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武侠之父 >

第3章

武侠之父-第3章

小说: 武侠之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分钟的公交车,邓铮来到了“秋雨文艺出版社”所在的办公楼下。

  五层的小旧楼,红砖青苔,很有些古典韵味。

  别的不说,起码这办公地址给邓铮的第一印象就很好,像是个搞文艺工作的地儿。

  在门卫处简单登记了一下,邓铮直接上了三楼。

  办公区里人来人往,比想象中的有些噪杂,邓铮前世今生第一次来出版社,以为本就应该这样,也没在意。直接朝最里边的“选题策划部”走了过去。

  “先生您好,请问,您找谁?”

  “选题策划部”作为出版社的综合编辑部,是第一要害部门,不仅有独立的办公区域,还专门设置了接待前台。邓铮刚找到“选题策划部”的牌子,稍稍走近了些,便被一位二十几岁的前台接待礼貌地叫住了。

  “你好,我是来投稿的。”

  邓铮扬了扬手里打印出来的稿件,开门见山道。

  “投稿?”

  前台小姐上下打量了他一眼,见他太年轻,便有些不太信任,以为又是一个活在自己梦想里的年轻人。

  加上这两天出版社正在被北方传媒集团收购,从总编到小工,上上下下都人心惶惶的,昨天总编还因为一件小事破口大骂,摔了两个花盆,心里便不太想理这茬。

  万一自己贸然引进去,总编心里正不爽,这年轻人写得又没质量,劈头盖脸一顿臭骂,自己找谁说理去?弄不好连工作都会丢了。

  好在见邓铮长得阳光帅气,气质不俗,态度还算比较婉转:

  “先生,有没有跟总编,或者其他编辑事先联系过?”

  “没有。我这也是刚刚写出来,直接就奔你们出版社来了。怎么,不方便?”

  “不好意思,先生,是这样的,最近几天社里有些业务上的调整,编辑部可能会比较忙。您如果想投稿的话,可不可以晚几天再过来?”

  邓铮抬头,透过隔音玻璃门,朝“选题策划部”的办公区域里望了一眼,发现哪有多忙碌,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天打屁,气氛有些紧张、怪异倒是真的,可就是看不到半分忙碌。

  心里便明白过来,这位前台接待是看自己太年轻,觉得自己一定不够水平,不等编辑看稿,在这门口处就把自己直接给pass掉了。

  “就今天吧。看个稿,很快的。我可以等。”

  “那随便。你可以在休息区这边坐会儿。旁边有饮水机。”

  前台小姐见他执迷不悟,便也没了耐性,淡淡说完,直接低头扣手机去了。

  邓铮也不生气,转身去饮水机那里接了杯水,然后在接待区的沙发坐下,老神在在,不慌不忙地等了起来。

  那前台小姐一看,索性翻了个白眼,撇过头去,眼不见心不烦了。

  等待的时候,邓铮也没闲着,心里在合计待会碰到出来走动的编辑该怎么说,如果对方有意向的话,应该要个什么样的价位比较合适,分成多少,买断多少……

  半个小时很快过去,不知是什么缘故,在这过程中竟然没有一个编辑走出办公区的玻璃门。

  邓铮已经喝了三杯水了,心里略有些不耐,也有些便意,放下稿件,起身去了紧邻休息区的洗手间。

  洗手间出来时,他决定不再等了,首都这地方什么都不缺,资质更高的出版社更是一抓一大把,不过是多费点车费、时间而已。

  抬起头,发现休息区里多了一个人,三十五六岁的年纪,西装革履的,个子不高,长得很富态。正坐在自己先前坐着的位置,捧着自己放在桌面上的稿件认真翻阅。

  邓铮的记性很好,这人并不是之前“选题策划部”里那些人中的任何一个,也就是说,他并不是这家出版社的编辑。

  眉头瞬间便皱了起来,文学领域里偷窃创意的行为简直跟家常便饭一样,未经签约发行的稿件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给非专业人士看的。

  他先前之所以放心把稿件放在桌面上,一是因为洗手间就挨着休息区,放一下很快就出来;二是他以为,作为一个专业出版社综合编辑部前的接待小姐,不让非编辑的任何人触碰投稿者的稿件,这点常识应该还是有的。

  怒瞪了毫无作为、一点专业素养都没有的前台接待一眼,邓铮大步流星地走了过去,也不废话,一把拽向中年西装男手里的稿件。

  “你干什么?”

  谁知,这一拽非但没拽过来,那中年西装男两只手护着稿件,直接死死抱在怀里不说,还像是要被抢夺糖果的孩子,涨红着脸窜了起来,冲着邓铮大喊了一句。

  邓铮也没想到对方会是这种激烈反应,瞬间有些发懵,懵过之后,却是勃然大怒,怎么着,偷看不算,还直接抢上了!

  寿星公吃砒霜,嫌命长啦,武术套路专业第一的东西你也敢抢?

  捋起袖子就要上,还是对面那中年西装男反应快,指着邓铮,满脸疑惑道:“等等,这稿件,莫非是你的?”

  “废话。总不会是你的!”邓铮怒回。

  “真是你的!金梁是你的笔名?这书,是你自己写的?”中年西装男的表情,满是匪夷所思和不可思议,很不确信道。

  “是我写的。”邓铮一字一字,冷冷说完,手一伸,“可以拿过来了吧?”

  “金梁”这个笔名,是他将“金庸”和“梁羽生”的笔名各取一字,融为一体。

  在他看来,虽然这两位大家的作品特色各异,但总体风格还是一脉相承的,都可算作历史武侠一类,行文都比较厚重、大气,讲究家国天下,正气浩然,是可以选集在一个笔名下发表的。

  邓铮承认后,中年西装男便不再说话了。

  眼睛瞪圆了看着邓铮,那眼神儿,既像是看到一头母猪在上树,又像是看到一个顾盼神飞倾国倾城的大美女,聘聘袅袅地站在一堆金山前……

  他是彻底被震住了!

  他本人是个资深的“侠客小说”爱好者,大师级人物合琴生自不必说,“喋血三部曲”案头必备。便是其他许多不入流的作家的作品,只要是“侠客小说”,以前他也会掏钱买来看。没办法,篇幅都太短,个人需求又太大,根本不过瘾。

  看得多了呢,鉴赏水平高了,便觉得一般作品入不了法眼,挠不到痒处了。

  到现在,也就合琴生等寥寥几个人的书还勉强能看。

  今天他原本是过来送一个亲戚家的小孩儿到这里实习的,闲来无事,便走到这里坐一会儿,结果一眼就看到了桌上放的这本打印稿件。

  嗯??

  这名字不凡啊,起码比现在流行的喋血这个,喋血那个,亦或是张三复仇记,李四打擂台强多了,让人耳目一新啊!

  笔名叫“金梁”,没听说过,看来是个新人,新人也好,虽然文笔不老练,架构不成熟,但往往反倒会有不错的新想法!

  顿时兴趣大增,拎起稿件便翻来了第一页,入目是“楔子”二字,再往后看跟着的小标题“牧马役胡边孤臣血尽,扬鞭归故国侠士心伤”,顿时眼前一亮,心道这对仗工整、文笔不俗啊!

  赶紧往下浏览,先是一篇例行的卷首词:

  独立苍茫每怅然,恩仇一例付云烟,断鸿零雁剩残篇。

  莫道萍踪随逝水,永存侠影在心田,此中心事倩谁传。

  ——调寄

  “好家伙,有点道行!单看这文笔,起码不比合琴生差。”他感慨着,本来懒洋洋窝在沙发里的身体,也瞬间坐直了起来。

  清寒吹角,雁门关外,朔风怒卷黄昏。

  这是楔子的正文第一句,再感慨赞叹完这句,接下来,他便只剩下瞪大眼睛,却再也发不出一丁点声响了。

  的楔子,约有15000字。

  以优美、严谨而不失自然,毫无雕琢造作的文辞,通过一场紧张到窒息的追杀厮斗,巧妙地交待了全书的故事背景。

  明代正统年间,衰落的蒙古又死灰复燃,在西北兴起,其中尤以瓦剌族最为强大,逐年南侵,已到了SX雁门关外。

  出使瓦剌的明朝大臣云靖被扣留在极北苦寒之地牧马二十年,受尽折磨,好不容易带着七岁的孙女云蕾逃回雁门关,儿子云澄却在抵挡追兵时身负重伤坠下悬崖,自己也被明朝皇帝下毒赐死。

  临终之际,他向侠士谢天华托孤,并嘱血书要云蕾长大后向扣留他的瓦剌右丞相张宗周复仇……

  对于看惯了江湖小仇杀、镖师走镖、意气之争打擂台这种狭隘格局的所谓“侠客小说”的中年西装男来说,眼前这本所展现的宏大、厚重波澜画卷,前所未见,闻所未闻!

  让他瞬间就如同一个土生土长的山村小子,突然闯进了大SH,还直接被丢去了外滩看夜景,直接被震得懵圈儿了!

  

章005 诚意与致敬


  怔怔望着邓铮,足足呆了有一分钟时间,中年西装男忽然反应过来。

  朝“选题策划部”那边瞥了一眼,上前一步,疾声问道:“兄弟,这书,版权还在手里吗?”soudu!org

  邓铮皱眉,不耐道:“废话。要不然我为什么坐在这里瞎等!”

  中年西装男对他的态度丝毫不以为意,闻言,脸上顿时浮上抑制不住的激动,一把拽住他胳膊,就往楼下扯:“兄弟,跟我走。版权的事,咱们下去详谈。”

  邓铮虽对他没什么好感,但也看的出来这人是真心喜欢,加上本身也准备走了,便顺着他一起往外走。

  “顾总,您要的碧螺春泡好了……”

  迎面,之前那位前台接待笑容满面地捧着一杯茶水走了过来,说话时,连身子都是标准的躬礼。

  “留着自己喝吧。”

  中年西装男摆摆手,随便应了一句,笑呵呵地拉扯着邓铮的胳膊,注意力全在邓铮身上,自始至终,根本不曾朝那前台望过去一眼。

  “顾总,这……”

  望着二人相携下楼的背影,前台接待的笑容顿时凝固,不怎地,突然就觉得手里的茶杯有些烫手……

  二人下了楼,中年西装男非常热情地将邓铮引到一辆黑色轿车前,亲自打开车门,并递过来一张名片,笑呵呵道:“金梁兄弟,自我介绍一下,我是的老总,我叫顾伟元。这是我的名片。关于您的这本的版权,本报有非常强烈的购买合作意向。来,咱们车上谈。”

  邓铮方才听那位前台接待叫他“顾总”,便留意上了,接过名片扫了眼,点头上了车。

  顾伟元见他同意上车,面上一喜,小跑着绕到对面,打开另一侧车门,也坐了进去。

  “顾总,说句冒昧的话,您这,完全没听说过啊。”邓铮很直接道。

  “呵呵,区域性小报纸,金梁兄弟暂时没听过也正常。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我们跟‘秋雨文艺出版社’一样,都是北方传媒集团旗下的子公司。不同之处是,‘秋雨文艺出版社’是刚刚全资收购的,现在相关程序和业务交接还正在捋顺,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平稳过渡,而是集团自己筹建的,打个不好听的比方,就是集团的亲儿子。所以虽然建刊的时间不长,目前的发行量刚过五万,但实力和前景还是有的。”

  “具体发行,是周刊还是日刊?”

  “就在首都范围内发行,一周三期,逢一三五发刊。”

  听完顾伟元的介绍,邓铮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眼下的情况,跟他预想的有些不太一样,说实话,这个报纸的发行量有些太小了。

  五万的单期发行量,在这个世界里,别说跟一些巨无霸的全国性报刊相比,就是搁在首都这二十多家区域性报刊里比,也只能列为三流。

  选择一个这样的小报刊合作,很不利于快速提升的影响力,而且,发行量这么小,又能出多少钱购买版权呢?

  邓铮现在虽然极度缺钱,但也还是在心里划了一个价位底线,随后打破沉默道:“顾总,贵报准备出到什么价位?”

  顾伟元不答反问道:“金梁兄弟,这本书,你计划写多长?”

  邓铮脑海中搜索了一下,答道:“不算楔子的话,正文一共是三十一回。四十多万字,不到五十万字吧。”

  顾伟元眼睛顿时一亮,斟酌了下,咬牙道:“税后,两百。”

  税后千字两百?

  邓铮对这个价位有些吃惊。

  他对于报刊稿酬多少有些了解。像自己这样的新人,写得再好,第一次也不可能超过税前千字一百五,这基本上算是行业内约定俗成的。

  所以他刚才给自己标定的底线就是税前千字一百五,万万没想到这位顾总居然如此豪气,直接开到税后千字两百。

  这里外里一算,多了差不多一倍了。

  “只是独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