出了三长制的建议。你认为如何?”
  弘文帝一边吃饭,一边说:“我早前也看过一眼,但是,目前实行三长制,显然动作过大。并不是恰当的时机……”
  “我倒认为现在推出是恰当的,可以配合土地制度的改革。”
  帝后翻脸7
  “我倒认为现在推出是恰当的,可以配合土地制度的改革。”
  “芳菲,你不是不知道哪些老贵族,他们倚老卖老,反对得非常厉害。我也不瞒你,最近,他们的奏折特别多,搞得我非常头疼。如果这样下去,变法不成,国家先陷入了混乱,后果不堪设想……”
  “就因为他们的反对,所以,李冲等人提出了一个好办法,就是适当削减那些老贵族们的兵权,配合我们之前所做的整顿吏治改革……”
  弘文帝停下了筷子,不可思议:“芳菲,你觉得这可行?”
  “为什么不可行?一个国家,本来就不能军阀割据,中央集权才是可行的。如果放任下去,岂不是非常危险?”
  弘文帝心里忽然起了淡淡的反感。就算要改革,也不用如此激进吧?
  “芳菲,你可知道,他们的兵权,是他们流血流汗打下来的?每一个人,都是一身的伤痕,朕岂可轻易就剥夺了他们的兵权?这岂不是鸟尽弓藏?让将士们寒心?那些文人汉臣倒说得清楚,他们动动嘴皮子,就想掌握实权?”

()
  芳菲一囧,一时竟然说不出话来。
  源贺、陆泰等人是立下了战功,可是,他们得到的封地,赏赐,也是成倍增加。如今,这战功不是用于国家安全,反而是和国家的政策和利益相互抵触了,作为一国之君,削减之,有何不妥?
  “芳菲,宏儿还小,其实,你今后也不必那么操劳,多多照顾宏儿才是。培养宏儿,比什么都重要。”
  芳菲瞪大眼睛,不可置信。
  这是什么意思?警告自己不可干政了?
  弘文帝也许是察觉了自己语气里面的不悦,也微微不安,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