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武侠之父 >

第231章

武侠之父-第231章

小说: 武侠之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是越来越佩服金梁了,怪不得能写出!”

  “哎呀讨厌,酱紫酷炫狂霸骚包不留情面,真的好吗?”

  礼堂内同学们的议论、惊呼此起彼伏,多是兴奋、雀跃和善意。

  这个年纪最喜离经叛道、挑战权威,最乐见不走寻常路,所以尽管今天邓铮所讲的内容实则过于学术,略显沉闷,但大家的热情却是半点不减,相反,看见在场那么多平日里老神在在不可一世的教授老师们被弄得一惊一乍,胡子一跳一跳的,别提有多酸爽了。

  而对于众多武侠迷和金甲卫士来说。除了亲见偶像再次大发神威外,还能看到农黎、容茂实那一撮人瞪眼、喷气、惊诧、无语的吃瘪表情秀。简直比吃了珍馐美味还要过瘾!

  邓铮这会儿已经完全进入了自己的节奏和状态,基本可以做到不受外界侵扰。照着重新修改完善过的,结合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继续讲述起来。

  “……单是严刑,未必就能灭绝游侠。司马迁述汉景帝诛杀若干游侠后,各地行侠之士不但没销声匿迹,反而‘纷纷复出’;班固则称‘自哀、平间,郡国处处有豪杰’,可见侠士远未被汉景帝赶尽杀绝。游侠的衰亡就像其兴起一样,很难给定确切时间。司马迁称‘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之’,原因是侠客的行为不见称于世,故其事迹湮没无闻;班固则认为侠客只能产生于‘周室既微’以后,在此之前‘上下相顺’,没有侠客活动的余地,故可以司马迁述及的战国四公子为游侠之祖。汉人荀悦也在卷十中称游侠‘生于季世,周秦之末尤甚。上不明,下不正,制度不立。纲纪废弛’。实际上,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侠客,这一点无关紧要;要紧的是以‘制度不立,纲纪废弛’的时代为侠客的活动舞台。原有的阶层划分和道德规范失落。秩序混乱,尊卑贵贱不再是铁板一块,个人游离于社会组织与社会结构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这就是游侠之得以驰骋的特定时空……倘如此,实际上。中国历史上得以产生侠客的时代只怕远不止春秋至秦汉。”

  我日,绕来绕去忽悠来忽悠去原来你是要继续往之前追溯?!

  远不止春秋至秦汉?啊呸。要脸不!

  特么有完没完?再继续整下去,你这武侠敢情就成中国历史上最古老最正统的文学样式了?

  农黎、容茂实等人听得一脸黑气,脸皮子直哆嗦,前者像是瘾君子毒瘾发作,后者像是出门大保健结果选的失足女长得鬼斧神工、鬼神莫测……

  这节课讲到这会儿,端木巍然等文学院的“反对派”已经基本收起了轻视傲慢,改为了凝重肃然。起码目前是这样,是真正听进去了。

  “当然。考据历史上游侠的升降沉浮,不是我们这门课的主要目的,说这么多只想证明一点:即使在记载或不记载游侠的史书中,也都融合了历史事实与史家的主观视野。而当表现侠客的任务由史家转移到诗人、家、戏剧家肩上时,这种侠客形象的主观色彩更是大大强化。而且,随着时代的推移,‘侠’的观念越来越脱离其初创阶段的历史具体性,而演变成一种精神、气质,比如‘侠骨’、‘侠情’、‘侠节’、‘侠气’、‘侠烈’、‘侠行’等等。只有到这时候,才能说‘侠’与人的社会或家庭背景无关,不属于任何阶层,而只是一种富有魅力的精神风度及行为方式。”

  从追本溯源开始,以‘史’起,开篇慑人,然后却又迅速切题‘文人侠客梦’,思路之清晰让人咂舌。

  因此邓铮以上这番话一出,在座很多还沉浸在他方才关于“历史事实”、“主观视野”论点中的人幡然一惊,包括竺学林都不禁暗自咂舌:……有备而来,这真不简单啊!!!

  更不简单的还在后面。

  邓铮最佩服陈平原教授的,就是这部学术专著里呈现出的超卓的文史涵养和客观睿智。当然,也有他所不能苟同,一定要删除取消的,比如那句很著名的评述:

  “如此来说,一个民族过于沉溺于侠客梦,不是什么好兆头,要不就是时代过于混乱,秩序没有真正建立;要不就是个人愿望无法得到实现,只能靠心理补偿;要不就是公众的独立人格没有很好健全,存在着过多的依赖心理。”

  邓铮还是觉得,这说法略显上纲上线了,这其实就只是一个东方式的对自由的争取,并不是真要当侠客,要仗剑天涯,也不是所谓自欺欺人寄希望于侠客来救助,只是有一个梦,有一个追求,只想以一种绝世而独立的姿态立于世间,坚持自我……

  思来思去,在这个问题上,还是那句貌似啥也没说的“没有一种武可以绝对无敌,也没有一种侠可以至高无上。在武侠世界里,你看到的,只是你想要的”比较靠谱……

  言归正传。

  接下来,只见他旁征博引,妙语如珠,从乱世浮萍之侠,到太平盛世之侠,从诗文中的侠,到戏曲里的侠,从“三等极恶之人”,到“安得剑仙床下士,人间遍取不平人”……渐渐的,整个会场里变得鸦雀无声,几乎所有人都听得如痴如醉。

  台下,姜妃小拳头捏起,超激动超激动。

  因为家庭原因,在文化方面,她的审美阙值很高,已经很多年没有这种感觉了,最近一次还是中学毕业时,父母有事不在,爷爷代替出席家长会并作为家长代表在上面发言时。

  可爷爷是谁啊,那可是硕果仅存的三两位国学大师之一,真要较真起来,邹翁邹院长也弱了半筹,只有满亭堂满老先生才能比肩……

  “……正所谓‘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正因为‘江湖侠骨恐无多’,才值得历代文人再三吟咏;倘若遍地是侠客,也就见多不怪,无论作家读者,都不会格外感兴趣的了。因此,读武侠而认定中国人特爱管闲事,特喜欢动粗暴力,特目无法纪,或者说多侠义心肠,多急公好义……即使不能说全错,起码也是很不准确。可以说,武侠不以写实见长,而主要是一种写梦的文学──尤其是其中的侠客形象,更是作家与读者‘英雄梦’的集中投射。”

  邓铮掐准节奏,一口气讲到在家中备课试讲的地方,乍然停住。

  然后鞠躬,致谢。

  这一下,犹如说书人拍下了惊堂木,整个剧场内一下子活泛了起来。

  就有学生大声喊道:

  “……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金梁老师,这诗没听过,是你新作的吗?”

  “我刚上网查了,确实没有,真是新写的?听起来怎么有些莫名悲壮啊?”

  “金梁老师,这诗剩下内容是什么?我就喜欢这个慨然范儿,跪求告知!”

  邓铮心里一惊,擦,临到最后还是大意了,这尼玛是清代龚自珍的!得,没办法,又得安到自己头上了。

  心琢磨着诗文自己不懂,可不敢多显摆,毕竟清代的,万一不慎漏大底可就麻烦了,正想准备个说辞应付一下,救命似的——进入春柳剧场后新设定的结束铃响了!

  看来我这节奏和点儿掐的不错嘛!邓铮一下意气风发了起来,摆了摆手,大喇喇道:“今天时间已经迟了半小时,来,同学们,最后两个问题。”

  唰唰唰唰,几百条胳膊在空中飞舞。

  邓铮随意挑了个人,“……千古文人侠客梦,那么金梁老师,您既是文人,又是写武侠的,您的理想人生境界是什么?”

  老龚啊老龚,对不住了,反正一次两次差不多,莫介意哈。

  邓铮摇着脑袋,吟诵道: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嘶。大才啊,狂士啊,满堂皆惊。

  下一个挑中的同学,很有做记者的潜质:“老师,您刚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总感觉没完,请问下一句是什么?”

  邓铮笑了笑,收视好东西,转身往台下走,只在即将下台的那一刻,不经意的朝一脸颓色的农黎和容茂实那里扫了一眼,淡淡道:

  “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传奇。”

  少顷。

  掌声如雷。

  ps:

  万句抱歉,抵不上认真更新。

  半年里发生了很多事,猝不及防,应接不暇,各种挣扎……总算是告一段落。

  生理上,心理上,写作**上,都满血回归。

  感谢大家的坚持和陪伴。

  初衷不改,侠心犹在。

  以后,看我表现。u



章411 春日


  “等一下,金梁先生,还有采访!”

  “快让让,别挡路,再挡人都跑不见了!”

  “金梁先生留步,最后两个……一个问题!卧槽,前面人就特么不能动一下下?!”

  邓铮快步下台,闪入幕后。+◆+◆,掌声雷动中,一众媒体记者最先反应过来,呼啦呼啦便开始朝这边凑。

  无奈媒体记者区隔得有些远,又有竺学林早早安排的工作人员、安保人员阻拦,距离近些的学生们醒过神来,也纷纷起立帮忙添乱,为邓铮赢得“脱身时间”。

  眼看着追是追不及了,众媒体记者那叫一个急啊,气忿忿的嚷嚷着,想挤又挤不动,舞台右侧那块瞬间乱作了一团……眼看着再没人出来调停就要生起纠纷事端。

  这场面,很有些无厘头,生生震住了很多在座的教授、讲师。

  胖邓教授咂舌:“真心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这金梁老师讲课舌绽春雷,鞭辟入里,一等一的有料道。没想到人都闪了,还余威不止,卷起这么大后浪来?”

  瘦邓教授笑了笑,细细品咂:“嗯……不在江湖,江湖却有他的传说?”

  胖邓教授眼睛一亮,竖拇指赞道:“这引申,绝了!”

  瘦邓教授摇头:“拾人牙慧,现学现卖罢了,不登大雅之堂。咱们这位小本家啊,我今儿个算是真服了。”

  “我特么一千一万个不服!你丫走狗屎运,找到了这样一个切入点,就不信你下节课还能这样从头到尾端着讲?!”

  容茂实心中神兽翻腾。但又极其无奈,他今天来是准备很充分的。可以说,如果邓铮继续按照第一节课的“务虚”**。他能炮轰得对方连亲妈都不认识,但偏偏人家自严肃学术开始,到严肃学术结束,这就好比精心准备了一场厨师大赛的点评,结果过去发现人家是新春时装秀,特么从头到尾整的压根儿自己就不懂不在行,就算想找茬也无处可找啊!

  不仅没能如愿以偿,还差点憋出一身内伤来。

  农黎比他稍好一些,几乎就在邓铮下台的同时。铁青着脸负手而起,第一时间果断撤了。

  剩下人也是各有愁喜,武侠协会的几人自然是扬眉吐气,郑文翰眼睛都激动得红了,其他院系闻风而来的教授讲师则神色相当复杂。

  文学院副院长、中文系系主任张文华怔了良久,眼见学生散的差不多了,不远处的端木巍然老教授依然没有动弹起身,有心过去说些什么,但刚走出两步。却又无奈叹了口气,转过身自行去了。有些事情,还是留给人自己慢慢消化接受吧。

  正午的日头暖洋洋的,整个传媒大学沐浴在安详的旭日中。

  时间已经接近12点半。幻萍发信息说公司有急事先回去了,又剩下邓铮了一个人。他也不觉得饿,就懒洋洋晃荡在即将拆建的红墙小巷里。

  忽然听到细柔的脚步声。回过头,发现姜妃歪着脑袋。双手深埋羽绒服口袋,俏生生立在巷子一端。

  一身浅白。犹如冬日的雪色。

  俏丽无方,清媚逼人。

  人与人之间的情绪场是很奇怪的,往往会有一种莫名的互通,以往邓铮跟姜妃也很熟,但却绝称不上随意。最近这几天里,他明显感觉到了对方的变化,虽还未深究细想,但自然而然的,举止就随意亲近多了,笑着迎上前去,瞪了她一眼:

  “姜妃同学,了不得啊现在?早上调戏我,现在还跟踪我?”

  姜妃未曾想他会一上来就这么口花花,俏脸微晕,呸了一口:“你今天怎么……这么不正经?”

  邓铮笑了起来,伸手点点姜妃秀气的鼻子,耸肩、扬臂道:“小同学你错了,老师我今天前所未有的正经!这辈子从来没有这么正经过!从司马迁抡到班固,从诗文吹到戏曲,连你们学校那些最食古不化遵从传统的老教授都被我的正经震住了?还说我不够正经?”

  扑哧,姜妃乐道:“算你啦。可是,正课第一节课的就这么高,那……接下来呢?”

  邓铮拊掌道:“一般人我不告诉他,不过你不是一般人。接下来呢,‘唐宋豪侠’一大课,‘晚明侠义’一大课,‘新世纪侠客与武侠’一大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