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武侠之父 >

第81章

武侠之父-第81章

小说: 武侠之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上岭南地方掌握军政大权的文官懦弱贪婪不作为、军备废弛,岭南沿海一带的倭寇之乱比前世地球上还要严重得多。

  形成了以日本武士、海盗为主体,中国沿海混混、破产渔民等大规模参与的混合强盗犯罪集团,后期甚至还有葡萄牙、西班牙人、大不列颠等欧洲所谓航海家参与其中,聚合成规模庞大的国际强盗犯罪组织。

  而且他们也不像前世地球历史上明朝中后期那些“倭寇”肆虐抢掠一阵,夺点官银。最多拿下几个城镇,享乐一番。然后继续窜回海上。除了少数支派的中国海盗只抢不杀,这些“倭寇”不仅烧杀抢掠。还制造了数次血淋淋的屠杀事件,最后甚至还光明正大地夺下部分城镇州府,肆无忌惮地驻扎在那里。

  南方沿海几省的百姓不堪忍受,自发组织,配合部分的明廷驻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倭斗争。

  从倭寇开始在沿海肆虐流窜,到最后明廷战略上压制东北满族,腾出手来大规模横扫倭寇,持续了有一百多年时间。

  在此期间。南方涌现了一大批的民间抗倭英雄。

  这位在南国几省家喻户晓的大侠连翘海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连翘海,出身渔乡帮会世家,耍得一手好刀法,热血仗义,身手不凡。父母妻儿都死于倭寇之手,所以为了抗倭,他一辈子参过军、做过贼、组过团……早年还专门跑到一支规模庞大的倭寇老巢里卧底,意图伺机烧掉老巢。

  被发现后一把大刀砍死砍伤日本浪人武士三名,葡萄牙、西班牙剑士数名。自己也被砍断一臂,拼死逃脱。

  此一战,而侠名远扬!

  臂伤复原后,很多抗倭志士纷纷来投。连翘海独臂擎刀,组建“碧血团”,每个人入团后自动黥面“碧血”二字。激昂悍勇,带着一众好汉杀得左近一带倭寇闻风丧胆。有绰号“独臂刀王”、“碧血大魔王”。

  后来整个南方沿海地区,不少民间抗倭团体都纷纷效仿。以右臂缠绕缀有“碧血”二字的染血绷带为标记,士气大振,很是压下了倭寇的嚣张气焰……

  后明廷腾出手来,王师南下,荡击倭寇。年逾五旬、多年抗倭早已遍体鳞伤的连翘海率领“碧血团”为王师引路,充任先锋,悍不畏死,直击敌巢,在最后一次出海作战中,误中流失坠海,自此下落不明……

  有人说连翘海是死了,有更多人坚持说连翘海是遁了。

  毕竟“义军”终归不是军,摆脱不了被招安收编的下场,眼睁睁看着父母妻儿因为朝廷军队不作为而惨死的连翘海,自然不愿意低头纳降,可更不愿兵戈相向,所以便死遁了。

  后一种说法得到很多人的支持。

  有人称某某日早晨在某某地见到疑似连翘海的独臂老僧,亲眼看着对方长叹一声,将一把大砍刀丢入海中,随后步履蹒跚、没入雾中,再未出现。

  更有人信誓旦旦,称连翘海自觉大仇未尽报,已经东渡扶桑,单刀赴会,杀入日本岛,此际日本岛各支跟倭寇有关联的大名武将人人自危,夜不能寐,屁股尿流。

  邓铮熟悉完历史,读完剧本大纲,又看了段片花,虽然已是凌晨三点多,但仍旧觉得一股冲天豪情在心头荡漾,受这段历史、这些义士义举所感染,一首前世极为熟悉的歌曲几乎不假思索地便蹦了出来,如金石鼓鸣,萦绕心头,再难放下。

  “啪嚓”,手中的圆珠笔直接攥断了……

  第二天一大早,他便驱车返回了首都,来到了租住地附近的大江录音棚。

  邓铮之前的三首歌、、都是在这里录的,其中后两首还是跟谈薇一起来的。

  此时的大江录音棚因为邓铮的入股,早已重新翻修,改为了大江录音城。

  那位“慧眼识英雄”的眼镜老板于大江也是很有经营头脑的,大厅里最显眼的位置,摆着多张邓铮录音时的照片,吸引了大量粉丝慕名而来,再加上他确实懂行,硬软件设施堪比音乐公司的专业大棚,所以生意相当好。

  不过邓铮过来却也不用担心被粉丝包围,于大江这人很会来事,重新装修时,特意在地下车库里开了个专用通道,算是邓铮个人专用的。

  这条专用通道,直通里边唯一不对外开放的一间录音棚,也是其中最高配的录音棚。

  邓铮昨晚一宿没睡,不停地琢磨推敲,竭力保持心中那份情绪和激昂不消散,进了录音棚,直接告诉于大江自己不喊千万不要过来打扰,然后便投注了全部的精气神在这首歌的制作演唱中。

  中间让于大江叫了两次外卖,小睡了四个小时,一直到次日早上,才算是弄出了较为满意的小样来。

  重生以来,在有引擎可以搜索现成曲谱演唱的基础上,这首歌是他混音制作及反复演唱耗时最长的,也是倾注情绪最多最充沛的一首!

章148 词论


  “吴主任、吕导,金梁先生的歌词已经传真过来了歌曲文件稍有些大,还在传输中。”

  电视台工作人员拿着一张纸,推开烟雾缭绕的工作间,急声唤道。

  “快拿来!”

  今天又连续试听了十几首歌曲、眼下已经有些焦头烂额的吴磊眼睛一亮,摁熄烟头,噌地站了起来。

  从工作人员手里接过歌词,一眼扫上去,看到标题,整个人顿时一个激灵。

  那种感觉,就跟半夜被尿憋醒迷迷瞪瞪爬下床,酣畅淋漓挥洒完毕后,从内到外骤然而来的那股子刺激清醒,嘴里忍不住唤道:“万里长城……永不倒?”

  听到这个很不凡的名字,吕导以及其他几位词曲人也都面面相觑,瞬间来了兴致,大家齐齐站起,围拢了过去。

  嘶——

  此后整整两分钟时间,屋里只有咂舌吸冷气的声音。房间里没有镜子,有镜子的话就可以看到,每个人都是瞪大眼睛、嘴皮子哆嗦,视线从上到下一遍一遍、一个字一个字地扫视歌词,似乎想从中间揪出一个坦胸露乳的大妖怪一样。

  许久,执导的吕导先回过神儿来,惊异道:“这词,看来竟还是粤语的填法,这位金梁先生……”

  吴磊也吁了口气,勉力将视线从这张句句山河字字热血的歌词上移开,解惑道:“哦,金梁先生的母亲是我们南方人,还是教语文的老师。对于粤语、吴语等传统汉语很喜爱也很擅长,他从小耳濡目染。水准不俗。先前我们合作时,他就经常用粤语跟我们交流。相当地道。”

  吕导激动点头:“太好了,我们这边的故事,这边的英雄人物,再以这边的语言写就的歌词,肯定更能引发强烈共鸣!这个金梁,年纪不大,很懂道,很厉害啊……”

  这时,众人中年纪最轻的那位作词人开口质疑道:“吴主任。吕导,我觉得这歌词这样写,很不妥!第一句我看就不行,什么叫‘昏睡百年’?用词太重太过了吧!后面还有更离谱的,‘哪个愿臣虏自认’、‘因为畏缩与忍让’……说得我们南方沿海不是一直在抗争一样?明显言过其实,与史实不符嘛!”

  吴磊、吕导二人还没说话,旁边一位岁数不小的作曲人摇头叹道:“……倭寇第一次来,是在洪武、永乐年间,那时还是日本九州、四国等地的正规日军。打着报元朝东征之仇的旗号侵扰我国沿海。但当时明朝国力强盛,大股入寇的日军均被歼灭。从永乐之后,倭寇侵扰的案例就很少了。后来这第二次呢,从开始尝试肆扰到大规模来犯。再到最后被彻底赶走,共经历一百四十四年。其中真正的大规模抗争史不足四十年,前一百年在干什么呢?”

  另一位中年作词人也点头道:“是啊。就说这倭寇第二次来犯,其实最开始就是我们自己人搞的鬼。当时朝廷海禁很严。沿海一带从事海商的富户较多,为了利益。海商自己开始组织武装走私团伙,雇佣西日本浪人作为护卫。后来由于日本浪人战斗力很强,渐渐失控,走私商集团开始转变为海盗集团,不断侵扰沿海地区,劫掠府库。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倭寇发现了我们政令不通、军备松弛,才引来了后续的大规模抢掠来犯。”

  吕导接口道:“可惜那些官僚士绅阶层一开始还沉浸在洪武、永乐年间轻破倭寇的历史中,觉得不过疥藓小恙,不碍事,只要继续有财发就行。等到后来觉得疼了,觉得不能再闹了时,已经尾大不掉,朝廷正在东北跟满族铁骑赌上国运地僵持,别说抽兵过来剿寇,还调了不少兵卒过去。没办法,这些官僚士绅只好硬着头皮子组织民兵散卒跟日本浪人干了几仗,结果吃大亏后,直接眼不见为净,跟倭寇躲起猫猫来了,这也直接导致破寇胜利拖了那么长时间。”

  年轻作词人不依道“可是即便这样,昏睡百年算是说得通,畏缩忍让也勉强,那‘臣虏自认’总不对吧?”

  先前第一个说话的老年作曲人讥笑道:“年轻人,你不会以为倭寇就全是日本人吧?我今天告诉你,所谓“倭寇”,整个团伙里的中国人,远比日本人多得多!而且很多倭寇团伙也是跟当地乡绅有勾结的!金梁的这首歌词用词是重了些,但我却觉得重得好!重得妙!重,才能振聋发聩!重,才能激发民族忧患意识,让人们居安思危!现在还没听曲,但这歌词,我本人是极佩服的,待会儿如果曲子不合意,我愿意专门为这首歌词谱曲,只要金梁他看得上我这水平!”

  那位中年作词人也符合道:“我个人同意符老师的看法。这首歌词的字不多,但内容很丰富很直接,有种直指人心的强大震撼。既有对国土的热爱和赞美,又有坚韧顽强、不屈不饶的民族气节,而且还不失忧患意识,真的很好。如果让我评价,就十个字:振中华志气、长民族精神。反正,我是自叹弗如。”

  那位年轻作词人脸色有些难看,咬牙强撑着,继续挑刺道:“可是,万里长城这里不对吧,一则长城不是我们的国界线,二则长城代表着一种被动防御,不符合昂扬进取、主动出击的精神……”

  他之所这样百般挑刺,非要说不好,除了对比自己还小几岁的同龄人的嫉妒外,主要还是因为目前所有备选歌曲里排在第一顺位的就是由他作词、他的老师谱曲的,虽然不是一致看好,但也算是第一备选。

  可是这个一出来,从歌名到格调,高下立判,他一下子便慌了神儿了。

  然而这一次,他站在旁边一直没说话的老师也看不下去了,一巴掌轮在他头上,又怒又愧道:

  “你……胡扯什么!这是代指中华民族的精神,整个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永存,中华民族的脊梁永不弯折!”

  吴磊跟吕导相视一笑,刚想说什么,先前那位工作人员急慌慌推开门道:“……歌曲文件发过来了。金梁先生说了,要么用,要么不用。不能擅自更改任何一个地方。”

  而在他身后,站着闻讯而来的南国卫视副台长连佑文。

章149 万里长城永不倒(三更求月票!)


  “连台”

  “连台长。”

  “领导您来了。”

  看到戴着金丝眼镜的连副台长站在那里,工作间里众人,纷纷起来打招呼。c66c.com

  先前那位不断对着歌词瞎逼逼乱扯淡的年轻作词人,也随着一起打了声招呼,不过表情稍有尴尬,还带着不易察觉的不愉。因为他跟他老师一起创作的那首前两天算是初步定为主题曲,但是却被这位连副台长给一票否决。

  坚决要再找找,最后实在不行再议。

  在座的这些人,包括很多电视台的人,兴许都觉得,连副台长这次之所以选歌严苛到让人崩溃,是因为他是这部号称南国卫视开台以来投资最大自制剧的第一责任领导,所以为将来万一收视失利考量,前期工作时,方方面面都要展现出极其细致认真的姿态来。

  但作为跟了他多年的下属,吴磊吴副主任却是清楚分辨的出,自己这位领导绝不是作态,而是真心不满意。

  领导不满,下属自当分忧。

  所以他才厚着脸皮给邓铮打了电话。其实俩人根本不算特别熟,就当初收视率爆表的庆功晚宴上短暂聊过,后来又凑机会吃过一次饭而已,当时也还有很多别的人在场。

  眼下金梁先生的歌曲刚到,连台长马上就闻讯而来,吴磊立刻就知道自己琢磨对了,领导这次对这部剧有种异乎寻常的认真。

  连佑文军人出身,说话声音很洪亮。犹如金石磬鸣,摆手笑道:“都坐。听说写的那位金梁的歌来了。我也一起听听。”

  大家都听说过这位连副台长作风硬朗、干脆。便也不客气,纷纷找了座位坐下。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