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落棋无声 >

第72章

落棋无声-第72章

小说: 落棋无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年我还年少的时候,就常听娘说陛下真是好福气,娶了京城最有名的才貌兼备,品德优良的女儿。如今见过皇太后后,我就忍不住想到,皇太后眼界这么高,又听说她们这么有名,说不定早就打算把皇后娘娘和贵妃娘娘收进宗家嫁给陛下呢。”

我大笑起来,当年宗旭恒和文晴湖、书金屏的婚事,皇太后确实是主事人之一,而且又和谢家有亲戚关系,从谢家听说她们的好处后,就此存了心思是极有可能的。虽然并未亲见,但是皇太后一力撺掇高祖向文家和书家求亲的模样,我能完全毫不困难地想象出来。

说起来,我能遇见文晴湖和书金屏还是皇太后的功劳呢。若没有皇太后,说不定我永远也不会见到文晴湖吧。幸好皇太后的风寒只是虚惊一场,风寒有老老实实做它的风寒,七八天后烧就退了,又休养几天就神采奕奕的了。

可是皇太后小病初愈,这次便轮到文晴湖病倒了,明眼的众人都知道是被皇太后传染的。皇太后也唬了一跳,很是过意不去,忙叫太医将为她准备好的名贵药物、膳食都尽数用在文晴湖的身上。我吓坏了,第一时间就将有些发烧的文晴湖送回双仪宫,又回头铁青着脸瞪太医院的众人:“这次你们晓得了吧,要是贵妃也有个万一,你们就不用在这里混了!”

太医们战战兢兢拱手称是,连一点大气都不敢出。我看了心里边有气,将他们都挥了出去,只留下今日值班的太医为文晴湖看病。待到所有人都离开,文晴湖方才对我说:“夫君,我的身子本来就不好,你这样岂不是太勉强太医们了?”

“小心总是比较好的,老是这样宽容,他们只会越来越胆大。”

文晴湖微微笑了一下,也不再说什么了。

一般风寒最少七天,最多十几天便好了,然而文晴湖病倒七天后,病情反而愈发严重了,高烧不退,整日总在昏睡。白太医诊过脉后,说是风寒引发旧疾伤病,百病缠身了,需要极大的阳气来祛除病邪,方能保住贵妃一命。我呆住,心知文晴湖这次也会和成珠、书金屏一样过不了病关了。

当年文晴湖被宗旭恒蹂躏出一身病后,是靠着我花了大把大把的白银换来的药才从死亡线上走了回来,后来被夏寰指使下药后流产也是靠着上千名贵药物吊住了命,以至于一直病怏怏的,偏偏还坚持要生一个儿子,身子越发不如从前,比谁都还要孱弱。如果在皇太后生病时坚决阻止文晴湖服侍老人家就好了,我悔恨万分。她的命比任何人都还要金贵啊!

文晴湖也对自己的身子很清楚,便将我叫了来,辛苦喘息了一阵子后,方才睁开眼睛说:“是时候了,把明义送出宫吧。”

我惊住了,半晌才想起来要劝劝她:“可是明义才九岁,太小了啊。再等等吧。”

“我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明义平平安安出宫。”

“可是明义就这么离宫,什么也不知道——”

“不用担心,我在明义记事的时候,就有好好教他了。夫君只需安排他离宫,不让别人知道即可。”

我咬了咬牙,“好吧,如你所愿。”文晴湖微微点头,催我赶紧去办。

我之前曾经打探文家的支脉,可惜没有发现可以托付的理想人家,只能另择可靠的异姓家庭了。不过眼下手头上确实有一个可信任的人选,只是有一样担忧,当年他们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参加科举成为一名朝廷命官,这和文晴湖想让自己的儿子远离庙堂的愿望大相违背。不知道他们是否愿意放弃唾手可得的地位,依照我的嘱托带明义离开京城呢?

虽然我后来有和他们联系,也得到了肯定的回应。他们说考取功名也不急在一时,家境这样富庶,有的是机会让儿孙参加考试,何况要抚养的还是天子同时也是恩人的后代,一定要先报这个大恩,再来博取功名。即使如此,我有些惴惴不安,写完信后,叫来李恩仲,沉默了半晌,才慢慢说道:“朕有事托你代办。”

李恩仲看出我神色非同寻常,当即跪了下来:“陛下对臣有再造之恩,臣肝脑涂地无以为报,陛下之事便是臣的性命!”

“那你把信交给王精铎,看他的反应。他若当即收拾行李的话,你便叫可靠的护卫去送他们到南方。再找来和明义一般大的小孩的尸体,最好是新鲜的,朕自然有用。这事,最好你亲自办。”

李恩仲于是磕头,小心翼翼接过信封并将之藏入怀里,离开了太一宫。

紧接着,我又招来明义,和他面面相对,许久无言。但是时间刻不容缓,我还是沉重地开口对他说道:“是时候让你离宫了,你已经知道自己迟早有一天会离开这里了吧?”

“是。”明义温和地点头,毫无疑惑。

我苦笑了,“看来晴湖有好好教你啊。来,到这里来,让我抱一抱。”说着,我张开双臂,敞开了胸怀。明义当即进入我的怀中,头埋进我的胸膛,紧紧抱住我的身子。等到他抬起头的时候,已然泪流满面了。果然再怎么冷静,依旧是个孩子啊。我也禁不住眼泪,哽咽了起来:“叫一声父亲,给我听听。”

“父亲……”

即使哭成这样,如此也不会说“我不想离开”这样的话,确实是文晴湖的儿子。我流着泪,说道:“这里不是好地方,你的母亲不知受了许多苦,才生下了你。只有外面才是你能够平平安安生活的天地,外面这么广大,相信再也不会有人找到你了。从此以后,你不姓宗,而是文家的子孙。”

“是。”

“对了,还要给你准备表字,这是我所能给你的最后的礼物了。”说着,我在纸上写下了明义的表字,“做人不但要明白义理,还要知道仁慈的力量。就叫‘知仁’吧。”写完后,我将字迹放在一边的火炉上烘干,折叠起来交给明义。明义小心翼翼将之揣在怀里。

我忍着泪,仔细端详着明义的脸庞,容貌有六七分像文晴湖,“你这一走,我们就再也不会相见了。”

明义只是点头。我有很多话想说,却又说不出来。即使知道他迟早会离开,我还是忍不住经常和这个孩子玩耍。早知道现在分离的时候会如此痛苦,还不如当初一开始就彼此疏远,免得伤心。明义抱着我,一动不动,显是对我非常眷恋。

我又想起文晴湖,心里越发痛了起来,颤声对明义说:“你去看看母亲吧。”明义松开手,点点头,抹着泪。我不便跟他一起行动,只好看着儿子独自前往双仪宫,向文晴湖道别。

李恩仲回来后,向我一一报告,王精铎已经备好车马等物,随时便可离开京城。为免招人怀疑
,京城里的宅子连同城外的土地并未变卖,只留下人看守,日后再慢慢盘出去。另一件事,明义的替身已经找到,身形相差无几,而且因为是穷苦人家出声,所以遗体只是被随便卷了起来埋在荒野里,无人知道尸体被盗,只等运入宫里了。

我点点头,等到尸体运入宫中收拾完毕,便叫明义扮演小太监,等待机会跟李恩仲出宫。又对外宣称明义犯下大错,准备将之逐出宫。不待皇太后等人回过神,便有人来报明义伤心过度撞墙而死。于是我假哭一场,又不准任何人接触“明义”的遗体,也不准向双仪宫传递消息,按照夭折皇子的规格将之安葬。

皇太后一面哭一面骂我这么狠心,居然要将明义逐出宫,害死了儿子。大臣也面面相觑愕然不已。我也一再表示自己的悔恨,不断地流着眼泪。遗体已经确确实实摆在那里,我也没有理由害一向疼爱的儿子,生气也不过是一时,过几日总会接回来的,只能说明义太小,受不起打击。于是大家只好接受事实了。

在“遗体”埋入皇家墓园的时候,我再度大哭一场,不知有多难过,此时明义早已经离开京城,走在去南方的旅程上,从此山长水阔,天各一方,再也不会相见了。



。。



第73章 第七十三章


做好一切善后,我到双仪宫一五一十将经过报告给文晴湖听。文晴湖静静听着,最后眨了一下眼睛,表示赞许。看到她这么平静,我反倒有些难以忍受了,抓住她的手问道:“就算明义迟早会离开,可也不用这么快让他走吧?”

文晴湖无奈地微笑了:“不看到他平安离开,我就不能安心死去。”

“别说这样的话!”脱口而出后,我发现声音太高了,压低了声音说道:“你不会死的,这不过是风寒!”

“你我心里都明白,何必忌讳呢?”文晴湖抬起手抚摩我的头,声音里透出千万种的怜悯,“如果可以的话,我也想陪着你活下去,可惜命不由人……”

我当即热泪盈眶。

“现在该是时候了吧,能不能告诉我五年前金屏妹妹都对你说了些什么吗?这么多年来,你一直都没有对我说呢。”

我抬起头,心里极度犹豫。虽然书金屏没有说半个字对文晴湖的诋诘,甚至有着对她的推崇,可是言语里还是能听得出一股发自内心难以平复的怨气。文晴湖听了,应该会心里极为难受吧。

看我这般踌躇,文晴湖淡淡说道:“金屏妹妹会对你说些什么,我多少也能猜到一些。她会怨我,也是正常。不过,我还是想听听夫君你的说法。”

我发现文晴湖的眼里又透出了一丝隐约的祈求,心里一软,终于开始强迫自己打起精神,回想起一向不愿意再度忆起的那次对话。一面想着,一面慢慢道来,又忍不住想有所隐瞒,然而只要看到文晴湖凝视我的目光,就觉得那里面有着一丝悲伤的恳求,不自觉还是将一切原原本本讲了出来。

文晴湖一直没有打断我的叙述,只是安静地听着,不发一言。直到我说到书金屏想知道我和她之间究竟有什么秘密的时候,她眨了眨眼睛,一瞬不瞬地盯着我。我每思及此,总会悔恨起来,“当时我并没有明白过来,过了一会儿才想起来,可是我不敢告诉她,我怕她听了会难以接受。就像你那样,所以还是没跟她说。我只要想起金屏那悲哀的目光,这心里不知有多么难受。”

文晴湖轻声道:“谢谢你。”

我懵了起来,不明白为什么文晴湖要向我道谢。

“谢谢你自始至终都向着我,虽然这对金屏妹妹很残忍,可是我却很高兴,打从心眼里非常的开心。”文晴湖看着我愕然的模样,微微笑了:“这样子的我是不是有些冷酷?”

我呆了半晌,几不可察地点了一下头,又急忙摇头:“不对,你不是看别人难过就会高兴的人。可是为什么——”

“金屏妹妹怨恨我,我何尝不也对她有所怨恨?”

我心里咯噔了一下,难以置信,以为自己听错了。可是文晴湖没有回避我的探询的目光,只是静静地注视着我,眼里意外的没有任何情绪,只有平静。

“我……没听错?”

“你没听错。是我一直都瞒着你,本来也打算一直都瞒着你,不告诉你的。但是金屏妹妹这次做得有些过了……”文晴湖话才说到一半,静了静,像是在称量着什么,良久才续道,“至少她没有把一切藏起来都带走,却在临走前为你和我留下了难堪。你说,我能不怨她?”

“可是……”书金屏的境遇不都是我们造成的吗,她抱怨一下也没什么不可以吧?我本想要说这样的话,然而话到临头却没能说出来,因为文晴湖也知道这件事,所以她早就将制止的目光投射了过来,轻轻摇了摇头。

文晴湖望着天幕,沉思了片刻,缓缓地说道:“该从什么地方开始讲呢?”

我不知道文晴湖心里究竟有多少话要说,只好保持沉默。文晴湖也没有想要我回答,只是自言自语一般地说:“我有很多话想说,可又觉得不该说出来。若不是金屏妹妹,我应该会将这一切藏在心里,永远带走吧。现在——”她苦笑了一下,“现在就从我的娘家开始说起吧。”

“文家原先是南方的门第,虽说是有几百年历史的家族,可是经(精彩全本小说百度搜索:炫书)历南方多年的战乱后,剩下来的人脉已经不多了,包括本家在内总共才四支家系。三百年前本家的家主感慨南方过于奢靡颓废,乱象横生,难以孕育出天下之主,便举家迁徙到北方,向当时刚刚开国的祈朝皇帝投诚。”

“文家是远道而来的南方家族,无论观念还是作风、人脉,在群强环伺的北方大族中间难免显得格格不入,虽然谈不上交恶,可也有些被排挤的味道。不过当时愿意和文家交好的,倒有一个,那就是书家。书家的历史其实挺有趣的,他们本来是书香门第,后来在八百年前弃笔投戎,直到袭国公这一代才重新入主文官。不管怎么说,文家和书家在这三百年来交情是相当不错的。”

“以前从来没听你们说起过。”我还是听了谢修仪的话后才知道这些陈年往事的,不过文晴湖和书金屏没有说的理由,我多少也能明白一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