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武侠之父 >

第215章

武侠之父-第215章

小说: 武侠之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喜欢拍雪?”

  “尤其。”

  姜妃哼哼了声,不知是怨念邓铮明显对她缺乏必要了解,还是不忿他那种觉得一个南方人喜欢拍雪很另类的语气。点着下巴极认真道:“……摄影是用光的艺术,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当雪花覆盖大地时,天地苍茫一片纯白。如果在晴天的清晨或者傍晚时拍摄,更能表现出雪的质感,如果是拍摄雪景中的村庄或者雾凇,好的光线能够更好的渲染氛围。我家收藏了一副乌兰布统坝上cao原的雪拍作品,因为有光线的渲染,清晨太阳升起时的雪景呈现淡淡的玫瑰se,照片唯美梦幻。而逆光下的雪景、树木都变得尤为梦幻和美丽。”

  她轻声曼语的说着,眼睛亮亮的,雪花轻盈的在她身边飞舞。刹那间竟有一种时间为她停留的错觉。

  “其实这地方就很好。单调的纯白看久了容易让人产生视觉疲劳,这个时候,采用反差大的颜se对比,来衬托雪景,反而更能夺人眼球。尤其以红se系在雪景中的se差对比最为动人。红墙白雪,美不胜收……”

  “厉害。”邓铮由衷赞叹道。

  又聊了会儿,拍了几张照,姜妃忽然问:“老实说,关于倚天屠龙记的男主。你是不是有推翻过先前设定?”

  邓铮一怔:“怎么这么问?”

  “没什么,我是看最近的几回qing节有感。其实从一开始,我就觉得倚天应该是张君宝的故事。毕竟,神雕结尾就铺垫了一段张君宝的剧qing。这段剧qing对于神雕来说实际上作用不大。基本上算是为了铺垫倚天而写。随后,倚天前两回,以郭襄而起。到‘昆仑三圣’何足道的华丽描写然后张君宝出现大放异彩,再突然被少林追缉。扎实的内功底子,聪颖的学武天分这写描写远不是一般配角可以比拟的。可是第二回结尾,你却又突然匆匆收笔,将我一直很看好的张君宝直接变成一位古稀老人……说实话,这个转折无疑和前面的浓墨重彩并不搭衬。”

  邓铮嗯了声,点头示意她继续。

  面上没有表现出来,实际上心里却是有些小震惊。

  前世里,关于倚天初始阶段有更改故事主人公痕迹存在的说法,一直特别有市场,甚至邓铮自己就是支持者之一。

  有人考证出倚天和射雕甚至有3天的重合期,就是说倚天开始连载的时候射雕都还没结束。

  而且,在倚天开启的同年,金庸先生结束了飞狐外传并在同年写了两个篇幅最小的鸳鸯刀和白马啸西风,同步对比可以看出,老先生在这个时候开始进入一个转型期他开始尝试新的写作方式,故事的讲述方式设置方式都有所不同。

  倚天的下一部正是天龙八部。

  很多人认为这个时期的金庸是成为武侠界第一人彻底抛开其他人一骑绝尘前的酝酿期,所以他在开启了张君宝的故事之后,突然决定写一个和之前不同的故事,因此就把这条线给弃了。

  然后接下来的张翠山似乎也经历了类似的事qing,初始设定是正派弟子跟魔教妖女的搭配,但很快又被舍弃……

  然而这是建立在十四部书全都读完,清楚金庸先生有更改主意的过往和习惯,明白倚天正是他的创作转型期,正是自倚天开始主角个xing越来越复杂化,而这部倚天又有连载、三联、新修等多个版本供比对……综合种种各方面,才会产生这种观点,但是姜妃产生这样的想法又是从哪里来的?!

  “我猜测可能是张三丰真人的相关传说太多,写好不容易,年代也正是元朝统治时期,他的故事比较难发展。还有,必然涉及大量郭靖等已出场人物,所以新意不足。反正不知道为什么,感觉你就是故意放弃了张君宝。然后就是张翠山。很多人觉得张翠山是男主,甚至你也确实是按照男主的写法来写的,什么银钩铁划,什么主角光环,但我一直都觉得他不是……”

  邓铮哦了声,很好奇道:“为什么你觉得张翠山不是?”

  姜妃就答:“因为他完全符合我爷爷口中‘恶俗主角六要素’:一、英俊潇洒,玉树临风;二、聪明机智,资质奇高;三、人品纯良,嫉恶如仇;四、出身不凡,非富即贵;五、命犯桃花,最美为伴;六、少年得志,大难不死。尤其是这最后一点最无语,运气往往好的出奇,如果摔倒也是被秘笈之类绊倒的,如果跟人拼命掉下悬崖,那简直比皇宫内院都要安全。”未完待续。

章385 别笑,是真丑



  恶俗主角六要素……好家伙,可这真要一条一条说起来,张无忌比他爹也好不到哪里去嘛!

  邓铮顿时没好气道:“不就看个武侠小说而已,开开心心的就好,还整的一套一套的。”

  “那当然要……”姜妃面上一喜,顺着话茬就要赶紧往下接,恰在这时,手机响了,她只好告了声歉,转去一旁接电话了。

  三言两语说完,转回身来想要重接话茬,可是方才脱口而出的那个情景情绪已经不在,只支吾解释了句:“是几个同学,之前约好的在前面喝茶,你……我……”

  姑娘心里的那个急啊,憋得俏脸都微微泛红了,从小到大她最不会干的事有两件:一是处理恶言恶行,二是正儿八经央人帮忙。出道两年多了,第一条稍有好转,第二条却依然死穴。方才自打一见到邓铮,她就想要开口求助,但别看平时向以恣意大方著称,这会儿却是吭吭唧唧的就是开不了口,之所以突然提“男主疑问”,说武侠的事,也是为了铺垫。

  结果话茬是的确出来了,情景也好,情绪也秒,但却被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给打断了,这会儿再想重新酝酿开口,对她来说已经千难万难。

  邓铮却是会错了意,以为她是拿不定主意,久没见的同学小聚场合,是不是合适邀请自己过去,便主动笑道:“那不耽误你了。我这还要去见个人。有事打我电话。”

  “嗯……好。”

  姜妃暗舒一口气的同时,隐隐又有些说不出的小失落,似是对于邓铮对她同学小聚不感兴趣、对她在同学小聚上会见什么人也毫不关切的态度不是十分开心,但是这种小情绪仅仅一瞬,立马消散。

  明白他能亲自来见的人肯定不是一般人,很贴心的上前一步,帮他把衬衫领子整理平整,又用自己的围巾帮他认真拍去了身上飘落的雪花,这才放行。

  一直到邓铮的背影走远,转过了远处的墙裙。她才怅然若失的放下不知道拍了什么的相机,沮丧得直揉自己的脸颊,心道:姜妃啊姜妃,开口说句话又不会死。他这么好说话的人,本身又不是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不管为不为难同不同意都是一句话的事,唉,要是林女侠在这里。估计现在事都已经开始办上了……

  ************************

  茶座包厢里。

  初始的新奇热络过后,一位短发利落的女同学,百无聊赖的摆弄着勺子,悔不当初道:“这下真是抓瞎了,你说我当初怎么就猪油了心,那么多课不选,非选这个,结果就上了一次课,高远老师就出车祸躺医院了,现在还在休养。复出日期不定。我选修课就差这最后两个学分了,保研的学校等着要表呢,这课程都开不了,怎么拿够学分?”

  另一长发眼镜女也郁闷道:“我比你们更郁闷,你们好歹都算是武侠爱好者,我只是个想要尝试去爱好的人,一方面觉得听起来就简单好考,这两个学分基本是轻轻松松,手拿把攥的;另一方面,名字不错。千古文人侠客梦,嗯,比较符合我的个人气质。”

  “你还有心情说笑?”

  靠里桌挨着姜妃坐的质朴女生,一脸小惆怅:“高远老师的这门选修课是门公选课。报名限时名额是300个,结果一上线瞬间便被秒光,一共有超过500名同学报名。我记得很清楚,第一节课,当我走进阶梯教室时,完全惊呆了。里面坐的站的都是人,很多没报上名的学生,不断向高老师表明真的很喜欢武侠小说,央求他加收弟子,场面特别感人,结果500多人基本上都留下了。其中就有不少是本身选修课学分还差一点点的大四学生。目测现在跟我们一样,早就悔不当初。”

  短发女咂嘴:“说的是啊。最后半个学期了,很多事情要忙,本来正常的话这门12课时的课下个月就要考试的,但现在才上了1课时,什么都没学,考什么也不知道,这还怎么过?倒不是怕学分拿不到,毕竟选修课,只是怕拖得太久耽误正事。”

  眼镜女点头:“听说学校正在找代课人选,不知道有没有找到合适的。”

  质朴女不信服道:“不会吧,要这么久,这又不是什么特别高精尖的课,全国这么多名师,还不很容易找?”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姜妃,接口道:“据我所知,我们学校是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开有这门课的。懂武侠爱武侠的人很多,但符合到传媒大学任教标准的不多,所以其实并不好找。”

  眼镜女就笑:“托神妃的福,没准会直接给咱们全部通过呢。”

  “你想的美,别的学院的公开课有可能,但这可是邹翁邹老炮的文学院的课,怎么可能?”短发女对这种说法完全嗤之以鼻,“别想着这种好事了,就算有客观原因,邹翁院长那么讲原则的人也绝不会开这个绿灯的,最多是稍微放松一下考试要求,还是期待着有个靠谱的老师从天而降吧……”

  说到这里,忽然转头,望向姜妃:“姜妃,你看有没有可能请大金梁来代几节?他要是能来,那简直就是嗨翻天了!”

  “这个提议我给满分!”

  “机智!”

  姜妃心道,我刚才就准备跟他提一句来着,只是未遂,不过还未等她说话,那厢短发女又自说自话道:

  “不过这种事终究还得学校说了算,像我们这种学校,有很多的章程和讲究,我们也操不了这个心。再说了,金梁前段时间被那些污水泼得够呛,一个岭南大学的原副校长,一个市级作协会员,最后逼得他自证的场地也是在岭南大学里……恐怕短时间内他是没心情踏进大学校园了。唉,从这一件事,也能看出国人大多只分立场,不分对错:我不喜欢你,正好有人打击你,所以我和他是一个队伍的。敌人的敌人是我的朋友,敌人的朋友是我的敌人。有很多人不喜欢少年成名的大金梁,一直以来都被捧上神坛,直到英喆,想要将他击下神坛,这些人有了英喆替自己出气,大感爽快,于是加入他的阵营。但也有人,譬如我一眼就看出这个英喆是个蠢货,偏执狂,别有用心,以及长得丑……别笑,是真丑。”

  

章386 阻力


  传媒大学,文学院学院会议室。

  长桌座中,坐着十几个文学院的领导和教授。年逾七旬的邹翁院长不在,出席会议的主要领导是“文法学部”副学部长——竺学林。

  传媒大学的院系构成与别的高校不太一样,它由“新闻传播学部”、“艺术学部”、“文法学部”、“理工学部”4个学部以及若干个直属院系组成。

  像邹翁邹老pao的文学院,就是隶属于“文法学部”xiamian的一个学院,与政治与法律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学院等几个院系一起组成了“文法学部”。并设有学部长、书记、副学部长、副书记等若干领导职务。

  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位竺学林绝对是不亚于邹翁级别的领导。当然了,论起真正的影响力,别说区区文法学部,就算放眼整个传媒大学,当前还没有谁能及得上邹翁。

  更何况这位竺学林还是邹翁的得意弟子之一,今天过来就是代表了他的意志,先过来给大家通个气。

  “果然还是竺学部长人脉广啊,终于是把小高挖下的坑给填上了。这下好了,近一个多月来学生怨声载道,都快闹成大意见了。”

  说话的是一个风度翩翩端肃儒雅的中年,正是文学院副院长,兼中国语言文学系系主任张文华。

  中国语言文学系,同时也是文学院的第一大系。

  另一个坐在他旁边的白眉老教授,也感慨道:“是啊。本来这个小高开设这个千古文人侠客梦是一番好意,紧握时代脉搏,同时想要打造我们文学院自己新的精品公开课程,也确实产生了一定影响,据说很多外校的师生都在打听,但可惜意外住院……他这一撒手,结果倒是成了一桩大难题,涉及五百多学生的学分问题,其中还有不少大四毕业生。上星期校长办公室的周助理亲自打电话过问了。感觉压力山大啊。竺学部长,你这可算是帮我们解决了一桩大难题啊!”

  竺学林笑着摆手:“我可不敢居功,是老师亲自出的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