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武侠之父 >

第66章

武侠之父-第66章

小说: 武侠之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孙抬头道:“最后呢?”

  朵梦讶然:“一夜白发还不是结局?!还有最后?”

  蒋志鹏和老闻也齐齐瞩目。

  邓铮点了点头,接着道:“……练霓裳走后,卓一航如疯似狂,形同白痴。一日突被人点醒,心中的忧郁犹如火山喷发,他终于不顾一切地冲下武当山,追寻练霓裳的踪迹。然练已心灰意冷,不肯谅解和好。卓一航听闻传说中有能使白发变黑的优昙仙花,苦寻后终于找到。却因该花已开过,尚需六十年的守候。自此,卓一航一边流连在天山南北、草原沙漠中漫游行侠,一边决意守候到下一次仙花开放之日……”

  他话语落后,在座四人久久无人吭声,大家都沉寂在这种“天涯相望,各守初心”的极端悲情中,一时不能自拔。

  六十年,一个守着仙花,信守曾为戏言的承诺;一个守着坚持,拒绝物是人非后的妥协,坚持不原谅。

  半响,邓铮打破沉寂道:“怎么样,你们三个,现在对于拿下这个剧本,有没有信心?”

  “当然有!”

  老闻当先站起来,激动得拍着胸脯道:“您都把故事讲到这份上了!要什么有什么!要是还啃不出来像样东西的话,那我老闻就可以直接卷铺盖滚蛋了!”

  孙天孔、吸着鼻子眼眶红红的朵梦,也齐齐起来,跟立军令状一样,认真道:“绝对没问题。”

  邓铮却摇头,很严肃道:“仅仅像样还不行。我要做到极致。接下来你们三个都把手里的其他事情放一放,全力攻这个。拿出来的本子不能让我满意,那就一直改!改到我忍不住炒掉你们换人为止!但是如果我很满意,那我会考虑在我的名字后面,再缀上你们三个的名字。有没有信心?”

  居然还有份缀名字?!而且是跟在金梁先生后面!

  三人狂喜,对视一眼,大声喊道:“有!”R580


  

章123 说英雄道英雄(三更毕!求月票!)



  邓铮选择尝试把的剧本给三人创作,是有其深层考虑的。…。。…

  一人智短,众人计长。

  自己终非专业编剧,前世地球上有很多更适合以电视剧形式传播的武侠题材,或者一些根本没有原著的武侠剧,都需要用剧本来呈现。这个时候,就需要培养一个御用的核心编剧团队了。c66c.com

  “侠之大者”接手“小鸟文化”时,小鸟一共有七八位编剧,邓铮筛了筛,只留下了孙天孔、朵梦、老闻三个,其他人统统不要。

  当时顾伟元很不解,因为不管是按照作品数量还是作品成绩,这三人都是最靠后的三个,而且还都有这样那样的‘性’格原因。

  意见多,‘毛’病多,难伺候,不合群。

  但是邓铮坚持己见,因为他要的是真正有想法、肯动脑子、敢胡思‘乱’想的编剧,哪怕还仅仅是璞‘玉’,他也肯耐心雕琢。而不是那些思维僵化固定的编剧油子。对于那种油子,你但凡说个“男主‘女’主第一次意外暧*昧”,十个人里边有九个半立马想到“从山坡上滚下来,抱在一起,面面相对,‘唇’齿相依”,脑子都是铁锈轴的。

  而且吧,他留下的这三个人都很有特点,老闻异常扎实的历史造诣,朵梦细腻的‘女’‘性’视角和文字功底,还有小孙极有天赋的‘混’搭捏合能力。都是非常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这三个人都很有想法,敢胡思‘乱’想,也乐于接受一些新奇好玩的东西。

  因为最终剧本还没出来,蒋志鹏抓耳挠腮地纠缠了一阵,最终也只能意犹未尽地离开。

  离开前,声称这部神剧要是邓铮敢让别人执导。他就跑到“侠之大者”‘门’口绝食静坐!

  邓铮笑了笑,没有睬他。

  虽然有三个堪称业务能力互补的编剧合力,但这个剧本的创作果然跟邓铮预想的一样纠结难产。

  接下来短短一个月时间。十易其稿,三人都瘦了好几斤。也没拿出个让他特别满意成型的作品来。不过越来越好,越来越接近满意却是真的。

  最大的难题就出在历史情怀、时代‘精’神的那一部分。因为前世原著中是明末清初,还有李自成、袁崇焕什么的,而这个世界没有这些。邓铮的要求是想让老闻不管架空虚构历史也好,还是挪用真实历史也罢,要把这种东西给体现出来。

  因为没有这种最内核最吸引人的东西,所谓‘乱’世儿‘女’情便如无根之萍。不仅练霓裳的人物形象缺了一大块,二人感情的惊心动魄程度也会缺‘色’不少。

  他的想法跟老闻不谋而合。老闻甚至想得更多,希望藉此,加入一些民族忧患意识在里边,进一步拓展这部剧的深度和厚度。所以便愈发纠结为难。整天‘逼’得自己蓬头垢面,跟个老疯子似的。

  而这时,经过近八个月的连载,也来到了第三十二回“湍江险滩”。

  至此,除了已故的中神通王重阳,东邪、西毒、南帝、北丐、老顽童,全真七子。江南七怪,黑风双煞,以及东邪‘门’人。渔樵耕读,还有这个帮,那个帮,一干人等,或正或邪,或善或恶,或痴或怪,基本上该登场的,已经全部登场。

  临近收尾。众多书友便开始了各种梳理、排行。回过头来细想,便会产生一个很大的疑问。书中这么多形形‘色’‘色’的武林人物,究竟谁才能当得起名字中的“英雄”二字?谁又是真正的武林第一人?

  “……我觉得是王重阳。首先。他是天下第一高手。少年时先学文,再练武,是一位江湖的英雄好汉,只因愤恨金兵入侵,王重阳曾大举义旗,与金兵对敌,占城夺地,在中原建下了轰轰烈烈的一番事业,不遗余力,甚至在抗金之前,动用数千人力,历时数年建成‘活死人墓’,在其中暗藏器甲粮草,作为起事之根本。虽然义举失败,却仍能‘激’‘荡’人心,由于将士伤亡殆尽,王重阳愤而出家,自称‘活死人’,接连几年,住在本山的一个古墓之中,不肯出墓‘门’一步,意思是虽生犹死,不愿与金贼共居于青天之下!当得上一声英雄,绝对算是武林第一人!”

  “有些道理。但是,这个不能算。王重阳根本就没出现过,严格意义上不算是正儿八经的书中人物。我觉得是南帝段皇爷吧,他‘性’子慈和宽厚,武功高深,出身也不凡,还会先天功和一阳指,算得上武林第一人。”

  “扯犊子吧。这中原五绝,王重阳不提,早已嗝屁,只是传奇。东邪黄‘药’师行为怪僻,虽然出自愤世嫉俗,心中实有难言之痛,但自行其是,从来不为人着想,人所不取。西毒欧阳锋作恶多端,邪魔外道,那是人神共厌。南帝段皇爷虽然慈和宽厚,若是君临一方,原可造福百姓,但他为了一己小小恩怨,就此遁世隐居,亦算不得大仁大勇之人。依我看,只有北丐洪七公带领丐帮行侠仗义,扶危济困,才是大英雄,才是当今武林的第一人。”

  “我同意全书到目前为止是洪七公,但未来肯定是郭靖。前几天重新读了一遍,有一个之前未留意的情节让我印象深刻,是郭靖黄蓉刚认识时。黄蓉提议到湖上去玩,湖上风光空阔秀丽,不知是天地之在湖海呢,还是湖海之在天地。黄蓉兴之所至,遥想起古人旧事,不由叹道:从前范大夫载西施泛于五湖,真是聪明,老死在这里,岂不强于做那劳什子的官么?

  郭靖压根不知道这个典故,便缠着黄蓉讲故事给他听。黄蓉就将范蠡怎么助越王勾践报仇复国,怎样功成身退而与西施归隐于太湖的故事说了,又补充说伍子胥与文仲却如何分别为吴王、越王所杀,煞是绘形绘‘色’。

  郭靖听得发呆,却不同意黄蓉的观点,他认为范蠡当然聪明,但像伍子胥与文仲那样,到死还是为国尽忠,那是更加不易了。

  我觉得在这里,金梁先生用的是比照法,以黄蓉的聪*黠、灵秀博学去对比郭靖的鲁钝憨傻、粗朴少识。黄蓉是有口无心,郭靖则是心中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说什么就做什么。

  按照金梁先生喜欢挖坑埋伏笔的‘性’子,我觉得郭靖最后肯定要干出点什么事儿,跟这次郊游相呼应一下!”

  “你读书读傻了吧?难不成金梁先生还敢把郭靖写死,跟伍子胥、文仲一样为国捐躯尽忠?”

  “那也说不定啊。”

  “狗屁不通。真要这样,劳资直播吃翔,热腾腾的那种!”

  “楼上别跑!已截图!”

  “同截图!”

  

章124 我不是金梁第二弹



  几天时间里,“论英雄”的话题以千度“金梁吧”为中心,渐渐辐射了整个网络。

  每天都会有大量网友专程点进来,很少发言,只静静围观各路高手点评、解析“射雕英雄谱”。

  此外,还有很多靠这个吃饭的媒体人、评论家也云集其间。因为临近尾声,对于这样一部人气沛然的恢弘巨作,大家到时候肯定得说点啥,所以趁早跑过来汲取点营养,寻找点思路。

  热闹程度,堪比书中即将到来的第二次“华山论剑”。

  邓铮这几天也经常泡在这里。

  不得不说,高手在民间。这些热爱的书友们所迸发出的智慧和耐心是无穷的,大家也真正把细读、精读这一概念发挥到了淋漓尽致。很多书友注意到的东西、解读出来的意味,连他这个“作者”都没有想到过,因此也收获了很多惊喜。

  “……个人觉得,金梁先生会把最后的**放在第二次华山论剑上。华山在五岳中称为西岳。天下名山之中,数它最为奇险无比,也数它有最多激动人心的故事。记得,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讲的:话说一位陈抟老祖,生于唐末,中历梁唐晋汉周五代,每闻换朝改姓,总是愀然不乐,闭门高卧。世间传他一睡经年,其实只是他忧心天下纷扰,百姓受苦,不愿出门,及闻宋太祖登基,却哈哈大笑,欢喜得从驴背上掉下来,说道天下从此太平了。宋太祖果然仁厚爱民,天下百姓确实休养生息了一阵子。”

  “这个典故我知道!华山就是在这时候,成为陈抟老祖与宋太祖两人的赌注。他们两人在赌棋亭上奔棋。宋太祖赌输了,从此华山上的土地就不须缴纳钱粮。可是,这个跟射雕英雄有个毛关系?!”

  “自古名山出英雄。华山与侠士,可谓是相得益彰、相互辉映。通读。大家应该能清晰地感觉得到,金梁先生很显然不大喜欢上面的这个神仙故事,他疑似是借书中人物之口、书中人物之行,批评了陈抟老祖虽是高人,但为忧世而袖手高卧,却并非仁人侠士的行径。所以,我个人觉得,他写这本书。是自己另辟蹊径,重构了一个充满着侠义之气、豪迈之情的华山故事!”

  “不能同意更多。从故事开始书中人物谈论的第一次华山论剑,到现在马上又要举行的第二次华山论剑。我有一种感觉,五绝也好,七子也罢,甚至这个大帮,那个小派……形形色色的正邪人物,全是为了华山论剑而聚到一起。你说不是冤家不聚头也好,英雄惜英雄也罢,只怕。最后的歌与叹、笑与哭都将凝结在华山之巅。卧槽,这么一想,浑身鸡皮疙瘩抖擞直立啊!!!”

  “尼玛!你们都是神人!字里行间都说出了哥们儿最想说却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东西!草!今儿个不去上班了!妈蛋。搬上小马扎跪在这里接受洗礼!”

  “……这么说来,的整个故事架构根本就是‘华山论剑,更论英雄’!华山在此时也,就如一座大熔炉,天下豪杰都从中沥炼。孰优孰劣,孰高孰低,孰先优后劣,孰先低后高,华山之巅。一一数分明。那么,大家觉得。谁会是最后的胜者?西毒、东邪、南帝、北丐,亦或是本书的男主角郭靖?”

  “黄药师!”

  “绝逼是洪七公!”

  “南帝一出。谁与争锋。”

  “我选郭靖!”

  大家吵得沸沸扬扬之际,一个级别不高,有些陌生的id——“我不是金梁”,凑进来突然插了一句:

  “江山代有才人出,长江后浪推前浪!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华山论剑,论的不仅是剑,论的更是侠情和人品。”

  “我靠!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原创吗?给跪了!!!”

  “这谁啊!你不是金梁?你当然不是金梁了,我还不是金梁呢!”

  “我不是金梁”继续道:“真正的英雄不是那么难当的,他们不一定是当世第一高手,但他们的人品气度及言行举止,一定会为天下人钦佩。换句话说,只要你有一颗爱国爱民之心,一生行侠仗义,勉力为之,即使暂时正不压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