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道士轶事 >

第41章

道士轶事-第41章

小说: 道士轶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凡,你能想起这首诗是说的谁么,我感觉在哪里见过的。”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首诗是世人描写赵京娘的,当日宋太祖赵匡胤在观中救出赵京娘后,千里送她回家,赵京娘对宋太祖暗生情愫,但宋太祖那时是一事未成,只把心思放在了投军上,就故作不知,把赵京娘送到后便扭头走了,而赵京娘被拒后,回家又被哥嫂怀疑,就自缢于家中,死后魂魄还追随过宋太祖。”

    “对,你这样说我就想起来了,这首诗就是写给她的,只不过怎么会在这里呢,这不会是赵京娘吧?”

    “赵京娘祖籍山西,出生在湖北,这里面不会是她吧。”

    祖籍山西离巫山是有点远,但湖北却是不远哟,现在我们处在大宁河的位置,再往下就进入了湖北境内,看来还是有可能的。

    不过这事我们也只能作罢了,我们也不可能把整个尸体翻出来再找寻证据,这样是对死者的不敬了。

    赵京娘和宋太祖的爱情故事可以说是凄美的,始于英雄救美,最后是京娘死,太祖后悔,乃至在做皇帝后,把一些途经的山都改名与京娘有关,孰不知,人生没有后悔,只有错过。

    而赵京娘却对爱情的执着,在宋太祖走后,感觉自己是再也遇不上宋太祖这样的人了,芳心大碎,再加上哥嫂的闲言碎语,自缢于家中,人死后还魂魄还追随于宋太祖,可见此人的执着。

    我们三人把棺材好生的整理了一下,复把棺盖给盖上,不管 里面是不是赵京娘,我们都应该对死者尊重。

    现在我们得找路出洞,可是现在每条路都好像是死路了,棺底下的洞开启不了,回头的路也不知道怎么打开。

    无奈,我们三人只要沿着原路返回,只有把希望寄托于洞壁能打开。

    在返回经过祭坛时,了凡却独自一人往左边走去,我们看着都没有路,他怎么能走呢,我们叫他两声后没有反应,就急忙的追了上去。

    “了凡,你怎么了,我们叫你你也不回答一声。”我上前一把拉住了凡,问他道。

    了凡却回过头来说:“咦,你什么时候跑我后面去了,不是你一直在前面带路么,你们什么时候在叫我呀。”

    “就刚才呀,我们见你一人往这边走来了,就叫你,可是你理都不理我们。”

    “没有呀,我一直是跟着你们走的,你们在前面一直没有出声得嘛。”

    “我们什么时候在你前面了,明明是你在前面带路的。”

    奇了怪了,这里有花的时候出现幻象很正常,可是现在花已经被我给烧了呀,怎么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到底是了凡看到了幻象,还是我们看到的是幻象呢。

    既然往左有路,我们就往左边走了试试,我真的感觉到奇怪了,进来的时候路过祭坛我也没有见到这么多的路,现在感觉一会儿显一条出来,搞得里面像个迷宫似的了。

    这次我让三人靠近点走,免得又出现什么意外,还是了凡带路,警察在中间,我垫后。

    了凡带着我们走了近五分钟后,来到一片开阔地,出现我们眼前的一棵大树,不过不是真的树,是用青铜铸造而成的大树,树干挺直,树根裸露在外,树干上有三层树枝,第一、二层分别有三枝丫,可这第三层上只有两枝丫,每枝丫的顶端部长有一果实,果实站立着一只鸟。

    而在树的另一侧,有一条龙援树而下,龙身呈辫索状,龙头朝上,龙尾朝下,天娇多姿。

    我觉得这树应该就是东方神木,扶桑神树了吧,可不解的是为何最上一层只有两枝丫,按史书记载应该是三层,每层均有三枝丫,共九果实,九鸟,这鸟也就是太阳神鸟,可这明明就少了一枝一果实一鸟。

    我走近一看,尼玛,这不是坑么,这树在刚开始的时候是三层三枝,可最上面的一层不知道怎么就断了一枝,裂痕均在,只是年月也久。

    在我们中国的神话中扶桑树是灵地之一,传说在东方的大海上,扶桑树是由两棵相互扶持的大桑树组成。最早出现关于它的记录是在《山海经》中,《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摇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

    这里说的汤谷即“旸谷”,是神话传说中太阳升起之处。与虞渊相对,虞渊指传说中日落之处。根据史料记载,汤谷位于山东东部沿海地区,就是与日本隔海相望的地方,是上古时期羲和族人祭祀太阳神的地方,是东夷文明即日本文明的摇篮,也是我国东方太阳文化的发源地。

    黑齿,是一个在中华文明中已经消逝了的古国,又据《山海经》《海外东经》,青丘国之北有黑齿国,黑齿国北不远有“汤谷”,青丘国南有朝阳之谷、虹虹、君子国、奢比之尸、大人国、嗟丘,嗟丘在东南陬。大约是在当在今中国辽宁省东部。

    可是这里出现这么一棵树是什么意思呢,还有那断的枝丫去了何处。

 第60章 还原山洞

    在上古时期,天池一片混沌,如同鸡蛋一样,天则是外形的蛋壳,地则是漂浮在蛋清中的蛋黄,而天地间充斥着蛋清一样的水和空气。

    天如同盖子一样盖在大地上,地则是漂浮在大海中央,大地四周为海水,在东方大海之上有一棵大树名为扶桑,这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而在西方有树名为若木,则是供太阳歇息的地方。

    而每天太阳巡视行于天上,则需要龙的来驾车,龙则由海面升起,需要树木的帮助,所以扶桑树上的树则是向上耍行,若木树上的龙则是往下而行。

    而这里出现这样一颗树,应该是古巴人看到龙每日由这里爬行上天,负责驾车载太阳巡行,而把此树作为上天成为的天梯。

    而九为至尊,为极致,《道德经》有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周易》则云:九为数之极,取六爻三三衍生之数,所以九又代表的是生生不息之意。

    这棵扶桑树为三层三枝,取九之数,也是代表了极致,古巴人作为成仙的梯子也有一定的道理,人们在凡间生活达到极致时就会向往更高的一层,而这一层就是一个变化,就是一种衍生。

    但不知这树为何缺一枝,那就达不到九之极致,也许这就是古巴人愿望没能实现的原因。

    现我们发现山中的布置都是为生,聚阴阵、祭坛、血海都是为生为布置,看来古巴人是想复活某人而布置,难道就是石棺中的那个人么。

    了凡和警察看着眼前的扶桑树呆呆而立,先不说这树代表着什么,就是这么大要棵青铜树要是弄出去的话,绝对引起轰动,又是一件了不起的文物,当然我是没有把这里的东西往外弄的想法的。

    这树完全可以用神迹来形容,在当时的科技条件下,能做到如此的精湛,不得不让人之佩服,他们在哪儿看呆也是正常的事。

    我也对这山洞里面的布置在脑海中进行了一 次还原,我想应该是这样的。

    古代的王们在夺得权利的位置后,便开始思考一件事,那就是长生,秦代皇帝为求长生之药是费了不少的功夫,后世也有不少的皇帝,也成的炼丹制药,寻求长生这道。

    皇帝如此,那皇帝下面的一些王,一些部落的首领也是不是会如此呢?

    当日楚襄王夜遇巫山女神后,为之着迷,精神恍惚,有下之见后就问他是什么原因,楚襄王告诉下人,夜见一妇人,十分的美貌,共眠一夜,天亮后妇人离去,甚是怀念。

    下人这时就知道楚襄王为女人着了迷,但大家都不知道是哪个女人,但又问起的楚襄王,最后得知是巫山神女,但这就让人犯难了,巫山神女本就是西王母的女儿,就算楚襄王你贵为国君,这种也不可求的事呀。

    下人们就想尽了办法,后来就求助于巫术,可巫师们平日虽然说着厉害,但真正的要让他们去与神女沟通,他们还是有困难的,但是这边又不敢得罪楚襄王,巫师们就想了一个折衷的办法。

    巫师们也不敢明说不能与神女沟通,只是对楚襄王说,神女乃西王母之女,她的意志不是我们可以左右的,楚襄王也只能等待,如有机会再与她共度。

    楚襄王一听也是这个道理,神女不是凡间女人,我虽然是人间的王,但不可能想要神女就可以要到,巫师说的也是一个道理,可有一问题就是,我的寿命能等得起吗?

    巫师们见达到了效果,那就好办了,于是就告诉楚襄王我们要如何如何的做,也就是帮助楚襄王长生,楚襄王也答应了这样做。

    一干巫师见楚襄王答应后,就开始在民间推行悬葬,而巫师对于民间百姓来说,就是神的化身,他的话没有谁不听,也没有谁不从,而后大家就听从于巫师,实行了悬棺埋葬。

    这只是巫师进行的第一步,目的就是用众多的民众尸体来进行聚集阴气,以便于日后楚襄王的复生。

    第一步已经达成后,就开始修建祭坛,其借口就是为了沟通大自然,用借助大自然的力量来实现楚襄王的目的,其直接目的是为了给血海收集鲜血,血海才是真正让楚襄王日后复生的重要环节。

    祭坛在建好以后,巫师们就会在这里进行一系列的祭祀,把民众给聚集起来,选择献祭的人,然后主祭师上台高呼,作出对大自然的恭敬,人群中发出欢快的呼声,对于献祭的人则是一种荣誉,认为自己都是被大自然所挑中的,而没有被选中的则表现低落。

    祭祀结束后,献祭者的鲜血通过祭坛上的石槽流向四方的洞,然后注入到血海之中,而为了使血海之中的血保持在一个水平,巫师会就会想办法进行祭祀。

    当这前面的两步完成后,巫师们又想出,扶桑树作为太阳升起的地方,是能通天的所在,为了使楚襄王在复生后与神女沟通,就打造了这么一棵扶桑树。

    当然,这一 切都还是楚襄王活着的时候布置的,当楚襄王死后,大家也按照巫师们的要求,把楚襄王给装进了石棺,安置于血海之上的。

    全部都已经做好的时候,可是楚襄王还是太相信了巫师们的能力了,造好这一切后,楚襄王却遇到了秦王的侵略,后不得不迁至陈留,巫山的一切都成了空。

    本来巫师们对楚襄王就不是那么的满意,做这一切都是被迫而为,现楚襄王一走,刚好,大巫师就开始了他的想法,就是想把这里的占为已有,为自己所用。

    算盘是找得如此的好,可惜还是没能入人愿,大巫师也知道很困难,就事先折下扶桑树的一枝,藏在一个无人知道的地方,在死的时候传给了后人。

    而石棺中人,我想应该是与大巫师的后人有一些关系,才被安放在这里来的,不然怎么可能放在此处。

    事情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不但没有被淹没,反而让人找到了之一线索,也就是扶桑树缺的那一枝,而带了进来,想借助这一神迹达到修炼的目的。

    可惜,事情却让我们给搅合了,如果严开高不是带着鬼婴进来,我们也就发现不了这里面的一切,也不知道他的目的所在。

    严开高带鬼婴进来的目的,现在我也知道了,还是想借力,借助鬼婴的阴气,来重新激活血海的能力,但他却不是想复活棺中之人,而是想自己登上扶桑树,可是这可能嘛?现在已经不是原始的混沌时期了,自盘古一斧劈开天地后,世间便有了道,后羿也射下了天上的太阳,只剩下那一个独自在天上无停留的巡行,那也就没有有升起和歇息,也就不可能再有扶桑若木。

    严开高是注定要失败的,想借助古巫术来到达登天的目的也是不现实的了。

    事情已经明朗后,我们就没有再呆下去的必要了,严开高就算是再回到山洞,也没有用了。

    鬼婴终有一日会不受严开高的控制,结果就是严开高会死于鬼婴之手。

    想通一切后,我带着了凡二人,反回石棺处,三人奋力移开了石棺,露出了血海,我毅然的带着二人跳进了血海之中。

    当我们纵身跳入血海之中时,山洞中传来阵阵“轰隆隆”的声音,不一会儿,山洞中到处都弥漫着烟雾。

    我们三人都意识到山洞即将要塌了,三人在血海中奋不顾身的努力往前冲。

    不一会儿,血海中也是滚石落下,我们三人也不 知道该向那个方向走,只是慌乱的找了一个方向跑。

    警察还让落石给击了,倒地不起,我们不可能扔下他不管,就让了凡背上了他继续往前跑。

    可是我们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