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血医 >

第172章

血医-第172章

小说: 血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朴翁听了一怔,随后道:“此等小事,还需要什么助手?给我半月时间肯定完成了。”

    “但是如果有助手的话,说不定可以七天完成哦!”我不肯放弃,又说道,“不止如此,这经络系统的事,肯定在做人偶的过程中就要有所安排的,您能把这部分也同时完成吗?”

    “这……”朴翁被我将了一军,一脸不悦地道,“难道你小子来帮手就能做到嘛?”

    “不是我,是我一个兄弟,不仅精通烧制陶器,同时又对经络极其熟悉,如果他来帮手,肯定可以事半功倍的!”我说着,随后又补上了一句话,“我以性命担任。”

    孟姜从旁道:“既然如此,朴翁你不妨见见墨晏公子说的这位朋友如何?至于后续怎样抉择,再另行商议就是了。”

    朴翁见孟姜也这样说,只好勉强点头道:“好吧。”但马上又自言自语似地嘟囔道,“最讨厌和人一起做事了。”

    喂,那您老人家从前为什么和孟姜合作得那么开心啊!我在心里嚷道。

    但嘴上仍然接道:“那就请您老多指教了!我那兄弟名叫秦期。”

 第二百七十九章 第一具人偶

    (本书读者交流群:qq389980575,欢迎大家加入一起讨论交流~)

    看来我的预感还是很对的,当初来郦山之前,和他们几个讨论起朝廷到底召唤我们来做什么的时候,我就猜可能会安排秦期负责兵马俑的事,毕竟他在我看来是个优秀的匠人嘛!原来我还真有点未卜先知的本事啊,呵呵。

    嗯?好像不对,让秦期去做这个不是我推荐的嘛……可是我不推荐也会有人推荐的,肯定的,就这样吧……我胡乱想着。

    见事情都顺理成章地走到这一步了,我马上又顺势说道:“不止如此,既然涉及到完全按照军制来安排这支特殊的军队,那少不了得对墓室做整体结构、工程计划上的安排,我另外一个朋友正好擅长这方面的事情;还有,涉及到风水啊、魂灵相关的这些事,我还有一个朋友……”

    正说得起劲,朴翁突然又插嘴道:“小子,你拉来这么多人,不会是想偷懒吧?什么事情都别人做了,你自己打算干点儿啥?”

    这……他还真将了我一军。问题参与这事也不是俺志愿的啊,这不是没办法对美女说no的结果嘛!但是要真讨论起我能在这么大的一个工程里起什么作用,我一时还真想不出来。

    这时,一直坐在旁边默不作声的章邯突然说话了:“我觉得墨晏公子可以负责解决问题。”

    见我们三人都在疑惑地看着他,赶紧又补充道:“虽然这件事由孟姜上师统筹,但肯定也免不了会有需要人商量辅助的地方,遇到了什么问题,也需要有人能够协调解决,墨晏公子是我请来的能人,之前曾经在营中大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本官觉得他堪当此任!”

    这下子我们全明白了,意思我就适合当孟姜的秘书,她来发号施令,我来上传下达,她负责大政方针,我负责具体落实,外加听取各方的意见和牢骚……

    虽说这绝对不是个好差事,但很意外地,却的确是我的强项,而且听上去还挺符合我的性格的……至少比躲在屋子里做泥人更好玩一些!

    孟姜见章邯如此恳切,当即点了点头道:“嗯,我也觉得章邯大人说得有理。那这件事就请墨晏公子多多协助吧!”

    见她一双美目期待地望着我,我心里只剩忘乎所以了,立刻痛快地应道:“好说!好说!”

    她见我一副喜形于色的样子,笑意更深,又说:“你说的那些朋友,我也完全相信他们的能力,如果能为此事出力的话,那就实在是太好了!”首肯之后,她总结道,“所以我们现在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做出这第一具人偶,假如顺利的话,再依样复制就可以了。”

    “对了,这人偶的内脏又该如何处理?也需要依原样来做么?”我突然想起了这个细节,索性问了出来。

    既然要完全还原人体的模样,像大脑啊内脏这些东西,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没想到孟姜却摇了摇头道:“这个暂时不需要。”

    这答案有些出乎我的意料,追问道:“为什么?人体经络虽然基本上分布于皮肤肌肉中,本源却来自于内脏,如果没有内脏的话,只做出经络来有什么意义呢?”

    孟姜却是笑了笑道:“如果我说也需要依样制作的话,你打算怎么做呢?”

    “这……”我马上望向朴翁道,“我就不太清楚了,这方面朴翁才是行家。”

    朴翁却在旁毫不留情地回道:“什么行家?人偶我是做过,带心肝儿的可从来没听说过!”

    这我当然知道了,人偶本就是一种拟形,只要做出外形神态来,能栩栩如生就行,谁会龟毛到要做出内脏来啊?可是那只是在说普通的人偶,要是打算用它来作为人的意志转生的容器,没有内脏又怎么行呢?

    一时之间我有些迷惑起来,只能不明就里地望着孟姜。

    “这件事其实我确实考证了好久,得出的结论就是,泥塑的外形可以当作意志的容器,但内脏这一部分,是没办法也采用泥塑的。”孟姜说着,脸色有些凝重,“正如你所说,内脏是经络的基础,不只如此,它也是意志得以存活下去必须的东西,如果没有它,就算我能把人的意志转移到泥胎之中,它也很快就会消亡,根本没有机会去改变新的生存环境!”

    果然如此啊!这个道理,我当然明白了。

    五脏六腑与五行,是相对应的关系,肾和膀胱属水、心和小肠属火、肝胆属木、肺和大肠属金、脾胃属土,五行的相生相克,在五脏中也是完全一样的模式,正因为有这样完美的循环体系,五脏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在不断地动态平衡中存在下去。

    而头脑呢?意识呢?相比之下,就太脆弱了,它就像一株植物一样,种植在五脏形成的这个既定的系统中,靠肾脏这个激ng微集中的核心,通过人体背部中轴的督脉源源不断地为它提供能量而存活。五脏之中任何一个出现了问题,几乎是马上就会反应到它那里去,喜怒忧思忧恐情这些瞬发的情绪,很多时候就与某个内脏所出现的变化相关!

    所以,没有一个动态平衡的五脏系统的话,什么思维、意识、情绪,这些形而上的东西,就会变成无根之水,莫说运转,想要存活都会是非常难的!

    我不知道孟姜打算怎样将一个人的意念转移到另外一个地方,但正如她所说的,就算她能做到,后续的运转也会是个大问题!

    “那,你打算怎么做?”我不禁问。

    “我在考虑,采用活人的五脏。”孟姜说道。

    她一这么说,我腾地就从榻上站了起来。不为别的,只因她这话令我产生的联想实在是太黑暗了,黑暗得简直超出了我的承受能力!

    他们三人看到我如此,都露出了莫名其妙的神情。毕竟在这个年代,还并没有什么人们生而平等,人命高于一切的观念,人还是分贵贱的,所谓上等人还是可以决定下等人的死活的,所以只要皇上需要,用活人的内脏为其长生所利用,在他们看来,大概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吧!

    但对于我这个被现代文明熏陶过的人来说,这是绝对绝对无法接受的,即使是孟姜打算这么做,我也没办法坦然地表示认同!

    “你不会是想……”我尽量平静地问,内心却如浪潮翻涌,连双手都在微微颤抖。

    “没错,正是如此。”她却轻松地笑着答道。

 第二百八十章 人之初

    (本书读者交流群:qq389980575,欢迎大家加入一起讨论交流~)

    “可是……可是……”我心里有些乱,思路却在快速地运转着,终于被我找到了合适的说辞,马上表达了出来,“如果使用活人内脏的话,和实际使用人体作为容器又有什么区别呢?毕竟因为气血的循环,人的意念是会在五脏六腑中留下印记的,它还是会与外来的意念产生冲突,互相干扰的,那岂不是风险又变得很大了?”

    孟姜大概是听出了我语气中的急迫,显得有些诧异地说道:“嗯?什么外来的意念?我的意思是说,要用转生的这个人本人的五脏哦!”

    啊?我大吃一惊!原来是我想多了,她所指的并不是要搞移植其他人的内脏这类的**实验,而是要用皇上这个打算永生的人自己的全套原装器官!

    可是这样一来我又有新的问题产生了:“用自己的,意思是把自己的五脏六腑转移到泥偶之中?那又何必要费事呢,直接用本人的尸体原地复活不就行了?……”

    这话说完我自己都有点恍惚了:我在说些什么啊?什么原地复活啊之类的话,怎么听都像是距离我所熟知的科学很远很远啊!虽然我也不懂太多的科学,可是人死不能复生这一点,难道不该是我应该具备的基本常识嘛!

    只不过因为这阵子受了这些古代人的熏陶,常识的下限被不断刷新,我竟然渐渐偏离原来的轨道,也变得有些异想天开了!毕竟我连孟姜到底想怎么在一个人死后保存他的意志都还不清楚呢,这就开始顺杆爬,大谈什么复活转生之类的话,实在是太唐突了。

    别的不说,假如此时章邯或朴翁来一句:“这样啊,那你到时候就负责让他原地复活吧。”我可就糗大了!

    所以我非常迅速地就加上了一段说明:“……毕竟五脏才是人存在的基础嘛,不像四肢皮囊什么的,都可以凑合。既然意念是可以移转的,说明意念还在活跃着,干脆再回自己的躯体里,岂不就相当于复活了?”

    我这样说,就不是空穴来风了。即使是在我那个时代的科学概念中,大脑,也就是意识的死亡和躯体的死亡也已经开始被分别判定了。西方医疗技术发展了之后,出现了很多机器和方法,可以使人体保持运转,犹如这个人还活着一样,但很有可能他的大脑已经先行死亡了,拿古人的话来说,就是灵魂已经出窍了。就像花木不能离开土壤一样,土壤也不能离开花木,不然就不再是一个完整的“活人”了。

    只不过,西医认为的“脑死亡”,仍然只是一种物理上的认定,即:当通过仪器所能够测定到的一些大脑的活动(脑电波等)消失,同时伴随一些传统的死亡标准时,人实际上已经可以被判定为死亡了。到底人的意识是否离开了躯体,灵魂是怎么出的窍,出了窍之后又去了哪里,作为一股神秘不可解的能量如何保持守衡,仍然是个谜。

    当我一瞬间想到这些的时候,心里似乎稍稍安定了一些。科学什么的,看似是非分明,实际上却从来都是生长于争论和推翻基础上的一种文化。人类发明它出来,十有**,也是为了像我一样,为自己的内心找一个看似可靠的支点吧,本质上就是一种安全感的需要。

    我犹自感慨着,抬头时却看到孟姜正微笑着望向我。不止她,章邯和朴翁也正齐刷刷地看着我,已冲到屋子中间,显得有些情绪激昂的我,如今俨然已经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我不禁暗暗抹汗,其实在这个屋子里,我算是最无知的一个,如果不是墨晏的一些常识在支撑着,我怎么可能去和人讨论如此深奥而复杂的问题?关键我也没有什么立场去讨论这个啊,皇上又不是我二大爷,他能不能永生关我什么事?如果不是为了孟姜,不对,如果不是为了血矶炉,我犯得上这么为难我自己嘛!

    但眼下的场面也不得不化解,我于是轻咳了两声,退回到自己塌上坐好,神态平和地说道:“我想孟姜上师一定另有安排吧,愿闻其详。”

    孟姜见我终于冷静下来了,才轻轻开口道:“听闻墨晏公子精通医道,那应该很清楚人的意念最初是如何而来吧?”

    “这……当然知道,”我随口答道,“两神相博,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后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

    这段话是来自于内经,表面上看,讲的是胎儿的形成和成长过程,实际上更主要强调的是一个重要的观念,即:“肾为先天之本”。“精”就是那一点生机,精生于肾,肾属水,这是一切变化的起源。

    即是说,一个鲜活的生命,最先源自于父母所赐予的那富含生命力的种子,其后,以二七十四日为循环的周期,会仿制这万物、这天地、甚至这个宇宙所遵从的五行之道,展开生长的旅程。

    第一个十四天,肾水生,意识随之产生,尽管此时这独特的生命还非常脆弱,但确实是经历了一次从无到有,这一重大的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